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依德三大理论
1、佛洛伊德三原则
(1)、而有的女性会出现一些男性的生理或心理特征,她们可能会长胡须,她们的意志可能比男人还要坚强等。 所以,这个观点可以很好的解释跨性别、双性恋等现象。
(2)、意识层次结构理论阐述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无(潜)意识三个层次。
(3)、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
(4)、这一阶段的意象,就是婴儿的嘴和妈妈的乳房,这一对意象所构成的画面,有着无限的含义。
(5)、英国剑桥大学曾对许多创造性学者的工作进行了一次大型调查。在最后的调查结果中表明,有70%的科学家从梦中得到过有益的启示。
(6)、它具有一个被宠坏的孩子的品质:当想要得到时,就要得到想要得到的。本我不能忍受任何挫折,没有任何顾忌忆。总而言之,本我是过分的,冲动的,盲目的,非理性的,非社会化的,自私的,并且是纵情享乐的。
(7)、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是人格中最后形成的而且是最文明的部分,它反映着儿童从中生长起来那个社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标准,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理想部份。
(8)、超我:本我的对立面是超我,也就是人类心理功能的道德分支,它包含了我们为之努力的那些观念,以及在我们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准则时所预期的惩罚(罪恶感)。人格的这部分结构依据社会的标准来控制行为从而发挥其功能,对好的行为给予奖赏(自豪感,自爱),对于坏的行为则给予惩罚(罪恶感,自卑感,意外事故)。超我能够在非常原始的层次上发挥其功能,所以相对来说经不起现实的检验,也就是说,不能够依据不同的情境来改变自己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能够分辨思想和行动,就会对某些甚至没有导致行动的想法而感到内疚。此外,个体被非黑即白,全或无的判断所束缚并且追求完美。严格的超我表现为对诸如好、坏、评判、判决等字眼的过度使用。但是超我也能够通情达理和灵活而有弹性。例如:人们也许能够忘记自己或者别人的错,如果是出于意外事故或处于严重压力的情境之下。在成长的过程中,儿童将学会这些重要的区别并且学会不仅是以全或无,对或错,黑与白的方式来看待事情。
(9)、再比如一只狗,一开始见到人时是要咬人的,但当它咬人的时候,被打了一顿,再咬人,再打一顿......打得多了,狗也就意识到了,像“人”这样一个造型的“东西”是不能咬的,不然要挨打。这就是一只狗的自我建立的过程,人有人格,狗也有狗格。类似这样的动物的例子还可以举很多:训练海豚、大象、猴子等等。
(10)、生殖期(青春期):青春期开始,异性恋。性快感由口腔、肛门逐渐转移到性器官上。
(11)、生殖期(青春期):青春期开始,异性恋。性快感由口腔、肛门逐渐转移到性器官上。
(12)、本我是由人生物本能和欲望为基础而产生的人格。如,饿了要填饱肚子,看到好吃的,喜欢的东西想占为己有等。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我想我就要做”,不考虑现实环境。
(13)、每个人身上都有力比多 我们知道弗洛伊德认为性对人的一生都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有“泛性论”的说法。他在《性学三论》中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原欲,即力比多。
(14)、在早期,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在晚期,他进一步提出了新的人格学说,提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本我是指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其中蕴含着人性中最接近兽性的一些本能性的冲动。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指意识的结构部分,处于本我和自我之间,监督自我,予以适当满足。它按照现实原则行事。超我是人格中的最道德的部分,代表良心、自我理想,处于人格的最高层。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相应地发展为研究这三部分的内容和相互关系。
(15)、卡特尔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16)、原始欲力的需求,主要靠性器官的部位获得满足。此时幼儿喜欢触摸自己的性器官,在性质上已算是“手淫”的开始。幼儿在此时期已能辨识男女性别,并以父母中之异性者为“性爱”的对象。于是出现了男童以父亲为竞争对手而爱母亲的现象,这现象称为恋母情结,同理女童以母亲为竞争对手而爱恋父亲的对象,则称为恋父情结。
(17)、从上面的解释来看,本我和超我是很容易发生矛盾的,因为一个是野蛮一个是文明,一个是肮脏,一个是道德。那么这时候,自我就出来调节问题了。
