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108句高二论语十二章注释(论语十二章注释手写图片)

论语十二章注释

1、论语十二章注释全部

(1)、文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了各自志向:“          ,            。         :‘         !’          ,            ?”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guǎ),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5)、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6)、子曰:“饭疏食饮水①,曲肱②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③我如浮云。”(《述而》)

(7)、立:立身处世,指能有一定的造就。站起,站住脚。

(8)、①[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9)、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0)、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1)、注释:曾子,曾参;  吾,我;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泛指多次;为,替,给;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1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3)、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4)、字词解释: 故:旧的知识,知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可以凭借。 以:凭借为:做,成为。

(15)、南怀瑾先生对于本章有不同的看法,“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这根木头的内部本来就已经腐坏了,你再去在他外面雕刻,即使雕得外表很好看,也是没有用的;“粪土之墙”,腐土垒的墙,它的本身便是不牢固的,会倒的,这种里面不牢的墙,外表粉刷得漂亮也是没有用的。宰予是由于身体不好所以才出现了白天睡觉的情况,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健康的身体是求学的根本,没有一个好身体,是无力承担学习的重负的。“而于予与何诛”的意思则是这种情况责备宰予又什么用呢?最后一句“于予与改是”则解释为经过宰予这件事,使孔子的想法有所改变了,一个人即使有再好的学识,如果身体不行,结果也不一定就能实施。对于求学也一样,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还是无法完成学业或事业的。

(16)、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17)、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18)、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19)、子曰:“知之①者②不如好③之者,好之者不如乐④之者。”(《雍也》)

(20)、子在川上①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②。”(《子罕》)

2、高二论语十二章注释

(1)、(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3)、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反省: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学而》)

(4)、(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5)、(译)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7)、大意: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相结合。

(8)、⑥[学而]和下文的“为政”“雍也”“述而”等一样,都是《论语》的篇名。这些篇名都是从各篇第一章摘取出来的,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9)、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yù)之中矣,是社稷(jì)之臣也。何以伐为?”

(10)、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

(11)、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

(12)、字词解释:之:代词,指学问和事业,好:喜欢、爱好,乐:以……为乐趣

(13)、在《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           ,           。

(14)、子曰:“三军①可夺②帅也,匹夫③不可夺志也。”(《子罕》)

(1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逝,往;离去。斯,代词,者,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18)、子曰:“知之①者②不如好③之者,好之者不如乐④之者。” (《雍也》)

(19)、善者:好的方面,优点。善,好。者,......的人

(20)、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3、论语十二章注释手写图片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    优秀的事物,包括人,总是能够激起最深层的共鸣,所以永远不会过时。有时在一段时期内会发现同时在读的几本书的内容是互通的,原因之一就是“本质”的内核其实并不多,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语言去解释。

(3)、译文: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却也不可以夺去他的志气。”

(4)、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一个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5)、字词解释: 焉:于此,在其中,择:选择,善者:好的方面,优点,从:跟从、学习。

(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7)、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子曰:“贤哉,回①也!一箪②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③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0)、子夏①曰:“博学而笃志②,切问而近思③,仁④在其中矣。”(《子张》)

(11)、君子对道义通晓(看重),小人对利益通晓(看重)。

(1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为政》)

(14)、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5)、孔子对着滔滔江水感慨的说:“时间就想着江水一去不回呀!”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6)、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17)、三省:多次开展自我检查。特指多次。一说,是指三个层面。省,自我检查、自我反思。为人正直谋:帮人统筹规划事儿。

(18)、(赏析)也有译作“早上明白了道,晚上死了也可以”,总觉得太狠,学识诚可贵,生命价也高。“死”作为动用法,译作“为……而死”更好。

(19)、季氏将伐颛臾一事,不见经传。后世注家以为是子路、冉有向季氏转达了孔子的意见,季氏惧祸而止。《史记·孔子世家》载:“仲由为季氏宰”在前497(定公十三年);季康子召冉有在前492(鲁哀公三年),其时子路随孔子在陈。至于二人何时同为季氏家臣,则不得而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有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季路、冉有才能的事,也不著年代。据推测当在鲁哀公初年。

(20)、分析文义 子曰:“ 贤(品德高尚)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忍受)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乐于学)。贤哉,回也!” 句子划分停顿: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课文探究

4、论语十二章注释抄写图片

(1)、曾子①曰:“吾②日③三省④吾身:为人谋⑤而不忠⑥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⑦乎?传⑧不习乎?”(《学而》)

(2)、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           ,           ,           。

(3)、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通假字,同“悦”,愉快。

(4)、(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5)、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6)、译文:孔子说:“知道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7)、颜渊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返归于周礼就是仁。一旦所有的人都约束自己返归于周礼,全天下就尽归于仁了。对仁的追求完全取决于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具体的做法。”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9)、肱(gōng):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10)、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

(11)、②[逝者如斯夫(fú),不舍昼夜]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逝,往,离去。斯,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语末,表示感叹。

(12)、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13)、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4)、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1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6)、(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7)、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18)、文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           ,            。”

(19)、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七年级论语十二章注释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3)、在《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           ,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

(4)、子路、曾皙(xī)、冉(rǎn)有、公西华侍坐。

(5)、    因此一部经典作品就像一道特殊的光源,不同时代的读者去赏析它时,都会被这道光源照进内心中不曾被照亮的部分。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去读它,也会因为想法和境遇的改变而产生不同的领悟。

(6)、(赏析)喻,明白,通晓,这里可译为“懂得”。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君子重义,小人重利;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

(7)、文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          ”去暗示,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8)、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却不会逾越法度规矩。”

(9)、注释:①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这里是吃饭的意思。古代汉语中,“水”指冷水,“汤” 指热水。 ②肱(gōng):胳膊。 ③于:对,对于。

(10)、(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2)、切问而近思:恳切的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

(13)、(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4)、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1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6)、在《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           ,”,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

(17)、           ,           。

(1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9)、鼓:弹。瑟:古乐器。希:同“稀”,稀疏,这里指鼓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舍:放下。作:立起来,站起身;撰:才具,才能。

(20)、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①?人而不仁,如乐何?”

(1)、大意: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提倡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2)、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3)、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6)、(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7)、子在川上①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②。”(《子罕》)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巧心情网 » 精选108句高二论语十二章注释(论语十二章注释手写图片)

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