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对富兰克林的评价
1、富兰克林的名人名言
(1)、好争辩可能是大多数人容易犯的错误,富兰克林在早年就发现“驳倒对方”并不是讨论的目的,“争强好胜”也不利于有效的交流。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不再采用生硬的反驳和完全肯定的立论,而是代之以苏格拉底式辩论法,谦逊柔和地以探究方式提出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导对方发现固有观点中的缺陷,以达到真理越辩越明的目的。
(2)、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3)、爱伦坡如是说,跟海明威不同的是,这当中还有一股深深的自负。
(4)、“秘密通讯委员会”也受到邦弗洛尔秘密访问的鼓舞,于1776年3月2日任命席拉斯·迪恩为特使前往法国谈判。法西尼三国也共同选定一个中间人负责对北美殖民地的援助,此人就是著名的剧作家、社会活动家博马舍,他为了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维护社会底层群众的利益,曾在巴黎法庭当众揭露法官的腐败,为此被捕入狱。作为自由的交换条件,他受遣赴伦敦充当间谍,取回一份事关国家安危的机密文件。博马舍非常支持北美抗英斗争。1776年4月,弗尔仁尼写信给博马舍:“法国将私下支持你100万里弗,还会帮你从西班牙搞到100万。用这200万,你要建立一家商业公司,……为美国提供武器、弹药和其他装备……”就这样,一家名叫“地平线”的中介公司成立,主要是向美国提供武器和其他物资。虽然法西尼三国此时仍维持“表面的中立”,但已开始介入反对英国的战争中。
(5)、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对读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小就爱看书,几乎所有的零用钱都花在买书上。
(6)、蒙田何以成为蒙田?除了出身、家境,这些优裕的条件外,他还坚持自我,向往自由,执意选择和安排自己人生。
(7)、1706年富兰克林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参与了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并曾出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成功取得法国支持美国独立。他曾经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并且发明了避雷针,还发明了双焦点眼镜,蛙鞋等等。
(8)、英国女王伊利沙白二世:“除了圣经内那永不废去的真理,还可以从何处得到启示及指导?”
(9)、阿基米德这生前的最后一句话响彻寰宇:“不要踩坏我的圆!”,这种偏执让他把那个内切球刻上了墓碑,好像这样做就没有谁动得了他的圆似的。
(10)、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爱迪生(美国)
(11)、(4)决心。当做必做;决心要做的事应坚持不懈。
(12)、由于读书会的会员讨论议题时,经常需引用书籍佐证,富兰克林建议将个别的藏书集中在一起,成立图书室。后来一个公共图书馆终于建成,这个图书馆就是当代订阅图书馆的鼻祖。之后,他醉心于办教育,1743年提出成立学院的计划。
(13)、富兰克林是伟大的,但他走向成功的方法并非不可学习和复制。所谓见贤思齐,当我们读到这位伟人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曾付出怎样的努力、经历怎样的挫折。
(14)、他没有气馁,而是在伦敦工作了两年挣足路费回家。此时,重拾老本行的富兰克林没有像总督那样的“贵人”扶持,也不够资格进入上流精英的俱乐部,但他比以往更加坚定。他从兴趣和自身关系出发,拉拢一帮朋友成立了共读会,并规定每次聚会都要讨论一个社会或自然科学话题,每三个月,成员要根据话题内容撰写文章当众宣读。
