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1)、道家学说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现分宇宙论、人生观、社会理想和养生学等几个方面谈谈。
(2)、道教宗教学木思想的形成,也筒单地把它归纳分类做四个来源:(1)源于道家学术思想;(2)发生于政治社会的演变;(3)于外来宗教的刺激;(4)基本于神秘学术的迷恋。
(3)、魏晋玄学以辩证“有无”为中心。战国后期至西汉,黄老道家试图从理论上超越“道生一”和“有生于无”,因此他们讨论的重点不在“有与无”,而在“无为与有为”。魏晋玄学重新把“有无”问题提出来,并作为本体论范畴研究,出现了何晏(约193~249)、王弼“贵无说”与裴頠(267~300)“崇有论”的对立,随之又出现了郭象(约252~312)的“独化论”。何晏、王弼的基本论点是“以无为本”,“以无为体”,把“无”当作世界的根本,当作世界统一性的基础,当作“有”的存在根据。他们认为在形形色色的多样性的现象背后,必有一个同一的本体,否则多样性的现象就会杂乱无章,无以统并认为这个本体即是无。在他们看来,“有”不能作为自身存在的根据,必须依赖本体“无”。王弼说:“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又说:“富有万物,犹各得其德,虽贵,以无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老子注》)这是说,万有是无的外部表现和作用,天下万物的存在以无为本。但是,无也离不开有,因为无不可以无“明”,必明于有。所以,要“崇本”,也要“末”。贵无派关于“有无”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诠释了老子、道家所谓的“无形无象”即现象的本质。
(4)、有中华文化基石之称的道家哲学思想,还通过儒学以及中国化之后的佛学而得以不同程度的体现。
(5)、“无名”在老子那里就等于“无”,等于“道”。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1章),这里的“无名”就是指“道”。意思是说,道是天地的元始。而“道常无名”,“道隐无名”(41章)亦是强调“道”就是“无”。换句话说,在老子那里,“无”是对“道”的一种指代和规定。值得强调指出的是,我们“说无”乃是主要对老子这一宇宙论和本体体意义上的“无”之深义的揭示和探究。换句话说,哲学意义上的“无”之意蕴乃是我们“说无”所要呈现的。然而,要说清楚这一概念框架下的“无”的含义及其精神实质之前,还应该说清楚也是在老子《道德经》中存在的其他意义上“无”这个概念究竟是什么意思。说的通俗些,“无”在老子《道德经》中是有不同含义的,也就是说,老子的“无”的概念是在不同框架下显出它们的不同含义的。正因为如此,“说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毋宁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6)、《德经道》第三十二章说:“我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爲天下先。”
(7)、《德道经》第一章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说,真正的大德他并不标榜自己有德,而德行差的人却往往带着有德的帽子。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看到有的人为了评先进,行贿拉选票,这就是老子所批评的无德行为。
(8)、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耶?”曰:“在稗。”曰:“何其愈下耶?”曰:“在瓦壁。”曰:“何其愈下耶?”
(9)、比较起来,人是万物中最有灵性的,他属于自然又有别于自然,但人必须依赖自然界而生存,故人当爱护尊重自然。只要人类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是个永恒的主题。在人类面临新发展、走向未来的进程中,道教关于尊重、服从、歌颂自然的人天观和生态观,发人深省,对解决人类生存危机是有其现实现代意义的。总之,道教所提出的某些问题与当代人面临的人生问题、社会问题、人居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其解决这些问题的易学变通方式对当代人有实用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道家文化与道教的现代社会应用指导价值,和其所蕰含的神人及社会自然与人的生存发展关系、和谐价值观再过万年人类都有实用和指导意义……。
(10)、道家认为,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但其本源上相同,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译文: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11)、首先,道家面对人生生死的态度是非常坦然的,认为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也就无所谓生,自然的面对生死,才是生命应有的态度。道家认为生死都是自然的过程,人不应该去违背这种自然,但这样并不是道家不爱惜生命,或是把生命看做可有可无,从整体上看,道家是有强烈的生命价值,认为只有热爱自己的生命,才能积德进道。 《列子·杨朱》有杨朱言:“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杨朱认为如果人人都贵身爱生,不以天下之利交换自身的生命,那天下就大治了,个人的安危也可保存,被认为是道家轻物重生的典型。《庄子·让王》也说:“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尊重爱护自己的生命,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懂得珍惜自己生命的人必然是齐贵贱、不伤身的人。《老子》第六十四章有:“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道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主张人们摒弃外在物质的欲念,健全自己的体魄,归于自然的本身。所以轻物重生,就是道家告诉人们了解自然与自身的和谐,不要一味去追求身外之物,没有强烈的欲望也就不会被其所伤害,因此而达到各自相安的目的。
(12)、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最早追溯到上古时代,道家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思想是无所不能、永恒不灭,有辩证法因素和无神论倾向。
(13)、此外,道家特别注重养生,因此令人颇为迷惑:既然已经看淡生死,为何还痴迷于长寿?殊不知,智者养生,意在防病与修德;至于寿命,任其自然:人生贵精,而不贵长。
(14)、 然而,要真正进入或达到“自然”的境界,就要践行“无为”的处世方法。《道德经》中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告诉人们,“道”就是践行无为的,并通过无为的作用成就万物,体现“道”之伟大的体性。所以,所谓无为,并不是消极不为,而是要反对“有为”,要遵循自然之规律,不要强求或对事物的自然发生和发展强行进行干预,自自然然才是完美的。为此,王景阳在《明道篇》中有诗说:“自然之道本无为,若执无为便有为”。告诫修道之人,体行自然无为之真道,不要有任何执著。所以,早期道教就曾把“无为”作为合道意、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教旨。并指出:若修行能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于精神,治国则有益于人们。体现了道教对社会政治和处世修身的基本态度。
