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最后一首诗【文案131句】

谭嗣同最后一首诗

1、

(1)、“忍死须臾待杜根”,是用东汉诤臣义士的故事,微言大义。通过运用张俭的典故,以邓太后影射慈禧,事体如出一辙,既有对镇压变法志士残暴行径的痛斥,也有对变法者东山再起的深情希冀。这一句主要是说,戊戌维新运动虽然眼下遭到重创,但作为锐意除旧布新的志士仁人,应该志存高远,忍死求生。等待时机,以期再展宏图。

(2)、康有为曾经这样赞扬谭嗣同:挟高士之才,负万夫之勇,学奥博而文雄奇,思深远而仁质厚,以天下为己任,以救中国为事,气猛志锐。

(3)、三组对比观照之后,想来是怕读者看不出他的排布用意,谭嗣同干脆很明白地用“乾坤剑气双龙啸“点出:乾坤即所谓双龙,前三联左右表里,俱是谭郎,而回到“唤起幽潜共好春”,双剑合璧,意气风发之态也就得以跃然而出。

(4)、按:此处非问句,问号当改作句号。古籍文献断句中常见的一种差错就是,未能准确分析句意,而是机械地根据“未”“何”“敢”“谁”等发问词即施加问号乃至叹号,此即一例。

(5)、公元1882年秋,十七岁的谭嗣同,从湖南故乡赴甘肃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

(6)、这句诗出自清末革命家、诗人谭嗣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潼关》。

(7)、打假御笔匾 | 复归于婴儿 | 致新生、致来日 | 隔三秋 | 忆梦唐 |  德勒生日快乐 | 丁酉回望 | 再忆梦唐

(8)、“十年醉梦天难醒”是危局板荡、朝野周旋,“一寸芳心镜不尘”则喻孤芳自守,表里澄莹。

(9)、  作者简介:谭裔,株洲市政协常委,谭嗣同爱国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湖南省海联集团执行董事。

(10)、人生就是如此,如果你关键的几步走对了,你就会顺风顺水,平步青云。你如果行差踏错,那么,等着你的就可能是万劫不复。

(11)、诗之一物,各人理解自来不同,但无论如何,自古至今,它终是立于诗人与读者之间的一样物事。

(12)、这第一句写的是“去”,去的事,去的人。谭嗣同在狱中想起他那些逃亡的维新派战友,内心也希望他们也能像张俭一样,望门投止,能受人保护。因为他有这个愿望,所以他“思张俭”。

(13)、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春梦醒来么?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

(14)、李叔同送别 |龚自珍上| 龚自珍中| 龚自珍下| 谭嗣同 | 王昙 | 吴保初 |许承尧 | 林志烜 | 晏殊 | 段驯(龚自珍的妈妈)| 琵琶行与白居易 | 金礼嬴 | 朱彝尊上 | 朱彝尊中

(15)、--------------------------------------

(16)、本文札出的30条校读笔记,一些疏误比较明显,然而遗憾的是,较中华增订本后出的整理本,绝大多数沿袭未改。笔者感觉到,重新整理一部更为准确的《谭嗣同集》实数必要,也越发感觉到古籍文献之标点整理工作没有止境。当然,其中不少意见不够成熟或过于吹求,但本着为传世文献整理本精益求精略尽绵力的初衷,不揣浅陋发表出来,期待得到方家指正。

(17)、“噫!此为谁?锷锷其骨,棱棱其威。李长吉通眉,汝亦通眉。于是生有二十七年矣,幸绯衣使者之不汝追。天使将下,上帝曰咨。其文多恨与制违,然能独往难可非。放之人世称天累,海枯石烂孤鸾飞。”

(18)、诗题“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北,关城临黄河,依秦岭,当山西、陕西、河南三省要冲,历来为军事重地。写“河流大野”,不说其奔腾或壮阔,而说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犹嫌”拘束,不断冲击着河岸。

(19)、“望门投止思张俭止”这一句,是身处囹圄的谭嗣同记挂、牵念仓促出逃的康有为等人的安危,借典述怀。私心祈告:他们大概也会像张俭一样,得到拥护变法的人们的接纳和保护。

