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名言盖士人读书
1、曾国藩说盖士人读书
(1)、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认为“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的“三有”是读书的要诀。意思是说:文人读书,要有志气(或志向),第二要有知识(或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或毅力)。
(2)、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都会集中了。
(3)、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4)、曾国藩常常告诫子弟们不可立志不坚,不可立志不真,要真立志,立长志。奋力前行,坚持不懈,不过一两年的工夫,自然会有无形的长进。言语沉稳,举止端重,则品德性情自然就会有所长进。文章有峥嵘雄快的气象,则学业有长进。
(5)、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6)、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7)、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8)、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9)、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10)、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11)、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2)、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3)、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14)、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
(15)、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16)、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7)、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18)、白话文意思:一个富豪氏族的没落,则于一个“奢”字,安逸享乐,最后离失败也就不远了,为人当如梅竹,人人自然敬而亲之,更不可能讨人嫌。
(19)、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无常师,即取人为善也;无行不与,即与人为善也。为之不厌,即取人为善也;诲人不倦,即与人为善也。
(20)、译文: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2、曾国藩盖士人读书全文
(1)、本文节选自《曾国藩家书》,是给弟弟的书信劝解。曾国藩一生学问不辍,不管仕途高峰还是低谷,都能孜孜不倦,以读书自娱,这也是曾国藩对家族亲人的劝解和对世人的勉励。
(2)、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3)、⑤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4)、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5)、②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6)、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7)、白话文意思:和疑心重的人共事,事情一定不能成功;和贪财的人共事,自己一定会受到连累。
(8)、养得胸中一种恬静。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
(9)、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10)、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1)、译文:古代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相应的见识,第三还要有恒心。这句话所要表达的就是在读书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态度。
(12)、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13)、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14)、有志则不甘下流,有志气者,不会让自己长久处于碌碌无为,琐碎度日中。心中有理想,有追求,不甘于平庸。古人有三不朽之说,分别是立功,立言,立德。孔子也曾说过,君子担心自己到死都没有建功立业,垂名宇宙。被世人所遗忘。
(15)、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无好小利。
(16)、译文: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17)、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18)、曾国藩为官的过人之处一方面来自个人品高清廉,另一方面来自勤于任事。曾国藩教导子弟“总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曾国藩被世人奉为“千古第一完人”,他在为官、处世、治家、教子、识人、交友、养生等方面都展现出了极大的智慧。
(19)、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看书如子夏之”日知所亡”相近,读书与”无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废。
(20)、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3、曾国藩盖世人读书
(1)、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2)、原文: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4)、曾国藩在给他弟弟曾国荃的信中写过这样一段诗句:“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5)、⑾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6)、曾国藩提出的读书“三有”: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了志向就不会甘心做一个地位微贱的人,有了见识就能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有了恒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要想有所成就,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7)、原文: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8)、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9)、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10)、①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11)、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12)、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13)、④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14)、翻译: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则绝对不会甘心居于下等;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15)、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6)、译文: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17)、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18)、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19)、原文: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20)、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4、曾国藩说盖士人读书下一句是什么
(1)、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
(2)、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3)、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4)、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5)、盖是虚词,起强调、提起的作用。“盖士人读书”的意思就是读书人的读书方法。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6)、原句: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7)、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8)、《古人谈读书》是三则关于古人读书的言论总编,从《论语》、《训学斋规》、《曾文正公全集》三部文献中总结古人读书的方法。
(9)、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青“周易折中”之类是也。读者,如“四书”“诗”“书”“易轻”“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10)、翻译: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则绝对不会甘心居于下等;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1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2)、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13)、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14)、为人不可过于聪明。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15)、译文: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16)、誉望一损,远近滋疑。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17)、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18)、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19)、出自清朝 曾国藩的《曾文正公全集》,原文:
(20)、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5、曾国藩的盖士人读书
(1)、读书,是知识的海洋;读书,是精神的世界;读书,是历史的梦想;读书,是文化的天堂!
(2)、第三则翻译: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则绝对不会甘心居于下等;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3)、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
(4)、一身精神,具乎两目。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5)、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6)、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7)、节选的文章出自晚清名臣曾国藩文集,全书收录了曾国藩一生主要的学问精华,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这位“千古第一完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语言平实易懂,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人生心得。
(8)、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9)、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10)、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11)、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12)、曾国藩早年致力学问,其学术研究从历史、古文到书法、理学以及各种典章制度。他渴望多做学问,与当朝大学问家梅曾亮、何绍基等名士媲美,但他最终没有成为一位著述丰富的大学者,主要原因是他还来不及著书立说,就已升至二品高官,从此忙于官场之争,再后来投身于戎马征战之中,使他不可能固守书苑,一心研究学问。
(13)、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14)、曾国藩认为:“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的“三有”是读书的要诀,也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指导。
(15)、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6)、我爱读书,既不是为了“黄金屋”,也不希望有“颜如玉”,只是从实践中体会到读书的无穷乐趣。
(17)、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8)、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则绝对不会甘心居于下等;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19)、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20)、《曾文正公全集》是2011年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曾国藩。此次出版,在传忠书局刻本的基础之上,出版方同样参考了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版的其他曾国藩的文集版本,对于异同之处进行了多方考证,修订了传忠书局刻本中的一些错误。
(1)、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⑩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3)、白话文意思:知识分子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识见,第三要有恒心。
(4)、原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5)、⑨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6)、第二则翻译: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如果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7)、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8)、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家书》
(9)、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10)、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11)、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12)、翻译: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则绝对不会甘心居于下等;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13)、白话文意思:认为自己比别人强的人,一定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比别人强的人,自己不会认为比别人强。
(14)、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15)、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16)、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7)、第一则翻译: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18)、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9)、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0)、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原句: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2)、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3)、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4)、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5)、真正读书的方法是看、读、写、作合而为每天都应该这么去做。所谓看,就是博览群书,年年所读各不同。所谓的读,首先要根本作者与文体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李白、杜甫等的诗如果不是高声朗诵,很难领略其中雄伟的气慨,韩愈、欧阳修等的文章,如果不是反复斟酌,很难领会其中深远的韵味。
(6)、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7)、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
(8)、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9)、立志已定,便要付诸实践,这时就需要在“恒”字上下工夫。所以,一旦立定了志向,就必须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10)、谚云吃一暂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巧心情网 » 精选142句曾国藩盖士人读书全文(曾国藩盖世人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