(15)、 近代以来,对道教和道家的研究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慧缘伯认为,道教的来源虽然驳杂,但发展到成熟时期,它的思想理论尤其是玄学方面几乎全部来自于道家,道教借助于黄老思想现代人所说的风水算命命理学应用功能来补充自己。
(16)、之后道家思想渗透在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中,魏晋玄学是最明显的复兴思潮。先秦各家内,一般都可以区分出众多派别,道家不例外。东汉班固所作的《汉书艺志》中,共列有道家著作37种,933篇,们大多作于先秦时期。
(17)、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揉合了道家思想发展而成。
(18)、道家视生命价值重于外物,此外物主要是指功名利禄。老子强调统治者必须重身(此身该作“体”),不迷名、货。其后各个学派都提出轻(不迷)物重身的观点。
(19)、道家思想的主流派有:黄老列庄、黄老学派,纵横家、修真派、法家学派、玄学、杨朱学派可能影响了庄子。慎到、田文等齐国陵下法家学派也是以道家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兵家思想受到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20)、就本身来,这种崇拜和道家思想没有相关联的份,老子、庄子都是以相当平静的心态来对待死亡的引起两者相关联的原因可能是在道家文字中描述了对于领悟了“道”并体“道”的长生者的意象。所以就道教老子为宗又追求修炼成仙的本质来说荒谬的,这是一直以来认识上的误区东汉时期以道家思想为本的王充著有无神论作品《论衡》,对汉末流行的神仙方术进行了全批判,在中国思想史上获得了很高地。
2、2、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庄子说道无所不在,东郭子要庄子举例,然后问庄子为什么所举的例子这么低级。庄子批评东郭子只问道在哪里,却不问道的实质。其实道是无所不在的,包括那些低级、卑下的东西里也存在。庄子告诫东郭子不要把道绝对化,其实道并不离开任何一物。而且表现道的语言也一样,文殊而旨一。庄子还指出,道在万物之中,但高于万物。万物有成有毁,道却无成无毁。
(2)、汉初“文景之治”的历史佳话固然有多方原因,但统治思想中的无为而治,给饱经战乱的社会与人民带来休生养息的机会,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到东汉时,一些方士把黄老学与神仙长生、鬼神祭褥、谶纬符箓等方术杂糅在一起,视黄帝、老子为神仙,形成原始道教。黄老学逐渐变为早期道教的前身。
(3)、《大宗师》中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不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4)、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5)、(黄帝)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6)、“无”是道家哲学的本质特征。老子最先提出“无”范畴。《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一”指天地未分时的原始物质存在,是“有”。道生即“有”生于“无”。“道”与“无”都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体。但是,“无”是对“道”的本质界定。对于这个“无”,一般认为是精神、理念,也有人认为是物质。《老子》又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认为“有”所能为利,是因为“无”的作用。“有”与“无”互相依存,“无”比“有”更为根本。老子论“有无”对后来崇尚虚无的思想有过很大影响。
(7)、老子说: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不至于过早满盈的程度,因而能够从容创新,使事物在破旧死亡之前能够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而处于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新状态,因而能够继续发展。
(8)、我们这里所说的道家,主要专指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及其思想。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体会认识到道家的作用。一般说来,秦汉以前的中国文化是以“儒墨道法”四家文化为其主体,这其中有道家;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是以“儒道佛”三家文化为其主体,这其中有道家。一般说来,就政治制度文化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是表现出内法外儒,或说阴法阳儒的格局;而如就理论思想文化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则是表现出内道外儒,或说阴道阳儒的格局。我们又知道,文化的基础和核心乃是反映在理论思想文化之中的。因为这关乎到价值取向、思维方法、生活方式、伦理道德、审美情趣以及深层的民族心理结构等重大问题。而这其中又有了道家。古人直谓“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教儒道佛”“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这其中有道家;古人还有“三光丽天,亘万古而长耀”“三教如鼎,缺一不可”“青莲白藕红荷花,三教原本是一家”之语,这其中有道家;古人有“儒是粮食,道是璧玉,佛是黄金”之比,这其中有道家;今人亦有“儒家是粮食店,道家是药店,儒家是百货店”之喻,这其中有道家。而对于包括道家在内的三教的功用问题论述较为完备的当推南宋孝宗皇帝。他制《原道辨》曰:“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诚知心也身也世也,不容有一之不治——则三教岂容有一之不立。无尽居士作《护法论》曰:‘儒疗皮肤,道疗血脉,佛疗骨髓。’诚知皮肤也血脉也骨髓也,不容有一之不疗也。如是则三教岂容有一之不行焉。”当然,在这里值得强调指出的是,对上述许多古人所论不能仅从“迹”上来认知,也就是说,不宜将古人对儒道佛三家各自的功能定位做机械化的理解,而是注重审视包括道家在内的儒道佛三教在“化成天下”,即净化心性、变化气质、成就道德、完善人格、成长生命这一总的表征着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的巨大作用。当然,道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所表现的形式是有其独特性的。
(9)、对于那些一生奔波于名利的人,庄子认为他们是“人之生也,与忧惧生。”“寿者昏昏,久忧不死,何苦也。”这样痛苦的活着,即使多活些年岁也没有什么意义。