(18)、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本我不顾现实,只要求满足欲望,寻求快乐;超我按照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和行为多加限制,而自我则活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它以现实条件实行本我的欲望,又要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因此,在人格的三方面中,自我扮演着难当的角色,一方面设法满足本我对快乐的追求;另一方面必须使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所以,自我的力量必须强大能够协调它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否则,人格结构就处于失衡状态,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
(19)、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是“原始的人”
(20)、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它包括三个部分:1•本我——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构成本我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包括饥、渴、性等。本我之中的需求产生时,需要立即满足。因此支配本我的是快乐原则。2•超我——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构成超我的成分是社会道德规范、个体的良心、自我理想等。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3•自我——在现实生活中由本我和超我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本我产生的各种需求,因为受到超我的限制,不能在现实中立即满足,需要在现实中学习如何满足需求。最终的现实状态就是自我。因此,自我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
2、弗洛伊德三大理论是什么
(1)、弗洛伊德据此把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他认为这五个阶段的顺序是不变的。
(2)、一个营销事件如果不能引起大众情绪的波澜,几乎很难达到刷屏级的效果。大众的哪些情绪最容易一触即发?我们可以根据情绪能量的高低和正负,把情绪大体分为以下四个象限:
(3)、诸如健身软件、理财产品、实体书店、教育培训机构等,显然提不起"过把瘾就死"的本我小人的兴致,而只有通过影响具有思考、判断能力,按照现实原则和逻辑、常识来行事的自我小人,才可达到期待的效果。
(4)、人格结构自我、本我、超我。本我最原始,与生俱来,是无意识,无理性的,比如婴儿的人格。自我是经过环境反复教训从本我分化出来的部分,是理性的,识时务的。超我是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和发展的一部分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行为。
(5)、口欲期:0岁到1岁,快感中心集中在口腔部位;
(6)、比如刚出生的婴儿其实只有本我,和其他任何动物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在以后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自我的人格。婴儿时代、童年时代,是很快乐的,因为那时候是本我在起着主要的支配作用,只喜欢去追求快乐;但是越长大就越不快乐,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遵循的原则就会越来越多,原则大多都是严格的,是要管着那些“坏习惯”的,需要遵循的原则越多,本能中被压制和剥夺的快乐就越多。大多数原则(法律)都是要把人管起来,压制追求原始欲望和快乐的本性。
(7)、焦虑因此是无法找到可以联系的精神事件的精神张力。借此,弗洛伊德可以阐释焦虑神经症,进而是各种防御神经症的类型:癔症、恐惧症、强迫症、妄想症。
(8)、从三我理论看,强迫症的人应该是超我过于强大了!
(9)、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10)、(1)指精神分析的一种治疗方法和技术,它是以潜意识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科分支;
(11)、七岁以后的儿童,兴趣扩大,由对自己的身体和父母感情,转变到周围的事物,故而从原始的欲力来看,呈现出潜伏状态。此一时期的男女儿童之间,在情感上较前疏远,团体性活动多呈男女分离趋势。
(12)、(2)指一种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该体系是弗洛伊德在叔本华无意识意志理论的启发下提出的,它是一种三层心理结构学说。
(13)、弗洛依德最伟大的地方,就是提出了“潜意识”这个理论。他说,人类很多时候都不是理性的,我们平时做的决定,很大一部分都是潜意识和我们的习惯在影响我们。
(14)、比起对无意识和本我工作方式的探究,弗洛依德对于自我功能的研究相对要弱一些。他把自我描述为一个虚弱的结构,一个服从于三个主人——本我,现实和超我——的可怜虫。可怜的自我困难地为这些主人服务并且必须协调三者的主张和要求。当中最有意思的的是自我与独断的本我之间的关系。
(15)、弗洛伊德是一个心理决定论者,他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梦也不例外,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愿望的达成。
(16)、无意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情感。
