我国传统节日的古诗
1、
(1)、(起源)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____苏轼《浣溪沙·端午》
(3)、《寒食》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个漂泊在外的游子,想起那相隔遥远的亲人,都会暗自神伤吧。
(5)、译文:无花无酒的度过清明节,那萧索的兴致犹如居于山野庙宇的和尚一样。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破晓时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6)、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7)、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8)、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9)、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着炎黄子孙共同的记忆。传统的节日文化,彰显的不仅仅是民情风俗,更是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等传统美德。
(10)、 东坡居士有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世间所有亲人都能共享这中秋之夜的美好月光。
(11)、拜年:拜年主要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向诸神、祖先拜年;二是向长辈、亲友拜年。拜年的次序是:首拜天地神祗,次拜祖先,再拜高堂尊长。
(12)、(起源)除夕,即岁除之夜,它与岁首(新年)首尾相连。旧岁至此夕而除,第二天就换新岁了,故俗以为除夕。除夕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风俗,岁除之日是传统的祭祖节。
(13)、(起源)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1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5)、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出自元代贝琼的《己酉端午》
(16)、(时间)岁末最后一天晚上,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
(17)、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18)、《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
(19)、蜡鹅花下烛如银。——李慈铭《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20)、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
(1)、 重阳,又称“老人节”。在古代九为大吉之数,二九相逢,是吉祥的象征,表达出了古代人民对健康长寿、平安喜乐的美好向往。古人过重阳节的时候登高远眺、观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
(2)、 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3)、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4)、(习俗)熬腊八粥、泡腊八蒜、晒腊八豆腐、煮腊八面等
(5)、苏味道的这首诗,真实地再现了唐代正月十五夜热闹繁华的景象。
(6)、(起源)除夕,即岁除之夜,它与岁首(新年)首尾相连。旧岁至此夕而除,第二天就换新岁了,故俗以为除夕。除夕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风俗,岁除之日是传统的祭祖节。
(7)、(起源)《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8)、(传说)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准许牛郎和织女每年七月初七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晚上,喜鹊就要飞上天庭,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让他们相会。
(9)、这首诗写出了端午节的来历,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同时引发人们对这个节日的思考:尽管人们用各种方式去纪念、歌颂屈原,但是屈原的悲剧既已经发生,他的冤屈也不能通过人们的纪念活动而得到刷洗。
(10)、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11)、(时间)岁末最后一天晚上,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
(12)、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1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14)、 中元节,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15)、除日,又称”除夕“、”除夜“、”岁除“、号称”百节之首“,是看见交替、除旧迎新的时刻。
(16)、 正月初一就是“元日”。元日,还有元旦、岁日、岁旦、朔旦、正旦、正日、新年等多种称呼。元日不仅是新年的第一天,还是新月的第一天,新日的第一天,此称为“三元之日”。
(17)、(起源)除夕,即岁除之夜,它与岁首(新年)首尾相连。旧岁至此夕而除,第二天就换新岁了,故俗以为除夕。除夕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风俗,岁除之日是传统的祭祖节。
(18)、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19)、洪升这首诗道尽了寒食节时,思念父母亲人的真实感受。
(20)、(起源)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3、
(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____苏轼《浣溪沙·端午》
(2)、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个多雨的时节。唐代诗人杜牧在《清明》中这样来写他在清明春雨中的所见所感:
(3)、观赏菊花,登高是重阳节的习俗。这首诗用花的角度来写自己在重阳节的时候对故乡的思念。
(4)、这样的夜,如果只有灿烂的灯,缺少皎洁的月,无以尽兴,这样的夜,如果只有皎洁的月,没有灿烂的灯,无以为春。
(5)、元宵节在古代又称元夕、上元节,在每年的农历正月是春节后的第一个节日,也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关注。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词作《生查子·元夕》的时间、场景设定就在元宵之夜。词中用今夕对比的方式,来展现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相爱的人趁着月上柳梢,暗暗约定好在黄昏之后想会,情真意切。而在今年元夜,月与灯还似去年一般好,只是“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节日里,欢笑是别人的,词人只剩伤感。
(6)、诗中说的月挂枝头,街市灯火辉煌的场景说的是元宵节的习俗。
