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薛定谔读后感
1、生命是什么 薛定谔读后感
(1)、在这种情况下,“测量”这个一直以来用作隔离主观和客观的界限变得模糊了,而更为可怕的是,什么样的测量会带来这样的影响也变得模棱两可——一只猫能不能进行“测量”呢?
(2)、对于科学,科学家们一直在不停地探索,而我们这些吃瓜群众要做的,不仅是认可他们的工作,还应该学会以科学的态度去看待科学。即便是质疑,你也应提出自己的观点,将它拿出来讨论,就像薛定谔做的那样。
(3)、科学研究在带来新知的同时总是带来新的未知。曾经被生命科学吸引的物理学天才费曼戏言,在生物学领域,随便一个问题我们都没有答案,而物理学则是你要花相当多的时间才能找到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这样的现状并没有改变太多,而立铭之后讨论的生命科学的已知和未知也会让读者浮想联翩,我想这部分对于有抱负的下一代科学家会有相当的吸引力。所以,读完本书,你可能找不到“生命是什么?”的答案,但你对“生命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理解定会有质的提升。
(4)、生命,在我们的意识中是一种宿命,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历经沧桑,不过百年,眺望夕阳,也不免黯然失落。
(5)、的--多个日日夜夜,其中《生命是什么》这本书更犹如一盖明灯,照高我成长的路途。因为作者把生命是什么写得淋漓尽致,自己的感情深深地融进了字里行间,让我深受触动。
(6)、当薛定谔回到家后,也许是出于对玻尔老婆照顾的感激,他不再激烈反对“不确定性原理”,但对于哥本哈根派的隐变量解释却始终持批判态度。薛定谔与爱因斯坦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玻尔和海森堡的哥本哈根学派,直到炮制出“薛定谔的猫”。
(7)、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原理:分子的热现象具有方向性,沿着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是臭名昭著的定律,它的出现使人们普遍认为“从有序到无序”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也是无法逆转的自然态。但当我们试图说明生命个体的行为时,就变得难以解释。尤其涉及基因长久的持续性和遗传物质的高度稳定性时,上述说法难以站住脚跟(这也是从微观层面提出讨论的)。因此,薛定谔提出了第二种机制,即“有序来自有序”。有机体中仍有新的定律等待着被科学家们发现,但薛定谔已经提早指明了方向。
(8)、“如果我们接受现在的进化论——那么很可能我们的进化发展已接近停滞。……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物种很快会灭绝。”像乌龟、鳄鱼及一些昆虫,百万年来它们的形态几乎没有变化。“人类比其他任何物种更能强烈地感受到内心不和谐而引起的剧痛的折磨”,承受剧烈的痛苦是我们进化的必遭之罪,也只有这样,人类的意识才能被唤醒。“生物习得的任何技能和训练都会不留痕迹地随着个体的***而消失,不会被传递。有智慧的生命会发现大自然仿佛拒绝与他合作——她一意孤行,使个体生命注定无所作为,真正地虚无。”
(9)、“薛定谔的猫”实验中,假设了两个要素:一是由核衰变释放粒子控制的电子开关和***药,另一个是不知死活的猫。薛定谔希望利用这个思想实验中的不确定条件暗讽哥本哈根学派“隐变量”的不确定性,从而指出这是一个悖论。因为实验中的猫除了“死”与“活”两种状态外,还有一个“不死不活”的状态,因为你永远不能确定它的死活。而量子现象恰恰会处于某种混沌的状态,你不能预测它,这让薛定谔这样的科学家很恼火。
(10)、薛定谔颇有预见性地指出:“越来越高的机械化程度和‘使人蠢化’的大多数生产过程,包含着使我们的智力器官总体上退化的严重隐患。伴随手工业的衰退和生产线上单调而枯燥的工作的普及,当聪明工人和迟钝工人的生存机会变得越来越相等,好的脑子、灵巧的双手和敏锐的眼睛就会愈来愈成为多余。而一个不聪明的人将会受到青睐,他会自然地发现服从枯燥的苦干更容易,发现生存、安家、养育后代更容易。这个结果可能导致才能和天赋方面的负向选择。”
(11)、熵是一个可测量的物理量。在温度处于绝对零度(-273℃)时,任何物质的熵都等于零。计算熵的单位是卡/摄氏度。“在过程的每一小步中系统吸收的热量除以吸收热量时的绝对温度,然后把每一小步的结果加起来”就能计算熵的增加量。
(12)、爱因斯坦试图用这个实验来反对哥本哈根派提出的测不准定律。也就是说,测量会改变粒子的状态,从而无法同时测准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13)、最后一个关键词就是秩序。熵,即无序。对抗熵增的办法就是制定规则,严格执行。对于我们这个物理世界的血肉之躯,有养生之道;对于人性本身,社会有社会规则,学校有学校规范,教室有教室守则,所有的一切从量子物理学的角度都是在消减熵增,减少能量***耗,保证生命的有序良性发展。构建秩序的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自律“,让规则在生命体上自动化开展,本质就是能量管理,改善生存状态,延长生命周期。
(14)、“一个生命有机体具有推迟趋向热力学平衡(***)的奇妙的能力。”生命体吸引一连串负熵去抵消自己产生的熵增量,从而使自己维持在一个低熵的状态。“就高等动物而言,它们完全以汲取序而生……对植物来说,太阳光是‘负熵’的最有力的供应者。……散发热是我们去除掉生理过程中不断产生的剩余熵的方式”。“负熵”即是“有序”的一种可测量的表述。
(15)、后来爱因斯坦转向了统一场论的研究,试图从大统一理论中找到解释量子现象的正确途径,但无果而终。
(16)、⒊要变得更加智慧 就是降低信息熵。获取了更多信息,消除了一些不确定性,所以熵减。
(17)、不再进化并不意味着灭亡。有些物种,比如乌龟、鳄鱼和很多昆虫,它们的身体受自己的贝壳限制,百万年以前就停止了进化,它们也存活至今。薛定谔还提出了另外一个令人乐观的观点,这就是意识对生物的进化有反作用,行为的变化和体质的变化并行,并且互相影响。光靠达尔文的“偶然积累”,无法解释某些物种具有的的特殊技能和习惯是怎么形成并且在遗传水平上固定的。为了避免人类这个物种在进化途径上停滞不前,人们必须重视行为对进化的影响。这个观点,我觉得应该是宁可信其有。
(18)、于是,我们寻找生命的意义,寻找轮回中的自我,寻找自我中灵的归宿,以摆脱藏在心里的对***的恐惧,追逐心中的光芒让自己解脱。
(19)、在逻辑上很容易想通这层薄膜的意义——它远比简单的一层屏障重要得多。
(20)、于是,对于生物而言,其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吃负熵以维持其耗散结构的存在。而***则意味着该生物无法补充能量,从而导致其耗散结构解体,由质量还原为能量,其自身实现了熵的增大。
2、生命是什么薛定谔读后感1000字
(1)、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实验中无法同时展示出物质的两种行为,即粒子性或波动性;
