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138句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区别(苏格拉底和孔子教育思想对比)

苏格拉底和孔子

1、苏格拉底和孔子谁早

(1)、坚持“有教无类”思想。作为***教师始祖的孔子,首开私学,广收弟子,打破了春秋之前的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苏格拉底学生也是来源于各个阶层与领域。

(2)、在苏格拉底那里,言说的规则是不以人的好***为转移的客观规则,不是人说语言,而是语言说人。无论美德有多少种,都有一种使他们成为美德共同的本性,先着眼共同本性,再提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本质定义。他使思想摆脱具体经验的束缚,上升到逻辑的言说。

(3)、孔子的仁体系,是一个总谱。在这个总谱之下,会有多少支系,简直无法准确统计。相反,苏格拉底的思考路径和孔子是完全相反的,我想不清楚这个总系,那么,我就先找支系,找到一个算一个。于是,他找到了诸如爱、伦理、辩证、真理等等。

(4)、而孔子则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到人家始终突破不了瓶颈的时候,孔子才去点拨。当人家有疑问来请教,正是占领话语制高点的好机会。所以朱熹注云:“待其诚至而后告之。”对方诚心请教,再告诉他。

(5)、因此,从历史上看,苏格拉底和孔子的两种不同的对话其效应也是极不相同的。前者造成了西方哲学史上从自然哲学向精神哲学的大转折,刺激了后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超越苏格拉底而建立起庞大的唯心主义体系;后者则树立了无人能够超越的“大成至圣先师”,只能为后人“仰止”和不断地体会、学习。***传统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从此便进入到了一个自我循环、原地转圈的框架之中,尽管内容上还有所发展和充实,形式上却两千多年一仍旧制,几无变化,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开始有了初步的松动。

(6)、“学而优则仕”,不仅是***春秋时代的特产,也是苏格拉底育人的目的。

(7)、***古代的私塾几乎只有一种教育方式——捧来“四书”“五经”让学生不加理解地反复背诵,甚至要求倒背如流。这样,教育才算是有了成效,大家才放心。

(8)、苏格拉底是永无终止的追问,孔子则是提供结论却没有思辨的过程。

(9)、第二个层次,“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句话是有逻辑的,克己复礼之后,天下就都成了仁的天下了。这个结论是天下归仁,指天下已经是由仁的价值观所主导的世界了。这个回答仍没有解释什么是“仁”,只是解释了“仁”之后会怎样,即解释了后果。

(10)、第孔子认为学无教类,每个人都有受到教育的资格,只要有学习的机会,个人都可以成才,苏格拉底则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得到人才,庸碌无为的人不能但当大任,更加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

(11)、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影响及他们各自哲学认识论上的差异,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孔子采取的方式是通过交流引导,使学生自悟。苏格拉底则是通过逻辑推理,迫使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知,而后去认识真理。孔子在教学中,或直接回答学生的提问;或采用反诘的方式鼓励、启发学生通过思考自己去寻找答案;或与学生展开讨论,共同寻求结论,而且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苏格拉底习惯且擅用的是问答法。他根据不同的对象、时间、地点、场合,灵活机动地进行教学,绝不是运用那一套刻板的问答,而是变化无穷,妙趣横生,机智善辩,这样容易使不同的学生都能饱含学习热情。 

(12)、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άτης/英语:Socrates,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

(13)、他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但是,孔子的学说整个说来带有保守性质的。他反对古代***生活中一切新东西,而主张恢复过时的旧社会制度,企图使旧的传统制度的宗教仪式永世长存,他把人分为君子”与小人”。孔子认为小”应俯首听命于君子”。为此目的,他制定了一种以仁”即人道”的概念为基础的伦理学说。孔子相信天命”的。

(14)、苏格拉底的对话录与孔子的语录就是最好的标志。

(15)、在教育对象上无论是孔子还是苏格拉底都认为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无论贵***、种族与身份地位。孔子拥有弟子三千,他们的身份背景各不相同,比如颜回出生贫寒、子贡是经商的、公治长坐过监狱等。孔子对弟子资格没有特殊的要求,10条干羊肉就能成为其弟子。

(16)、在言说方式中,话语的标准却始终湮没在话语背后,这就使得整个言论从语言本身的角度来看,就显得无章可循。我们去分析《论语》的逻辑结构,会发现实际上它没有逻辑,可以说毫无标准,无章可循,经不起推敲。

(17)、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άτης/英语:Socrates,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

(18)、班主任发给家长的30条短信,条条让孩子受益终身

(19)、孔子所处时代为春秋末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周天子的权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各诸侯国都在增强兵力,摩拳擦掌。