(7)、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8)、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9)、 宋代元宵节的繁华热闹不输唐代,且看辛弃疾这样写道: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10)、寒食东风御杨柳——清明《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艾符蒲酒话升平——端午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1)、 除日,又称“除夕”、“除夜”、“岁除”、号称“百节之首”,是看见交替、除旧迎新的时刻。
(12)、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13)、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14)、迎紫姑: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
(15)、“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标示着阳气自地底而出,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时节作为一个祈福纳祥转运的日子。
(16)、《中秋月·中秋月》徐有贞:月到中秋偏皎洁。
(17)、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19)、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20)、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1)、 七夕节,又名七巧节、乞巧节、双七姐诞等。七夕承载了中华几千年文化而最富有浪漫色彩的节日。七夕夜晚坐看牵牛织女星、访闺中密友、拜祭织女、祈祷姻缘、切磋女红、乞巧祈福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七夕习俗。
(2)、来历: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除”意思是“交替”;“夕”意思是“夜晚”。故除夕之夜,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除”乃除旧布新之意。“除夕”有“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3)、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4)、《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习俗)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等。
(6)、吃龙食:二月二这天在饮食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因为人们相信“龙威大发”,所以这一天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吃龙须”,吃馄饨为“吃龙眼”,吃饺子则叫“吃龙耳”,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葱饼叫做“撕龙皮”。一切均取与龙有关的象征与寓意。这些都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的强烈愿望
(7)、早在宋代,每逢腊东京开封各大寺院都要煮七宝五味粥,即“腊八粥”,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作这首诗的时候陆游四十岁左右,罢官回到家乡,对于赋闲在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对现实世界感到激愤不满,又尚未完全意冷心灰,依然渴望东山再起。
(8)、在古代,寒食节之后两日便是清明节,而寒食节又称为禁烟节、冷节,因为在寒食期间要禁烟禁火,只吃冷食,所以寒食之后的清明节便可以重燃“新火”,这一习俗在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中就有提到,“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清明扫墓祭祖之时,苏轼被困居异乡,这是自我宽慰之语,徒劳思乡,不如燃新火、品新茶,好诗好酒不应辜负这大好年华。
(9)、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十五夜观灯》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11)、尘世烦扰平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插满头才归。
(12)、《除夜》戴复古: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13)、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14)、(习俗)熬腊八粥、泡腊八蒜、晒腊八豆腐、煮腊八面等
(15)、诗中这燃放炮竹,喝“屠苏”,天刚刚亮就换“桃符”的说的是春节时的习俗。
(16)、(起源)在中国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为“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中秋又叫月夕、追月节、拜月节等。“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17)、(习俗)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栓五色丝线等
(18)、东坡居士有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世间所有亲人都能共享这中秋之夜的美好月光。
(19)、我从《唐诗三百首》和小学课本选出来的,不知道能不能被采纳?
(20)、(习俗)熬腊八粥、泡腊八蒜、晒腊八豆腐、煮腊八面等
5、
(1)、春节:是指农历正月初寓意着新年的开始。在春节期间,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多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宗、除旧布新、迎禧迎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2)、《壬辰寒食》王安石: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3)、(时间)夏历春分后十五日,现国家固定为阳历4月5日
(4)、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5)、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人祭祖、扫墓的日子。《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6)、古人过重阳节的时候登高远眺、观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的意义从先人转向了今人,从历史转向了当下。尊敬关心老人,是我们少先队员应该保持的优良传统。重阳节的时候我们在家陪陪老人,听听他们的唠叨,也去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给他们带去关心和温暖。重阳节是一个让我们传承孝道,懂得感恩的节日。
(7)、把酒赏菊倍思亲——重阳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近年来,随着国家关于保护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措施的密集出台,国人对传统节日也愈加喜爱和重视。但是,如此多的传统节日,却都没有能够体现其核心意义的主题形象标识,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巧心情网 » 我国传统节日的古诗【文案87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