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性还是社会性
(1)、这是一个摄影师所拍的死亡肖像系列,他拍摄了这些人弥留之际的样子,通过这些影像你可以去想象这个人的一生,体味生命逝去的感觉。这种感受,有时候不是用语言可以描述清楚的。
(2)、(2)教育的最基础功能是影响社会人才体系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现代社会重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包括: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潜在劳动能力;形成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
(3)、而我们也正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过程、陪伴过程,帮助孩子一点点为自己画像,找到自我。
(4)、在这本著作《什么是教育》中,雅斯贝尔斯用哲学的眼光来阐释理想的教育,在作者看来,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5)、第我提倡“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这里说的活动更注重思维活动。除了在课堂上教师要激发学生思考,而不是把现存的结论传授给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要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启发学生思考。
(6)、第教师要主动提倡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并不是个人的个别学习,学习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是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同伴一起共同讨论探索进行的。
(7)、放一匹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奔放地成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小马的主人需要多大的无惧的心啊!他会担心小马在道路上遇到这样那样的危险,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会担心,放任小马,它以后会怎样,它长大会如何。你怎么敢对你的小孩撒手?你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在一个小孩的自由形态上,可以看出一个家长无惧的心到底有多大。不是像老天一样大胆的人,他的小孩无法享受那纯然无边的天空大地。
(8)、柔弱甚至示弱是一种根本性的教育素养,堪称教育的第一素质。要让孩子的心灵乐于依靠,教育者应有一个美德,那就是——让自己变得柔弱起来。因为,只有自己的内心变得柔弱了,才能缩小孩子的心灵与你的心灵之间的距离,才能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
(9)、最早的人工智能翻译是基于语法和单词的原理。比如说“吃苹果”——“我”是主语,“吃”是谓语,“苹果”是宾语。问题来了,“中国队大胜美国队”,谁赢了?中国队赢了;“中国队大败美国队”,谁赢了?还是中国队赢了。
(10)、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TheodorJaspers)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11)、工业时代,工程师跟技术员彼此互相学习,共同促就,好比做设计,既需要有设计师,还得有结构工程师,米德把这叫做“并喻文化”(指长辈和晚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
(12)、第教育是人类社会活动所特有的。教育是培养人的而不是培养动物的。因此,诸如“教猴子骑自行车”这类与动物有关的活动都不属于教育;
(13)、其实“管理”的核心不在乎“管”,而在乎“理”,理明方向、理清思路、理顺方法步骤、理出学生学习成长和未来发展的科学路径。
(14)、●比尔盖茨TED演讲:面对病毒爆发,全世界都没准备好
(15)、我们知道什么东西对他最好,我们知道什么样的道路对他最好。从其一生的长远角度来看,你真的知道什么对你的小孩最好吗?以你的“知道”来控制你的小孩按照你的道路行走,把你认为是好的或对的东西强加给你的小孩,那简直是挟持,你在挟持他的生命自由。
(16)、投稿邮箱:1340863327@qq.com
(17)、教育的任务是立德树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里这样的话:“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做人比做事重要,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教育同样有其自身的规律,有其自身的法律法规。教育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们都要做人有底线,做事讲原则,行动守规矩,为人做榜样。做人比求知重要,一个教育人纵然是满腹经纶,可他牢骚满腹,理想信念缺失又有何用?一个学习者纵然是学富五车,可他怨天尤人,道德水准低下又有何用?要明白,学会感恩比求知重要,学会尊重比求知重要,身心健康比求知重要,立德就是博施济众,孔子曰:“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立德树人需要关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的教育人心胸不豁达,没有爱的学习者无动力,没有爱就难以育才。立德体现在公平,立德显现于公等。立德就是使全体教育者机会均等,同台竞技。树人就是身先垂范,“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身正不怕影子斜,别人苟且,我不苟且。立德树人是教育人最要紧的事,是读书人最关键的事。立德树人就是不护短,就是不偏见,就是不固执,就是引受教育者走正道。立德树人就是严于律己,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立德就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执着,树人就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守望。