(17)、本我、自我、超我之间如果是和谐平衡的,那么人的人格结构就是完整的和完善的。人格失调或者紊乱,人的行为就会表现出问题。
(18)、控制过严后果:如果排便训练过于严格,儿童会形成过度控制的行为习惯,如洁癖、吝音和强迫的人格特征,也有可能造成儿童的反抗,从而形成过度铺张浪费、越轨的人格特征;如果排便训练过于随便,儿童在成年后容易形成肮脏、浪费、凶暴和不守秩序等人格特征。
(19)、潜伏期(六岁到12岁左右):学习、活动、性本能受到抑制、种族系统天赋
(20)、附,佛洛伊德《梦的解析》纪录片,一共四季,当你看不完那本无聊的《梦的解析》的大部头的时候,这个系列的纪录片已经能满足你全部的好奇心,当然要是专业去看,这路还长呢。
3、佛洛依德核心思想
(1)、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
(2)、第五阶段:生殖期(青春期一成年)也叫两性期。
(3)、自我,德文原意即“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同时又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4)、口腔期(出生到一岁左右):前期(0-8月)——吸吮吞咽;后期(8月-1岁) ——吞咽咀嚼吞食产生对养育者的亲密感,把自己与现实环境相分离—自我
(5)、除了生存本能以外,本我还包括了死亡的本能。打架、破坏、自杀、强奸等等,都属于是死亡本能,这些活动也是为了满足原始欲望。
(6)、也许这种观点能解释人在梦中有科学发明、文艺创作这一神秘现象。1899年,著名学者弗洛伊德在他的《梦的解析》中说明这样一个假设:每一个梦代表一个希望的完成。当人们睡觉时,抑制潜意识的障碍已降低,于是它们浮现成梦的意识,并被赋于稀奇古怪不可思议的性质。
(7)、所以大家明白了,如果本我不受到管制,听凭自由发展,那整个社会就大乱套了。因此需要有一样什么手段来管住本我,尤其是本我中那些破坏性的死亡本能。这就是接下来要说的自我。
(8)、除了极端反社会和反人类的群体,大部分人都具有在意社会道德伦理束缚,由道德律、自我理想等所构成的超我去监督与控制本我的冲动。超我是自我发展的最高阶段,包含了孤独,博爱,信仰,完善的自我。
(9)、在这个时期,随着身体特别是性器官趋于成熟,个人的兴趣逐渐地转向异性关系的建立与满足,所以又称两性期。个体此时的表现主要是尽量摆脱父母,幻想独立,他们从一个自私的、追求快乐的孩子转变为寻找同龄的伙伴,考虑选择配偶,成为具有现实的和社会化的成人,这时已从一个自私的、追求快感的孩子转变成具有异性爱权力的、社会化的成人。
(10)、精神分析入门从人格理论开始。按弗洛伊德所述,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11)、前意识界于意识与潜意识间,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回忆等常被压存在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控制力松懈时比如醉酒、被催眠或睡眠时,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
(12)、自我小人关注一定时间内的回报,而不是当下的体验。各类理财产品会告诉目标用户,买了我的产品,你将在一定时间内获得一定的收益,并且它是安全的。当然,获得回报的周期越短,则吸引力越大,所以理财产品通常会通过赠送理财红包等方式,让自我小人觉得这笔交易更值,自己短时间内能获利更多。
(13)、弗洛伊德认为,"一个群体是冲动、易变而且不安的……任何一个希望对群体产生影响的人,在他的论证中不必要逻辑的规则;他必须危言耸听,必须夸大其词,必须一再地重复同样的东西。"
(14)、超我: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按照道德原则行事。本我要满足专横本我的欲求,要应付严酷的现实环境,还要遵从神圣超我的规范。
(15)、超我,就是我们人类在进行大规模合作之后形成的一套有别于动物法则的社会法则。比如你为国家献身,你遵守法律都是超我。
(16)、超我: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按照道德原则行事。本我要满足专横本我的欲求,要应付严酷的现实环境,还要遵从神圣超我的规范。
(17)、超我,就是我们人类在进行大规模合作之后形成的一套有别于动物法则的社会法则。比如你为国家献身,你遵守法律都是超我。
(18)、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本我之间,本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自我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
(19)、很快,我们知道,弗洛伊德放弃了诱奸理论,并且从生理性的神经元模型去到了精神模型:第一拓比学。
(20)、继口唇与肛门之后,现在生殖器发展为性感区域,此期儿童性生理的分化导致了心理的分化,表现出对生殖器的极大兴趣,生殖器成为获得快感体验与满足的主要部分。
4、佛洛依德理论的核心
(1)、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
(2)、100多年之前,德国著名化学家凯库勒有一天晚上乘马车往家赶。因为劳累了一天,他开始随着车轮声进入梦乡,似乎感到自己正置身于碳分子的世界,那些碳分子一个个跳来跳去,没有什么规律性。过了一会,碳分子组成一条长链像蛇一样在摆动着、回转着。忽然这条蛇咬住自己的尾巴,盘成了一个圆盘。凯库勒在梦中猛一惊,梦中的画面顿时如闪电一样将他击醒,他此刻心灵之窗被打开,思潮如涌。他日夜被其所困扰的有机化学中最棘手最难解的有机化合物苯的分子结构,被他领悟了,他激动地喊道:“我找到答案了,苯分子是一个环形结构!”