(10)、老子说: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11)、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
(12)、在西方,道家与道教被统称为Taois,以ReligiousTaoism(道教)和PhilosophicalTaoism(道家)将他们区分开来。西方者普遍认为道教是纯哲学的道家思想落腐败的产物,而道教支持者认为道和道家在思想上有互补之处。
(13)、庄子养生倡导去物欲致虚静以养神,但也不否认有一定的养形作用。《庄子·刻意》说:“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从其产生开始就是用于健身、治病、防病的。
(14)、把“道”天的生成之“始”是很不够的,老子还把“道”归结为天的生成原理。天究竟是怎样生成的?似乎更复杂了。无论在东方哲学,还是西方哲学中这都是基本一致的。东方哲学认为,天是由于“阴”和“阳”的对立统一生成的。西方哲学认为事物都是由“正”“反”的矛盾和统一决定的。易经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老子说:“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其实这是一种思想的两种表述而已。从根本上说,无论是宇宙,还是我们身边的鸡毛蒜皮都是由于“阴”和“阳”的对立统一形成的。
(15)、学习国学,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都离不开对构成这一学术和文化主体的道家思想的探讨。我们这里不想争论或者说确认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究竟排在哪一位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究竟以儒道佛三家哪一家为主干等问题。因为大家知道,道家曾在唐代一段时间里排在儒家和佛家之前而居三教之首,现代有的学者是将道家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当我们超越了这些争论以后,而是客观呈现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所起作用以及专注到对道家思想本身的定性和研究上,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的问题自然能够得到最真实的体现。
(16)、道家历代圣真都无私地把他自己内煉的经验告诉了大家,形成了汗牛充栋的众多丹经。
(17)、道家经典《太平经》云:“道乃是万物之师也,得之者明,失之者迷。”老子在《清静经》中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
(18)、吕洞宾的《百字碑》以一百个字概括了个人养生的入门到成就的阶梯。全文如下:
(19)、(3)道是构成一切的存在。所谓道是构成一切的存在是说“道”是一切万物所以然者的原因,即是一切万物成为那个样子的根据。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39章),意思是说,天地神谷万物以及侯王各自所具备的特性都是由“道”赋予。关于老子对构成之道的描述,与“道”的本义之“唯一”性倒是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20)、 第道教对人类生活的经验总结可供现代人借鉴。
3、道家思想的主要思想
(1)、老子说: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2)、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及其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状态是有其不同于儒家的一些特点。最大的一点就是,道家始终没有像儒家那样形成一个延续不断的学术、政治、思想传承的“学统”“宗统”“道统”。老子思想在西汉初年,与黄帝学说一起形成所谓“黄老之学”而一度成为统治思想。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其思想理论基础运用了不少老庄道家思想。作为中国哲学一个非常重要发展阶段和思潮的魏晋玄学,以儒道兼综的方式发展了一些道家思想。唐代一度依凭道教来凸显李唐王朝的神圣性而就此神化和抬高老子的地位(有种说法,确切地说是在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中提到“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作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最久远的宋明理学,是以儒家为主并融合着儒道佛三家思想而形成的一个学术思潮,而道家作为一家参与其中。然而,值得强调指出的是,虽然道家的发展没有像儒家那样连贯,更没有像儒家那样长期作为统治思想并有着教育制度的支撑,但是,道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方方面面的影响是巨大而又深远的。就其对中国人的思想、精神和信仰这一关乎“形而上之道”的层面的影响程度来说,道家那是绝对不在儒家之下的。实际上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道家思想的自身独特的魅力。虽然老庄道家思想主要寄寓在《老子》与《庄子》两部著作中,但是,汉代两部著作则最早记载和概括了道家的思想。
(3)、道家认为“无为”是“道”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不是指不作为,而是指不经过深思熟虑,无目的地行为。道家认识到任何有目的的行为都可能使行为本身产生偏差。
(4)、庄子曰:“夫子之问也,故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稀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5)、庄子通过“象罔得到玄珠”的寓言,用老子“有”“无”“虚”“实”的思想对《辞系传》“立象以尽意”的命题作了修正,强调只有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形象(“象罔”)才能表现宇宙的真理(“道”)。庄子的这个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的意境结构有着巨大的影响。
(6)、 道以自然为法则,以无为处世应物,成就了万物,也成就了自我。其义理可谓简易却又是那么深刻。
(7)、阮籍、嵇康在政治上与司马氏集力处于政敌地位。为了揭露其虚伪的名教外衣,他们强调名教不合自然,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释私论》)。他们的“自然无为”以元气一元论为基础,脱离了玄学本体论“有与无”的轨道。他们公开蔑弃儒家的“礼法名教”,痛斥“六经为芜秽”,“仁义为臭腐”(《难自然好学论》),更加违背了玄学思潮的主旨。因而,他们的哲学批判在思想实质上表现出玄学异端倾向。但是,他们的“任自然”的片面观点被引向极端。西晋开国后的门阀士族贵族子弟坐享特权,清谈放荡,“任达”、纵欲之风恶性膨胀,乃至危及门阀士族集团统治本身的稳定。于是有了裴頠、郭象的纠偏之论。裴頠特著《崇有》《贵无》二论,提出“以无为辞,而旨在全有”,强调自然不离名教,贵无和崇有、自然和名教在理论上应当更好地统一起来。在裴頠崇有论的基础上,郭象以他的《庄子注》完成了这一任务,论证了名教和自然在理论上的一致性。他综合贵无与崇有的主张,认为名教即是自然,一切“尊卑上下之序”本来就合乎“天理自然”,从而统一了名教和自然的矛盾,把玄学理论推向了顶峰,为西晋门阀士族垄断政权暂趋稳定所形成的统治秩序,提供了理论支柱。魏晋玄学关于有与无、自然与名教的演变过程,曲折地反映了门阀士族集团由夺取统治权力到巩固统治权力的现实政治要求在理论上的发展。由贵无论的“名教本于自然”,到崇有论的“自然不离名教”,再到郭象的独化论综合二者,论证了“名教即是自然”,终于找到了服务于门阀士族特权统治的玄学理论重心。