(18)、与“教育现象”相对。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教育,它的职能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人的发展,培养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个基本特点存在于各种社会的教育活动之中,并使之区别于人类其他社会活动。
(19)、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育人的心灵。在教育的所有原理中最基本的是“认识你自己”。这是任何人尽快把握任何学术领域的最大动力。认识了整个世界、全部的历史,而不认识自己,终究是愚人;征服了全世界、控制了人群,而不能约束自己的喜怒爱憎,终究是弱者。无视做人的原则,教育的结果一定是一个扭曲残缺的心灵。教育是生态农业,不是现代化工业。对教育,要宽、柔、养、育,而不是倾力打造。
(20)、===========================
2、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1)、真正的爱是一种无为。它没有要求,它里面没有任何恐惧的阴影,它不隐藏任何掌控的企图。它像太阳给予万物光和热一样,给出本性的能量。你不期待他,不要求他和本来的自己有所不同,不试图改造或修正他。真正的爱是完全无条件的。无论如何你都爱他,怎么样你都爱他,你的爱甚至和他无关。这才是真正的爱。这爱像老天对万有的态度一样,给予你但对你没有要求、没有期待,他对你无为。
(2)、把学生的大脑灌满,那是传统的教育方式。传统的教育方式永远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到了科技创新领域,那就远远不够了。因此,教育必须进行改革。但是,改革又并不是完全抛弃传统,该灌输的还必须灌输,因为没有灌输就没有知识的积累和储备,试想,一个没有知识积累和储备人,即使打开了心智,他又如何去创新呢?所以,打开学生的心智必须与灌输知识同时进行,让孩子们在积累和储备中打开心灵的窗口。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热爱,只有充满热情,才能产生更大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已经成为共识。为什么现在一些学生不爱学习,对知识没有热情和兴趣,对学习没有信心,正是因为他们的心灯还没有点亮。为什么一些学生因为一点儿小事就要进行校园欺凌,为什么一些学生因为一点儿小事想不开就去跳楼,因为他们不懂得敬畏生命,缺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生产力说。认为教育是生产力,教育能生产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教育事业发展规模速度、教学内容、手段、形式受生产力制约;教育有受生产关系决定的因素,但一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归根结底都由生产力决定。
(4)、释义:父母毫无掩饰的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而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父母就要以身作则,为其树立一个好榜样。
(5)、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能应对变故,能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
(6)、如果你与你的小孩关系混乱了,如何处理好你与他的关系?处理好你和你信念的关系即可。请深入你自己的内部,理解你真正的想法,这才是解决人际关系的根本要点呢。
(7)、教育是一种自醒,是一种人类的自醒,一种你的自醒。在完成自身生命圆满之途上,孩子及其教育是一座桥。踩着这座桥,你回到了你自己。孩子是你的投射之物,教育是你的投射手段。在实现孩子的圆满之中,你必圆满你自己。同样的道理,你在圆满自身的过程中,你的小孩也必圆满。外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结果,内在世界给予外在世界它美好的能量。
(8)、你确定什么样的道路才是你的孩子该走的最好的人生道路?你是上帝吗?如果你真的是上帝,那就像上帝一样去做,彻底撒手让孩子自己成长。看,那天底下的众生——老虎、狮子、蚂蚁、蜜蜂,哪一个不是它们自己在成长,上帝可没有操控它们的人生道路哦。
(9)、2021年11月8日,为教师终身研修服务的“云上翰林院”智慧教学研修平台上线了。它打破了传统教研活动的时空阻隔,创新型的赋能教师成长中多个学习场景,如个备集备、磨课、听评课、PBL项目化学习、名师带高徒等。这激发着每一个老师,通过外界的帮助,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己。
(10)、当一个小孩是家庭中的“人质”时,你猜,这个小孩能否受到真正的良性教育?小孩变成了家庭内在恐惧之河上的波涛,他当然无法获得那生命中真正需要的。当你恐惧,他能感受到恐惧,即使他很小;当你放松或自信,他也能感受到。小孩是一个敏感的接收器,他在反映你的声音和信息。
(11)、在那无明中,以爱或对他好的名义,你对你的小孩做过多少蠢事你知道吗?当一个人在无明中时,你怎样对待自己,你就怎样对待他人。你用惩罚自己的方式来惩罚你的小孩,你用责备自己的方式责备他。当你还是一个有许多问题的家长时,你怎能教育出一个和你不一样的小孩?你管得越多,他越成为你。你管得越多,他越成为你不希望他成为的那部分——成为你内心中所讨厌的自己的那个形象。只有你管他越少,他才会越来越不像你,越来越发展出你生命中所没有的新的部分。
(12)、所谓“全体性”,广义地说,是指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任何一名社会成员,均必须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途径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
(13)、“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这句话节选自——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1977)一书。
(14)、●所谓成长,就是经历。所谓卓越,就是经历非凡。
(15)、家长意味着“头脑”,孩子代表着“心”。当生命的存在看似出现问题时,那是“头脑”出了问题。“心”一直健康,“心”怎么可能有问题呢?没有你的角度、判定、认为,你眼中会有有问题的小孩吗?谁制造出了一个有问题的小孩?你。是你创造了一些问题概念,然后投射在孩子身上。是你眼花,把一块完美无瑕的玉看成了一块丑陋的石头。
(16)、只有天真你才有可能成为奥威尔,只有天真你才有可能成为爱因斯坦,只有天真你才有可能成为李白和杜甫。今天的你,还有这份天真吗?
