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谐音歇后语五年级
1、
(1)、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九文九文)。
(2)、 拉胡子过河——( )
(3)、(1)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
(4)、“通州”、“即墨”都是地名。这类对联,一看就明白;只听,则往往不知所云。
(5)、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6)、 杨修为人恭敬,学问渊博,极聪慧,建安年间(196—220)被推选为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后改人丞相府仓曹属主簿。
(7)、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8)、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9)、小炉匠戴眼镜--找咱(碴),(这网上不少专业近视小炉匠)
(10)、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11)、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12)、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13)、龙王爷搬家----------厉害。(离海)。
(14)、(48)守著厕所睡觉--离死不远。(离屎不远)。
(15)、贾岛是唐代诗人;刘伶是魏晋时“竹林七贤”之喜好饮酒。“指挥”、“修撰”都是职务,前者为武职,后者为文职。
(16)、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17)、饭锅冒烟------------迷糊了。(米糊了)。
(18)、药铺裏开抽屉--------找玩。(找丸)。
(19)、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20)、(5)针尖尚挑毛巾--不足为奇。(不足为旗)。
2、
(1)、钝刀破竹------------想不开。(响不开)。
(2)、打灯笼搬石头--------照办。(照搬)。
(3)、守著厕所睡觉--------离死不远。(离屎不远)。
(4)、(5)卡: 。
(5)、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6)、王老师推出了五年级语文下册所有必考的专项练习
(7)、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8)、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9)、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商朝时期一种成熟文字。
(10)、(19)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11)、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12)、苍蝇飞进牛眼里——找累(泪)吃豆渣贴门神——不沾(粘)
(13)、(49)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
(14)、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15)、(38)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16)、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麼人都有。(什麼仁都有)。
(17)、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18)、航空兵翻跟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
(19)、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20)、解释:孙悟空是石头变的猴子,不是“人”,谐音“仁”。
3、
(1)、字谜:一字有四笔,没横也没竖,妈妈猜不着,爸爸笑嘻嘻.(打一字) 父
(2)、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3)、 观察闯关题,发现歇后语的某些秘密。
(4)、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5)、(53)寺后有个洞--妙透了。(庙透了)。
(6)、井里放爆竹----------有原因。(有圆音)。
(7)、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8)、秀才的毛巾----------包输。(包书)。
(9)、豆箕柴着火——着急(箕)豆腐干煮肉——有份数(荤素)
(10)、2年级语文预习、复习、总结、作业、视频、图文讲解,整理好了!
(11)、(87)灶神上贴门神--话(画)中有话(画)
(12)、(48)守著厕所睡觉--离死不远。(离屎不远)。
(13)、(2)第六则谜面是画,谜底也是猜字。谜底:休、斗。
(14)、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15)、癞虾蟆跳水井--------不懂。(噗咚)。
(16)、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南上加南)。
(17)、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尾发乱系)。
(18)、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麼人都有。(什麼仁都有)。
(19)、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20)、(17)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明)。
4、
(1)、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2)、 上弦的月亮——( )
(3)、炉子翻身------------倒楣。(倒煤)。
(4)、河边洗黄莲----------何苦。(河苦)。
(5)、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6)、(17)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明)。
(7)、电灯泡上点火——不然(燃);其实不然(燃)
(8)、黄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
(9)、和尚的房子----------庙。(妙)。
(10)、何家姑娘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肚子里撑船——内行(航)
(11)、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12)、(5)针尖尚挑毛巾--不足为奇。(不足为旗)。
(13)、谜语:不怕剪刀剪,就怕没光线,我走他也走,是我不是我.(打一自然现象) 影子
(14)、六月裏戴手套--------保守。(保手)。
(15)、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16)、(15)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17)、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18)、精装茅台------------好久。(好酒)。
(19)、(52)王八肚裏插鸡毛--归心似箭。(龟心似箭)。
(20)、(147)药店里的甘草--少不了的一位(味)
5、
(1)、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2)、扇著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
(3)、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荤荤沉沉)。
(4)、(81)两把号吹成一个调--想(响)到一块来了
(5)、王八肚裏插鸡毛------归心似箭。(龟心似箭)。
(6)、《门内添“活”字》是一个关于汉字的历史故事,聪明的杨修由曹操写在花园门上的“活”字即猜想是嫌园门太宽大了。
(7)、(30)黏窝窝掺黄莲--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
(8)、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9)、放牛的吃螃蟹——不待言(带盐)炒咸菜放盐——太闲(咸)了
(10)、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曹操),恨关羽(关羽)不得张飞(张飞)
(11)、龙王爷搬家----------厉害。(离海)。
(12)、解释:花椒是麻麻的味道,掉到大米里做出来的饭也带有麻的味道,所以是“麻味的饭”,谐音“麻烦”。
(13)、扇着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
(14)、(23)麻布袋草布袋--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15)、酱缸里泡石头————一言难尽。(一盐难进)。
(16)、 上联:因荷而得藕。下联:有杏不须梅。
(17)、飞机上挂暖瓶--高水平(瓶),(尤其是一些诗作)
(18)、字谜:一口吃掉牛尾巴,猜一个字谜底是:( )
(19)、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吟“爆竹声中一岁除”;吟“清明时节雨纷纷”;吟“明月几时有”;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吟“漫卷诗书喜欲狂”;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20)、(39)航空兵翻觔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
(1)、(46)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老石人)。
(2)、(18)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3)、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形式。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当,声符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充当。
(4)、tiāndìxuánhuáng hánláishǔwǎng
(5)、(57)屁股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尾发乱系)。
(6)、狗吃青草——装样(羊)狗吃黄瓜——错了时(食)
(7)、(49)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
(8)、和尚的脑壳——没法(发)斧子破毛竹——着急(斫节)鱼池里下网——多余(鱼)狐狸吵架——一派胡(狐)言狐狸骑老虎——狐假(驾)虎威
(9)、钝刀破竹------------想不开。(响不开)。
(10)、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11)、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不见蛋)。
(12)、盐店里谈天----------闲得没事做。(咸得没事做)。
(13)、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汉字的有趣。的确,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汉字的奥秘,进一步学习汉字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将利用这些有效途径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
(14)、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巧心情网 » 汉字谐音歇后语五年级【文案114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