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诗歌都有哪些
1、中秋诗歌知多少?
(1)、译文: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因为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2)、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3)、蚌埠2条公交线路增加新站点,是你常坐的吗?
(4)、译文:中秋节这天天空澄碧、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正看从海上冉冉升起的月亮。直到天边外面再没有天的地方,月亮都不曾只为一家人放光明。
(5)、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____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6)、苏轼的《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诗歌大意是: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乌鸦,秋露点点无声打***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9)、斟酌姮娥,九秋宫殿冷。____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10)、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11)、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12)、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____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13)、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4)、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____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5)、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
(16)、中秋节的意义是:团圆庆贺。挖掘和弘扬中秋节中的团圆文化,发扬敬老孝亲、感恩父母的美德,也应该是中秋文化的范畴。
(17)、从立意的角度看,李朴这首诗借月光的皎洁来写自己内心的纯洁高尚,立意新颖,构思奇巧,颇具有独创性。
(18)、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李白没有中秋赏月的佳作,有的只是望月思乡的《静夜思》?毕竟那会尚未盛行。李白未能中秋赏月,唐诗中中秋的佳作似乎因此少得可怜,就算是前面列举到了的诗人及作品,想必对于诗句,大家也是极其陌生的。不过,这并不是说唐诗中完全就没有中秋赏月的佳作。今天咱们就来读一读唐诗中关于中秋赏月的上乘之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9)、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0)、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2、中秋的诗大全
(1)、línɡchánǐyuētónɡxiéshǒu,ɡènɡdàiyínhéchèdǐqīnɡ。
(2)、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中秋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传递了中华儿女无尽的思念,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体会到了节日的温馨,亲情的可贵
(4)、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____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5)、《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6)、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____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8)、《中秋登楼望月》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向西轮。
(9)、点评:张九龄是唐代的一代名相,遭受***臣排斥,贬谪荆州,中秋之夜怀念远方,写了这首诗。诗歌意境雄浑阔大,骨力刚健,但又情感真挚,特别是前两句早已成为千古名句。
(10)、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这句如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首句一样,借助特有的景物一下子就将萧瑟苍凉之景推到读者眼前,予人以难忘的印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联想到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应该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
(13)、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5)、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纱窗,雨***纱窗。
(16)、酒***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17)、唐代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18)、可能你会想到一轮明月挂在清澈的夜空,明晃晃的;
(19)、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周邦彦《蝶恋花·早行》词有“月皎惊乌栖不定”句,就是写这种意境。)“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全句无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处处想到清宵的望月者。
(20)、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3、十首中秋诗
(1)、这首诗意境很美,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画”。明《唐诗画谱》中就有以这首诗为题材的版画,但这幅版画仅是画家别出心裁构想出的意境,和王建原作并不一一吻合,而且它对全诗点睛之笔——秋思未作充分表达。在这点上,诗歌语言艺术显示了它的不可代替性。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
(2)、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3)、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4)、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5)、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____高适《送魏八》
(6)、点评:《子夜吴歌》分别有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四首。这首秋歌,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丈夫(“良人”)。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
(7)、愿今年的中秋节,愿所有的人,花好,月圆,人更圆;共度今宵,不眠今夜,同庆中秋,赏月团圆,年年今日……
(8)、译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9)、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0)、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2)、《中秋夜半後无云而月色微淡尤为绝景》宋:陆游 轻烟薄霭九霄寒,素月浑如隔縠看。 此夕洞庭应更好,谁能从我跨青鸾?
(13)、点评:月亮还是昔日的月亮,地方却不是往年那个地方,自然,身边的人也不再是往年的人。被贬湓浦(今江西九江),物是人非,故乡不见,孤苦伶仃。诗歌清冷至极,悲苦无形。
(1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5)、优赏析: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16)、优赏析: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17)、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____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8)、
(19)、中秋佳日,击节而歌。有诗怎能没有词?这里奉上宋韵两首,供看官们一赏。
(20)、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4、中秋的诗歌都有哪些古诗
(1)、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2)、 ——王蒙
(3)、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____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4)、酒***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5)、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巧心情网 » 精选65句中秋的诗大全(十首中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