(15)、晚年的富兰克林更是成为了坚定的废奴主义者,他亲自释放了自己的两个黑人奴隶,并组织了反对奴役的活动。
(16)、富兰克林支持宗教的发展,但又不陷于教派的纷争之中。
(17)、富兰克林个人执笔的《富兰克林自传》只写到1757年,后续一直到1790年的政治生涯网上有大量材料可以参阅
(18)、微薄的收入难以负担起全家开支,从10岁起,懂事的小富兰克林就辍学回家做工了。然而他旺盛的求知欲并没有就此止步。在印刷店做学徒时,他经常利用工作之便将周边书店的书籍借来熬夜研读,第二天清晨再归还。
(19)、显然,诗人里尔克关心的不是死亡,是落在他的身躯泥土上的玫瑰。
(20)、中庸:避免任何极端的倾向了,尽量克服报复心理。
2、名人对富兰克林的评价语
(1)、(3)生活秩序。每一样东西应有一定的安放地方;每件日常事务当有一定的时间去做。
(2)、富兰克林的精神食粮美国18世纪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自幼酷爱读书。家贫无钱上学,从少年时代起,就独自谋生。常常饿肚子省钱买书读。某一天,富兰克林在路上看到一位白发老妇,已饿得走不动了。连心将自己仅有的一块面包送给她。老妪看富兰克林的样子,也是一个穷人,不忍收他的面包。“你吃吧,我包里有的是。”富兰克林说着拍拍那只装满书籍的背包。老妪吃着面包,只见富兰克林从背包里抽出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孩子,你怎么不吃面包啊?”老妪问道。富兰克林笑着回答说:“读书的滋味要比面包好多了!”经济拮据,购书能力有限,他只得经常借书读。他常在认间向朋友敲门借书,连认点起一盏灯,专心读书,疲乏了就以冷水浇头提提神,坐下继续阅读完,第二天一早,准时把书还给书主,从不失信。高尔基宁肯挨打也要读书前苏联大文豪,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因为家庭极为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10岁时就走入冷酷的“人间”。他当过学徒,搬运工人,守认人,面包师。还两度到俄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如他自己所说:“我扑在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10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有钱买书,就到处借书读。那时的学龄前徒,实际上是奴仆: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菜带孩子……每天从早晨干到半认。在劳累一天之后,用自制的小灯,坚持读书。老板娘禁止高尔基读书,还到阁楼上搜书,搜到书就撕碎。因为读书,还挨过老板娘的毒打。高尔基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他说过:“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广场上用棍棒打你一顿!’我想,就是这种条件,我也可以接受的。”爱迪生以书为枕大名鼎鼎的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一生的发明多达近二千项,被誉为“发明大王”。这与他的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他常常通宵达旦地读书,查资料,困极了,他就以书当枕,在实验室躺一会儿。因此,有人风趣地说:“怪不得爱迪生有那么多的知识,原来他在睡梦中也还要从书本里吸取营养哩。”
(3)、富兰克林一生中反复强调勤劳是他能够有所成就的最重要因素,纵观一生,富兰克林只是用简单的方法做好日常的事情,形成良好的习惯,用一件件简单的事情堆砌出不平凡。他的真实经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使人们相信只要勤勉做事,成就从无到有的事业是可能的。这段看起来像是励志鸡汤,但是“秘诀”往往就是这么朴实和简单。