(3)、根据弗洛依德的理论,本我就是我们的潜意识,是我们内心中各种肮脏兽性的聚集地。
(4)、弗洛伊德致力于对“自我”的强化,让人们弄清楚自己被压制的欲望和需求。使现实、道德和本能欲望之间相互平衡,达成共识。
(5)、在向自我小人说明了结果之后,再反过来解释原因,取得这些成果,不是好吃懒做就行,你得付出汗水。因果清晰,逻辑符合常识,才足以说服自我小人。
(6)、人们所观察到的所有性心理现象,都可以用自我原欲的产生、增多,或减少、分配和转移来解释。 另外,古人与现代人对性的态度有很大的差别,古人比较重视性冲动本身,甚至会把这种本能冲动看得非常神圣。
(7)、/iknow-pic.cdn.bcebos.com/8718367adab44aed01db5945bd1c8701a08bfbfe"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8718367adab44aed01db5945bd1c8701a08bfbfe?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718367adab44aed01db5945bd1c8701a08bfbfe"/>
(8)、意识,就是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人的心态活动。
(9)、余光对红色的担心、恐惧、焦虑和痛苦怎么办?
(10)、超我: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按照道德原则行事。本我要满足专横本我的欲求,要应付严酷的现实环境,还要遵从神圣超我的规范。
(11)、佛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总离不开性的观念,所以他的发展分期解释,就被称为性心态发展期。
(12)、意识层次结构理论:阐述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
(13)、另外和此相关的加深你对精神分析的了解的电影是《变态者的电影指南》,里面现代哲学家用电影的情节向你展示精神分析的知识,还是挺有意思的,当然你会觉得这人真是想太多,PPS就有。
(14)、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了人的社会性,按道德的原则行事,是“道德的人”。
(15)、"本我没有组织,也没有产生共同的意志,思维的逻辑法在本我那里是不适用的。"也就是说,当你要推广一款主要服务于本我的产品,那么请不要讲道理讲逻辑,放弃分析与说服,而是直接去展示,去诱惑,去巧舌如簧地描述体验。
(16)、自我寻求在环境允许的条件下,让本能冲动能够得到满足,是人格的执行者,按现实的原则行事,是“现实的人”
(17)、 在这一阶段,主要动欲区从口腔转移到肛门。
(18)、弗洛伊德说:“儿童由3岁起,其性生活即类同于成人的性生活。所不同的是:(1)因生殖器未成熟,以致没有稳固的组织性;(2)倒错现象的存在;(3)整个冲动较为薄弱。这里,弗洛伊德所说的3岁后的所谓“性生活”主要是指出现男孩的恋母情结转换期,女孩也产生恋父情结。也就是说,到了这个阶段,儿童变得依恋于父母的异性的一方。佛洛依德的理论中,“性”(sexuality)这个词也许是最常被误解者之事实上,其涵义较广,系指任何形式的器官享受。因此,性器期的性不一定是指男孩或女孩对异性的父亲或母亲有性交的欲望。虽然男孩对母亲的感情有性欲的成分,但这种性比性交的意义更广泛,而且小孩子对实际性交的概念通常是不明确的。在此一时期里,性心理的发展颇为显著,这可由以下行为看出:对性方面的事情感到焦虑、性幻想、手淫、性与角色的认同,以及性游戏等。
(19)、性蕾期(四岁至五岁之间):恋母恋父性别认同本我与自我冲突激烈
(20)、让孩子的本我,野性自然流动,不去压制它,但也不会让它获得成功。具体行为上,要说明的一点是,在孩子进入三岁前,必须把他们从父母的床上赶走。父母需要让孩子清楚家庭的序位和现实。我和你爸爸(妈妈)才是伴侣,我们是大人,大人才能一起去化解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我们还能保护你,而你就做你的小宝贝好了!
