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出真知的古代名句
1、实践出真知的古代名句有哪些
(1)、(解读)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欲:想,希望。勿(wù):不要。施:加,给。
(2)、庄子在奇妙莫测的描写后具体描述了现实社会的四种人,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文中描写四种人句子分别是:
(3)、不要担心犯错误,最大的错误是自己没有实践的经验。--法。沃韦纳戈
(4)、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礼记·表记》
(5)、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宋)
(6)、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涯不枯。——《荀子·劝学》
(7)、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章句下》
(10)、(解读)灾祸啊依存着幸福,幸福啊潜伏着灾祸。它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兮(xī):语气词,相当于“啊”。倚(yǐ):倚靠。伏:潜伏,隐藏。
(11)、解读: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12)、(解读)伟大人物考虑问题,难免有疏漏的地方;愚昧人经过周密思考,也可能想出一点有益的意见。契诃夫说过,大狗叫,小狗也叫,小狗不应因大狗的存在而不敢叫。愚人不应该因圣人的存在放弃了自己的思考。
(13)、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陶行知(中)
(14)、解读: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躬自:自己。“厚”后省略了一个“责”字。责:责备,要求。
(15)、锲而含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
(18)、(解读) 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孟子的这句话历代相传,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
(1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20)、(5)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2、实践出真知的古代名言
(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3)、解读:千里遥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从头开始,从小到大逐渐积累的。万事开头难,没有个开头就不会有结果。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做起。
(4)、解读: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我们的生活,办事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行其是,准会乱了套。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
(5)、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__琴瑟友之__。
(6)、(解读) 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7)、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礼记·大学》
(8)、 大道的内涵是实行民主体制、共同管理公共事务
(9)、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运用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小塞涅卡
(10)、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_安求其能千里也__?
(11)、“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
(12)、解读: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我们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产生偏见
(13)、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是:
(14)、(解读) 人可以在忧思祸患中成长,也可以在安逸享乐中灭亡。艰苦的环境能锻炼人,能使人更坚强地生存发展;安乐的生活容易腐蚀人,使人颓废乃至灭亡。
(1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战国·楚·屈原《卜居》
(1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运用隐喻的手法,表现诗人想做官而没有途径的诗句是:__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__。
(17)、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18)、(解读)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论语》中记载孔子的生活习惯和养生之道的文字很多,这一条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19)、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禁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20)、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况(战国)
3、实践出真知的古代例子
(1)、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林希元(明)
(2)、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列宁(苏)
(3)、《大道之行也》中的总括句是:__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__。
(4)、解读: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5)、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颜元(清)
(6)、《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表达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的句子是:__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__。
(7)、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8)、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__钟鼓乐之__。
(9)、(解读) 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欲:想,希望。勿(wù):不要。施:加,给。
(10)、解读:志士仁人不肯贪生怕死而伤害仁义,他们总是宁可牺牲性命以成全大义的。自古忠臣义士把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文天祥就是这样的志士仁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表明了他视死如归,舍身成仁的心迹。
(11)、(解读) 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1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14)、要想获得一种见解,首先就需要劳动,自己的劳动,自己的首创精神,自己的实践。--陀思妥耶夫斯基
(15)、《关雎》中由雎鸠鸟引起美好联想,表现男女爱情的千古名句是:__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__。
(16)、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斯大林(苏)
(17)、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中)
(18)、解读:拥有真理,合乎正义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违背真理、非正义的就很少得到帮助。它告诉我们,真理和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19)、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徒讲而不行,则遇事终有眩惑。--王廷相(明)
(20)、解读: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君子:人格高尚的人。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反是:和这相反。
4、实践出真知的古代名句是什么
(1)、“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2)、(解读) 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坦荡荡:心胸开阔,自由自在的样子。戚戚:忧惧不安的样子。
(3)、《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
(4)、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杂下》
(5)、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之交》
(6)、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徒讲而不行,则遇事终有眩惑。——王廷相(明)
(7)、今夜长安城头一片月色,耳边听得到家家户户的捣衣声;秋风吹不散我心中的愁绪,因为我正思念着身在玉门关的丈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荡平胡虏?那时他就不必再远征了。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9)、☞上册语文微课| ☞下册语文微课| ☞中考试卷
(10)、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礼记·表记》
(11)、《马说》中写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
(12)、(解读) 拥有真理,合乎正义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违背真理、非正义的就很少得到帮助。它告诉我们,真理和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13)、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14)、(解读) 别人送我个桃子,我报答他个李子。对方给我多大好处,我也应该以相应的好处回报他。人与人之间要礼尚往来。投:投掷,在这里是赠送的意思。报:回报,回赠。
(1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劳动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16)、文中描绘鲲鹏奋飞时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17)、(解读)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三:多次。
(18)、(解读) 不断的学习,这样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爱因斯坦曾把自己比作一个大圆圈,把知识浅薄的人比作一个小圆圈。大圆圈外边接触的空白比小圆圈的多,因此,知识越多的人,越能察觉到自己知识的不足。知道自己的不足,越是能努力学习,越是努力学习知识就越丰富。
(19)、《石壕吏》中提示“吏”和“老妇”矛盾尖锐的诗句是:__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__。
(20)、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礼记·大学》
5、实践出真知的古诗句
(1)、《小石潭记》中以潭中游鱼的活动反衬潭水清澈的句子是:__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__。
(2)、享受假期生活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学习啊!相对于暑假,寒假其实是逆袭的好时机!合理规划好每一天的学习,除了完成寒假作业,还有主动复习上学期的知识,提前预习下学期的知识,这样才能在寒假成为新学期的下一个逆袭者~王老师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寒假必练:初二语文下册古诗文名句默写,基础送分内容,必须拿下!