(4)、爱迪生的座右铭:“我深信有一位全智全能的、充满万有的、至高至尊的上帝的存在。圣经的宝训,是人类行为最高的标准,也是人生道路不可缺少的指南。”
(5)、顾省:“倘使我们能花几年的光阴,用心研读圣经,我们便绝对不会对圣经加以讥嘲……”
(6)、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得:圣经既不是古典文学,也非当代著作,是永存的。
(7)、失落的他再次成为一名印刷工人,不久后被老板炒鱿鱼。他和朋友合伙创业开了一间印刷店,慢慢的把事业做得越来越大,他的机会越来越多。
(8)、这番表白让富兰克林确信邦弗洛尔是法国政府派来的,随即及时调整了谈话思路。在整个谈话中,富兰克林一直积极主动,而邦弗洛尔则是更多地被动回答。富兰克林首先询问法国是否会援助美国,援助的前提是什么;邦弗洛尔回答会,但不知道具体条件是什么。富兰克林又单刀直入,问法国是否赞同北美殖民地追求独立的斗争,邦弗洛尔借口自己只是一个公民,不清楚政府的立场,但在富兰克林的连续追问下,又说自己觉得法国政府应该抱有良好祝愿。
(9)、我真想发明一种具有那么可怕的大规模破坏力的特质或机器,以至于战争将会因此而永远变为不可能的事情。---诺贝尔(瑞典)
(10)、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名人名言大全
(11)、苏格拉底:“有一位至高神的存在;至高的神统治万有;神要差遣一位导师,拨开云雾,开通心窍,使人能辨别善恶,认识其道德的责任;灵魂不灭,义人必受善报,恶人必遭恶报。”“如果死后没有生命,人生的价值意义都无从谈起。”符合圣经中的讲述。
(12)、在此之后,就是一个一顺百顺的故事。翻看下他在1730年之后的履历,简直像拿到了小说中的男主角剧本。
(13)、由此可见,科学也是有限的,并非万能的。信仰是否符合科学,就要看是什么样的信仰和如何理解“科学”了。
(14)、每次读完《富兰克林自传》后,我不禁由衷感慨,高不可攀的伟大也是有迹可循的。七年的基层工作,始终陪伴我的是这本《富兰克林自传》。每当我在细致、琐碎、繁杂的群众工作中忙到晕头转向,我都会再次回顾书中内容。想想富兰克林,如果他是我,他会怎么做,看看是否在工作中把时间花在了低效甚至负输出的事情上,如果有,那我下次该如何主动出击制止自己。每当我在处理一件棘手的事情时,产生浮躁焦虑的负面情绪,想要埋怨和放弃时,我也会一遍遍地再看《富兰克林自传》,特别是其中的13项美德名目。
(15)、“如果你不想一死就被忘记,要么写点值得读的东西,要么做点值得写的事情。”--富兰克林
(16)、““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
(17)、当时,美国大陆军的许多军官都没有经受过战争洗礼,富兰克林请求法国派两名军事教官来帮助训练,邦弗洛尔顾左右而言他,最后允诺回去后向“朋友”转达这个请求。由于美国自然资源丰富,但缺少金银矿产购买武器,富兰克林询问了用其他商品换取武器弹药的可能性,邦弗洛尔强调法国政府不会参与到具体交易中,只会让法国商人与美国进行交易。会面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虽然邦弗洛尔一直遮遮掩掩,但富兰克林已摸清了法国有意帮助北美抗英斗争的底牌。
(18)、人的幸福,因撞到千载难逢的大运而得者为数寥寥,由日积月累的小惠而生者比比皆是。
(19)、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卡尔·波普尔
(20)、信仰不仅不违反科学,还能超越科学的范畴,使信者的人生、世界更有意义。
3、富兰克林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1)、艾森豪威尔说:“《圣经》乃是我的信仰和基准,生活的典范,为人的指南针,且是教育的课本,立国的根本。”
(2)、勤勉:珍惜每一刻时间,去除一些不必要之举,勤做有益之事。
(3)、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墓碑上只刻着这两个字,如她的诗句般神秘有力。
(4)、卡来尔:“圣经是一本崇高神圣的书,乃是人人必读的书;其道圣洁,其言信实,其文佳美。基督圣道,好比北极明星,永远发光,黑夜愈深,地上愈暗,其光愈大!”