(20)、每年清明,我父亲都会带我们回浏阳扫墓,扫墓的时候他就会和我说一些关于谭嗣同的故事。如复生名字的由来。谭嗣同12岁时,他的母亲、二姐和大哥染上瘟疫,在五天内先后死去。谭嗣同也被传染,昏死三天才苏醒。他父亲为此给他取个“复生”的别号。谭嗣同从5岁起开始读“四书五经”,学习作诗填词,写得一手好文章。但是嗣同公小时候也很调皮,在《谭嗣同全集》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谭嗣同的母亲大人为了辅助谭爸爸,特别勤慎劳苦,每鸡叫头遍就起来烧火做饭、打扫房屋,累得汗流浃背,缝纫纺织到深夜不得歇息。常常面前抱着一个儿子,背上背着一个幼孩,提着小口大肚的瓶子自行提水,十余年不感到厌倦。后来父亲到京城做官,薪水收入日益丰厚之后,本来不需要母亲大人再辛苦操劳了,她老人家仍不想忘掉过去,像从前一样尽力操劳。谭嗣同的老师问他,家中那个忙上忙下的是你家的仆人吗?谭嗣同回答:那是我母亲。老师感到惊讶叹息,并且对他说:“你父亲做部一级的官吏达十余年,位至四品,你的母亲还不得清闲安逸,你们嬉游玩耍,不勤奋学习,难道还心安理得吗?”从此以后谭嗣同光明磊落厚道待人,始终不敢享乐过度、超越做人的准则。

2、

(1)、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瑞典):一个北方艺术家

(2)、第二句写杜根故事,细节不说了,总之杜根没有第一时间逃亡,而是被太后抓起来准备处死。坐视自己死亡,眼睁睁地对待自己的死亡,这叫“忍死”。这句话的意思是:不逃亡,留下来,眼睁睁看着自己片刻间死亡,这样的事,得等待杜根这样的人来完成。

(3)、维欣是谭嗣同衷虔的研究者,在许多与谭氏相关的活动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譬如近日来谭氏年谱的编纂与戊戌百二十年的纪录片的录制。

(4)、《海峤府君家传》:养亲当大事,佽诸弟诵读,完婚姻

(5)、萧十一郎 | 盈盈和宝钗 | 陈近南 | 韦小宝 | 福威镖局

(6)、当你遇到困难和失败的挑战时,心里阳光的人总是视困难和失败为垫脚石,把它当成人生路上的一次磨砺,从而增添了克服困难和战胜失败的勇气,它会让你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让你去检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

(7)、伴随着基金会走过的7年多的时间里,我们谭氏后裔通过对谭嗣同思想和精神的学习与弘扬,也愈发钦佩,“嗣同公骨子里冲决罗网的豪迈、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无不流露出他的哲学气质、思辨能力和独到的学术见解,敬仰他并非仅仅因为他的英勇就义精神,他的一生绝非只有就义一事熠熠生辉”。

(8)、《学篇》第二十五:《素问》《金匮真言论》注

(9)、面对屠刀他却仰天大笑,只想留下像昆仑一样的忠肝义胆就好。更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他的书生意气、侠客豪情。行刑那天,前半天天阴沉沉的,后来太阳却出来了,大地一片光明。这就像谭嗣同的心情一样,刚开始阴霾沉沉,后来光明灼灼;也像中国的前途一样,灰暗终会过去,光明终将到来。面对宽阔的刑场,面对密林似的清兵,面对凶神恶煞的刽子手,谭嗣同没有颤栗、没有后悔、没有犹豫,只有铿锵、只有坚定,只有视死如归!

(10)、一百二十四年前的除夕,有个听彻爆竹声的青年人坐在浏阳书斋里,隔空抬眼,忽然一笑。

(11)、这首诗作于清光绪四年(1878)。十四岁的谭嗣同从家乡湖南浏阳前往甘肃兰州探望在那里做官的父亲,途经潼关时,心有所感,作了这首诗。可见,这是一首少年之作。

(12)、《潼关》是清末革命家、诗人谭嗣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13)、   《诗人文摘》,大型诗歌类网刊,成立于2005年,以报道国内外诗坛新闻、事件及诗歌评论为主。从2014年开始设立《名诗百家》《今日诗选》等栏目,获得广泛赞誉。为纪念中国新诗百年而开辟的新栏目《新诗百年》,于2016年陆续刊出活跃在当今中国诗坛的诗人作品。2017年10月设立《诗杂志》《国际诗人》栏目。2018年开辟永久性精品栏目《一首》,并已成为有影响力的国际交流栏目。

