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名言名句赏析
1、荀子经典名言名句100句
(1)、荀子所说的“伪”,是“人为”的意思。天生就有的是“性”,是人力无法改变的;通过后天的学习、努力可以改变的,就是“伪”。所以荀子主张“化性起伪”,通过自己能掌控的力量来改变已成定数的东西。
(2)、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3)、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4)、身可辱,而志不可夺。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君臣不相安,天下必亡。
(5)、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已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
(6)、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
(7)、一般人的毛病,就是容易受局部的蒙蔽,因而不能明白大道理。眼光不妨放长远一些,站得高一些,能看得更广,格局更大。
(8)、译文:仁者推行道,并不刻意去做;圣人推行道,不必勉强去做。仁者在思虑道时,是恭敬的,圣人在思虑道时,是乐在其中的。这就是治心的根本方法。
(9)、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10)、察看一个人的外貌,不如用心体察他的心理;体察他的心理,不如考察他做事的方法。
(11)、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清·宋缍
(12)、说明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的人才是治国安邦的有益人才。
(13)、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14)、(解读)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坦荡荡:心胸开阔,自由自在的样子。戚戚:忧惧不安的样子。
(15)、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16)、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荀子
(17)、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1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9)、战国·荀况《荀子·劝学》。箸:通"著",附着。这几句大意是:君子的学习,听在耳中,记在心里。此条通过学习过程中"耳"与"心"的关系的描述,阐述专心思考的重要性.学习是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需要眼、耳、心、口的积极配台,单凭哪一个环节独立发生作用而排斥其它,都是不可能奏效的。此句以"耳"、"心"为例,含蓄生动,道理尽明,可谓言简意赅。
(20)、解释: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指眼睛因为不能同时盯着两个东西(或两种事物),所以能看清一切事物(是因为专注所致);耳朵因为不能同时听取两种人的意见,所以能明辨是非。
2、荀子名言名句100句
(1)、战国·荀况《荀子·乐论》。入人:进入人们心中,指动人。化人:感化人们。这两句大意是:声乐深深地打动人们的心灵,迅速地感化着人们。激昂慷慨的乐声,能使人精神振奋,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缠绵悱侧的乐声,能使人精神郁结,徘徊不前;淫荡颓摩的歌声,能使人精神颓废,玩物丧志。所以古人认为~,并认为从一国的音乐可以推知其政治,可见音乐的导向不能忽视。强调音乐的艺术功能时可以引用。
(2)、上取象於天,下取象於地,中取则於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理尽矣。《荀子•礼论篇》
(3)、(《荀子·劝学》)(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 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5)、对于所知道的东西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样,对内是不欺骗自己的良心,对外是不欺骗他人。
(6)、狭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
(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8)、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
(9)、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10)、说明修身养性要有闻过则喜的雅量,要亲近正人君子而远离谄谀小人。这样,才会有利于自己道德的修炼进步。
(11)、译文:圣人知道思想方法偏颇的坏处,看到了蔽塞的祸害,所以不特别喜好一样东西,也不特别憎恶一样东西,不过分强调开始,也不过分强调结局,不偏重近,也不偏重远,不过分博大,也不过分浅近,不泥古,也不薄今。
(12)、(11)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
(13)、战国·荀况《荀子·王制》。则:能。这两句大意是:水能载得住船,也能翻倒船。《荀子·王制》:"传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这里以舟喻君,以水喻民,说明了民对君的利害关系,民可以供养君,服从君的统治,也会反对君,推翻君的统治,君的存在依赖于民的态度。这种重民思想对后世的政治家、思想家、开明帝王,都有启迪作用。唐初名相魏征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即本于此。
(14)、有时候,得到财富容易,但得到一句真心的话、一句对自己有益的话,却很难。在这种时候,赠送给别人一句有益的言语,比那些金石珠玉都显得珍贵。
(15)、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16)、恭敬,礼也;谦恭,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17)、——《不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不苟》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
(18)、战国·荀况《劝学》所以没有潜心钻研的精神,就不会有洞察一切的聪明;没有默默无闻的工作,就不会有显赫卓著的功绩。徘徊于歧路的人到不了目的地,同时侍奉两个君主的人不能被双方所接受。眼睛不能同时看两个东西而全都看清楚,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全都听明白。螣蛇没有脚却能飞行,鼫鼠有五种技能却陷于困境。《诗》云:"布谷鸟住在桑树上,七只小鸟它喂养。那些善人君子啊,坚持道义一个样。坚持道义真专思想就像打了结。"所以君子学习时总是把精神集中在一点上。
(19)、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荀子)
(20)、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之交》
3、《荀子》名言
(1)、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聪慧明达,行为就会没有过错。
(2)、译文:音乐,是圣人所喜欢的,它可以改善人心,它的声音感人至深,容易移风易俗,所以先王用礼乐来引导百姓而使其和睦。
(3)、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4)、解读)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躬自:自己。“厚”后省略了一个“责”字。责:责备,要求。
(5)、译文:不羡慕过去,不忧念未来。没有忧愁或怜悯的心情,时机合适就行动,事物来了就应对,事情发生了就处理,这样什么是治,什么是乱,什么要肯定,什么要否定,就一清二楚了。