(2)、想一想你生命中的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爱你的人,他们起到的物理学作用正是给你“赋能”。得到的能量多了,能量源稳定,那么主体的地位就能巩固、稳定。这个道理用在学生身上也一样。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尊、自爱,需要提供一个“熵减”的机制,同伴、教师、教室环境、家庭系统、社区,乃至整个社会都负有这个职责。
(3)、了解“熵”的概念,我们的环保行动才会更进一步
(4)、想起某老师讲过的话:“世界末日总会到来,我们只是让这一切晚些发生”,作为一个年轻人,听到这个观点时,悲哀之余,却也无力反驳。在那阶段,大家仿佛都默认了系统衰退的这一假设,就像物理学上讲宇宙达到最大熵值时一样,走向毁灭。不过,以上提到的“买保险”的做法(不是“从有序到无序”,而是从“有序到有序”)使世界看上去充满了希望。
(5)、以前喜欢物理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欢,因为物理可以让我明白很多自然现象。在那个阶段,物理与生物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只是物理不需要记忆,很多时候凭图像和公式就可以掌握很多东西了。直到后来大学里一遍又一遍的学习力热光电,了解物理中各个方向的发展史,才逐渐真正领略物理学的魅力。
(6)、⒉自律做功 社会关系需要维护,不维护就会变得无序。家庭关系也需要维护,不然夫妻关系、家长和子女关系也会变得无序。同时,我们的欲望也需要控制,不能任凭欲望滋生,让欲望掌控你的生活。
(7)、232022 世界读书日慈溪回宁波出租车上
(8)、最后,我代表学校向承接我校新生军训任务的***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官兵,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预祝本次军训取得圆满成功,预祝2020级新同学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大学时光!
(9)、猫当然不可能出现这种又是死又是活的状态,薛定谔想用这只猫说明量子力学是不完备的。这只又死又活的猫弄得玻尔哭笑不得。事实上,单个的量子行为确实是可以这样,我国的量子加密卫星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进行加密,而且严格的大贝尔不等式实验也验证了量子的这种随机的行为。但大量的量子在一起的相互干扰会发生退相干,使宏观物体的行为符合经典世界的规律。
(10)、科学研究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坦途,曲折反复、浴火重生是常态。但是无论如何,从知道有一层逻辑上必须存在的膜,到搞清楚这层膜到底是什么,三百年还是太长太长了,长到在对科学史盖棺定论的时候,我们必须为此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11)、 KFC以前也读过《生命是什么》这本书,也觉得学物理的人,学生物的人,学自然科学的人,学哲学的人可以静下心来读一读。现在KFC给你提供福利。去到这里下载中文和英文的读本吧:
(12)、作为一个物理学家,薛定谔做了如下假设:“新陈代谢的本质就在于使有机体成功地消除了当它活着时不得不产生的全部的熵。……热的任何补充都增加热运动的混乱性,从而增加了熵。……有机体就是靠负熵为生的。”
(13)、《生命是什么》出版时,薛定谔并不知道DNA双螺旋结构的存在,更不用提什么中心法测。他在书中的分析,全是基于有限的所知,借助物理思维的方法所做的尝试。这其中有些问题也许并不是生物学家所关心的,比如生命的最小尺度是什么,受到哪些限制;有些可能是生物学家所不曾涉及的,比如所谓的负熵;而有些则是生物学家正在苦苦探索的,比如遗传的性质。
(14)、这个专业选择的方法之与我,似乎一直都是物理。
(15)、最后,想要补充一段薛定谔谈论科学悖论的话,以弥补我们“科学至上”的思维局限。“当今的科学完全陷入‘排除原则’的深渊,……物理学的新发现使我们明白,对一个物体的观察永远无法不被自己本身的观察行为所修改,它同时也让我们理解,在改进观察方法和对实验结果进行思考之后,主客观间的那种神秘界限已经被破坏。……我们的科学——希腊科学——是以客观性为基础,它切断了对认知主体、对精神活动的恰当理解之通路。我认为这正是我们现有思维方式所欠缺的,或许我们可从东方思想那里输一点血。”
(16)、他的意思是任何事物里面都蕴含着规律,只不过需要找出来而已。爱因斯坦多次对哥本哈根派反击,结果都被波尔等人破解了。比如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光盒实验:光盒里装着一个与实验室同步的时钟,他提出当光盒里的光子从小孔释放出来时,完全能精准的知到它出来的时间。
(17)、“我们的精神生活完全建立在通过重复练习而习得的过程上”,这可被概括为“记忆”。然而,无论是记忆,还是习惯或行为,都无法通过遗传物质进行传递。而且,意识只会单独出现,不会同时出现。一个人不会同时具备两个意识,即使精神分裂症患者,他头脑中的意识也是分开呈现的;两个人也不会拥有完全相同的意识,因为意识是不可被“看见”、更不可被用于“观察”的。“我们自己既是斧头也是雕塑,既是征服者也是被征服者——它是一个真正持续不断地‘自我征服’。”
(18)、作者用物理学来解释生物学,尝试回答怎样用物理学和化学来解释,一个生命有机体内,在空间和时间中发生的事件。生命体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运动是无序的,而为什么生命体的形态以及基因和遗传学都呈现出强大的稳定性?
(19)、物理学家是一群好奇心驱动的生物,并不被所谓的专业所局限。
(20)、实际上,这样一种细胞膜不光是逻辑上容易理解、实验上得到了证明,它还非常容易形成。这最后一点对于解释地球生命的起源——也许包括宇宙许多生命形态的起源——非常重要。只要把一些具备类似油水兼具性质的分子放在水里,它们可以自发形成一层薄膜,包裹成一个空心球的形状。也就是说,只要在原始海洋里的某个地方,不管是终日喷涌的海底火山,还是狂风暴雨的海洋表面,某个化学反应能够批量制造出脂类分子,最早的细胞结构就可以自发形成,剩下的问题无非是怎么用这种结构把能量分子以及遗传物质包裹起来而已。
3、薛定谔《生命是什么》在线阅读
(1)、做着有机、生态事业,却不关心生命,这就是一个伪命题。如果我们把践行有机生活方式仅仅理解为一种消费行为或时尚风气,那么,我们并未给世界创造新的价值观和生活形态,不过只是在延续一条老路。事实上,当我们谈起“有机”时,许多人不自觉就会落入思维陷阱,与人争论转基因的孰优孰劣、与现代农业竞争生产力、与常规食品比拼营养和安全……今天,我打算重拾“有机”的初始定义——“有机体”(Organism),与你聊聊围绕“生命”展开的话题。
(2)、另一处则可以看作意识在时间上的分割。当一个人的记忆不断更新变化时,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这个人的意识在发生变化?那么意识发生了多大的变化我们就认为意识已经不是原来的意识了呢?这也是“忒修斯之船”的问题。阿兹海默综合征患者会逐渐忘记周围的人和事,对于那些他已经忘掉的朋友来说,患者是否还是同一个人呢?意识是一种记忆吗?还是记忆之上的什么“能力”?