(20)、权力话语和权力和不太一样,权力话语没有强制性。你不守孝三年,只能被***不仁。权力则可以强迫你守孝三年。话语一旦和真正的权力挂上钩,就很难说出现什么样的荒唐事了,这种事在***历史上一遍一遍地出现。对话中对权力话语的争夺,实际上是一场情感的表白和比赛,其结果就是写有忠孝二字的大奖杯。

2、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区别

(1)、第这两位思想家都特别的重视教育,而且在教育的过程中道德品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2)、苏格拉底将美德定义为“美德即知识,知识是一个绝对定义,我对于此一无所知”。苏格拉底说他自己对知识一无所知,自然他就不可能向学习者传授知识,于是就出现了“产婆术”,为知识接生。

(3)、第都强调,学习就是为了能够付出自己的用处。

(4)、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

(5)、古希腊哲学强调对终极问题的追问,构成了一套严密的逻辑体系,最终形成了西方文明中“哲科”文化。哲科文化具备较强的外延性和拓展性,引发了近代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6)、真正的思想智慧常常不是有形的结果,而是无形的过程,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问题的意识,不是文字上面的那部分,而且是蕴含在文字之间,蕴藏在字里行间的那些灵动的思绪。我们永远不要忘记爱因斯坦的警告:只有将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完全忘记之后,剩下的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个话是苏格拉底对话过程的绝妙概括。

(7)、***的教育始祖,孔子,(公元前551一一479)他创办了***历史上第一所私学。提出了许多人合理的思想,尤其是在人格教育的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

(8)、如果认同我上面的分析,那么,我们就应该认同一点,孔子和苏格拉底,或者说***哲学和西方哲学,在起点上,基本是相同的,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更不存在谁有谁没有之别。

(9)、背诵与记忆虽然容易检验出“成果”,但是却很容易伤害学生的其他兴趣与爱好,更容易使他们的好奇天性、思考能力与想像力遭到破坏。

(10)、颜渊不满足,于是“请问其目”,请问具体实施的办法,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不动”。怎么突然“礼”又成了一切的标准,“礼”与“仁”有什么内在关联?为什么具体实施办法要依据礼?依据什么样的礼?

(11)、“想要仁”是一切对话的潜在的标准,这一标准却不能成为讨论的对象。言说标准在孔子的头脑里面,但是他不允许讨论言说,弟子们只需要知道,而且知道怎么做就可以了。孔子的言说标准是言说之外,它不受言说的检验。然而苏格拉底说,未经检验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12)、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13)、或者换一种说法,孔子虽然总结出了仁这个关键字。但实际上,孔子本人或者他的记录者,并没有非常直观地将仁这个字的全部含义解释清楚,以至于后代一直在那里争论不休。仁如果说是一个大体系的话,那么,这个大体系之下,还包括了很多支系,孔子之所的哲学家们总结出来的,仍然是以仁为核心的概念,诸如仁爱、仁智、仁慈、仁善、仁政等等。正因为他本人或者他的记录者没有完全理解或者精准地阐述仁的全部含义,因此,包含在仁这个哲学核心中的分支体系,也就无从表达。

(14)、 喜欢教育但不写书,孔子、苏格拉底最相像的就是,喜欢教导年青人,但又都不著书立说,子曰“述而不作”是也。所以他们的思想都是自己的学生记录下来的。

(15)、简言之,孔子也是一个在第一个历史轴心期为自己民族奠基开宗的思想大师,而与苏格拉底相比,他的思想方案则是后倾的、保守的、宗法的、道德的,这个方案深深地塑造和影响了我们的文化大传统,***在近世难以实现科学、理性之转型,也与这个久远强固的“保守主义”、“伦理主义”的范型分不开。

(16)、苏格拉底还在世的时候,他的学生柏拉图已经表现了非凡的创造力,并且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17)、但是,现在仍有人哄抬诵经、国学,背诵、记忆这一套,他们似乎抱定了这样的宗旨:尽快用垃圾将孩子的大脑填满,决不给孩子的生命有片刻喘息的机会。可怜我们的学生生来是为文本而活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引导到文本那里去,其实,真正的教育是把文本引导到学生的生命里去。真正的思想智慧常常不是有形的结果,而是无形的过程;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问题意识,和探索能力;不是文字上面的那部分,而且是蕴藏在字里行间的那些灵动的思绪。

(18)、苏格拉底正处在雅典最兴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相对和平,经济上空前富有,***上十分繁荣。