(8)、庄子指出人生痛苦的目的,是启示人们看破生死,明白人生祸福的来由,能够趋吉避凶。他指出的正确途径是乐天知命,去除贪欲和种种罪恶。他主张顺从自然,顺从人的本性而生活,反对套在人人生上的种种枷锁。
(9)、道家主张“自然”,无为而治。认为人要遵从本心和本性,内心应该保持清净。不应该被外物所拖累,也不会受外界的影响。总之就是一切顺其自然,保持本心。在庄子的《逍遥游》里就可以看出老庄的道家思想,里面的鲲不需要凭借什么就可以水击三千里,而里面的鹏也可以扶摇直上。可以看出庄子认为精神世界才是最重要的,人终究要摆脱物质的限制,不依靠外物。老庄学说的代表着主要有《老子》、《庄子》等,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和陶渊明等。
(10)、正像我们以上已经所指出的那样,尽管在老子的《道德经》中,相对意义上的“没有”“不存在”之“无”,并非是老子所主要论“无”的本旨及其意义之所在,然而,对于老子为什么在相对意义上来论述“无”及其社会的文化意义何在,也是我们应当给予揭示和分析的。同理,在老子的《道德经》中空间意义上的“没有”“空着”之“无”,虽然亦并非是老子所主要论“无”的本旨及其意义之所在,然而,我们同样要对于老子为什么在空间意义上来论述“无”及其社会的文化意义给予揭示和分析的。
(11)、在中国哲学史上,知行关系比较侧重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关系,也包含一般认识论的意义,主要涉及知识来源、认识过程、求知方法和验知标准。孔子认为有“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提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程序,把行看得比学文重要。老子根本否认行对知的意义,认为“不出户,知天下”,出之愈远,知之愈少,并提出“涤除玄览”的直观体验方法,作为求“道”的根本方法。墨子以“三表”,即“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之利”,作为衡量知识价值的标准,已经涉及到行为在认识过程中检验知识的功用。荀子将“行”引入认识论,明确强调行比知重要。宋以后,程朱理学提出“知先行后”,阳明心学“销行以归知”,王夫之继承中国古代重行的思维传统,批判总结了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的知行观,提出知行统由行致知,将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推进到最高阶段。
(12)、(2)道是生成一切的存在。在老子看来,这一本始的“道”承担着生成宇宙一切万物的“任务”。老子说:“道生一”(42章),“道生之”(51章),“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34章)。意思是说,包括太初的统一的元气在内的一切万物皆是依靠广泛普遍之“道”生长生存的,当然“道”却并不因此而去干涉万物。关于老子对生成之道的描述,倒与“道”的本义不存在什么关联性。
(13)、老子之所以指出和概括“道即无”及其道体的不可感知性特征,是要告诉人们:你所看到的只是“道”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你看见的并不是“道”的全部,这就叫“视之不见名曰夷”;你听到的并不是“道”的全部,这就叫“听之不闻名曰希”;你摸到的并不是“道”的全部,这就叫“搏之不得名曰微”(14章)。老子之所以要阐明这一道理,是要克服人类的自大与狂妄,时刻提醒人们,不要被你的所见、所闻、所得所限制和障蔽;老子之所以指出和概括“道即无”及其道体的无限性特征,是要告诉人们:你所面对的只是现在的“道”且是很少很少一部分的“道”,这就叫“迎之不见首,随之不见其后”(14章),这就叫“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35章)。所以你面对这一无限的“道”,没有任何理由为你当下所了解和掌握的那一点的“东西”而自满和骄傲;你永远用不完和穷尽不了这一无限之“道”。这就叫“道冲,用之而或不盈”(4章)(盈者尽也),“绵绵若存,用之不勤”(6章)(勤者尽也),“用之不足既”(35章)(既者尽也)。老子之所以要阐明这一道理,是要使人们相信“创造”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道”过去、现在和未来一直就在“无时无处”之“间”“处”,就等待着你去“发现”“呈现”“创造”。人类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切规律和理论的建立,无不证明着这一深邃的道理的真切性。所以,读懂了老子的“无”,也就懂了老子的“道”,从而也就懂得“创新是无止境的”,懂得了“文化”的创造是永远的,从而懂得了社会和人生当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存在。
(14)、在道与万物的关系上,庄子指出,道既是万物生成的本源,它无所不在的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但又不同于具体的事物。《知北游》中有一段对话:
(15)、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6)、道家思想和道教文化是一门研究人的生存与宇宙自然界和谐发展的生命信息科学,是应用指导变通人的思想行为的哲学,是集道乐、道医、道武(太极、气功)、道茶、道丹、道符……融于一体的一门综合黑科技!
(17)、养生学是道家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从黄帝、老子、庄子到历代道学名家几乎都有论述。
(18)、(7)效法道就是效法它功高而居下,功成而谦下的精神。道法自然,天人合人道法天是道家向人们展示的思维方法。老子道论的最后落脚点是社会人事,是做人做事。既然“道”奉行依顺自然万物的自然生长而不加干涉,所以作为社会人道的治理,其最高的理想状态那也要像“道”那样,做到“万物作焉而不为辞”(2章)。做人要做到“四不”:“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即不自我表现,不自以为是,不自我炫耀,不自高自大。因为只有做到了这“四不”,人才能看得分明,是非才能昭彰,最后才有功劳,最终才能领导。结论是,人做到不与人争,那么天下没有谁能争得赢他。“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2章),此之谓也。
(19)、慧缘伯的答案是:道教文化不是化石,不是文物,而是活生生的继承古圣先贤存在并应用于现代中国社会当中,它还在活动,还在努力表现自我。为什么它还活着,还受到一些人的欣赏,因为它有其自身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人们感到还能从中发现医治现代社会顽疾的妙方,它所应用指导提出的问题,有一些与当代人所面临的问题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对当代人解决这些问题有相当的应用价值。