5、佛洛依德三大理论性
(1)、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了心理焦虑和痛苦,如歇斯底里病人的内心焦虑或心理冲突往往以躯体化的症状表现出来,如瘫痪、失音、抽搐,晕厥、痉挛性斜颈等等,病者自己对此完全不知觉,转化的动机完全是潜意识的,是病者意识不能承认的。
(2)、第一层次是潜意识系统,它是人的动力冲动、本能等一切冲突的根源,是人的生物本能、欲望的储藏库,不受客观现实的调节,构成人们心理的深层基础;
(3)、“冰山”风格——独特的形式美。海明威以精通叙事艺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他的“冰山”理论就是精通现代叙事艺术集中的体现。他曾在《午后之死》一书中写道:“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海明威就是根据“冰山”原理来创作他的作品,形成他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具体表现在他的作品的文体与结构上。
(4)、在这个阶段,随着儿童主动控制自己,应付环境能力的增强,言语和思维的发展,他们的自我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在这一阶段,父母开始训练子女的排便习惯,儿童在父母的要求下,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排便行为以适应父母的要求。这时,儿童会面临排除与保留等方面的心理冲突,一方面他想根据自己意愿排便,追求满足;另一方面他受到父母的控制,必须忍耐和妥协。这一时期,父母营造的情绪氛围会对儿童产生持久的影响。如果父母的要求能配合幼儿自己控制的能力,良好的习惯可以因而建立,从而使幼儿长大后具有创造性与高效率性;如果父母训练过严,与儿童的意愿发生冲突,则会导致所谓的肛门性格。
(5)、自我是按照现实原则来行动的,是趋利避害的,什么对自己有利,自我就会管着本我去追求那些自己认为有利的东西,即使这些东西可能不会使人感到快乐。
(6)、梦的创造性也能使艺术家得到灵感。意大利作曲家塔蒂尼在睡梦中,他突然涌出一种奇妙的创作冲动。耳边响起了一支优美的曲子。塔蒂尼忙从床上爬起来,拿来纸与笔,把那尚没消失掉的曲调记录下来。就这样,他靠梦的帮助,谱成了闻名世界的奏鸣曲《魔鬼颤音》。
(7)、而且他认为,潜意识的心理虽然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
(8)、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和非组织性的结构,它是人出生时人格的唯一成分,也是建立人格的基础。本我过程是无意识的,是人格中模糊而不可及的部分,我们对它几乎什么都不知道。不过,只要当一个人有冲动的行为时,我们就可以看到本我在起作用。例如,一个人出于冲动将石块扔进窗户,或惹事生非,或强奸妇女,这时,他就处于本我的奴役之中。本我是非道德的,是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者,为人的整个心理活动提供能量,强烈地要求得到发泄的机会。本我遵循着“唯乐原则”工作,即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弗洛伊德说:“我们整个的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追求快乐而避免痛苦,而且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注:〔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85页)
(9)、本我(与无意识):最有力、能量中心(利比多)。生本能、性本能与死本能。自我遵循快乐原则。
(10)、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大小便排泄时所生的刺激快感获得满足。此时期卫生习惯的训练,对幼儿言是重要关键。如管制过严,可能会留下后遗性的不良影响。成人中有所谓的肛门性格者,在行为上表现冷酷、顽固、刚愎、吝啬等,可能就是肛门性格的特征。
(11)、超我: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按照道德原则行事。本我要满足专横本我的欲求,要应付严酷的现实环境,还要遵从神圣超我的规范。
(12)、一般人做梦,可能仅仅是做做而已,并且过后就忘。但梦对某些科学家或艺术家来讲,有时竟会产生不同寻常的意义。
(13)、课程录音:“怕脏”恐惧、焦虑到崩溃怎么办?
(14)、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检查功能,不许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创伤性经验、不良情感以及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进入意识领域。
(15)、精神分析入门必须要知道心态防御机制理论。心态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本我,本我与现实,常会有矛盾冲突,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
(16)、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17)、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18)、而现代人更重视性对象,为了满足力比多,他们必须要找到性对象,从而来达成自己的性目标。但他们会把本能的性冲动认为很低俗。
(19)、前阵子风靡朋友圈的"柏拉图APP"性格测试图片,通过系列性格描绘文案的排列组合(文案描述的往往是大多数人共有的性格特点),为每位输入姓名的用户输出一张"专属"性格名片,用户将性格名片分享到朋友圈的动作背后,其实传递出"我是这样的,我很特别,大家快来了解我"的信号。这场营销在短时间内让该应用在appstore中社交(免费)榜单中的排名从150名开外一跃到了25名。
(20)、这里所谓“潜伏”,指的是儿童对性器兴趣的消失。这种情形的发生可能与儿童因年龄增大而其生活圈也随之扩大有关。儿童到了这个年龄,他们的兴趣不再局限于自己的身体,对于外界环境,也逐渐有了探索的倾向。由于这个时期的行为少有与身体某一部位快感的满足有直接关系,于是乃有“潜伏”的说法,也就是说,这时期的性力受到了压抑而潜伏下来,处于“冬眠”状态。
(1)、简单直接的感官享受最能刺激本我,比如性、高热量的食品、烟酒、电子游戏、说走就走的旅行、说满就满的淘宝购物车,乃至碎片化阅读,都遵循本我的需求。本我的原则是追求快乐,要求立即的满足(immediategratification)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巧心情网 » 精选101句弗洛伊德三大理论是什么(佛洛依德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