(3)、所以,薛定谔在书中使用了大量的篇幅讨论意识。但这个问题实在是过于庞大和超前了,在对生命的物质基础都没有深刻理解的时候对意识和思想层面的任何科学探讨都只能停留在假设的阶段。薛定谔从意识的规模、数量等等角度试图窥见意识的蛛丝马迹,更多的是呈现出一种哲学上的启发而非科学上的知识。
(4)、通俗的说,这些理论中最大的一个争议就是量子世界的不确定性原理和量子纠缠的超距作用。这些理论刚开始被很多经典物理学家们反对,爱因斯坦就是其中的领头羊。其主要核心观点就是“上帝不会掷骰子”。这里的上帝不是指那个神仙上帝,而是泛指自然规律。
(5)、这使我想到如今越来越集中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们,以及日渐凋敝的乡村和其衍生出的一系列劳动方式。虽然城市充满了竞争,但那不是能力上而是资源上的,“消除能力上的竞争,这无异于为生物进化装了高效的刹车。”
(6)、1926年,薛定谔方程提出,1944年,《生命是什么》出版,1947年克里克看到此书开始由物理转向生物研究,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
(7)、这时高特和格兰戴尔又想起了欧福顿理论中一个总是被人忽略的小细节。欧福顿预测,细胞膜的物质成分是磷脂和胆固醇,而这两种脂类分子都有一个异乎寻常的特性:分子骨架的绝大多数地方都是电中性的,因此天然排斥水分子。但是两种分子的顶端却恰好都有一个带有电荷的“头”,因此是可以和水分子亲密结合的。也就是说,这两种分子兼具了油和水的性质,头像水,尾巴像油。这样一来,这个双层膜的现象就很好解释了。两层膜对称排列,都是头朝外,尾巴朝内,那么分子骨架上电中性的部分被完全隐藏在了内部,而分子头部带电荷的部分又可以用来结合水分子,一举两得。这样的结构,甚至比单纯用脂肪分子堆积一个实心小球还要稳定!
(8)、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为了更好更平稳的进行下去,都在无时无刻不在对抗熵增,也就是所谓的负熵即熵减。
(9)、绝对零度是开尔文定义的。当达到绝对零度时,所有粒子处于量子力学的动能最低点时,即达到了无能状态,这个时候的温度就是绝对零度。但是,任何空间都存在能量和热量,并且相互转化,因此,绝对零度是达不到的。(热力学第三定律)
(10)、但哥本哈根派认为,不进行观测,在默认的粒子本征态下薛定谔方程可以阐述粒子波动规律。但是在观测下,波函数崩溃,粒子特性无法被认知。
(11)、►高特和格兰戴尔提出的磷脂双分子层模型。简单来说,细胞膜是由两层紧密排列的磷脂分子构成的,磷脂分子的极性“头”朝外,和水分子亲密结合,非极性“尾”则隐藏在分子内部。可以看出,这样的结构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电中性的尾巴和水分子的接触,在物理性质上很稳定。事实上,细胞膜的基本模型在1925年之后并没有巨大的改动。
(12)、然而让人跌破眼镜的是,从***科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Hooke)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植物软木标本里一个个蜂巢状的微小结构并于1665年提出“细胞”的概念,到1972年辛格(SeymourSinger)和尼克尔森(GarthNicolson)提出目前被广为接受的细胞膜物质解释“流动镶嵌模型”,足足用了三百多年的时间!
(13)、解决了能量问题之后,想象力丰富的立铭随即把一个个精彩的理性科学发现和其浪漫的想象力结合在一起,构想出了生命诞生之初的“前生命”形式的几个可能版本(从0到0)。蛋白,DNA和RNA轮番登上舞台。他尝试从各个角度的可能性来探讨生命起源的可能途径。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欣赏到立铭作为著名科普作家的功力。生命诞生前的时刻对科学家来说都是神秘和晦涩的,立铭通过其丰富的想象力把各种可能性转变为在读者面前的一幕幕精彩文字影像。
(14)、爱因斯坦和薛定谔都是科学界公认的量子力学奠基人,即便他们后来的各种质疑,也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
(15)、经典物理学是热力与动能的转化,倾向于“从有序到无序”,熵即是这样的一个概念。但是,从自然界中生物的进化来看,却是一个“逆天”的过程。我们吃进“有序”的食物,与自然交换“有序”的能量,分解出“有序”的物质,都是在做减熵的事情。温血动物通过体温排除熵,所以生命力会较强。薛定谔提出了“有序来自有序”的假设,有机生命体以“负熵”而活的研究意义就被凸显了出来,但这并未否定我们从食物中也获取了能量和热量。总的来讲,宏观上,进食是能量交换的一种方式,也即“新陈代谢”;微观上,进食是减熵的一种方式,从自然中汲取“序”来维持稳定性。
(16)、所有上述的准备都是为了胞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这是一个可以自我复制其生命分子和个体的生命单位,一个活着的细胞。这应该是一个有能力把遗传信息传递到几十亿年之后的细胞,一个有能力转动进化之轮的细胞。(从科学上来说,细胞学说的诞生(1839)远远早于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发现(1944),是第一个真正把所有生命都包含在内的学说。)可以说生命的诞生标志就是第一个细胞的诞生。在这个环节,立铭强调了细胞膜的产生是关键性的一步,因为这是把酶、遗传物质和其他生命必须分子聚集在同一空间的关键。我个人认为,对第一个细胞的多种想象也是立铭可以进一步加以发挥的地方,可能因为篇幅原因,立铭并没有在此进一步打开其想象力的闸门。而随之而来的细胞的分工即多细胞生命的出现则是打开了生命爆发的闸门,这直接导致了更为复杂的生命以及具有高等智慧的人类的出现。作者称之为“君临地球”。
(17)、几百年来,自然科学——大多数情况下也就是物理学,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将人的主观意识从客观世界中剥离出来。我们听到了声音的高低,我们就用振动频率来描述它;我们看到了颜色,我们就用光的频率来描述它;我们感受到了冷热,我们就用温度和原子分子运动的平均能量来描述它;我们能够感受到快慢和各种力,我们就用机械能和动量来描述它。是的,每一种从感官到定量测量的转变,都意味着我们可以用更加恒定的标准来看待和理解这个外在的世界,对于测量精确程度的追求,意味着我们能够将主观从客观中剥离出来的最大限度。但是这一追求在量子力学的不确定原理上碰了壁,在普朗克常数的量级上,我们只能知道对正则对易量的乘积——如果测量了其中一个,则会影响另一个量。此时人的主观行为似乎对客观世界产生了影响,更为夸张的是,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在测量之前,不论是粒子的位置还是速度,都不是确定的,只是在我们测量时才出现了“坍缩”——也就是我们试图客观观察世界的行为实际上影响了客观世界。这也是薛定谔猫的来源。