(14)、此句与《似曾》其二的颔联又见呼应:“金裘喷血和天斗,云竹闻歌匝地哀”,只是《似曾》不再重复用镜像交叠,而是分判了主线和景境,虚实相加,较之同诗颔联的骷髅尸冢多了一层变化。

(15)、长大点了我对谭嗣同的印象就是大夫第门口的那张嗣同公的画像,以及墓地前面的那些石碑、石像、石马。关于嗣同公墓地的修缮以及谭嗣同爱国公益基金会成立,初衷还是受了我奶奶的“眷顾”。1982年10月,我奶奶辞世,当时在株洲工作的父亲奔赴故土浏阳,为奶奶墓地选址,选址时他发现一旁杂草丛生一片荒凉的革命先烈谭嗣同墓地,心中顿感凄凉悲伤。回到株洲后的他立即写信给省委统战部、省政协,请求修缮和保护谭嗣同墓地。这封信得到了省委统战部的高度重视,最后谭嗣同墓地得以修缮。

(16)、视而不见、径择其一失于偷懒,擅自选择一个又失于武断。为了既能给读者进一步考究留下线索,又保持古籍文献整理的严谨,我们做了如下处理——文本从底本作“永康”,暂不校改,而出校勘记如下,虽然未能加以解决,但其中深心,读者当能察之。

(17)、这封信,在谭嗣同手迹中也有留存,字句有所不同,而其中的“永康”,手迹却作“永嘉”。之前的各个版本的谭嗣同集皆作“永嘉”。

(18)、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是清末进士,曾在北京、山西、甘肃秦州、兰州为官,晚年官至湖北巡抚。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出生于1865年3月10日, 牺牲于1898年9月28日。祖籍湖南浏阳,出生于北京,维新派人物,“戊戌六君子”之一。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代表著作《仁学》、《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后人将其著作编为《谭嗣同全集》。

(19)、杜根:东汉末年定陵人,汉安帝时邓太后摄政、宦官专权,其上书要求太后还政,太后大怒,命人以袋装之而摔死,行刑者慕杜根为人,不用力,欲待其出宫而释之。太后疑,派人查之,见杜根眼中生蛆,乃信其死。杜根终得以脱。事见《后汉书·杜根传》。

(20)、✦河流:指奔腾而过的黄河。✦束:约束。✦不解平:不知道什么是平坦。解,懂得。

3、

(1)、“去留肝胆两昆仑”对于去留问题,谭嗣同有自己的定见。在政变的第二天,谭氏待捕不至,遂往日本使馆见梁启超,劝其东游日本。他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康有为)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他出于“道”(变法大业、国家利益),也出于“义”(君臣之义、同志之义),甘愿效法《赵氏孤儿》中的公孙杵臼和日本德川幕府末期月照和尚的好友西乡的行节,以个人的牺牲来成全心目中的神圣事业,以自己的挺身赴难来酬报光绪皇帝的知遇之恩。同时,他也期望自己的一腔热血能够惊觉苟且偷安的芸芸众生,激发起变法图强的革命狂澜。在他看来,这伟大的身后事业,就全靠出奔在逃的康、梁们的推动和领导。基于这种认知,他对分任去留两职的同仁同志,给予了崇高的肯定性评价:去者,留者。路途虽殊,目标则同,价值同高,正像昆仑山的两座奇峰一样,比肩并秀,各领千秋风骚。

(2)、“金裘喷血和天斗”自然是脱乎李长吉的“撞钟饮酒行射天,金虎蹙裘喷血斑”的,而视以后句“朝朝暮暮愁海翻,长绳系日乐当年”乃知,《梁台古意》说的是时日无多,则不妨恣睢无忌,而谭作虽同有喷血斗天之语,却更偏重于强调拼死殒身后的无力感。

(3)、最后一点,便是对谭嗣同自己来说,他的死其实是对他自己内心道义的一种成全。道义便是一个人心中的道德和正义,自古以来,那些捐躯报国之士,若他们心中没有道义,何以投身救国?救国虽然受阻,但他从容赴死,以死明志。我们历数华夏千百年历史可以观得,在国家危难之际总是会有人挺身而出,他们心存道义,为挽救民族危亡抛头颅、洒热血,谭嗣同又何尝不是如此。