(19)、 德性为首与知性为先,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美德即知识”的命题。美德是指理性知识,苏格拉底那里知性与德性是统一的,但更重视知性;孔子更重视***道德,知识是次要的,“学而优则仕”反映了孔子教育服务于***的思想。两种文化价值取向不同,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同。

(20)、第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很接近,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没有强制的固定的知识,而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进行教学。苏格拉底则采取与公民对话的方式,也没有强制的形式与知识,而是通过提问使得被提问者意识到矛盾所在,通过不断解决矛盾的方式寻找真理。

3、苏格拉底和孔子教育思想对比

(1)、其实,***教育的背诵与记忆虽然容易检验出“成果”,但是却很容易伤害学生的其他的兴趣与爱好,容易将他们最重要的思考能力与想像力破坏。而苏格拉底法,则最容易培养学生思维的乐趣,探究的乐趣,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思考,掌握探究的方法。这样的方法与方式很容易被应用到生活与生产中去发现问题与探究问题。一种不会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探究意识的教育,是不可能会有什么创造力的。

(2)、这样的差异性直接影响到东西方各自科学发展,古希腊一系列科学体系能够得以建立,***正是缺乏逻辑与抽象性思维,科学就具有先天不足,***读书人更多地涌入感悟作赋的大军,或踏入学而优则仕之路。

(3)、第孔子不相信神秘的存在,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真实存在的。而苏格拉底认为这些是存在,是不灭的。

(4)、苏格拉底同样没有自己的学术著作,其学术思想也是由其弟子以对话录的方式编撰而成。所不同在于,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是由一个人,也就是其学生柏拉图编撰完成的(当然,亚里士多德也有部分贡献)。而孔子的思想,却是经过很多人共同完成的。

(5)、对智慧的追求和对个人价值的认识,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强调要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对待真理和学问。而苏格拉底说过一句更为有名的话,他说,我比别人聪明的地方,就是我自知无知。咋样,是不是很相似?这是一种对世界和知识的正确态度,从哲学上讲,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

(6)、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与苏格拉底所处古希腊,都处于社会的转变动荡时期。二人的***态度则截然不同,孔子处于专制社会,尊崇西周的宗法等级制度,强调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

(7)、再到汉代“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教育的主流思想一直是孔子提倡的“教化”,教育人民学习先哲圣贤。唐代之前,读书人还可以有点自己的追问,通过诗文向上爬。到了明清,读书人的脑袋完全成了“四书五经”的容器,头脑里只有云里雾里的先哲圣人,就是没有自己。

(8)、孔子作为***的教育祖师,他是完美道德化身的圣人,上天将宗法制道德赋予了他(“天生德于予”),他的使命是“诲人不倦”,学生只能接受他的权威思想。

(9)、苏格拉底之所以不停地发问,让学生不停地思考,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一个***的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自己。所以就有了苏格拉底著名的“认识你自己”。这几个字本来是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铭言,但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具有深刻的背景和重要的意义。

(10)、其实,一个人也很容易发现,一个人吃了一辈子的饭,结果只要一餐不吃,肚子里仍然是空空如也,你能说这一辈子的饭白吃了吗?所吃的饭要化成你自己的身体的营养才有价值,同样经典与知识只有在有利于促进你去发现问题,促进你的思考的时候,这些经典与知识对你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11)、没有听说苏格拉底读过什么经典名著,但学生一旦沾上了他,就不得不在他的不断追问下开始思考,不得不开动脑筋共同追索问题的根源,环环相扣,永无终止。

(12)、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孔子的形式多种多样且与实际紧密结合,而苏格拉底的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孔子的教学组织形式既包括个人单独教学、集体形式讲学还有周游列国、实际考察等方式。

(13)、西方的教育传统与***的教育传统的差别,其实早在柏拉图对话录的苏格拉底与《论语》里的孔子那里早就奠定了基调。

(14)、孔子作为***的教育祖师,他是完美道德化身的圣人,上天将宗法制道德赋予了他(“天生德于予”),他的使命是“诲人不倦”,学生只能接受他的权威思想。

(15)、孔子讲仁礼,岂不是说,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人所应该遵从的逻辑、秩序、规则?人如果能够达到遵从世界的逻辑、秩序、规则,也就是遵从道,就是仁。

(16)、但我认为还有一个差异,并不容易被看出来,即苏格拉底代表的西方教育目的是让学生做自己,而孔子代表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做别人。这是两者教育目的的差异,可是却被我们忽略了。

(17)、我认为,孔子和苏格拉底在思想上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如下。

(18)、不被理解吸纳的知识,会妨碍正常思考。儿童的见解总是不同于成年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大脑还没有被知识过多填充。