(18)、而在另一部分人看来,莫奇森陨石的发现恰恰说明根本不需要把地球生命的尊严寄托于天外来客,既然陨石携带的物质如此接近米勒-尤里实验的发现,那么在早期地球海洋中,在雷鸣电闪和火山喷发中制造出地球生命所需的物质,应该非常简单。地球生命的出现根本不需要借用什么天外陨石的假说。
(19)、“生物的未来,作为一种在大时空范围的历史过程,决不能认为是按照自然法则预先决定的、不可更改的。……选择对生物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世界呈现多元的发展方向,既然允许科学技术大胆探索(诸如生物分子科学),也应提倡顺应自然的较为保守的发展模式(回归传统的有机农业)。后者不该被定性为“落后”的生产方式,反而应被视为一种保障机制(可预见的发展模式,维持了选择的多样性),相当于人类给自身的发展买了一份“从头再来”的保险。
(20)、薛定谔是一个实在论者,他提出过两条基本原则:一是自然的可理解性原则,二是客观化原则。薛定谔在他的科学研究中也始终坚持这两条原则。正因为如此,它造成了薛定谔与玻尔为首的量子力学哥本哈根学派之间的激烈碰撞。
4、薛定谔《生命是什么?》
(1)、他认为量子世界现在还有许多不被人认识的奇异特性,是因为还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尚没有弄清楚,也就是所谓的“隐变量”还没有找到,在今后的研究中,一定会有一个“完备理论”出来。
(2)、学界泰斗朱绍侯先生已有94岁高龄,仍专注学术,著书不断;王家耀院士已有85岁高龄,但精神抖擞,日程满满,仍在推动我校大数据研究院工作;著名的王立群教授退休后十多年如一日,活跃在百家讲坛,成为家喻户晓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大使”。他们的学术生命如此深远持久,根深叶茂,不仅在于他们的学术造诣,更在于他们对人类经典烂熟于胸,同时将自己从事的专业培养成了爱好。他们的卓越追求,也是河大精神的体现,更是我们新一代河大人,在河大文化中熏陶出来的高远学术志向和醇厚读书趣味。
(3)、要胸怀天下,涵育家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流芳千古的诗句,正是对胸怀天下最精辟的阐释,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校训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不谋而合。河大办学之初就奠定了致力“救民族危亡、致***富强”的办学基因,这种家国情怀已经融入河大人的精神血脉,代代相承,生生不息。
(4)、让我们一起传递今年有机日的主题:有机有未来!
(5)、在哥本哈根诠释里,一个粒子可能是上旋的,也可能是下旋的,对于量子来说,这两个行为可以同时存在,这就是叠加性原理。对于这个原理,坚持定域实在论的一个大佬薛定谔提出了一个思想实验:将一只猫关在一个盒子里,盒子里有一瓶***气。***气的开关由一个放射性原子控制。这个原子的半衰期为一小时,如果它衰变了会释放出一个α粒子,这就会打开***气开关,然后***死猫。
(6)、对此,你会问,不平衡的状态是如何产生的?否则的话,久而久之,不就达到平衡,成为热寂的状态了吗?答案是,自然界的变化存在着质变,是有层次的,因而其变化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
(7)、欢迎各位校友们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到如下邮箱:
(8)、我们知道,能量和自我复制是生命从混乱无序的环境中萌发并万世长青的两个基本条件。生命现象想要存在,必须在局部蓄积起足够浓度的能量,然后用它驱动某种能够携带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例如RNA)的自我复制。那么可想而知,如果没有一层物理屏障的存在,能量分子和遗传物质哪怕能够偶然出现,也会像在原始海洋里滴一滴墨汁一样,迅速稀释到无踪无迹。或者反过来说,从46亿年前地球形成开始,能量分子和遗传物质可能已经自发出现过千千万万次。但是必须再耐心等待10亿年,直到第一个原始细胞出现,为能量分子和遗传物质构造起“分离之墙”,并且从那一刻开始,始终包裹在每一个细胞和它们的后代周围,地球生命才真正有可能告别昙花一现的化学反应现象,稳定地存活下来,利用能量驱动生命活动,利用自我复制适应地球环境,开枝散叶一直到今天。
(9)、可能,你的意识骗了你,编造了无数个故事让你认可。
(10)、简单的说,薛定谔的猫实验就是假设在一个密封的盒子里,有一只猫,还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质,一系列的机关。放射性物质可能发生衰变,也可能不发生衰变,当发生衰变时,就会触发机关释放出***气,这只可怜的猫就会死掉;而不发生衰变,这只猫就会幸运的活着。
(11)、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为来自全国各地的8526名本科生、4709名研究生新同学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这几天,我漫步在校园,看到一张张英气***人、意气风发的面容,特别激动和兴奋,沉寂8个月的校园重新焕发出青春气息,显得生机盎然,充满活力。这才是真正的大学校园。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各位新同学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和最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培养、支持和帮助你们的父母、师长和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12)、话说回来,要说服大家相信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仅仅因为逻辑上的理由就必须存在,确实还是需要些勇气的。读者们可能会想到一个类似的例子:物理学中“以太”的概念。而且别忘了,以太的概念最终被证明是多余的。所幸从18世纪开始,生物学家们观察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把动物红细胞从血液里提取出来,丢进各种各样的溶液中,如果溶液里盐分很足,细胞会缩成一小团;如果溶液里盐分很少甚至没有,细胞又会肿胀得很大。这个现象当然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是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把细胞想象成一个薄膜包裹的盛水口袋,水可以在薄膜两边自由地流动,但是盐分子不可以。如果外界环境盐分太足,就会形成外高内低的盐浓度差,也就是说,内高外低的水浓度差,因而水会顺着这种浓度差,从里往外渗出来,让口袋变小;反过来水就会渗进口袋。