(3)、《卜算子·咏梅》中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__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__。
(4)、解读:灾祸啊依存着幸福,幸福啊潜伏着灾祸。它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兮(xī):语气词,相当于“啊”。倚(yǐ):倚靠。伏:潜伏,隐藏。
(5)、(解读) 宝玉藏在山中,连山上的草木也显得滋润;珍珠产在深渊里,连涯岸也显得不干枯。学问、韬略藏于胸中,自然会行为举止不俗,气魄风格不凡。若无内才,即使有漂亮的外表,也只是个凡夫俗子。
(6)、(解读) 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够改正,这就是最大的好事啊!春秋时晋国的国君晋灵公是个暴君。有一次,厨师煮的熊掌不够熟,他就下令把厨师杀掉了。大臣士季进宫劝谏他,话未出口,晋灵公就说:“我知道错了,今后一定改正。”其实,他的话把重点落在前一句,只是想用这个话堵住士季的口,并不是真想改正错误。士季便说:“~,~,~。”士季的话把重点落在一个“改”字,知错必改,坏事也就变成了好事。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
(7)、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8)、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
(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10)、(解读) 高地变成山谷,深谷变成山陵。据科学推测,喜马拉雅山这个地方在七千万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多变。也比喻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总是向它相反的方面转化。
(11)、(寒假预习)初二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习仿写)写作指导+例文
(12)、(解读) 不进入老虎洞,就捉不到小老虎。比喻不亲身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重大成功。也指不经实践就难以获得真知。
(13)、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14)、☞ 教师用书 学生用书 | ☞ 小升初 | ☞优秀作文
(15)、▍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1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17)、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
(18)、解读:不断的学习,这样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爱因斯坦曾把自己比作一个大圆圈,把知识浅薄的人比作一个小圆圈。大圆圈外边接触的空白比小圆圈的多,因此,知识越多的人,越能察觉到自己知识的不足。知道自己的不足,越是能努力学习,越是努力学习知识就越丰富。
(19)、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20)、锲而含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孔夫子的背包——书呆(袋)子。矮子打狼——光喊不上。
(2)、(解读) 与其整天坐在那儿苦思冥想,不如花一点时间去学习有收益。学与思本来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顾某一个方面,就会徒劳无功。须臾:一会儿。
(3)、解读:君子交朋友平淡如水,小人交朋友像甜酒那样(浓烈甜蜜)。君子之交,彼此没有图名求利、互相利用,所以显得平淡自然,因而能够长久;小人之交,彼此都怀有获利之心、利用之意,所以免不了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甜言蜜语,因而难以持久。接:接触,交往。醴(lǐ):甜酒。
(4)、解读: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欲:想,希望。勿(wù):不要。施:加,给。
(5)、学者的一天,比不学无术的人的一生还有价值。(阿拉伯谚语)
(6)、(解读)君子交朋友平淡如水,小人交朋友像甜酒那样(浓烈甜蜜)。君子之交,彼此没有图名求利、互相利用,所以显得平淡自然,因而能够长久;小人之交,彼此都怀有获利之心、利用之意,所以免不了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甜言蜜语,因而难以持久。接:接触,交往。醴(lǐ):甜酒。
(7)、(解读)别人送我个桃子,我报答他个李子。对方给我多大好处,我也应该以相应的好处回报他。人与人之间要礼尚往来。投:投掷,在这里是赠送的意思。报:回报,回赠。
(8)、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9)、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
(10)、(解读) 礼节重在相互往来:有往无来,不符合礼节;有来无往,也不符合礼节。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应平等相待,互助互济。尚:重在。
(1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13)、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陶行知
(14)、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下。--毛泽东
(15)、(解读)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君子:人格高尚的人。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反是:和这相反。
(16)、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书本不常翻,犹如一块砖。
(17)、《庄子·北冥有鱼》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18)、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19)、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列宁(苏)
(20)、(解读) 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我们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产生偏见。
(1)、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博学出于实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巧心情网 » 精选121句实践出真知的古代名言(实践出真知的古代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