(5)、“科学”这个词常被人挂在嘴边,但很多人对其词义的认识模糊不清。有时,它被等同于科技;有时,则指某一学科或某一方法。其实,科学一词的拉丁文词根是“知识”或“认知”的意思,即对已知的、过去的事物的认识。而对未知的世界只是正在探求,还未有绝对结论。
(6)、世界著名考古学权威亚布莱特:“十九世纪期间,许多历史学派都怀疑圣经的可靠性,但均被否定了,考古学上的新发现一再印证圣经,由于很多的细枝末节也得到准确印证,使人们重新认识圣经乃是查考人类历史的一部最好资料。”
(7)、如果他是一棵软弱的芦草,就让他枯萎吧;如果他是一个勇敢的人,就让他自己打出一条路出来吧。——司汤达
(8)、要想赢得良好的信誉,你需要20年时间,而要毁掉它,5分钟就足够了。
(9)、这段做学徒的期间,他常发现自己的正规教育比较少,写信或写文章时词语贫乏、语法混乱。他的父亲也曾在一次比较了他和朋友的通信内容后,向他指出:条理不如别人清晰、措辞不如对方优雅。这使得富兰克林心里很难过,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文章写好。于是,他开始大量阅读书籍、杂志,并且模仿刊物上的风格。
(10)、在这之前,富兰克林的确是这样,心高气盛,恃才傲物,以为自己是鸿鹄,别人都是燕雀,眼睛总是高高向上,根本不把周围的一切放在眼里。直到有一天被眼前的门框撞了头,才发现门框比自己想象的要矮得多。于是,回到家以后,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导看成最大的收获,并把它列在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中。
(11)、富兰克林是十八世纪初的一位美国名人,他是从社会底层里杀出一条血路的普通人。他拥有多重身份,记者,作家,商人,政治家,科学家,他还是杰出的外交家,发明家。
(12)、富兰克林辗转去到英国,希望在那里能得到资助,实现创业的想法,但是由于进展不顺利,只好暂留在英国工作。
(13)、这些都是他获得成功的,受人尊敬的关键因素,是他从一个小人物逆袭成为一个大人物的原因。
(14)、本书对乔布斯的一生给予了客观、公正的描述,既不捧,也不摔,既让你认识到一个才华横溢的乔布斯,也不避讳乔布斯曾经犯下的错误。
(15)、托尔斯泰:“在目前的社会情况下,没有圣经就不可能教育孩童。”“在我接受耶稣基督的教训之后,心中绝望变为希望。”
(16)、贞洁:克制欲望,切忌损害自己或他人的安宁和名誉
(17)、于是,他开始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公共事务上:组织消防队、成立火灾保险公司、捐建孤儿院、成立宾州防务联队、创办宾夕尼亚大学、向社会募捐并协助开办医院。
(18)、诚实:绝不欺骗伤害他人,心存良知和公正,言之有据
(19)、“圣经是上帝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三16)
(20)、史家的主要任务,在于将他对历史的见解和现代的读者分享。
4、世人对富兰克林的评价
(1)、虎克给牛顿的信:“发明的灵感,有时就像圣灵的气息一样,我们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也不知它往哪里去……在千头万绪缠绕的中心,忽然看清那位大创造者的本意。我知道我做的每一件事,无论是蓄意的或不经意的,都是在上帝的影响下,因此我们更该竭力地去做。”
(2)、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公共宣传家,他穷其一生通过各种作品,不断试图创造一个全新的美国人形象。代表美国出使英国和法国的时期,他作为“最著名的美国人”促成了法美联盟,对美国后来的独立贡献巨大。
(3)、康德:“对人类来说,圣经的存在,是全人类所经验到的最大好处,凡想减少它价值的,不啻是对人类一种犯罪行为。”
(4)、难怪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敬爱也最具影响力的人之一。
(5)、1753年出任美洲邮政总长,总理美洲邮政事务的工作,大力改革邮政系统。这些建树,对整个美国的教育、文化、军事、社会均产生重大的影响。1754年北美各殖民地代表,在会议中通过由富兰克林起草的联盟方案,号召殖民地人民团结为自由而奋斗。
(6)、1能得到一百镑以后,就更容易得到第二个一百镑了。钱本身是具有再生本质的。
(7)、“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8)、他的方式是先把文章的思想大纲记在脑子里,然後再用自己的词语、语法重新表达后,再与原来的文章作对照,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藉着不断地阅读、不断地写,他的写作能力突飞猛进,后来他还用匿名的方式,投了许多篇文章到哥哥詹姆斯的《新英格兰》报。