(13)、然而真正能够了解这个故事及其背景的人却并不多,如果你真的希望谁复制这个实验,去抓只猫来试一试的话,那就说明你真的不懂它。
(14)、的--多个日日夜夜,其中《生命是什么》这本书更犹如一盖明灯,照高我成长的路途。因为作者把生命是什么写得淋漓尽致,自己的感情深深地融进了字里行间,让我深受触动。
(15)、这个解释就是,这层膜实在是太薄太薄了!厚度还不到10纳米,远远低于光学成像的理论极限分辨率200纳米。人类科学家再雕琢自己的光学显微镜镜片,也不可能看到这层膜的样子(胡克在软木标本中看到的蜂巢结构其实是细胞壁,一种植物细胞特有的坚硬外壳)。看都看不见的东西,天知道它存不存在?而当生物学家瞪大眼睛反复看,都没有看到传说中这层膜的样子以后,自然而然会有一批人转而开始考虑其他的可能性。比如,直到20世纪初,仍然有不少生物学家认为这层膜压根就是不存在的,细胞内的物质像胶水一样黏合在一起才不会破碎和稀释。这个解释现在看起来几乎不言而喻是错误的,就算是每一个细胞内的物质可以按照这种方式聚集而不散开,怎么才能防止细胞和细胞之间的“胶水”黏在一起?这种解释仍然离不开一个在物理化学性质上截然不同的“分离之墙”。归根结底,生物学家们是败给了自己“眼见为实”的思维定势。
(16)、另一派是以玻尔和海森堡为首的支持哥本哈根诠释。哥本哈根诠释认为量子的行为是随机的、概率性的,可以用波函数进行描述。观测的行为会影响到量子的行为。但宏观物体依然遵循经典世界的规律。
(17)、我不擅书评,立铭花两年打造的精品,也不是我一天写就的书评就能揭示其全部精彩的,之所以成此文是衷心推荐本书给各个层面的读者,此书老少咸宜,希望您有自己的收获。当然我尤其推荐给对科学感兴趣的青少年,我女儿就非常喜欢“戴森球”的故事。我想,作为科普作家的立铭一定不止一次想象过这样的一天,一位***科学家在斯德哥尔摩的领奖台上致获奖辞:“我踏上科学之路是因为小时候读的一部王立铭教授的科学名著,《生命是什么》。”
(18)、当我们再次回到主客观问题时,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了,到底是意识在空间或者时间的哪一部分与客观世界融合在了一起呢?如果我们找不到这一部分,我们对于物质世界的客观性还会那么笃定吗?
(19)、“生命的外壳:细胞膜”一文以及插图,节选自王立铭新作《生命是什么》。《知识分子》获授权发表。
(20)、“机器必须取代那些人类已太熟练的劳作,而不是让人来做那些用机器做太昂贵的工作。这样做虽然不会降低生产成本,但会使参与其中的人更愉快。可是只要全世界的大公司和企业间的竞争存在,这个计划实现的希望就很小。而这种竞争是没有意思的,因为它在生物进化上毫无价值。”
5、生命是什么 埃尔温·薛定谔
(1)、当爱因斯坦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好朋友薛定谔后,薛定谔兴奋的决定设计一个更能说明问题的思想实验,以此支持爱因斯坦。这就是著名的“薛定谔的猫”。薛定谔当然有许多的科学成就,但流传至今更为广大吃瓜群众所知的却是这只“薛定谔的猫”。
(2)、“科学从不强加于人们任何事物,它只是陈述。科学的目的只不过是对客观事物做出正确恰当的陈述。科学家强加于人的只有两点,即真理和真诚。”
(3)、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在自发性的遗传变化也就是突变中,有利的变异会被自动地选择。可惜这些变异往往是细微的进化步子,这就是为什么在达尔文理论中物种进化必须付出巨大代价,那些有巨大数目的后代的物种,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生存下来。薛定谔认为,这种进化机制在现代文明社会并不适用,在很多方面人们在朝相反的方向运作–保护生命的法律、社会制度和医疗手段会去不加选择地挽救所有的生命。一百年前,有先天心***缺陷的婴儿活不下来。在医药发达的今天,同样的婴儿不仅能活下来而且能生儿育女。因此,薛定谔认为我们很可能是接近甚至是已经进入了进化的末端或死胡同(blindalley)。按照传统的达尔文理论,人类没有希望再进一步进化。
(4)、薛定谔从变异的可能因素以及概率出发,基于能量、温度等参数的设定,粗略估算了基因的最小线度——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其实相差并不大。估算可是物理学家的拿手好戏,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时,费米仅靠几张窗口飘落的碎纸片就估算出了原子弹实际能量的数量级。在得到了基因的线度后,薛定谔就开始基于此继续分析基因可能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在这个问题上,薛定谔想到了同素异构体。老实说,同素异构体本质上还是比较接近真相的,薛定谔抓住了最基本的一个特征——是同一种元件的空间排列。这种洞若观火的洞察力,让并不是生物学家的薛定谔可能比生物学家更早的窥到了遗传的核心模型,尤其是他甚至对基因密码的最小字符数进行了卓有预见性的分析,着实令人钦佩——大师果然就是大师。而最为让我赞叹的是,薛定谔在那时就高屋建瓴的指出,生物系统尤其特有的规律和特征,并不是物理现有理论的一个简单应用。这种思想的重要性,后世的很多物理学家并没有意识到,物理理论的无往而不胜让大家产生了深深的错觉,在我看来,这也是很多物理学家转做生物之后纷纷折戟的原因之一。
(5)、本书作者薛定谔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是一大堆原子凑在一起的集合,它们之所以能保持稳定,不会立刻死去或崩塌,是因为它扛住了自身内部原子运动造成的无序,换句人话说,也就是它有一定的“刚”性,能够扛得住外界的影响、能够一定程度上保持不变。
(6)、同学们,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希望你们在河大岁月里,树立远大理想,涵育家国情怀,不断追求卓越,谱写你们壮丽的大学时光,实现止于至善的至高境界,在河大重塑更加美好的人生。