(4)、几位日本友人力请他东渡日本,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乏,请自嗣同始。”

(5)、“以玻璃为墙,四望空明。入其中者,如置玻璃世界,墙之夹层中,置水蓄鱼……”,将窗户加厚,为读写二端之间隔出一层新的世界,置养造作,生机自出,而诗人自己,也便化身为创世者了。

(6)、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版本一)

(7)、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决定变法。同年8月,因为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的推荐,谭嗣同被光绪帝征召入京。1898年9月5日,光绪皇帝下诏授给谭嗣同和林旭、刘光弟、杨锐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变法。 次日,光绪又召见他并说:“汝等所欲变者,俱可随意奏来,我必依从。即我有过失,汝等当面责我,我必速改。”光绪帝变法的决心和对维新派的信赖使谭嗣同非常感动,觉得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已经在握。 

(8)、颔联二句依旧是现实和精神的对峙,只是比首句所涵更广。

(9)、滔滔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不够舒展,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坦平。

(10)、这病是怎么得的呢?好,我们来看他行差踏错的第一步。

(11)、✦潼关(tóngguān):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终古:自古以来。✦簇(cù):丛聚。

(12)、“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坚定了基金会的初心,未来谭嗣同爱国公益基金会会继续坚持:宣传和弘扬谭嗣同的爱国主义精神;致力于对谭嗣同和湖湘文化的深入研究;致力于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的培育和普及;致力于对社会爱国公益事业的关注和支持。这几个方面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 

(13)、《浏阳谭氏谱叙例》:……为弟二世小宗。小宗非以数纲之,称弟二世小宗。几小宗之余子……为弟三世小宗。小宗非以数纲之,称弟三世小宗,几亦可至于万世

(14)、那是个危机四伏的晚上,谭嗣同直接造访袁世凯。他把光绪皇帝的密诏拿给袁世凯看,然后说:今天可以救皇上的人只有您了,您要是愿意救就赶紧救吧,您要是不愿意救,请杀了我然后到颐和园告发我,您同样可以得到大富大贵。袁世凯急了,说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我和你一样受过皇上的特殊礼遇,你说说我们怎么救吧?于是,两人商量了诛杀荣禄软禁慈禧的周密计划。谭嗣同问他诛杀荣禄可有把握?袁世凯轻蔑的说就跟杀一条狗一样。   

(15)、奔腾的黄河水流入大平原仍嫌拘束,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再也不知何谓平坦。

(16)、这首自题小影,上片“曾经”三句,先写自己人生踪迹,他小时居京师,十三岁随其父外放甘肃,十五岁回湖南浏阳拜师读书,再返西北,天南海北,道路遥远,故颇多感慨。“骨相空谈”三句,谓己少有壮志,从骨相看,必成大业,但岁月匆匆已历十八春秋,却一事无成,只有肠轮自转,暗自感叹。“春梦”三句,曾对春帆细雨,做过美丽的人生之梦,回首十八年春秋,无所作为,他只有对自己大喝一声“春梦醒来”。面对稀疏的几枝瓶花,他想到国事日非,外侮迭至,自己岁月蹉跎,真是百感交集,郁塞难抑。

(17)、所以,“去留”两字所指,是非常清楚的,就是指他的那些逃亡的维新同道,和他这样留下来赴死的人。全诗讲的就是这两个字,这不应该有任何歧义的。

(18)、所表之情:头两句表达对潼关作为古来征战地的凭吊之意,而后写黄河气势磅礴,秦岭巍峨险峻则是表达自己渴望挣脱束缚,冲破罗网,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

(19)、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浏阳,正在时务学堂当喷子的谭嗣同当时就火了。即刻撇下学生和朋友,束装前往北京。

(20)、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4、

(1)、按:此亦逢“如”、“何”即滥用问号、叹号之一例。其实,即便是现代汉语中保留的类似语汇,也不必加叹号,如“何必当初”、“谈何容易”。似不必加叹号,改为句号即可。

(2)、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是科举正途出身的官僚,当时做官最高做到湖北巡抚。谭嗣同在姐弟中排行第最小。而我们这一支是谭继洵长子,谭嗣同大哥谭嗣贻的后人,谭嗣贻的儿子叫谭传赞,即我的曾祖父,他很有文采,谭继洵很喜欢他,后来他编写了谭嗣同文集。谭传赞的小儿子叫谭恒辉,也就是我的爷爷,他193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天津市政府工作,后来为了继承和弘扬谭嗣同精神回到浏阳办学。

