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71句屈原的诗词作品有哪些(《端午》古诗屈原)

屈原的诗词作品

1、屈原的诗词作品集

(1)、裴迪 (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 积雨晦空曲,平沙灭浮彩。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后期屈原被流放后,又在《离骚》中发出了不能为国效力的长长的感叹,是这位爱国者激情的舒发与愤懑之作,在自己极力主张的对外联齐抗秦,对内改革变法的思想在贵族保守派的攻击下失败,不能为国效力时,他只能悲愤地走开,百折不挠地去寻求理想中的人生道路,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3)、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的千古名句

(4)、于季子 (咏项羽) 北伐虽全赵,东归不王秦。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

(5)、翻译: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

(6)、然而秦国对六国联盟的忌惮和楚国国内小人的迫害,致使屈原离明君治国越来越远。

(7)、《九章》包括9篇作品。依王逸《楚辞章句》的次序是:《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这9篇的作者,王逸都定为屈原。

(8)、这种构思更适宜于表现抒情诗瞬息变化的激情。诗人设想的天界是在高空和传说中的神山昆仑之上,这是与从原始社会开始形成的一般意识和原型神话相一致的;

(9)、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屈原的千古名句

(10)、被愚弄的怀王恼羞成怒发兵攻打秦国,大败,再次动员全国部队攻秦,又一次惨败。

(11)、在派人收取土地的时候,张仪却说只许诺了六里地,相当于给楚国一个村庄。

(12)、忽然回过头来放眼远眺啊,看到了辽阔大地的四面八方。

(13)、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14)、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15)、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屈原的千古名句

(16)、王维 (辋川集·茱萸沜) 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傥留客,置此芙蓉杯。

(17)、鲍溶 (送僧择栖游天台二首) 身非居士常多病,心爱空王稍觉闲。师问寄禅何处所,浙东青翠沃洲山。

(18)、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九歌)

(19)、王维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20)、为换取张仪许诺的六百里之地,怀王不顾屈原的极力劝谏,与齐国断交。

2、屈原的诗词作品有哪些

(1)、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屈原的千古名句

(2)、    初夏雨,过端阳,龙舟竟渡感流光。门悬艾草民风继,佳节神州新粽香。

(3)、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离骚)

(4)、裁剪荷叶做出我的上装啊,连缀花瓣做出我的下装。

(5)、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6)、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归乡乐平里(今秭归县屈原乡屈原村)人,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7)、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8)、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9)、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九章·涉江)

(10)、诗歌通篇是第一人称叙事的结构,情节分明,脉络清晰,而它的言志、抒情,则全都融入叙事过程之中,密切结合情节发展的具体阶段来进行,从而达到一种悲愤倾诉的强烈效果。

(11)、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继续进行变法改革,与旧贵族和一切顽固势力进行斗争。

(12)、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土伯九约,其角觺觺些。敦脄血拇,逐人伂駓駓些。参目虎首,其身若牛些。此皆甘人,归来!恐自遗灾些。

(13)、其时屈原虽已被放逐,但仍然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希望君王能够醒悟,重新启用他而使楚国的风气得到改变,强国之策得以继续推行。然而,直到死,怀王也没有醒悟。 太史公评价:“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14)、《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

(15)、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16)、《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

(17)、屈原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生命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时光飞逝、美人迟暮的时间紧迫感和冷峻的死亡意识。面对大自然的四季变换,能引发人类共通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中国古代文人对美人迟暮之感的抒发,代不乏人,历久弥新。但是还没有谁像屈原那样面对时间飞逝而产生紧迫甚至恐惧的感受。

(18)、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出自唐代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19)、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著名诗人,政治家,国学大师,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20)、鲍溶 (秋夜怀紫阁峰僧) 满山雨色应难见,隔涧经声又不闻。紫阁夜深多入定,石台谁为扫秋云。

3、《端午》古诗屈原

(1)、王维 (山茱萸) 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2)、乱曰:献岁发春兮,汨吾南征。菉蘋齐叶兮,白芷生。路贯庐江兮,左长薄。倚沼畦瀛兮,遥望博。青骊结驷兮,齐千乘。悬火延起兮,玄颜烝。步及骤处兮,诱骋先。抑骛若通兮,引车右还。与王趋梦兮,课后先。君王亲发兮,惮青兕。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3)、刘勰的《文心雕龙》,概括王逸的观点,写了《辨骚》一章,除证明屈原作品有异于《风》《雅》的四点以外,也有同乎经典的四事。