(6)、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己处在什么样的圈子里,自己一定有这个圈子的特点。自身的荣辱祸福都是由自己的行为决定的。比如,两堆柴火堆放的样子差不多,但是火星总是容易在干的那一堆里着起火。很多时候我们抱怨别人和不顺心的事,然而往往是自身的问题。
(7)、(解读)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8)、战国·荀况《荀子·劝学》。积:积累。跬(kuǐ)步:古以一举足为跬,两举足为步。至:到。这几句大意是:不一步一步地积累,就不会走到千里之外;不积汇小的河水,就不会形成大江大海。荀子的本意,是用此比喻学业的成功在于点滴的积累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其实,这几句话还说明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
(9)、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10)、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1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12)、赠人以善良之言,好比冬天的衣服一样让人感到温暖;说伤害别人的话,比用矛戟刺人还要厉害,为人说话不可太刻薄。
(13)、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4)、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15)、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16)、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
(17)、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18)、 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19)、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2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4、荀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1)、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2)、战国·荀况《荀子·劝学》。明:视力好,引申为看清楚。聪:听力好,引申为听清楚。这两句大意是:眼睛不能同时清清楚楚地看两种不放在一起的东西;耳朵不能同时清清楚楚地听两种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此条以眼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为例子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劝学的道理本来很枯燥,不善说理时,往往不易为人所接受。苟况巧妙地通过打比方的方法,用人们最熟悉、最简单的例子浅显易懂地阐明道理,不仅琅琅上口,而且富有哲理性,说服力很强,因此成为教育实践中使用率很高的名句。
(3)、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名言
(4)、 心平愉,则色不及佣而可以养目,声不及佣而可以养耳,蔬食菜羹而可以养口,粗布之衣、粗紃之履而可以养体,屋室、芦庾、葭稾蓐、尚机筵而可以养形。
(5)、民能载舟,亦能覆舟,大众的力量是决定性的。唐朝时,魏征用此观点来劝谏唐太宗,荀子的这句话是身居高位的人应该时刻铭记的。
(6)、这是对那些口是心非、伪善无耻之徒的斥责之语。
(7)、(1)锲而不舍(《荀子·劝学》):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
(8)、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9)、译文:人不可能没有快乐,有快乐就不能不有所表现,有所表现而不去引导,就会流于乱。先王憎恶这种乱,所以制作了雅、颂的音乐以引导它。
(10)、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11)、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
(12)、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13)、对于所知道的东西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样,对内是不欺骗自己的良心,对外是不欺骗他人。
(14)、赏析:这句话出自《荀子·非相》。赠言:用良言勉励或规劝,多指临别时赠予行者。赠送给人以良言好语,这比送给人金子珠宝玉石还要贵重啊!这句话是说,对于家人或友人,赠给良言、在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比金钱、物质上的赠予和帮助还重要。
(15)、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16)、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荀子•解蔽篇》
(17)、我们先来解释一下句中的几个关键词。恶(wù):讨厌,厌恶;辍(chuò):中止、停止;匈匈:喧哗,吵嚷。
(18)、“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都不陌生,环境对人的成长和身心修养起着重要作用。人际交往的圈子也是重要的环境,对自己身边的环境要慎重选择,不随不良环境而堕落。
(19)、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荀子•解蔽篇》
(20)、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5、荀子经典名言20句
(1)、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2)、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3)、(解读)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常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事物不易受到侵蚀,可以保持很久不变坏。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动”的重大意义:生命在于运动,脑筋在于开动,人才也需要流动,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腐:腐臭。户枢(shū):门的转轴。蠹(dù):蛀蚀。
(4)、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5)、说明人性的弱点:看问题不全面,往往惑于表面现象,结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6)、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荀子•王制篇》
(7)、说明人性的弱点:看问题不全面,往往惑于表面现象,结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9)、(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恒:常常。
(10)、(《荀子·劝学》)(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11)、说明在学习上持之以恒是首要的。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巧心情网 » 精选91句荀子名言名句100句(《荀子》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