(17)、教育者要保护孩子的主动性,关键是放下自我。教育者的美德是由于放弃自我而成的,比如放下我们固守了很多年的所谓师道尊严。放下自我,就是把教育者的自我缩小到比尘埃还小,镶在孩子的眼睛里,孩子也不会感觉不舒服。
(18)、我们需要通过新的更强烈的方式去理解什么是哲学,什么是社会学,什么是心理学,什么是文学……而不是仅仅透过书本上的概念。艺术负责不断地去探索人类表达的边界,而技术,则为此提供可能。
(19)、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教育的根本法则应该是像云朵推动云朵一样地靠人的精神力量去影响他人的心灵,促进他精神力量的健康成长。
(20)、“真正好的教育是引导孩子们从内而外地觉醒,而不是千篇一律地灌输,更不是把所有人的人生意义都定义为一样的。”
3、教育的本质属性
(1)、上海人喜欢说“你不要太可爱哟!”如果用原来基于语法和单词的翻译方式,那就是让你变得可恶一些的意思喽?其实不是,“你不要太可爱”和“你可爱”是一个意思。你会发现用语法跟单词来理解意思行不行了,可是今天我们学语言,还是通过记语法,记单词。
(2)、教育,不取决于你教什么,而是你自己的境界到了一种程度后,自然就形成了一种精神力量,得“意”忘“行”,一种人格力量的流露和渗透,足以使孩子自觉地觉悟和提升。
(3)、2021年11月1日,翰林博德随同温州市教育局、文成县教育局、音乐支教老师“云朵”团队,来到地处文成县偏远山区的桂山小学进行探访调研。我们发现,这里全校六个年级只有84名学生,但三分之二是留守儿童。学校几乎没有专职的音乐老师,偶尔有其他课任老师开设音乐课,正是这偶尔的音乐课萌生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渴望。
(4)、法国哲学家伯格森说:“我们很多的分析,很多的学习方式,只不过是用了一些人所共知的概念来包围美,但是我们从未抵达过美。”
(5)、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6)、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通过传授知识、教育人才最终服务于社会。教育所具有的此项专门特点也决定了它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会有所联系。不仅和生产力相关联,也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不但深受经济条件基础的影响;同时与道德、法律、政治等上层建筑紧密相连;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本质是生产性、阶级性、艺术性、社会性等的统一。
(7)、孩子是一个敏感的接收器,他在反映你的声音和信息。
(8)、因材施教就是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不照搬、不教条,要上学生听得懂、学得会、感兴趣、出门以后用得上的课程,摘“跳一跳可以摘得到的桃子”。纵向比,时刻都在进步,不必委曲求全;横向比,术业各有所长,评判不拘一格。
(9)、(文章来自搜狐网站,没有找到作者名字,题目为小编所改写,向原创者致谢!)