(3)、1897年2月,谭嗣同回到湖南,在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的支持下,与唐才常等倡办时务学堂,使时务学堂真正成了培养维新志士的机构。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使湖南成为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1898年初,谭嗣同创建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抨击旧政,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 

(4)、-------------------------------------

(5)、-------------------------------------

(6)、我辈虫吟者,小文人语也,即“庶所为诗,茹古涵今,成一家言,而不与虫吟蝉噪等乎”之谓。而商颂系诗经颂先王之祀歌,谭嗣同称“古之乐章,则亦志也”,即诗之高处。

(7)、按道理说,谭嗣同百分百属于既得利益阶层,他毫无疑问应该与那个体制结成命运共同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8)、按:此处言一些注家不解所谓,妄引古代天文家有失精密之古法以绳律之,使得本来明白显豁之文反而晦涩难晓。据句意,强自绳律的后果不是使其昭著而是使其晦涩,则“俾昭著之”断不应加句号,删却句号作“俾昭著之文晦涩难晓”其义始明。

(9)、自古至今,高天的滚滚云涛团团簇拥着这座城,一任猎猎秋风吹散了清脆的马蹄声。

(10)、第三组镜像则很易分辨。“挥洒琴尊辞旧岁,安排险阻著孤身”,前句往昔,后句将来,正合在除夕当日写出——而视以谭氏生平宿命,亦正出此中所伏。

(11)、第四句,是写谭嗣同对“去”、“留”两种情况的看法:无论去,还是留,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肝胆,是指战友关系紧密,昆仑,犹言顶天立地大英雄。

(12)、甲午战争、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等割地赔偿、丧权辱国的条约及八国联军侵我中华 ,日本鬼子1937年发动的卢沟桥事变,以及实行“杀光、烧光、抢光”三光政策……

(13)、有些人说什么大刀王五啊,“去”就是去赴死啊什么的,都是想多了,现代诗看多了,没有理解这首诗前两句典故的意义。

(14)、同时,他也期望自己的一腔热血能够惊觉苟且偷安的芸芸众生,激发起变法图强的革命狂澜。在他看来,这伟大的身后事业,就全靠出奔在逃的康、梁们的推动和领导。

(15)、嗣同公能文能武,喜欢技击,会骑马,会舞剑。他师从多位高手:12岁时开始随“通臂猿”胡“义侠”大刀王家乡豪侠黄方舟、刘云田学剑习武。由于谭继洵一直在甘肃为官,所以谭嗣同从小就随父在西北生活,驰骋西北高原,漫游祖国河山,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合计路程达八万余里,照谭嗣同自己的说法,是“堪绕地球一周”。这个在谭嗣同的诗中有均提到。

(16)、按:此处所列乃纬书,前三种非传统儒学经典《易》、《尚书》、《春秋》之各自篇章。当标点作《易乾凿度》、《尚书考灵曜》、《春秋元命苞》。《河图》本为纬书,《始开图》作为全称《河图始开图》之全称理解的话,此处《河图·始开图》亦可,然不如标点作《河图始开图》更佳。

(17)、于是再回到首句,我们也便能看出了:虫吟碌碌是同光体下的文宴群像,而高歌商颂,则是日夕酬答之外意志高举的灵魂。上句见中年的清醒自抑,下句有少年式的骄傲飞扬。如此镜像,实则双面合击,均不过是谭嗣同对自己诗学觉悟与能力的自许而已。

(18)、王夏刚 大连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谭嗣同与中国近代史研究学者、著有《谭嗣同与晚清社会》、《戊戌军机四章京合谱》

(19)、谭嗣同的死,有一点重要意义便是告诉后人革命是一定要流血的,和平实现政体演变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谭嗣同等进步人士在面对民族危机日益严峻、国家危急存亡之时,选择了依托皇权、和平改革的方式来实现变法。可他们高估了光绪皇帝此时的能对变法起到的推动作用,也忽视了群众的力量。失败便要付出代价,谭嗣同及其他戊戌五君子的代价便是被斩首示众,为变法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同时也通过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向后人传达,依托皇权实现和平变法之路是万万行不通的。

