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古诗五年级下册【文案142句】

谐音古诗五年级下册

1、

(1)、(23)麻布袋草布袋--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2)、(4)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3)、十两纹银------------一定。(一锭)。

(4)、(24)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5)、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为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后代诗人多以《竹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土风俗。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6)、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7)、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8)、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书,全家欣喜若狂。

(9)、(4)师(小结):你看,平时我们要说好普通话,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或闹出笑话。

(10)、(10)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11)、山歌冯梦龙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颠倒看,

(12)、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13)、仰头看桐树,桐花特可怜。愿天无霜雪,梧子解千年。——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秋歌》

(14)、部编版五(下)古诗讲解:第8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5)、八音齐奏,笛清(荻青)怎比萧和(萧何)

(1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17)、注:这个只是故事,很可能是后人杜撰,我未曾考证。

(18)、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19)、还同一叶落,对此孤镜晓。丝(思)缕乍难分,杨花复相绕。时役人易衰,吾年白犹少。

(20)、“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2、

(1)、视频: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课文讲解

(2)、(出示课件)“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沿用至今。

(3)、(13)生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4)、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

(5)、何当共剪西窗烛(嘱),却话巴山夜雨时。

(6)、每句首字皆为”独“,每句中字皆为”一“,同头同心,可谓妙之又妙。

(7)、(9)灯草拐杖--做不了主。(做不了拄)。

(8)、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9)、一年级下册语文          一年级下册数学

(10)、      完成学习单,深入体验谐音歇后语。

(11)、《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2)、    上弦的月亮——(            )

(13)、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14)、孙膑①尝与庞涓②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③之,欲隐勿见。

(15)、    贾宝玉:谐音“假宝玉”,表明了他是具有反叛精神的“真顽石”。妙玉:谐音“庙玉”,表明了她的身份,是出家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谐音“原应叹息”,暗示了她们可悲的命运。

(16)、师:利用汉字同音字或近音字,代替本字,产生的有趣现象,叫做谐音。

(17)、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竹枝》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18)、(3)教师总结: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这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

(19)、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20)、视频:五年级下册语文16《田忌赛马》字词学习

3、

(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无情)却有晴(有情)。

(2)、依微水戍闻钲鼓,掩映沙村见酒旗。风暖草长愁自醉,行吟无处寄相思。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视频:五年级下册语文20《金字塔》字词学习

(6)、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好大的掸子)。

(7)、分野中峰变,阴晴(情)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8)、(87)灶神上贴门神--话(画)中有话(画)

(9)、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10)、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11)、(39)航空兵翻觔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

(12)、(4)师(小结):谐音不仅出现在歇后语、笑话里,还出现在对联、古诗、口彩中,甚至连取名也会运用到谐音。下面我们来读一读儿歌。(生读)

(13)、黏窝窝掺黄莲——一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

(14)、水国蒹葭夜有霜(伤),月色山色共苍茫。

(15)、  (2)在文中作批注,从对谐音歇后语的构成和书写规则的发现切入。

(16)、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17)、《百鸟归巢图》明·伦文叙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石食。

(18)、耕地裏甩鞭子--------吹牛。(催牛)。

(19)、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情)夜,江山非故园。石泉流(留)暗壁,草露滴秋(愁)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20)、(52)王八肚裏插鸡毛--归心似箭。(龟心似箭)

4、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留),春风不度玉门关。

(2)、    林黛玉葬花——(              )     

(3)、(56)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自染)。

(4)、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5)、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留)。

(6)、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7)、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送杜十四之江南》唐·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想),君去春江正渺茫。

(8)、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9)、(73)扯胡子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

(10)、二猿落入深山中,小猴子怎敢对锯(对句)

(11)、盐店里谈天——闲得没事做。(咸得没事做)。

(12)、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13)、视频:五年级下册语文2《祖父的园子》课文讲解

(14)、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15)、(15)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1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留)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7)、视频:五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字词学习

(18)、荆吴相接水为乡(想),君去春江正渺茫。

(19)、      小组讨论,填写使用谐音的注意指南。

(20)、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5、

(1)、视频: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字词学习

(2)、《秋夕有怀》唐·杜牧念远坐西阁,华池涵月凉。书回秋(愁)欲尽,酒醒夜初长。

(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预习单,寒假里给孩子收藏一下!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一年级下册语文          一年级下册数学

(6)、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杨柳枝》唐·温庭筠井底点灯深烛(嘱)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

(7)、井底点灯深烛(嘱)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

(8)、 汉语拼音            看图写话

(9)、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姜维)实难旅步(吕布)

(10)、银烛(嘱)秋(愁)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11)、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12)、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13)、《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4)、春风知别苦,不遣柳(留)条青。《南浦别》唐·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愁)。

(15)、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

(16)、(35)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南上加南)

(17)、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黄河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可见冲没是宋以后的事了。

(18)、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19)、(30)黏窝窝掺黄莲--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

(20)、《门内添“活”字》是一个关于汉字的历史故事,聪明的杨修由曹操写在花园门上的“活”字即猜想是嫌园门太宽大了。

(1)、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解缙

(2)、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必背古诗及解释》,建议收藏看看!

(3)、井底点灯深烛(嘱)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4)、    大年初一翻黄历——(         )

(5)、视频:五年级下册语文14《刷子李》字词学习

(6)、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7)、打灯笼搬石头--------照办。(照搬)。

(8)、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改鞋归正)。

(9)、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曹操),恨关羽不得张飞

(10)、桂魄初生秋(愁)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11)、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12)、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13)、孔子生于舟(周)未光舞(武)起自汉中(光舞:闪电;汉中:天空)

(14)、视频:五年级下册语文14《刷子李》字词学习

(15)、    春天的杨柳——(             )

(16)、部编版五(下)古诗讲解:第10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7)、(1)师:不仅仅是对联,在古诗中也经常可以见到谐音的妙用。全班先自由读一遍,小组合作找一找谐音字,再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18)、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19)、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20)、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留)绕蜀城。

(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2)、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并对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视频:五年级下册语文10《青山处处埋忠骨》字词学习

(4)、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6)、(45)皮皇帝的妈妈--皮太厚。(皮太后)

(7)、所以叫歇后语。歇后语可以分为喻意性和谐音性两类。教材中出现的是谐音性歇后语。它们的特点是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8)、(3)小结:古人讲求谐音避讳。取名时,更是讲究。如果一个姓“于”的人取名“刚”,则会使人一听就想到“鱼缸”。为了避免造成不愉快的联想,使用谐音取名时一要优雅,二要合理,以免产生不良后果。不仅取名如此,有时混淆两个同音词的意思,也会闹出笑话。

(9)、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好大的掸子)。

(10)、粪船过江------------装死。(装屎)。

(11)、(7)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好大的掸子)。

(12)、哑子食着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这个比较通俗。

(13)、钝刀破竹------------想不开。(响不开)。

(14)、墙上栽菜------------无缘。(无园)。

(15)、不知细叶谁裁出,月春风似剪刀。《叹白发》唐·韦应物还同一叶落,对此孤镜晓。

(16)、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愁)。

(17)、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8)、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唐·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留)。

(19)、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20)、两舟并济,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

(1)、孔夫子搬家                          从来不出门

(2)、寿星齐仙鹤----------没路了。(没鹿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巧心情网 » 谐音古诗五年级下册【文案142句】

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