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关礼的名言
1、古人关于礼的文章
(1)、(解读)天体的运行强健有力,君子应该以它为榜样,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息。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往往有自己的体会,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行:运行,运转。健:强壮有力。
(2)、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不学礼,无以立。”
(3)、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4)、Theancients,whowishedtopromoteillustriousvirtueunderheaven,firsthadtoruletheirownstateswell.Wishingtogoverntheirstateswell,theyfirsthadtomanagetheirfiefdomswell.Wishingtomanagetheirfiefdomswell,theyfirsthadtocultivatethemselves.
(5)、译文: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
(7)、《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四书》指是指《大学》(《礼记》中一篇)、《中庸》(《礼记》中一篇)、《论语》、《孟子》,五经则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有关礼仪的七言绝句古诗早发白帝城(又名下江陵)诗人:李白朝代: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8)、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太息·宿青山铺作》
(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10)、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1)、在造就一个有修养的人的教育中,有一种训练必不可少,那就是优美、高雅的谈吐。——哈佛大学前校长伊力特
(1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1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4)、译文:说话实在而行为有法度,所以活着的时候志向坚定不移,死了以后也不会影响他的好名声。
(15)、有一种内在的礼貌,它是同爱联系在一起的:它会在行为的外表上产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礼貌。——歌德
(16)、出自《韩非子·观行篇》,意思就是:人不借助镜子,光凭眼睛不能修整自己的胡须和眉毛;不通过道术,仅有智慧不会发现自己行事的失误和偏颇。
(1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
(18)、《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19)、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法·孟德斯
(20)、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古代关于礼的名言
(1)、(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恒:常常。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3)、一位考745分清华学霸,给中国家长的10大忠告,知道越早孩子越好
(4)、(解读)人可以在忧思祸患中成长,也可以在安逸享乐中灭亡。艰苦的环境能锻炼人,能使人更坚强地生存发展;安乐的生活容易腐蚀人,使人颓废乃至灭亡。
(5)、讲礼貌不会失去什么,却能得到一切。——玛.沃.蒙塔古:《书信集》
(6)、表面上礼仪有无数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却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平易近人。——米莉。波斯特
(7)、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9)、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约翰·洛克
(10)、侍于君子,不顾望而对,非礼也。——《礼记·曲礼下》
(11)、———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礼貌是博爱的花朵。不讲礼貌的人谈不上有博爱思想。
(12)、(解读)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这句话对于青少年来说,提出了早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在今天看来,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说法,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
(13)、我们用真诚去浇灌,用热情来哺育,让礼仪之诗永久珍藏在彼此的心里。礼仪是一首诗,一首淡雅清晰的诗。
(14)、感悟:此句意在说明做人要谨言慎行,对人不要说不该说的活,也不要做不该做的事。这既可以避免授人以柄,招致非议,也是君子的个人修养。事情的成败得失,很多时候取决于说话之人能否在适当的场合说出适当的话。
(15)、(解读)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孤陋寡闻。事实证明,学习伙伴有益于学习的进步。
(16)、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贝多芬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17)、译文:孟子说:“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不同。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
(18)、译文:汉代学术之风盛行,朝廷大义当道。五千个人都能阐述道德,三百人都能讲好礼仪。学士们身穿各色衣服,笼子里装满了黄金,大家也不理睬。谁的学识最渊博呢?大家一起来吟诗作对。
(19)、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下面是孔子关于礼仪的名言,请看。关于礼的名言孔子子曰:不迁怒,不二过。
(20)、从仪态了解人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的本来面目,往往具有相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达·芬奇
3、关于礼的古籍
(1)、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唐代杜甫《百忧集行》
(2)、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庄辛谓楚襄王》
(3)、———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礼貌是博爱的花朵。不讲礼貌的人谈不上有博爱思想。
(4)、(解读)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6)、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孟子.离娄下》
(7)、(解读)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欲:想,希望。勿(wù):不要。施:加,给。
(8)、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9)、译文:我有三宝,我一直都在持守着它。一个是慈爱,一个是节俭,一个是不出人头地。
(10)、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11)、 一切音乐都起源于人的内心。人的内心之所以产生活动,是受到外物感发的结果。人受外物的感发而产生内心活动,所以会通过音乐表达出来。
(12)、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不得百人。
(13)、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曾国藩
(14)、(推荐收藏)自然冥想系列音频第二周早晚的冥想引导
(15)、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
(1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17)、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0)、在美的方面,相貌之美,高于色泽之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之美,又高于相貌之美。——培根
4、中国古代关于礼的故事
(1)、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契科夫
(2)、这种落于俗套的高贵和风雅是再平庸低劣不过的。 ——雨果
(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如梦令》
(4)、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史典》
(5)、请给老人让座,因为有你的未来;请给小孩让座,因为有你的过去。
(6)、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巧心情网 » 精选66句古代关于礼的名言(关于礼的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