(19)、如伏尔泰说:“孔子既没有给予他们新的世界观.....他只是传授古代法则的智者”;而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没有智慧,“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他只是“爱智慧者”,苏格拉底的聪明就在于认识到自己所不知。这种思想一直激励与推动着西方理性主义进步。

(20)、我在很多大学班级进行对话教学改革,有不少同学反映说:“老师,讨论来讨论去,也没有什么结果。况且就我们的水平而言,也讨论不出多么深刻的东西,那我们这种讨论还有什么意义呢?”有此疑问的大学生没有看到两点,一是没有看到知识的学习一定要靠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思考,而绝对不能靠教师的“告诉”;因为教师告诉你的知识,依然只是教师的知识,没有经过自身的体验和思考,就算听到了教师讲某个知识,这些知识也会像“水过鸭背”一样从你的左耳滑出你的右耳。二是没有看到正是通过这种讨论,能够让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思维敏捷度得到提高,对不同观点的包容度会变大,这些能力只能通过大学生的亲身参与讨论才能得到锻炼。

4、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对话

(1)、虽然孔子教导学生:“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但他认为自己所知的东西是不可怀疑的,学生们必须都要“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他从未反思过是否会有自以为知其实并不知的情况。

(2)、第三个层次,“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为”是个动词,“为仁”指做仁、实践仁。为仁要靠自己而不能靠别人。孔子还是在强调要怎么做,而没有解释为什么“仁”。

(3)、思维能力、思考方法,想像力与创造力是在记忆不是太多的地方才能够闪现。

(4)、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经验和智慧都得到创造性的激发,每个人也都获得思考和言说的权利。

(5)、 喜欢教育但不写书,孔子、苏格拉底最相像的就是,喜欢教导年青人,但又都不著书立说,子曰“述而不作”是也。所以他们的思想都是自己的学生记录下来的。

(6)、现在再回过头来说礼,所谓礼,也就是社会结构的逻辑、秩序、规则。

(7)、对知识道德侧重点也有不同,孔子强调个人守礼知节,苏强调个性美德和认识自己对人的探索(使其变成哲学)。

(8)、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9)、(声明:版权归作者,如侵犯权益,联系删除)

(10)、苏格拉底则认为人天生有区别,但教育可以使所有的人都得到改进,人人都必须受教育。他说:“我也看到人们天生彼此有差别,而由于训练便获得很大长进;由此可见,人都一样,天生聪敏的人跟天生拙笨的人,谁想在某一门技艺上成为一个值得赞美的人,谁就必须学习和钻研这门技艺。”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他提出的“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他对当时流行的四种美德:智慧、正义、勇敢、节制都进行了论述,并认为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他认为,人的行为之善***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有了知识,才能有智慧,并能在追求中识别善***。尽管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主张中其知识的内涵是片面的、狭窄的,但却可以看得出他所揭示的教育之巨大作用。

(11)、进入21世纪,人类在本次文明中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苏格拉底曾思考过的那种不思议的“灵魂状态”,并没有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类自我意识的提升而得到系统的研究。作为哲学的分支,心理学只是研究那些可以间接感知的东西,如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之类。那个“言语道断”的东西,到现在还没有系统的揭示出来。现在人工智能,似乎从另外一个角度向着这个方向前进,但要吧肯定的说,这条路是死胡同。所以,西方人本主义者,不同自主地把目光投向了东方的国度。另外,苏格拉底所思考的内容中,那些无法实证的东西,统统打包交给了上帝。基督教、东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等宗教,都是试图解决苏格拉底“灵魂”的一种尝试。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也迈进一个新的阶段。因为***文化直接切入了家庭、社会这个水平,相对来说对自然的研究、对灵魂的研究就没有强大的动力。因为他没有用处,不能当饭吃。但是***人的智慧使先哲们直观地悟到了“灵魂”的规律,即大道无形,无中生有,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尽管我们没有具体去研究我们生存着的世界的现象规律,可是我们也活得很好,心情很舒畅。无鱼,肉也可。无米,菜也香。我们知道那个“灵性”的世界在那里,如如不动,大道无形。我们要做的,就是“清静寡欲”“内圣外王”。我们不去祈祷上帝,因为我们知道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因果,善有善报,***有***报。尽力向善,自然幸福安康。子孙满堂,乃是人间幸事。因此,当西方那批我们称之强盗的人拿着我们发明的火枪,来抢劫我们的家园时,我们仍然可以笑谈风云。因为我们知道,三百后,我们又是一条好汉。

(12)、许锡良:1966年出生于江西。教育学硕士,副教授。

(13)、第要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节操;