(7)、因此,物质的存在违背了熵增原则,是不稳定的。当宇宙的膨胀速度小于其内部的传播速度时,宇宙内部的量子空间就会服从熵增原则,逐渐地达到平衡。于是,作为熵减的物质开始逐步解体,由封闭的量子还原为离散的量子。这就是质量转化为能量的过程。所以,物质是宇宙的能量缓释器,其起到了平衡的作用,是宇宙极速膨胀的副产品。
(8)、在大学里,同学们要培养心平气和的读书爱好,悠游从容,在书香气息浓郁的河大校园里,漫步经典,相遇名著,享受读书的愉悦,沉醉于看似枯燥却是享受的读书生活。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拉长你们的大学,从容充实大学时光。“闲暇”阅读经典成为爱好和兴趣,这似乎又与所谓勤奋和刻苦无关。培养你的爱好,任何艰难困苦都会变成享受的过程,就可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这是一生享用的财富。著名学者翻译家梁实秋曾经表示,大学期间是他最自由、最美好的时光,因为那是他整日沉浸阅读的岁月。至今我仍然记得,在大学期间,我阅读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这些划时代巨著,虽然不是教材,但我持续不断阅读,撰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现在看来,这些经典体现的学术方法、学术思想,对我的学术职业生涯、思想深度和学术气质,产生了深远影响。
(9)、按照宏观世界现象来理解,薛定谔的解释当然非常符合逻辑,完全正确。
(10)、草西,有机会网主笔,非虚构写作者;关心自然、生态和生命;长期记录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的故事;热衷生命探索和志愿服务。
(11)、河大图书馆储藏着人类知识瑰宝,经典集成。如果你们能沉下心来,在图书馆与经典相识,当你独自坐在那里,你会感到身边围聚着不少知心的朋友和大师,你一眼看到他们,既令人激动,又令人振奋,不断思想交融,聆听要义,在不断顿悟中得到一次次思想的启迪、升华,进而集成人生智慧,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12)、这个设想一举解决了关于“分离之墙”的两个问题。大家都知道“油水不相容”,这是因为水分子带有强烈的极性,它的氧原子上带有强烈的负电荷,氢原子上则带有正电荷,因此水分子之间能够通过正负电荷的吸引形成稳定的结构。与之相反,大多数脂类分子的电荷分布很均匀,一旦放入水中,不仅不能和水分子形成电荷吸引,反而还会破坏水分子之间的稳定关系,就像把玻璃弹珠扔进一堆方方正正的乐高玩具一样不合时宜。因此脂肪分子不溶于水,而且在水中还会自发聚集成团,尽可能减少表面积,减少暴露在水分子面前的机会。这样一来,由脂类分子构成的膜当然就不会在水中分崩离析,而且天然地形成致密的结构,包裹住细胞内的生命物质。
(13)、“一个生命有机体在不断地产生熵——或者可以说是在增加正熵——并逐渐趋向于最大熵的危险状态,即***。要摆脱***,就是说要活着,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环境中不断地吸取负熵。我们马上就会明白,负熵是十分积极的东西。有机体就是靠负熵为生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新陈代谢中的本质的东西,乃是使有机体成功地消除了当它自身活着的时候不得不产生的全部的熵。”——埃尔温·薛定谔
(14)、爱因斯坦的实验失败了。他并没有服输,而是准备进一步反击。1935年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等科学家合写了一篇文章,叫《能认为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的描述是完备的吗》,以后人们就把他们提出的理论以三人姓氏的第一个字母为名称为“EPR佯谬”。
(15)、到了1985年,关于莫奇森陨石的研究又一次震动了科学界。***人大卫·蒂莫(DavidDeamer)证明,从陨石上提取出来的脂类分子也可以自发形成类似于细胞膜的结构。如果说在此之前,借由米勒-尤里实验和莫奇森陨石的研究,科学家们已经不怀疑生命物质出现在宇宙中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那么蒂莫的发现说明,就连第一个真正的生命——细胞——的出现可能都没有人类想的那样复杂,它同样可能是一件自然而然、平淡无奇的小事件!
(16)、这就是个哥本哈根诠释与爱因斯坦、薛定谔等的根本分歧。
(17)、在量子系统,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无法同时被确定,这就是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
(18)、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量子力学崛起,以波尔和海森堡为代表的的一群科学家,经过对发现的量子新颖特性研究,得出了一些崭新的理论,因为这种理论是在哥本哈根研究出来的,因此被称为哥本哈根诠释。
(19)、生命是什么?作者在开篇并没有尝试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把我们的视角转离地球,瞄向太空。他首先提出了一个全体人类都感到好奇的问题:外星生命是否存在?接连几个精彩的科学故事,从非常有说服力的“费米悖论”,令人遐想的“戴森球”,以及可以推算外星生命机率的“德雷克公式”,展示人类一直尝试用理性去想象外星生命的存在的模式。寻找外星生命,一个前提是我们要有能力分辨什么是生命?这也是困扰***航天局负责寻找外星生命的科学家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引出了作者的创作主旨——生命是什么?
(20)、然后,环顾四周,你会发现物理学家们秉持着这套方法论的东西到处臭***地指点江山。
(1)、从行文风格也可以看出立铭是有人文情怀的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积极对待未知世界的态度和一个更好未来的信念。这部作品的风格让我想起我最喜欢的法国科学大师、优秀的科普作家弗朗西瓦.雅克布(FrancoisJacob,1920-201965年因操纵子模型获诺贝尔奖)。他在1973年出版的科普著作《生命的逻辑》探讨的角度和思路与立铭本书有交相辉映之处。
(2)、就这样吵了几天之后,薛定谔病倒在玻尔家里,玻尔的妻子一边给他端水递药,玻尔还在一旁不停地解释,试图说服薛定谔。你说他这是去讲学呢,还是去洗脑?