(4)、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竹里馆)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

(5)、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如《九章·哀郢》开头写道:“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意。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诗人对国破家亡之痛,民离失散之苦,表现出十分愤汽的情绪。出他独有的奇崛愤激、凄凉幽冷的诗歌。在许多诗中,他对当时社会不重视贤才、自己怀才不遇表示了极大的愤慨。诗人在愤激又流露出凄凉幽怨的情调。屈原楚辞虽然情调激楚,然由于胸襟的博大,感情的深沉,因此意趣幽深,读来毫无浮泛或轻躁之感。这种幽深的意趣,深含在他写的各类诗中。且不说《离骚》表达的那种深厚的爱国热情以及诗人对国家民族的涓涓之诚,深深的扣动着读者的心弦,就是《天问》那种以问句构成的形式奇特的诗歌,在反问中包含着相当深刻的思想,充分表现出他的渊博和睿智。使诗意趣丰富,神理超拔,给读者以美的启示。

(6)、哀莫哀兮生别离-乐莫乐兮心相惜。 --屈原

(7)、第一章(被贬)53行:诗人从自己的家世和出生写起,回顾了自己有生以来的努力、追求、奋斗以及所遭受的失败,满腔悲愤地表述了矢志不渝的精神和九死未悔的态度。

(8)、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9)、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诗词欣赏

(10)、周慎靓王元年(前320年),仲春三月,屈原应楚怀王之召出山进京。这一年他在鄂渚为县丞。

(11)、洪兴祖作《楚辞补注》一书,他对屈原评价云:“屈原,楚同姓也。同姓无可去之义。”为屈原的自沉辩护说:“同姓兼恩与义,而屈原可以不死乎?”洪氏以为,屈原不离开楚国是由于当时“楚无人焉,屈原如去国,则楚必从而亡”。因此他说:“屈原虽被放逐,又徘徊而不去楚,其意是生不得力争强谏,死犹冀其感。”(按:指楚王悟而改行)由此亦可见,屈原“虽死犹不死也”。

(1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13)、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没想到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官。

(14)、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屈原的千古名句

(15)、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

(16)、活动历时两个月,学校共收到参赛作品400余份,展出作品35份,选送2017级5班学生尹鸿雁(指导教师喻宏伟)、2017级6班学生刘霞(指导教师李朝纲)两篇作品参加合江县复赛胜出,取得泸州市决赛资格。

(1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屈原的千古名句

(18)、董思恭 (咏李(一作太宗诗)) 盘根植瀛渚,交干横倚天。舒华光四海,卷叶荫山川。

(19)、《天问》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除《离骚》之外的另一篇长诗,有浓厚的道家色彩。也是其代表作之收录于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中。《天问》通篇是屈原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

(20)、鲍溶 (长安旅舍怀旧山) 昨夜清凉梦本山,眠云唤鹤有惭颜。青莲道士长堪羡,身外无名至老闲。

4、屈原的诗词作品离骚

(1)、意思是: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

(2)、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屈原的千古名句

(3)、礼魂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5)、王维 (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城隅一分手,几日还相见。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6)、周赧王十九年(前296年),楚怀王死于秦国,秦国将他的尸体送回楚国安葬。诸侯由此认为秦国不义。秦国、楚国绝交。屈原于周赧王十九年被免去三闾大夫之职,放逐江南。他从郢都出发,先到鄂渚,然后入洞庭。

(7)、殷尧藩 (游山南寺二首) 踏碎羊山黄叶堆,天飞细雨隐轻雷。朗陵莫讶来何晚,不忍听君话别杯。

(8)、周显王四十年(前329年),居乐平里。屈原虽出身贵族,但因自幼生活在民众之中,加以家庭的良好影响,故而十分同情贫穷的百姓,从这时起,小小年纪便做了许多体恤民众的好事,博得了众口一词的赞誉。

(9)、周赧王六年(前309年),秦武王二年,齐宣王欲为纵长,恶楚之与秦合,遣使遗楚王书,怀王犹豫不决,昭睢力谏,遂不合秦而合齐以善韩。屈原不能参与朝政,极可能通过昭睢等大臣敦怀王合齐。

(10)、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

(11)、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魂魄毅兮一作:子魂魄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巧心情网 » 精选71句屈原的诗词作品有哪些(《端午》古诗屈原)

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