(20)、身与心和谐的生命超越精神:道家主张把个体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置于一切外在的附加物之上,走出人生的困境,挣脱“物役”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人生。
4、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意思
(1)、老子是将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本体视为是“道”。本原是要解决宇宙万物的起始问题,本体是要解决宇宙万物,当然包括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的根据问题。而本原和本体这两个问题又是所有被称为真正哲学家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应该这么说,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上老子最先涉及到了这一问题。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胡适先生才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2)、从这里可以看到,“道”一是指天地‘始”,而更重要的是“天”和“人”的运动规律。以至于中国文化中出现了很多关于“道”的规律的概念。比如,大道、正道、邪道、道理等等。意即,符合规律的就是正道,不符合规律的就是邪道。后来封建统治者又把“道”作为自己的化身。认为维护君王的就是正道,不符合君王的就是邪道等等。道的这一概念,无论在中国哪一学派中,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所以,如果抽去了“道”的思想,中国文化就要散架。
(3)、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
(4)、太极拳从实践到理论、从观念到方法都十分注重于气,注重运气、练气、养气。练太极拳要气沉丹田,呼吸要匀、细、深、长,自然平和,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此外,太极拳更为注重的是“中气”。太极拳用意练拳,行拳练气,虚静其心,以心行气,其中即蕴含着生命本源论,又涉及道德精神论。将气与心结合,在不断的运动中求静,气遍全身,顺势扬气,至此把人的生理、心理、人生哲学连在一起,把心理平衡,延年益寿,生活情趣融合在一起。
(5)、心性之养 这里的“心”除了表示作为实体存在的心脏及其功能外,主要用于代表人的思想活动、心灵境界等。道家的“养心”,就是在外在接物和内在的思想活动中,如何超越有形无形的束缚,以保持自我的本性,达到自我的安定。这其中“治心”是道家实现个体逍遥的主要途径,就是让心境平和宁静。道家提倡心要静,以静养生,但心静也只是一种境界修养,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都会影响心静,外部原因如各种声色犬马的诱惑,而内在原因通常是自身的基本需求得不到保障,所以也达不到心静的状态。而道家并没有排斥人的基本欲望,而是要求人的欲望要得其宜,不要贪婪,《吕氏春秋·适音》有言:“人之情,欲寿而恶夭,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欲逸而恶劳。四欲得,四恶除,则心适矣。四欲之得也,在于胜理。胜理以治身,则生全矣;生全则寿长矣。”人的自然欲望得到满足,心也就会安定,身心俱畅,自然就会长寿。 道家的养性说是建立在自然主义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这里的“性”,指人性或人的本性、本质。首先,老庄认为的人性具有自然性的特点,人的本性在其原始性、先天性、自然性,是自然而然不加人为的,如果加上外在人为的成分,必使其受到伤害。老子强调,人性的本质在于其天真未凿,不容丝毫人为的损益。其次是超善恶性的特点,关于性善性恶说,是先秦时代诸家关于人性论的观点,但道家老庄讲究人性的超善恶性、超道德性,他们反对把主观的善恶观念和传统的道德范畴引入人性领域,用来论说人的本性。所以,老庄提出“因性”、“全性”为宗旨的养性说,强调在人的自然本性面前,人们必须要因性而行、顺性而动,才是养生正确的途径,而“全性保真”才是养生的目的所在,“全性”就是指保全人的天性或本性,“保真”就是保持人最真实的一面。《庄子·田子方》有说:“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清而容物”,可以看出“全性保真”不仅可以使人形体健全,更重要的是使人精神充沛,从而延年益寿。
(6)、老子和庄子在很多地方都对“道”做了解释,但为什么还是不能被人理解呢?这是因为宇宙生成之初,那时究竟是什么也没有人能够理解。但我们知道它总有一个开始,所以老子就把这个开始称为“道”,所以道是先天地生的。其实“道”的内涵并不是老子开创的。《易经》中“太极”与“道”的概念非常相近。所以我们说道家思想是对易经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7)、 在汉代典籍中,道家一般指的是是黄老思想的道家,并非特指这两位大学者。后世学者在划分流派的时候,将老庄学派归为道家,这种说法得到了广泛认同,所以便有了今天学界关于道家的共识。汉代以后,老庄及其经典著作开始被道教广为尊崇。老庄虽然是先秦时期的哲学家,但是道教可不是一个哲学流派,它虽然有理论思想,但内容十分庞杂,包括鬼神思想、占卜巫蛊、神仙方术、谶纬之学等,是一个有基本教义、神灵系统、固定的仪式活动和教众的宗教。
(8)、“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德道经》第四十七章)
(9)、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读懂老子的《道德经》一定要说清楚“道”“无”“自然”“无为”等范畴。“道”有多义。“无”虽亦有多义,但主要是哲学义。哲学概念框架下的“无”,不但不是“没有”“不存在”的意思,而是表示的是“有”“多”的意思,从而体现着“无”的无限性和无规定性。“无”是道的存在方式。道是无,道是道是体;德是有,德是多,德是用。所以,老子的《道德经》又可称做《无有经》《一多经》《体用经》。而这一有着特殊义旨的“道德”又通过“自然”“无为”范畴得到强化。当然,只有在多个层面上去理解“自然”和“无为”,才能揭示出它们的丰富内涵及其意义。
(10)、“道”的这种“利而不害”的德性,老子又形象地通过对“水”性的描述而得到加强。换句话说,老子以“水”来喻“道”。在他看来,“道”的所有功能和品格,“水”都具备。也正因为如此,老子才如此歌颂“水”德。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8章)意思是说,上善者如若水一样。水善于利养滋润万物而不与它们争高下,它甘于居处在众人所不喜欢的低下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老子通过他的“七善论”盛赞了“水”的功用及其德性。它是那样深广、仁慈、诚信、平治、干练、适时地利养着万物,泽及着万物,但它却又是那样处下不争,默默无闻。水是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没有水,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没有水更没有人类的存在。由此可见,“水”的这一“利万物而不争”的德性不正是与“道”的先于物、生物、养物、为物、成物而居后、不有、不恃、不宰、不主等的德性完全相契互合吗?