(3)、要追求卓越,成就辉煌人生。卓越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更是一种人生态度。热爱学习、追求卓越是河大一直以来的校风学风。刚才提出两个大学时光,一个大学时光学好专业,另一个挤出所谓“闲暇”的大学时光,读人类的经典。成就人生的道路千万条,唯有与经典为伍、同经典结伴,方能让我们在追求卓越的上行稳致远。哪些经典要读呢?我认为,任何专业的同学都要读那些学术经典、思想经典、文学艺术经典,还有那些思想高度缜密,难于细察本质,或因原创性强,而表述独特深奥,公认难懂的经典。这些经典或长或短,或深奥晦涩,或微言大义,或石破天惊,但无一例外都是思想深邃、旨意丰富而深远。这些鸿篇巨制极富营养,难于消化吸收,需要名师高人指点,否则就读不进,更看不懂。但在人类发展史上,这些经典是一种种文明开天辟地的奠基之作,不断启迪思想,构建文明,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4)、问题是哥本哈根派不认同这个说法。它们认为,这种常识只适用于宏观事物,在量子领域,这只猫是死是活处于一种叠加态,在没有打开盒子前,这只猫处于又死又活的叠加态,只有打开盒子的一瞬间,盒子里处于叠加态的猫才会发生波函数坍塌,变成某种我们观察到的状态,或死或活。量子力学的观点是观察改变了这只猫的状态。爱因斯坦、薛定谔等科学家,就是以这只猫来***量子力学的这种观点,认为你观不观察,这只猫的状态都是确定了的,不是死了就是活着,只是到打开盒子才知道而已。
(5)、“我们的精神生活完全建立在通过重复练习而习得的过程上”,这可被概括为“记忆”。然而,无论是记忆,还是习惯或行为,都无法通过遗传物质进行传递。而且,意识只会单独出现,不会同时出现。一个人不会同时具备两个意识,即使精神分裂症患者,他头脑中的意识也是分开呈现的;两个人也不会拥有完全相同的意识,因为意识是不可被“看见”、更不可被用于“观察”的。“我们自己既是斧头也是雕塑,既是征服者也是被征服者——它是一个真正持续不断地‘自我征服’。”
(6)、在微观视角下,几乎所有的地球生命都是由一个或许多个、乃至上百万亿个微小的细胞构成的。即便是不以细胞形式存在的病***生命,也只有在进入宿主细胞后才能“活”过来开始自己的生命历程。细胞是构成地球生命的基本物理单元。细胞内外,生命和环境的界限不言而喻。
(7)、这个问题,我也想了很久,顿然醒悟,不再困惑。
(8)、(薛定谔的猫)量子力学流派的对撞埃尔温·薛定谔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概率量子力学——波动力学的创始人,是现代量子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薛定谔因他的薛定谔方程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9)、⒈要做开放系统 人是社会中的人,通过去新的环境旅行、读书获取新知识、结交交新朋友,回归人的社会属性,打造一个开放系统。
(10)、本来是去做客的,这两个科学家为啥吵起来了呢?为了学术。前面说了薛定谔创立了量子波动力学,他坚定地认为量子力学具有波函数的性质,它应该是连续的。但玻尔却认为量子存在非连续性的跃迁,并且由于“隐变量”的关系,这种跃迁是不可测量的,在你测量它之前永远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状态,而一旦你开始测量,它就崩溃了。这一点显然是在挑战波函数的连续性,对于持经典力学观点的薛定谔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的。
(11)、跳出本专业去读读其它领域的书,借用不同领域的概念滤镜来重新看待眼前的现象或问题,着实是件有趣的事。大物理学家薛定谔的经典《生命是什么》带我们从量子物理学的角度重新看待生命,理解生命的本质。而了解生命的物理学本质,理解“人”这个物理系统,对于教育工作来说,能让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儿童问题、家庭问题,并用一种新的视角去洞察教育现象。
(12)、读书的最大目的是提升认知,写读书笔记应该是最有效的手段了。应该养成读写的习惯。自勉。
(13)、宇宙漫长历史中最神奇的事件之一莫过于生命的诞生。在前进化论时代,大多数人类甚至认为地球上生命的多彩纷呈是神迹存在的最好证明。正如物理学家对理解宇宙起源的“大***”充满了无穷的向往和想象,生物学家对于理解生命诞生这一从无到有的重要时刻也抱有同样的情感。
(14)、绝对零度是开尔文定义的。当达到绝对零度时,所有粒子处于量子力学的动能最低点时,即达到了无能状态,这个时候的温度就是绝对零度。但是,任何空间都存在能量和热量,并且相互转化,因此,绝对零度是达不到的。(热力学第三定律)
(15)、掌控人体的,到底是我们自己还是那些共生细菌?
(16)、立铭本书起名《生命是什么》,有向偶像薛定谔的《WhatIsLife?》致敬之意。薛定谔的这部名著启发了分子生物学时代的许多科学名家,最出名的当属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沃森。我想,立铭花如此多心思打造这一本中文同名著作的“野心”也在与此,他一定希望本书能启发***下一代科学家在青少年时代就能领略到真正的科学思维。我至今记得自己在年轻时阅读薛定谔这本著作时对科学产生的懵懂而向往的情愫。我相信立铭也做到了这一点,因为即使中年如我,在阅读本书过程中脑子里也在不断蹦出新的问题:假设宇宙中另存一个物理上一摸一样的太阳系,该太阳系里的星球能进化出和我们地球一样的生命类型吗?人类出现在那里的机率是否可以通过德雷克公式推导出来?自称掌握了基因编辑这把上帝的手术刀的人类真的可以跳出自然选择吗?在生命产生初期,是否产生过不基于DNA传递遗传信息的生命形式而被筛选掉了?最早的产生的细胞里的基因组到底有多大?进化论是否是放之宇宙而皆准的生命法则?
(17)、如有生命的终结,那么此刻之前,每一瞬间,你已死去多次,为什么还要为未来困惑?