(20)、按:此段概述谭氏一族以启寰府君为开端的死事之烈士,前后相继、武功著望。启寰府君为宋元间人,则“以武功著望”的时段当不仅限于“有明”的后几位。似当以“于有明”属后,断句作“……遂以武功著望。于有明二百余年间……”。

5、

(1)、他死了以后,他媳妇李闰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2)、1884年,谭嗣同20岁,别家游历直隶(今河北)、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山东、山西等省,观察风土,结交名士。他仰慕那些锄强济弱的草莽英雄,曾和当时北京的一个“义侠”大刀王五结交,二人成为生死不渝的挚友。 

(3)、久远的高云簇拥着潼关古城,猎猎秋风吹散了清脆的马蹄声。

(4)、他在谭嗣同十岁的时候开始为他请各类儒学名宿为他讲授经史典籍。但是,谭嗣同除了经史典籍之外还读什么书,他却不闻不问。谭嗣同到处搜罗介绍西方政治和科学的书籍,高干子弟嘛,得到这些书的渠道自然多。就跟我们的新华书店即使在文革中照样有内部发行组一样,只要你是高干子弟,文学摘译和社会科学摘译都可以轻易得到,都是西方最流行的作品,更不用说德热拉斯德《新阶级》和《赫鲁晓夫回忆录》了。这些书读多了,自然会胡思乱想,在兰州读书的时候,他胡思乱想睡不着觉,写了一首题名为“夜成”的七律——

(5)、理解这两个字的本义非常重要,下面我们一句句看:

(6)、而此刻的你若能应下他的笑容,便也就无需为明日的百二十祭日伤感了。

(7)、《思篇》第六:《易·乾凿度》…《尚书·考灵曜》…《春秋·元命苞》…《河图·始开图》

(8)、有人曾说:“中国的变革,是从谭嗣同他们开始的,而谭嗣同的选择,就是中国变革的精神、方式、代价的全面呈现,到今天也没有丝毫差错。这个精神是——舍我;这个方式是——由民撼君;这个代价是——头颅。至今如此,没有丝毫变化。谁要不相信,就可以再来试试,看代价会不会有到来的一刻。”

(9)、几位日本友人力请他东渡日本,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乏,请自嗣同始。”9月21日,他与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杨锐、林旭等五人同时被捕。这首诗即是他在狱中所作。

(10)、谭氏多能,故而心声出口亦多。诗之于他,到后期渐见开境之力,而少出叫嚣之需,这当也是谭氏诗作到三十岁上又进了一层境界的原因。对于读者和作者而言,只为表达,则必拘于自我,而忽略交互——眼中只有情绪内容,写到最后也就难免要双双落入虚不受补的境地里去。

(11)、“忍死须臾待杜根”是用东汉诤臣义士的故事,微言大义。通过运用张俭的典故,以邓太后影射慈禧,事体如出一辙,既有对镇压变法志士残暴行径的痛斥,也有对变法者东山再起的深情希冀。这一句主要是说,戊戌维新运动虽然眼下遭到重创,但作为锐意除旧布新的志士仁人,应该志存高远,忍死求生。等待时机,以期再展宏图。 

(12)、诗人伫马千年雄关,关外便是浪花飞溅的黄河,它一路奔涌,至潼关外猛然甩头,直冲三门峡而去,这广袤无垠的山川大野竟然也难以容下这挟风掣云的黄河巨龙,它轰鸣着、咆哮着,撞击山石,拍打河岸,对着一切阻挡它前进的东西,发出愤怒的狂啸.纵目四望,青山穿云,峰峦割日。

(13)、张维欣丨谭嗣同:第一个质疑万有引力的中国哲学家

(14)、他为什么会走错这一步呢?在马关条约之前,他在浏阳与好友唐才常办了一个“时务学堂”——这位唐才常也是烈士,只是比谭嗣同多活了几年——就是这个时务学堂,成了谭嗣同的舆论阵地,他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公然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君主废,则贵贱平;公理明,则贫富均。

(15)、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等六人惨害于北京菜市口。谭嗣同临刑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而这,是一首绝命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全部所有的绝命诗,是一首在狱中为自己写就的祭死之诗!