(11)、根据处理问题不同,“无为”的态度既可用于政治,也可以用于修身。道家各派在坚持“无为”本质的前提中,通常给予了“无为”更丰富的内涵。
(12)、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3)、而道家則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虚极静笃,自然而然,念止息停,无为而为。
(14)、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的根本观点。
(15)、实际上,老子通过对空间意义上的“无”的阐释,是想告诉人们,对于一种存在的意义、价值和功用的把握和认知,不能仅仅注重在有形的实体之上,而且需要超越这种“有形”的存在而关注到“无形”的存在。由于人们受到习惯性思维的影响,往往容易看到实有给人们带来的价值,而相对忽视虚无给人们带来的价值。在老子看来,一种存在的实际真正价值都是因为虚空无有在起着作用呢!老子的“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所要表征的正是这一深刻内涵。对这一性质的肯定,没有比“以无为本”这个命题更能代表的了。所谓“以无为本”的实质是想告诉人们,“无”对于事物,乃至人的生命价值来说,是具有着更本质的意义和价值啊!换句话说,“以无为本”正是对“无之以为用”的另一种解释和强调。
(16)、(5)道是过程性存在。在老子那里,都是坚持认为作为天地之始、宇宙之根、万物之宗、事物之则的“道”是一个无限展开的过程和不断发展的进程。过程和进程所欲反映的是由“道”所构成的世界乃是一个运动不居,循环反复的存在。老子所提出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25章),“反者道之动”(40章)所要表达的正是这一深义。也就是说,“道”不断扩大而后离去,连续离去而后远引,持久远引而后返回。道正是在如此周而复始中按照它的规律性运动着,变化着,从而表现出它的过程性以及呈现出它的进程性。所有这些都在表明“道”是一个实践过程,“道”是一个无限进程,“道”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路程。在老子看来,“道”是空虚,但用起来却往往不会穷尽〔“道冲,而用之或不盈”(4章)〕,“道”是空虚,但不会穷竭〔“虚而不屈”(5章)〕。总之,“道”是如此连绵不断地存在着,作用无穷无尽〔“绵绵若存,用之不勤”(6章)〕。上述老子所谓的“道”之含义,倒是与“道”从头开始行进的“过程”之本义相契合的。
(17)、综上所述,道家所谓“道”是最先的存在;道是生成一切的存在;道是构成一切的存在;道是规律性存在;道是过程性存在。这也是“道”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全部内涵。然而,我们说老子的“道”的最终目的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本体论的层面上,而是要进入另一个层面,即“道”的境界论层面。换句话说,我们“说道”的最终目的是要揭示出“道”在境界上对社会和人生究竟有何意义。
(18)、“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在中国哲学史上,“道”这一范畴为道家首先提出。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这一变化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以后,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虽有不同,但基本上成为世界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的代名词。
(19)、道家是中国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
(20)、道家思想,常常被贴上“消极”的标签,也因此备受讥评。从热入温,则觉水冷;先冷后温,便觉水热。道家所重,中庸而已;既不积极济世,也不消极避世——心中静躁不同,则眼中昏明有异。
5、道家思想基本内容
(1)、道家学木思想的形成,把它简单地归纳分类,约有四个来源所组成:(1)黄(黄帝轩辕)、老子学术;(2)老、庄思想;(3)隐士思想;(4)方士学术。
(2)、 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认为,“道”与现代物理学中“场”的概念十分相似。可以说,“道”对于当代化学、物理学、宇宙学、人体生命信息预测科学等都具有借鉴意义。道教对于老庄之“道”的诠释作了许多创造性地发展,丰富了“道”的内容。可惜的是,当代科学家只注意到道家之道,而道教所演化发展的“道”尚未被当代科学所开发运用。相信从中可以探到宝藏,带给当代科学新的财富。
(3)、这个“道”,就是宇宙的本源,也是天地万物运行演化所遵循的基本法则。它不是具体的某一事物,而是形而上的客观存在。
(4)、⊙本平台为《正统道藏》经典整理分享,以及关于个人修炼经验分享。兼教学修炼,及同,同道学者互相学习,互相提升。
(5)、古往今来,许多修行人虽有求道、修道的愿望,但是却不重德,往往迷于法,陷入法迷,成为旁门左道。更有甚者,以法敛财,或者谋求名利,跌入罪恶的深渊。这些教训后人都应当吸取,引以为戒。
(6)、这是我们应该给予揭示的。老子将“道”视为宇宙天地最先最高的存在以及是宇宙天地统一的本原和本体,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具有极其重大意义的事情。它反映了中国人积极探索宇宙天地根本的精神,表征着中华民族精深的哲学思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抽象思辨的理论思维,而判断有无的标准,正是要看它是否能提出宇宙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而且是将充当这一统一者规定为是超越直观经验感觉的存在,而老子所谓的“道”正是这一性质的存在。
(7)、第六十六章说:“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8)、 慧缘开运讲坛:道家思想与道教文化不仅存在于过去,而且在中国传统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尽管道教在近代受到唯、物、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其他宗教信仰与所有传统文化一样曾经一度断裂。所幸的是,在当代社会复兴传统文化被列于国家战略,黄老思想与道教文化又开始复原回归本土。道教在汉唐时期被尊为“首教”、“王教”,是真正的国教,让中华民族遥遥领先于世界,在中国当今社会伟大的历史变革中,道家思想与道教文化必将越来越发挥其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功能和历史重任,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华传统文化将引领中国腾飞的伟大时代很快就会到来!妙道永恒,让我们一起跟随慧缘伯高声呼唤:道教王者归来!福生无量天尊!
(9)、“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还。”(《德道经》第三十章)
(10)、以上我们主要从与“有”相对的意义上以及“空间”意义上论述的老子《道德经》的“无”。与“有”相对的“无”,表示“没有”“不存在”的意思,而空间意义上的“无”并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没有”,而是强调“没有”后面的状态,即“没有”装、据、填、充东西的地方。并强调指出,此两种意义上的“无”都不是老子《道德经》“无”的主要内涵。也就是说,老子论“无”主要是从宇宙论、本质论、本体论层次,也即从哲学的层次来展开对“无”的阐释。通俗的说,老子《道德经》中的“无”虽然有多义,但其最主要的意义则是在哲学概念框架中得到体现的。
(11)、道家对德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有五个要素,即仁、义、礼、智、信五德。要求逐项修养,缺一不可,最终全德归道。
(12)、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13)、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老子是最早质疑宗教,反对迷信的人