(18)、现在的认识是,“薛定谔的猫”是把量子微观领域的一些性质,企图用宏观事物来描述,这是不恰当的,因此最终当然以惨败告终。但争论并没有止步,一直到爱因斯坦、薛定谔双双离开人世,争论还在继续。但爱因斯坦并不否认量子力学的正确性,也没有否认量子领域的一些奇异表现,只是认为这些现象是由于理论的不完备性而得不到正确的解释。
(19)、自然界中,仍有无数物种在进化,薛定谔从量子物理入手探索生命科学,率先提出了“突变实际上是由于基因分子中的量子跃迁所引发的”假设,并在随后的实验中被证明。“因为细微的、连续的变异是不遗传的,所以选择没有效果;因为这些变化显然不是以遗传物质的结构为基础的,而是偶然出现的。”他否定了达尔文进化论的“连续性”,也即物种的进化并不是自然选择的连续作用。但突变并不是“全部直接影响到模式的改变”,因为它分为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量子理论揭示了微观物理世界的不连续性,最开始是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而提出“能量不是连续的”这个观点。)
(20)、kangyn.12@sem.tsinghua.edu.cn
(1)、“科学从不强加于人们任何事物,它只是陈述。科学的目的只不过是对客观事物做出正确恰当的陈述。科学家强加于人的只有两点,即真理和真诚。”
(2)、这就是我们意识里的生命,你总感到不安,和惶恐,总感到找不到意义和寄托。
(3)、你会说,***当然是真的,你见过也听过很多很多。老去的亲人已经离去,化作了一缕青烟。孔丘的坟塚也在孔林中静默。
(4)、为了更好的反击,他们还准备了一个思想实验。
(5)、想起某老师讲过的话:“世界末日总会到来,我们只是让这一切晚些发生”,作为一个年轻人,听到这个观点时,悲哀之余,却也无力反驳。在那阶段,大家仿佛都默认了系统衰退的这一假设,就像物理学上讲宇宙达到最大熵值时一样,走向毁灭。不过,以上提到的“买保险”的做法(不是“从有序到无序”,而是从“有序到有序”)使世界看上去充满了希望。
(6)、假如有一天,你到了一个全新的国度,这里没有了过去的朋友,经过长时间的未联系,你也许把过去的朋友都忘记了。不过,在这个新的国度,你有了新的朋友,就像过去老朋友一样,你现在也这样与新朋友相处。当你过着新的生活时,过去的生活会不时的在你脑海中飘过,但这一点将会变得越来越微不足道。慢慢地,你可以用第三人称谈论“青年时代的我”,就好像正在阅读的小说里的主人公一样,对你来说,会比以前更加贴心,更加熟悉,更加亲切。”我们知道,代表人体生命的细胞是不断更替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现在的我也不是将来的我,但细胞的遗传又让生命甚至意识是延续的,永恒的。薛定谔对人类在地球上的进化抱有些许的忧虑,“我们人类身体上那些固定遗传特征能否继续进化?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或许,我们已经在这条路上走到了尽头或者遇到了一条死路。这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根据地质学记载,了解到一些物种并没有灭绝,几百万年来一直保持着形态不变,或者没有明显的变化,例如,乌龟和鳄鱼就是这样的物种。”“我们人类作为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物种,可能已处于停滞状态,并且进一步发展的希望也不是很大,这些都是上文所暗示的。即便真的是这样,我们也不必要担忧。我们可以不发生变化继续存活数百万年,像鳄鱼和许多昆虫一样。”
(7)、但爱因斯坦、薛定谔没有赢,哥本哈根派用的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薛定谔波动方程的“几率”分布解释“薛定谔的猫”。
(8)、基因是一个分子,分子的稳定性有赖于温度。温度提供能量,使分子结构出现异化,即产生变异。但这概率是极其微小的,就像买彩票一样。大自然不鼓励物种的变异,它做出了巧妙的设计,使突变成为罕见的现象(生物学上的量子理论)。物种为了保持稳定性也不会轻易变异,否则可能遭遇灭种危机。“迅速发生突变的后代能长期生存下去的机会是很小的,物种将会抛弃这些个体,并将通过自然选择把稳定的基因收集起来”。如此,自然选择便趋于稳定,遗传特性也被保留了下来。基因保持持久性和遗传物质保持稳定性,就必须避免无序的倾向,由此看出,自然选择也在“减熵”。
(9)、“频繁的突变对进化是有害的”,这是大自然给与人类的启示。我们现在或许看不到后果,但谁也不能保证三五十年后会发生什么。虽然自然状态下,物种的进化是非常缓慢的,也是不可控的,但不要忘记,这其实也是风险最小的。世界在“熵增”,就得有一部分人来做“减熵”的事,而这也是系统必然会导致的结果。有序与无序是同时存在的。
(10)、薛定谔在1943年,就以“负熵”概念来假设有机生命体的存活意义。他提出了一个较有意思的问题:“生命有机体是怎样避免衰退到平衡的呢?”人们通常认为是“新陈代谢”,也即物质的交换或能量的传递。(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判断)大多数人从宏观的角度去思考生命,但物理学家却从分子甚至更小的粒子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因为一个成年有机体所含的能量跟所含的物质一样,都是固定不变的,那么,确实就不能理解单纯的交换有什么用处。……在我们的食物中,到底含有什么样的宝贵东西能够使我们免于***呢?”
(11)、►1665年,罗伯特·胡克发表了巨著《显微术》。在书中,他展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软木标本图片。胡克把图片中蜂巢状的结构命名为“细胞”。我们现在知道,胡克图片中的蜂巢结构其实是植物的细胞壁,这是一种由多糖类物质形成的结构。细胞壁内部才是细胞膜。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12)、它必须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否则会在地球原始海洋里轻易地分崩离析。它必须能够形成致密的结构,要是孔隙太大各种物质能够自由进出,这层膜也就没有用了。而基于这两点,我们还能猜想出这层膜的第三个性质:它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通透性,能够让某些分子穿梭于细胞内外,例如氧气、营养物质、细胞产生的废物,等等。不溶于水、致密包裹、又有选择透过性,考虑到地球原始海洋里并没有多少原材料可以选,按说生命这道分离之墙的性质应该昭然若揭了。
(13)、同学们姗姗而来,使我想起张爱玲那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阳光温热,岁月静好,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河南大学百年来弦歌不绝,但从未老去。因为你们到来,又岂能老去!一代又一代充满期待、充满理想的河大人,依旧披荆斩棘,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一方沃土,数万学子书写了无愧于青春的绚丽华章。
(14)、关于这一点,最动人心魄的证明来自地球之外。1969年,巨大的火球从天而降,击中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莫奇森,留下腾空而起的蘑菇云。人们很快确认,***来自一颗重达100千克的陨石,它坠地产生的碎片散布在十多平方公里的地面。人们惊奇地发现,这颗陨石上携带了大量的有机物质——几十种氨基酸和脂肪分子,甚至还有能够形成DNA和RNA分子的嘌呤和嘧啶——这些物质和米勒-尤里实验的产物惊人地相似。
(15)、和宏观生命一样,细胞这种微观生命也同样是有清晰边界的。它们被一层仅有几纳米厚的脂类分子薄膜严密地包裹起来,薄膜内部是生机勃勃的生命活动,外面则是危险冷漠的外在世界。实际上,考虑到地球生命都是由数量不等的细胞构成的,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这层薄膜才是生命和地球环境的边界。
(16)、1926年,薛定谔通过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组确立了量子波动力学,也一举奠定了自己在量子力学中领导者之一的地位。薛定谔与玻尔的“对决”同年9月,玻尔邀请薛定谔去哥本哈根讲学,这本来是件愉快的事,但薛定谔却并不快乐,他从下了火车就开始跟玻尔“吵架”,一直吵到玻尔家里,住在玻尔的家里他俩天天吵,每天从早上起床就开始吵,一直吵到深夜。
(17)、薛定谔并没有打算做这个实验,他甚至不认为这个实验能够成功,因为他阐述的是一个悖论,用了当时科学家们最拿手的思想实验的方式。在薛定谔的猫身上,有强烈的不满,我们甚至能感觉到些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巧心情网 » 精选137句生命是什么薛定谔读后感1000字(薛定谔《生命是什么》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