(16)、表面上看去这仿佛是一句是古非今的谦辞,但以谭氏倨傲,我却以为解作“虫吟者我,而歌商颂者亦我”要更贴切一些。可与之参看的是两年前他为自己作的《画像赞》:

(17)、康有为、梁启超避往海外。许多人劝谭尽快离开,但他却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来”,决心留下来营救光绪帝。

(18)、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9)、一个马关条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并因此改变了亚洲的政治格局。

(20)、末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的态势,诗人没有说山脉的巍峨险峻,而是用“不解平”,描写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也桀骜不驯,不知何谓平坦。描写山河气势磅礴的同时,融入了诗人要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这是诗人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地描绘。

(1)、我最开始对谭嗣同的印象停留在他的诗词中,在我牙牙学语的时候,别的孩子在背“鹅鹅鹅”的时候,我背的第一首诗是谭嗣同的狱中题壁诗。我记得父亲把谭嗣同的这首诗抄录下来挂在客厅墙上。每天出门、归家时,抬眼便能看见,时刻提醒着家人,我们是谭嗣同的后裔,要谨记他慷慨就义,矢志报国、舍生取义的爱国精神;勇于担当、敢于变革的创新精神;探索真理、追求进步的科学精神。而我名字的由来也是谭氏后裔的意思,可见家族对我给予的厚望。

(2)、这首诗是谭嗣同十八岁时所作(公元1882年)。是年春,谭从浏阳起身,往其父亲谭继洵任职地甘肃兰州,途经潼关,诗人被眼前雄伟壮丽的景色深深吸引,由衷唱出了这首赞美之歌。

(3)、对于死,诗人谭嗣同早有准备。当政变发生时,同志们曾再三苦劝他避居日本使馆,他断然拒绝,正是由于他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所以才能处变不惊,视死如归。

(4)、谭嗣同是真正的大清高干子弟——他生在北京宣武区,在深宅大院里舒舒服服的长到十三岁,一口京片子的他才跟随父亲回到家乡浏阳。他爹做过许多地方的封疆大吏,如湖北巡抚、湖北巡抚兼湖广总督、甘肃按察使、布政使……

(5)、谭嗣同代表著有:《仁学》、《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后人将其著作编为《谭嗣同全集》。

(6)、下片写自身,从湖南水乡来到西北高原,对镜自照,风尘满面,镜不随人意,那醉后的容颜,实为风尘所致。还想慷慨高歌,但对现实的失望,使他发出“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的慨叹,再看镜中之人那风尘挂面的模样,他几乎不能相信那就是自己。

(7)、在同时期七律里,这种做法算是个颇见构想的尝试。

(8)、当你遇到困难和失败的挑战时,心里阳光的人总是视困难和失败为垫脚石,把它当成人生路上的一次磨砺,从而增添了克服困难和战胜失败的勇气,它会让你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让你去检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

(9)、《东海褰冥氏三十以前旧学四种》(以下简称“旧学四种”),光绪二十三年刊于南京,包括:《寥天一阁文》二卷(第一种),《莽苍苍斋诗》二卷补遗一卷(第二种),《远遗堂集外文初编》一卷《续编》一卷(第三种),《石菊影庐笔识》二卷(第四种)。是本半叶十六行、行二十八字,有牌记,前两种刘善涵题,后两种唐才常题。这是目前仅存的谭嗣同生前亲自编定并刊行的著述版本,对于研究其生平和思想是非常难得的史料。

(10)、谭嗣同短短的一生却写下了很多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彰显了他的文学才华。但他不是那种城府深深的文人,不是那种八面玲珑的文人,不是那种胆小怕事的文人,不是那种纸上谈兵的文人。他忧国忧民、敢想敢做,他是毛主席诗词里面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是单纯的、通透的、勇敢的、年轻的侠客书生谭嗣同!

(11)、当夜,慈禧从颐和园急如星火般赶回紫禁城,软禁光绪,捉拿维新d人。

(12)、《六盘山转饷谣》:舆夫舆夫,尔勿嗔官!催用尔力,而胡不肯竭

(13)、按:瓣姜,欧阳中鹄号;大围,涂启先号。此二公与刘人熙(号蔚庐)乃谭嗣同师事之“浏阳三先生”。中间当加顿号隔开。

(14)、新华网:戊戌变法虽然失败,谭嗣同也被杀,他的那种愿以颈血刷污政,视死如归的精神不仅直指清朝政府的腐败和黑暗,同时也为人民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后人永远去敬仰。 (8)