(14)、老子说:管理治理众人并有事于天地,最好的办法莫如农耕那样。也就是说应当顺着作物生长的规律,不要强制它,顺从它发展的需要而照顾它、灌溉它、扶助它,这样作物必然成长得很好,能够获得丰收。因此,管理者带领众人去完成事业,同样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才能够获得丰硕的成果。
(15)、(1)在宇宙生成论意义上说“无”。这个“无”是天地之始的“无”,是混然不分的“无”,是生成万有的“无”,是生成“一”的“无”。老子将此种状态以“无名”“无”“道”等范畴来形容和描述。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1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25章),“有生于无”(40章),“道生一”(42章)。具体来说,老子是用此“无”表示万物尚未判分前的元始混沌状态,即“空虚无形”的状态。正是在此意义上老子又将此“无”说成“无物”“无形”,并以“渊兮”(深啊)“湛兮”(无形无象啊)“寂兮寥兮”(无声无形啊)等术语来形容它。此“无”是存在,而不是不存在。“湛兮,似或存”(4章),“绵绵若存”(6章),此之谓也。也就是说,此“无”是对“道”作为最原始状态的一种指代和规定。正因为如此,此“无”绝对不能被理解成“没有”和“不存在”,而实际的意思恰恰表示的是一种“存在”。
(16)、 老子、庄子他们本身一开始和道教没什么关系,甚至和道家都没什么关系,他们从未自称过道家。 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道家思想是由春秋时期的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而形成的道德理论,对后世的哲学、文学、科技、艺术、宗教、养生等等领域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华文化基石。
(17)、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
(18)、 道教十分重视生命,并在生命问题上高扬人的主体能动性,强调“我命在我不在天”,依靠风水和人的自我能力调理修炼改变命运,提高生命存在的数量与质量。道教依据“道”的生命法则,提出“生道合一”,认为修道者如能炼养而与大道相合,则将超越生死之限。在道教看来,凡是热爱自己的生命又关怀他人的生命,并进而泛爱万物生命的人,他便会与大道相通,便会“死而不亡”,使自我生命具有不朽的价值。从现在到将来,人们都会在道教生命哲学中发现对长寿之道有价值的东西,特别是它的某些操作方法如太极、气功、辟谷静养功等。
(19)、道家由老子所创,他建立了道家思想体系以及这一体系所需要的诸多范畴。正因为如此,要说清楚道家老子的思想,那是需要通过对他所构建的一系列范畴进行详说才能够做到。所以,我们要“说道”“说无”“说自然”“说无为”等,以此来全面而又具体展现老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文化观、自由观、幸福观等。
(20)、 如果有一天中国道教与传统文化民风习俗在世界盛行,中国道教风靡世界,这就说明我们中国真正强大起来了! 道教在汉唐时期被尊为“首教”、“王教”,是真正的国教,让中华民族遥遥领先于世界,在中国当今社会伟大的历史变革中,道家思想与道教文化必将越来越发挥其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功能和历史重任,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华传统文化将引领中国腾飞的伟大时代很快就会到来!妙道永恒,让我们一起跟随慧缘伯高声呼唤:道教王者归来!福生无量天尊!
(1)、道家思想的主流派有:老子、庄子、黄老学派,此外杨朱思潮可能影响了老子和庄子,同时又会于两者中。不同的学派之间思想重也不同,或偏于治国,或偏于治身。马谈所说道家,主要指黄老学派。
(2)、事进愈速,其终愈早;物长愈缓,其亡愈迟。留罪过,则延缓人类的衍化;立功业,则加速人类的灭亡。圣人不忍为大恶,亦不敢行大善,故庸德庸行;不愿碌碌无成,亦不敢赫赫有为,故空谈玄理。
(3)、 但人生在世,对尊名荣贵,华衣美食,珍宝广室和音色财货总是有所企求的,但企求超出了自然无为的规律就会出现种种有为之弊害,转化为贪欲。而修道者除了要遵守清静寡欲的教义外,还应持守朴素无为的人生态度。消灭贪欲,淡泊以明志,不有为强求,基本企求不要脱离社会实际,以全身修道为目标,却危离咎,最终达到忘其形骸,无所执著,自然无为的境界。对此,《云笈七签》中还从两个方面作了阐释:一是先当避害。远嫌疑,远小人,远敬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失,改而从善。二是要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时机。在积极通晓自然、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基础上,更好地学道修道。
(4)、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神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5)、关于道家的学术思想,纪晓岚曾经从好的方面来看,评定它是“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当然,任何一种学术思想,正如天下事与物一样,都有正反,好坏的两面;道教学术思想,固然广博精微地综罗百代,但它流传久远,加上驳而不纯的结果,便变成“支离破碎,怪诚杂乱”,可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就抛弃一个传统文化,抛弃我们的炎黄文化。
(6)、儒家主张,克己复礼,忠孝节义,忠君,孝悌,君仁,民顺,天下大平。
(7)、“自然是无为的最好表征,无为是自然的必定要求”,③无为是道家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时所采用的态度与方式。清静无为是道家的重要行为法则,人们如今也越来越意识到道家的无为显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蕴藏大为的无为,因为老子之道讲究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无为就是不违反本性,不违背内在规律,顺势而趋,形似无为,实则达到无不为之良效。
(8)、庄子将老子的“无”发展到极至,也将老子的“无为”发展到极至。这个极至就是“至人”与“逍遥”。庄子著《逍遥游》。所谓“逍遥”,指一种个人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他认为,真正的逍遥是无待,是任其自然。所谓无待,就是无条件限制,无条件约束。他例举小鸠、大鹏以至列子御风而行,都是各有所待,都是有条件的,所以都不是绝对的逍遥。他说:“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认为无为自然,有为徒劳;人只能顺应自然,不可能改变自然。又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应帝王》)认为只有凭借天地的正道,驾御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以遨游于无穷者,才是无所待、无所累的至人。至人无我、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超越生死、物我两忘、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认为,只有到达这一境界,才是绝对的无待、无累,才是绝对的自由。至人是庄子的理想人格,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二者都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极端发展。
(9)、道家是主张“保身”的,但这一概念同样不包含追求长寿的含义。《庄子》曾以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而子州支伯却以“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却之,和子华子以“两臂重于天下”劝昭僖侯莫争邻国之地等事例,说明“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不可“见利轻亡其身”(14)的价值观念.