(9)、套用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优秀的人都相似,不优秀的人各有各的问题。
(10)、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
(11)、17岁时,由于与哥哥相处不合,富兰克林决心离开哥哥,闯一番自己的事业。离乡背井、身无分文的他,先在费城找到了一份印刷工作。
(12)、从此,富兰克林把“记得低头”作为毕生为人处世的座右铭。
(13)、《富兰克林自传》实际上是富兰克林写给儿子的家书,他以闲话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告诉你如何读书,如何学写作,如何为人处事。
(14)、亨德尔的《弥赛亚》、海顿的《创世记》、贝多芬的《橄榄山上的基督》、门德尔松的《以利亚》、莫扎特的《弥撒曲》、伯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维瓦尔第的《圣母颂歌》、海顿的《创世记》巴赫的《圣马太受难曲》等名作都取材于圣经,不胜枚举。
(15)、富兰克林是个发明家,书中说,只有爱迪生可以和他比,但是书中对他的发明介绍很少,他的发明都没有去申请专利,都和生活关系很密切,比如壁炉,路灯设计呀,可能最有影响力的是在雷电中引出电荷来,这个应该是很厉害的,当时的一些科学家还不以为然呢。他会做了很多实验,有很多人来参观,想想那时侯一定会有很多人佩服他,还有人跟他学,他发现人家也不是块科学家的料,居然有个很有意思的建议,(富兰克林更多的时候应该是一个商人),让那个人做实验到街头去挣钱,呵呵,是不是和街头喷火的艺术家是同源呀。这个想法居然让那个人生活富足。居然是想法改变生活呀。
(16)、富兰克林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在请别人帮忙满足他人的虚荣心的同时,也使他人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尊重,这样就把敌人化成了朋友。
(17)、但是,他的学习仍从未间断过,除了从伙食费中省下钱来买书,还利用工作之便,巴结了几家书店的学徒,偷偷地把书在晚间借来,经常通宵达旦地阅读,第二天清晨便悄悄归还。
(18)、Icondolewithyou.Wehavelostamostdearandvaluablerelation.ButitisthewillofGodandnature,thatthesemortalbodiesbelaidaside,whenthesoulistoenterintoreallife.Thisisratheranembryostate,apreparationforliving.
(19)、经过仔细斟酌,富兰克林将会面的地点选在木匠厅。为不引起注意,与会人员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具体包括富兰克林、约翰·杰(另一名“秘密通讯委员会”成员)、戴蒙以及邦弗洛尔。作为翻译,戴蒙参加了会晤全过程,虽然富兰克林很早学过一点法语,但还不流利,这么重要的会晤是不允许因误翻而导致一丝误解的。
(20)、首先,他有着对一件事的执著与专注。在富兰克林16岁时,曾坚持改写《旁观者》的第三卷,用以练就文章的语法和章法。但当时的他正在当学徒,白天要做工活,只有晚上或早上上班之前去做这些练习。所以一星期天,他就设法逃避上教堂做礼拜,尽量抽出时间。我由此联想到现在的我们:做一件事总是三分钟热情,没有执着的精神与顽强的毅力。双休日更是在电脑前度过,哪里还有一门心思做有用和有益的事。
5、富兰克林的名句
(1)、做人不可有傲态,不可无傲骨。——(清)陆陇其
(2)、罗伯特.爱德华.李将军:“在我低靡和丧气的时候,圣经从来没有不给我亮光和力量。”
(3)、富兰克林非常善于辩论,而且喜欢辩论,后来富兰克林发现辩论其实也不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时,就渐渐收敛了,但是他却能说服各方听从他的意见,以至于他的影响力很大,成了一个外交家。
(4)、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曾在一家小印刷厂里工作,他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在了那里,因为他特别想得到为议会印文件的工作,但他却受到了另一个议员的干涉。那个议员既有钱又能干,是印刷厂里的重要人物,他非常讨厌富兰克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巧心情网 » 精选84句名人对富兰克林的评价语(富兰克林名人名言大全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