(10)、前两年有一部话剧叫《战马》,写的是一战的故事。对一战的历史,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太知道了。怎么去让年轻人知道呢?《战马》通过给观众增加直觉的方式让他们去了解。
(11)、与“教育现象”相对。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教育,它的职能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人的发展,培养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个基本特点存在于各种社会的教育活动之中,并使之区别于人类其他社会活动。
(12)、2021年8月14日,由翰林博德与义乌市教育局合作的“义乌种子校长培育工程”开班了。带着“面向未来的校长,需要哪些核心素养?”的问题,由上海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校长、全课程研究核心专家俞秀红,带领20多名种子校长,开始了为期一天半的全课程PBL项目化学习。
(13)、在珊溪镇仰山小学,孩子们通过音乐“空中飞课”,和远在一百公里之外的温州市鹿城区马鞍池小学的陈怡老师,一起学习蒙古族名曲《赛马》,亲身体验二胡的演奏魅力。而在云雾深处的桂山小学,孩子们跟随乐清市的徐多娇老师齐声合唱。
(14)、要让学生走出去,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让他们长见识。长见识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很重要的。见识广了,思维就有开放性、广阔性,就能想出许多点子,这就是创造。但也需要教师引导、培养,遇事让学生想一想,在想的过程中就发展了思维。
(15)、你在孩子身上看到的问题,是你自己问题的投射。
(16)、《圣经》马太福音7章12节说到:「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17)、举一个简单并且相对敏感的例子,就能明白了。如果家长日后不想被子女数落说,你看谁家的老爸一个月就赚1000万,你呢?天天只守着房子收房租。转过头来对老妈说,你看谁家老妈,没事还学学外语和手艺,你呢?天天没事只知道打麻将。
(18)、有一则印度寓言至今流传世界,经久不息:一位印度老人对小孙子说,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两只狼,他们残酷地互相搏杀。一只狼代表嫉妒、愤怒、骄傲、害怕和耻辱;另一只狼代表欣赏、善良、谦虚、勇敢和荣耀……教育的本质是唤醒灵魂,是净化心灵。教育是育人的工程,课程在改革,学生在成长;初心永不变,教师须前行。只有教育人有了德才兼备,才会有学生的品学兼优。只有教师的成长,才有教育的进步。
(19)、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教育不是灌输大脑,而是点燃心火。”教育的本质是唤醒灵魂(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is to awaken the mind.)如果教育不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能成为良好的教育。教育就是唤醒受教育者做人的良知,唤醒他们求知的欲望,培植他们高尚的道德。
(20)、沈从文先生在当语文老师的时候,给学生上第一节课,提出来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这个屋子的空气是什么样子?
4、教育的本质是解决教育是什么的问题
(1)、教育就是隐其恶,扬其善。当我们把孩子当作天使的时候,他展现给我们的就是天使。
(2)、有一则寓言流传世界,至今不息:一位印度老人对小孙子说,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两只狼,他们残酷地互相搏杀。一只狼代表嫉妒、愤怒、骄傲、害怕和耻辱;另一只狼代表善良、温柔、希望、感恩、微笑和爱。小男孩着急地问:“爷爷,那么哪一只狼更厉害?”老人回答:“你喂食的那一只!”所以,教师想要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教育者“唤醒”的是学生心灵中的哪些东西。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唤醒”,通过施教者的言传身教去唤醒学生的心灵,对付那只“负能量”的狼,“喂食”那只“正能量”的狼。
(3)、我们可以下各种各样的定义。但从本质上说,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思维的变化、人的观念的变化,都是学生成长很重要的过程。
(4)、清华大学刘瑜教授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她说:“我们相信大学精神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恰恰是要恢复人类的天真。”天真的人,才会无穷无尽地追问关于这个世界、关于自然、关于社会的道理。
(5)、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通过培养人为政治、经济服务的。教育与生产关系的联系是直接的、无条件的。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是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教育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的,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教育的性质也发生变化。因此,历史性、阶级性是教育的根本社会属性。上层建筑也具有一定的继承成分。
(6)、教育就是生长。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儿童期本身具有特殊价值,教育的任务是保护这种价值,具体做法是:尽可能给予孩子内心生长最需要的阳光,如果做不到,至少不要挡住阳光。
(7)、大多数中国家庭,擅长打压式的教育,比较式的教育,限制式的教育。大多数海外家庭,流行鼓励式的教育,尊重式的教育,引导式的教育。凡事都需要换位,包括教育子女。因为迟早家长也会接受子女的教育,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如果想要得到正面的教育,家长也需要正面的教育子女。
(8)、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来的效果明显不同,很多话,都是好话,就是说不到孩子心里去,因为,一句话中,语言只占15%,表情占30%,人的状态占55%。可见,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状态,一个教育者达到了一种较好的状态后,坐在那里,随意说说,就是最好的教育。