(10)、杨朱派主张自我利益和自我天性的保护,反对侵害个体的行为。这种学派认为人的个体性很重要,要保全自己,懂得趋利避害,珍重自己的生命。既要保护自己,也不要伤害他人,希望在个体完善中达到社会的和谐。
(11)、在中国哲学史上,大多数哲学家都肯定天地万物的运动和变化,肯定动与静是运动变化过程中互相依存、互相蕴涵、互相转化的两个方面。但对动与静何者为本、何者为主的问题却有不同看法。一般来说,道家主静,儒家主动。老子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王弼说:“动起于静。”认为静是动之本。王夫之的动静观是儒家动静观的最高成果。他说:“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认为动与静互相包含,不可分离。并进一步提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以动为本,把静视为动的一种形式,比较完备地解决了动与静的辨证关系。
(12)、⊙金丹修仙内容由多个不同门派、不同领域和法脉的修行者编写或提稿。这些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金丹修仙运营者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邮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更正或删除。
(13)、而庄子、列子将“内圣”的观点发挥到一个新的高度。老子哲学,就其思想的系统性和深刻性而言,不但超过儒家,而且影响先秦诸子各家各派。
(14)、有所作为,且不对人类的衍化产生重大影响——此即无为。故圣人只空谈,而不实干;只论道德,而不建功业。但常人,若无功业,则难以立足于世:所以,功名富贵之念,固不能重,亦不可太轻。于世无害,亦无大用;养家有余,济世不足:如此普通之业,平庸之辈,才是天地之幸,人类之福。
(15)、除了顺天,道家也讲究应命。须知命运,自有当顺应之处,也有该抗争之时。对逆境,若无可奈何,要坦然接受;如能够改变,当尽力扭转。对生活,既不能着意于精美奢华,也不可甘愿于清贫困苦。
(16)、第四十七章说:“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17)、通过“说道”,使我们认识了“道”,然而,如果真正要做到知“道”,那么,则必需进一步掌握“道”所要永恒呈现的性质是什么。用老子的话说,就是“道常”什么。翻阅老子《道德经》全文,共有三处提到了这一问题。第32章说:“道常无名”;第37章说:“道常无为”;第51章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意思是说,道是永恒的,它没有可直接指称的名;道是永恒的,它没有什么作为;道的被尊崇,德的被推重,并没有谁来给万物下命令,而永恒是出于自然。在这层意义上,又可被表述为“道法自然”(25章)。由上可知,道永恒具有“三性”:一是“无名性”,二是“无为性”,三是“自然性”。正因为如此,我们无论研究道家老子,还是研究道家老子的“道”,那一定是要说“无名”,说“无为”,说“自然”的。
(18)、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19)、我国古代的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但是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20)、春秋时期,老子总结了古代道教的精髓,形成了完整的道教理论体系,表明道教已经正式形成。其学说认为“道”是最高的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1)、道家思想,是古代一种思想流派,最早追溯到上古时代,道家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思想是无所不能、永恒不灭,有辩证法因素和无神论倾向。
(2)、“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爲上。”(《德道经》第三十一章)
(3)、一般认为道家思想的特征之是幻想通过各种养生修炼而达到长寿不死,“因而开创了中医养生学”(③);或从考察养生学源流的角度说:“寿命的无限延长说,即源自哲学特别是老庄学说(④)。著名的中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强调指出:“道家思想乃是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根本”,研究道家思想体系“对于了解全部中国科学技术是及其重要的”。但他也同样认为:“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迷恋于这样一个观念,即认为达到长生不老是可能的”;“道家迷恋于肌肉坚实、肤色丰美的青春,他们相信可以找到能够用以遏制衰老过程或返老还童的技术。”(⑤)可见,李约瑟乃至许多科学史家都自然而然地将追求不死成仙的思想和服食、导引、房中、行气等各种具体养生方法的起源归之于道家和道家思想体系。
(4)、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但秦时期并没有道家这一名称。用“道”一词来概括由老子开创的这个学派由汉初开始的。这时,道家也被称为德家。
(5)、齐物论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它是一种齐彼此、齐是非、齐物我的相对主义理论。他改造了老子关于对立面互相转化的思想,把事物的运动、变化加以绝对化。他说:“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齐物论》,下同)认为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移,其形态绝不固定。由于过分强调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他提出“万物一齐”,为老子的“贵柔”“不争”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他认为,从“道”的观点看来,一切事物都是无差别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没有确定不移的是非标准。他说:“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忄危?怪,道通为一。”认为小草茎与大屋柱、丑人与美人以及各种怪异乘戾的现象都是同一的。他反对“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认为人的名、言、概念总是把事物分割开来把握,根本无法表达“道”。由于“囿于物”,受条件限制,人们不可避免产生“成心”,即主观片面的认识。有了“成心”,便自以为是,以彼为非,于是就产生了是非之争。庄子认为:“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一切是非之争都是对道的割裂。而以“道”的观点来看,“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非的区分是没有必要的。庄子的齐物论有见于运动的绝对性,却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有见于知识的相对性,却导致否定是非标准,陷入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6)、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并做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
(7)、道家道教的人生哲学能起到安慰人们精神上遭遇的幻灭与痛苦的作用,象服镇痛剂,使人以豁达平静的心态对待失败,维系人生的平衡。但道家道教哲学也可以是成功者的哲学,成功者以此人生哲学为明镜,不时提醒自己“福兮祸之所伏”,不飞扬骄横,功成不居,保持成功的力度与长度。
(8)、阴阳调和,方能长久。介于阴阳之间,不偏不倚,便是万物最稳定的状态。而中庸之理,易行难知;向阳之心,乃人之常情:圣人以己度人,故成人之美而尽心传道。
(9)、 另外,道教的一些古代黑科技风水命理学,也不同程度缓解帮助当代人的人居环境与生存发展的需要,帮助满足人们是与预测命运调理风水的心理需求。道教文化给予当代人身理和心理健康的帮助是十分明显的事实。
(10)、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
(11)、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技术越来越先进,但是人们离道失德也越来越严重,社會的罪惡和痛苦不斷增加。
(12)、庄子论道,深入浅出,读者易于从他的朴实的比喻中领悟到深奥的哲理。
(13)、《老子》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哲学体系的著作,其思想的传播,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和心理都有深远的影响。老子的思想曾对孔子和孙子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直接继承道家传统的庄子思想对后来的佛教禅宗和中国文艺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的追求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14)、黄老之学主张一切自然,万物都要以自然为本。物我之间都要有自然,共同自在逍遥。同时主张休养生息,恢复精力,一切从简,这种学派思想特别适合经历战乱后的国家。
(15)、“儒家,释家,道家”的内容和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巧心情网 » 精选135句2、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道家思想的主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