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60句二十四节气口决表(二十四节气背诵口诀儿歌)

背诵二十四节气顺口溜

1、背诵二十四节气顺口溜视频

(1)、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2)、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垫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3)、我国很早就使用阴阳合历的农历,发明创造了二十四节气。我国夏朝就有夏历,就开始使用了节气。有人认为阳历是外国传入的,说法不正确。现在国际公认使用的公历,是从阳历改造过来的,我国是最早使用阳历国家之我国过去既用阴历,又用阳历,使用的农历就是阴阳合历。还发明了用干支纪年月日时,创造了干支历。

(4)、立春,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季节的更替,立春标示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干支纪元,以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

(5)、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6)、后四句是解释说明节气在阳历中特点的。节气在阳历里,每月有一节一气不会变更,相比对照日期最多只差一两天,不会差远。从上半年看,节不过每月6号,气不过21号,从下半年看,节不过每月8号,气不过23号,很有规律的。节气是从阳历来的,所以从阳历来看很有规律,不是从阴历来,所以从阴历看,就没那么有头绪,差别很大。

(7)、谷...谷雨 暑...大暑 霜...霜降 寒...大寒

(8)、春分:春分之日玄鸟至,又五日雷乃发声,又五日使电。

(9)、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逢六廿下半年逢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10)、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11)、此歌是为便于记忆以名称规律编成,前四句是从每个节气中各取一个字按次序组成的歌诀,是整个节气歌的主体,后四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时间规律。即上半年的节气在每月的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

(12)、雨水:雨水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候雁北),又五日草木萌动。

(13)、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14)、二十四节气速记口诀,中国二十四节气,被世界气象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在我国就有着指导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下面来看看二十四节气速记口诀。

(15)、处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16)、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17)、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即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为便于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流传有多种版本。

(18)、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19)、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

(20)、二十四节气具体内容口诀记忆,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到秦汉年间已完全确立。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下面来看看二十四节气具体内容口诀记忆。

2、二十四节气口决表

(1)、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2)、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月中央,无雪亦无霜;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

(3)、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4)、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5)、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6)、秋分:秋分之日雷始收声,又五日蛰虫培户,又五日水始涸。

(7)、立夏小满足,芒种大开镰,夏至才小暑,大暑三伏天;

(8)、一年四季共有24节气,依次称为: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

(9)、芒种育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10)、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农耕文化、干支历法、观象授时。

(11)、大雪,这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

(12)、此歌是为便于记忆以名称规律编成,前四句是从每个节气中各取一个字按次序组成的歌诀,是整个节气歌的主体,后四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时间规律。即上半年的节气在每月的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

(13)、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14)、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15)、东北地区的二十四节气顺口溜是: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16)、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17)、二十四节气顺口溜是: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来六廿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18)、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它将天文、自然节律和民俗实现了巧妙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

(19)、惊...惊蛰 忙...芒种 露...寒露 雪...大雪

(20)、惊蛰:惊蛰之日桃始华,又五日仓庚鸣,又五日鹰化为鸠。

3、二十四节气背诵口诀儿歌

(1)、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2)、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

(3)、春...春分 夏...夏至 秋...秋分 冬...冬至

(4)、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5)、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我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

(6)、二十四节气,于中国先秦时期就已经订立、到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7)、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8)、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9)、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10)、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11)、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12)、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13)、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14)、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15)、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16)、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17)、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8)、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19)、此歌是为便于记忆以名称规律编成,前四句是从每个节气中各取一个字按次序组成的歌诀,是整个节气歌的主体,后四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时间规律。

(20)、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巧心情网 » 精选60句二十四节气口决表(二十四节气背诵口诀儿歌)

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