(9)、它是有情的、生动的,充满灵性与活力。教育不等于教学,教学也不等于成绩与名次。教育是广阔的,深沉的,智慧的。它是生命的一种态势,是生长的一种境界,也是生存的一种方式。如同一条激越的溪流,教育,永远奔涌在生活的原野上。因此,任何人为的“驳离”与“拔高”,其结果都只能适得其反,只能把教育逼向“异化”与“枯涸”。
(10)、还有一部剧叫《SleepNoMore(无眠之夜)》,是一个浸入式的戏剧。它不是只在一个舞台上表演相同的剧本,它的舞台是一整栋建筑,你可以随机从任何一个场合进去,跟着不同的演员走,今天看的戏,跟明天看的戏,全都不一样。随着全景摄像机的出现,浸入式体验将会是戏剧影视行业的未来,传统的二维的蒙太奇,一定会在十年之内被打破。
(11)、所以,我们提倡个性化学习,不等于是一个人孤立的学习。个性化学习是适合每个人学习的方式,但在实践中还要共同学习,与同伴共同学习,与教师共同学习。
(1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动物界,尤其是高等动物界的代与代之间虽存在着类似于人类的“教育”和“教”与“学”现象,但这两种表面类似的现象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13)、《悲惨世界》里面的冉·阿让是这样说的:我们是穷人,你们是富人,我们是用皮肤感知温度的,而你们则是用温度计。
(14)、本文来自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平台http://www.gsres.cn
(15)、但是我国教育事业在新时代中面临新挑战和新要求。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推动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从2015年到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领域的关键词一直是“公平”和“质量”。这意味着当前的问题主要是如何提高教育质量。
(16)、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双重属性说的观点是,教育会受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从诞生开始就存在着两项社会职能:一种是传授一定的生产所需要的社会认识,其含有较为明显的阶级性;另外一种是传授生产力所必要的生产知识和生产经验,进而为生产力的发展而服务。教育本身就含有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所以是不能够简单的将其归之于上层建筑特点或是生产力的。
(17)、教育的很多问题,根源在于家长和老师放不下自己的权威、尊严,认为自己时时处处表现得比孩子强,才能树立权威。这既是个理念误区,也是个巨大的心理障碍。教育者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而不是显示自己的聪明与才华。
(18)、教育本质是指教育的内在要素之间的根本联系和教育,其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
(19)、我们常常会说,一个母亲对于孩子的爱是全然的、百分之百的,真的吗?当一个人内心还存有恐惧时,他对另一个人的爱就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真正的爱是什么?并不是你能把自己的命都给他,也不是他要什么你都能满足或给予。真正的爱和此无关。
(20)、此外,提倡自主学习的同时需要克服一些误区。自主学习不是个人学习,而是自主的合作学习,形成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学习共同体;不是将教师的主张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在思考中慢慢探索。
5、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
(1)、通常所说的教育,都是指校园教育,具有通用的区域或国家标准教材,有指定的教师,进行课堂口授讲述,辅之以板书和作业,结合测验、抽查考试、期中和期末考试,加上升学考试,再进入职业生涯。
(2)、李松蔚博士还通过一个很可爱的例子让孩子们更好地发现自己,了解自己上学的目的,也更深层次剖析了教育的目的,这就是动画片《小马宝莉》:
(3)、一个好的家长,应把教育的重心由教育孩子放到教育自己上来。对于觉悟的家长来讲,教育孩子只是个借口,自我教育才是真的呢。当你把自己教育好了,孩子只是美好的你的反映,他自然会变好。
(4)、导致以上这样的结果,必定有原因。在那个时刻到来之际,家长应该学会引导孩子健康完整的三观,以及更正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要从小就指着子女的头说,你看看谁家孩子得了100分。你怎么才这么点分?你看看谁家孩子钢琴小提琴都会,你怎么什么都不会,你怎么会这么笨呢?
(5)、什么是好的教育?显然不是教导学生外在的知识,而是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让他们自己去认知世界。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算得上真正的教育。
(6)、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与自己对话的过程。我们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与众不同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每个孩子也有不同于其他人的意义。
(7)、结束探访,当我们走出校门的时候,一个小男孩拉着我们的手依依不舍地问:“老师你们还来吗?”我们心中一颤,坚定地回答:一定会来!
(8)、以人为本:一是要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形成以校为家、以教为乐、以师为荣的浓厚氛围,二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9)、教师不应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要成为他们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去,我们也经常提倡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但这些问题是教师提出来的,而不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巧心情网 » 精选89句教育的本质特点是(教育的本质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