(15)、《新宁伯荩臣公家传》夹注:《明史宣宗纪》:元年十二月乙酉……

(16)、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17)、 ⒌选自《谭嗣同全集》。谭嗣同,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 直译 望门投宿想到了东汉时的张俭, 希望你们能像东汉时的杜根那样,忍死求生,坚持斗争。

(18)、湘潭大学副校长、湖南湘学研究院副院长王继平教授:谭嗣同是湖湘文化、湘学的产物,是湘学的杰出代表,同时他又弘扬了湘学,促进了湘学的近代转型。

(19)、不同于诗人式的迂回掩抑,他的圈子兜得利利落落,似脱乎武技:鞭子抖出个圆来,是为套住人咽喉,而绝非求姿态好看——“这个人这么帅,他是谁啊?”似此设问不答,当然不是故作谦逊,而全如抽身出圈以长兵器发招,立于狼狈距离以外,乃能自由,极以洋洋自命。

(20)、还是有不少后人记着这个谭嗣同的。谭嗣同的书斋叫“莽苍苍斋”,田家英因为仰慕他,便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小莽苍苍斋”。当然,跟谭嗣同一样,田家英的命运也不值得羡慕。

(1)、按:“汎澜”当作“汍澜”,泪急流貌。形近致误。

(2)、《启寰府君家传》:自迁福建之始祖,七传至府君,崛起单微,用节烈显,伟矣。财百年而崇安壮节侯及弟楚才府君死夹河之战,又二百年而新宁伯宏业公死流寇之难。大节炳炳,前后相望,遂以武功著望于有明。二百余年间,位侯伯者九世十人。

(3)、在这样的世界包裹下,作者的内心已变成了诗的底色,不再重要,仿佛温庭筠的花间集便是掩映搬拦、设色造境的翘楚——这类诗人是无心让你窥探本事的,能容自身的悲喜哀愁托起一番天影儿来,已是颇多不自觉的流露了。

(4)、这就触动了清王朝的核心利益。按道理说,清王朝的核心利益,也应该是谭嗣同的核心利益——没有清王朝,他爹去哪里做巡抚?他跟康有为梁启超他们不一样,那些人都是穷屌丝,他可是名符其实的官二代啊!

(5)、身为高干子弟,一心想着贵贱平,一心想着贫富均——病的不轻啊!

(6)、没有马关条约,日本人就来不了辽东半岛。他来不了辽东,哪儿会有九一八事变?而没有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也不会屁滚尿流的往陕西跑,他不去陕西,哪儿有什么西安事变?

(7)、    韩庆成,“干预诗歌”理论提出者,代表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城市和乡村的边缘》、《除了干预我无所事事》,主编《异类诗库》《百年新诗典藏书库》《诗歌周刊》。发起并主持《诗歌周刊》年度人物、博鳌国际诗歌奖、中国好诗榜评选。曾获第四届中国当代诗歌奖、第三届中国长诗奖、2018年度十佳华语诗人等奖项。

(8)、全诗用典贴切精妙,出语铿锵顿挫,气势雄健迫人。诗中寄托深广,多处运用比喻手法,使胸中意气尽情的表达兼具含蓄特色。

(9)、在著名的“东海褰冥氏三十以前旧学四种”之首《寥天一阁文》中,有一篇《报刘淞芙书一》,这是谭嗣同写给同乡挚友刘善涵(字淞芙)的,在信中,他提到了与乡贤刘人熙(号蔚庐)的学术交流:

(10)、张维欣 谭嗣同与中国近代史研究学人、著有《谭嗣同年谱长编》、纪录片《我们的谭嗣同》历史顾问兼学术统筹、谭嗣同故居纪念广场主要设计者

(11)、谭嗣同是妈妈的好儿子,他七岁时,母亲徐母领着兄长南下回湘成婚,把他放在京城,告诫我不要想念他们。嗣同公恭敬地牢记母亲大人的话,送别的时候尽管,眼中泪水盈眶,但是尽力控制不让它流出来。别人问七岁的谭嗣同想不想母亲,他总是说不想,然而内心思念得厉害,最终忧郁生病,身体日益瘦弱。过了一年,徐母返回京城,观察询问生病的原因,嗣同公坚决不承认是思念妈妈的缘故。徐母对周围的人笑着说:“这个儿子性格倔强能够自立了,我死了也没有什么顾虑的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巧心情网 » 谭嗣同最后一首诗【文案131句】

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