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104句诗人描写节日的古诗(古人描写节日的古诗)

写节日的古诗

1、三年级写节日的古诗

(1)、关于清明节的古诗: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由于皮影戏中的车船马轿、奇妖怪兽都能上场,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现,还能配以各种皮影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奇幻场面之绝,在百戏中非皮影戏莫属。

(3)、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4)、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5)、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6)、史料表明,在唐朝之前,“清明”一直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而存在着,起着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就是在杜牧写下《清明》的唐朝,“清明”才与上巳节、寒食节三者融合,从而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清明节日。

(7)、其它中秋节的习俗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

(8)、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文征明《拜年》

(9)、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10)、大家都要佩戴茱萸,为什么王维却写“少一人”呢?到底少了谁啊,老师您快告诉我们吧。

(11)、关于中秋节的诗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代-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12)、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13)、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14)、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王禹偁《请明日独酌》

(1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英少一人

(16)、演皮影戏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戏班水平高低的关键。而操耍和演唱都是经师父心传口授和长期勤学苦练而成的。在演出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凑合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

(17)、4)《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8)、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19)、你们俩说得都没错,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王维正是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写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不朽的名诗。

(20)、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赵时春《原州九日》

2、诗人描写节日的古诗

(1)、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2)、《十五夜观灯》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3)、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4)、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5)、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佚名《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6)、《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7)、我叫陈秀英,今年25岁,我平时喜欢看书,还常做手工。我的性格比较开朗、随和,能与亲人朋友和睦相处,并且对生活充满信心。作为新教师,我希望我的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棵大树,撑起自己的蓝天。

(8)、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9)、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10)、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八个影人。武打场面是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凡。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11)、一年最好,偏是重阳。——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12)、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韩偓《夜深/寒食夜》

(13)、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审美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因而大家把以前皮影中的角色与人物,都以更精湛与更细腻的雕刻工艺表现出来。

(14)、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15)、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16)、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17)、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18)、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高翥《清明日对酒》

(19)、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20)、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3、古人描写节日的古诗

(1)、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

(2)、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3)、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4)、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6)、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7)、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孟浩然《他乡七夕》

(8)、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有时用方言),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等地农村,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9)、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10)、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1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2)、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3)、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14)、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15)、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冯延巳《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16)、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中国西北部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

(17)、读到最后一句时,不禁想起前几天钰宁来我办公室,我问她:“是不是有什么事?”

(18)、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1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0)、读到结尾处,忍不住笑了,天下的妈妈都是这样的,哪里会真的生孩子的气呢?气头一过,还是温柔可爱的妈妈呀!

4、写节日的古诗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2)、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三者融合,其次是节日风俗的融合。从今天我们清明节的节日风俗来看,清明节基本上融合了上巳节、寒食节这两个节日的风俗。上巳节的节日风俗,是“临水祓禊”“踏青春游”“饮酒宴乐”,而寒食节的节日风俗,则是“禁火冷食”“春游宴乐”“扫墓祭祖”。

(3)、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慧霖《闰中秋玩月》

(4)、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5)、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6)、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7)、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8)、如今年岁渐长,自己怀有满腔抱负却都未实现,空剩自怜。

(9)、落花夜雨辞寒食。尘香明日城南陌。——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1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2)、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13)、创作手记·过年的时候,陪孩子放烟花。望着满天的星光,孩子童言童语,我们一起畅想着神秘的宇宙。奥特曼能穿越过黑洞,回到过去救自己的同伴;虫洞虽然还没被真正发现,但数据证明是存在的,可能是一条时光隧道。孩子满满的好奇心,对未来的畅想,都是值得我们守护的。能陪伴着孩子,跟他们一起成长,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14)、我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她深深吸一口气:“好香啊!”,然后,蹦蹦跳跳地离开了办公室。

(15)、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16)、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高度的评价。可以说皮影戏是中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这种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迷恋了多少国外戏迷,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国影灯”。

(17)、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18)、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苏轼《定风波·重阳》

(19)、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20)、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5、写出你课外积累的描写节日的古诗

(1)、传说东汉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的家乡发生了瘟疫,桓景的父母病死后,他就到东南山拜费长房为师,学习道术。桓景勤学苦练,非常用功,当九月九日瘟魔又来人间作恶的时候,费长房给了他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让他回家乡除恶。

(2)、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3)、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5)、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6)、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7)、《端午》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8)、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9)、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10)、《七夕》权德舆: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11)、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12)、皮影戏的演出,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无所不有。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繁多,数不胜数。

(13)、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1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5)、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顾太清《鹊桥仙·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

(16)、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17)、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8)、“今天,我们也写一首诗吧,你可以献给妈妈、外婆、奶奶,或者是老师。在诗题下可以加上副标题:——致某某。”

(19)、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20)、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1)、相关的诗词还有很多,这些只是其中的几首,不知道够不够~~

(2)、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3)、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4)、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巧心情网 » 精选104句诗人描写节日的古诗(古人描写节日的古诗)

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