(14)、孔子教学的民主色彩比较浓厚,但其宽容性仅仅表现为掌握既定知识的过程方面,知识本身的正确性不容置疑,也不能探讨,在这方面,孔子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独断论倾向。苏格拉底则称自己是一个“爱智者”,他热通过层层设问帮助对方理清思路,从而使其得到新知或认识到自己原有知识的谬误,进而激发自己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15)、颜渊问“仁”,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孔子答:“克己复礼为仁”。这个回答了仁是什么,但孔子只说到仁的一个方面,没有像美诺一样列举出不同的情况。女人,老人,孩子都要克己复礼吗?我快死的时候,还要克己复礼吗?我为什么要克己复礼?孔子没有讨论这些问题,他只强调了克己复礼。孔子仅仅像一个掌握真理的宣讲者去宣布何为仁。颜渊问什么是仁,答:“克己复礼为仁”。

(16)、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17)、我们永远不要忘记爱因斯坦的警告:只有将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完全忘记之后,剩下的才是真正的教育。

(18)、苏格拉底处身于民主发源地,则反对极端民主制度,倡导理性的民主制度,苏格拉底是具有批评精神的学者,要求自己坚持正义而不能参政。

(19)、西方的教育传统与***的教育传统的差别,其实早在柏拉图对话录里的苏格拉底与《论语》里的孔子那里早就奠定了基调。苏格拉底的对话与孔子的语录就是最好的标志。而且,这个差异至今仍然无法沟通。

(20)、最后,两者对于神的看法也不同。孔子尊重等级制度,认为祭祀先祖是必要的,所以也就承认鬼神的存在,但是孔子对于鬼神是很理性的,他主张敬鬼神而远之。苏格拉底则不然,在苏格拉底之前,德谟克利特的院子论与阿那克萨各拉的努斯都是机械的,所有的运动都是偶然的,但是实际上世间的运动都是必然的,所以,苏格拉底认为有神的存在,并且神是有意志的,神按照善的目的为世间万事万物做出安排。

5、苏格拉底和孔子思想对比

(1)、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孔子主张温故而知新,不断的复习旧知识,以从中得到新的智慧。苏格拉底则认为过去的已知的知识不一定是正确的,追求更高知识的过程是人类理性无限超越上升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反思已有的知识,对于过去的东西有采用辩证法加以辨析,不断怀疑与批判才能更加接近真理。

(3)、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在今天***的一些顶尖寄宿中学采取的“圆桌教学法”就来自于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法。

(4)、 ***态度,孔子处于封建社会,尊崇西周的宗法等级制度,强调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苏格拉底处身于民主发源地,则反对极端民主制度,倡导理性的民主制度,苏格拉底是具有批评精神的学者,要求自己坚持正义而不能参政。

(5)、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法都反对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他们主张通过启发学生的方式让学生获得知识,在启发诱导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6)、该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7)、正是在认识自己并让学生做自己的哲学思想指导之下,西方教育重视人的个性发展,重视人的理智,重视人的思维训练,重视独特的个人,即自己。正因为此,西方的哲学、科技、文学、艺术等巨匠才不断涌现出来,无论是哪个时代,都有一大批各个领域的伟大人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苏格拉底提倡的“认识你自己”的伟大教育思想。

(8)、 承认自己无知,苏格拉底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先承认自己一无所知,通过不断提问的方法,来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然后抛弃成见,重新展开思考. 子也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意思也是。认为自己一无所知,遇到求问,只是叩其两端,以揭开本来就有的答案。

(9)、人类社会在由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转变的过程中,往往发展最好的社会会成为向另一个形态发展最大的阻碍,因为它发展程度最高,维护自己统治的手段最完备,这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了。在封建农耕文明中,它曾长久地作为世界文明的中心,然而也发展出了最完备的维护统治的手段。有人说***进入现代社会迟缓是孔子思想在作祟,不是,是***社会发展的程度决定了它必然是这个样子,不过也因祸得福,我们彻底打碎了旧的东西,以完全崭新的姿态步入了现代文明,不像印度!

(10)、可怜我们的学生生来是为文本而活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引导到文本那里去,其实,真正的教育是把文本引导到学生的生命里去。

(11)、孔子更多用经验和感性的方式面对世界。比如对仁的定义,就有很多种,这是出于他对经验世界的不同认识。而苏格拉底则是理性的,他喜欢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认识世界。苏格拉底认为万物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和感知的东西,而是存在于表面背后的理念。

(12)、苏格拉底将美德定义为“美德即知识,知识是一个绝对定义,我对于此一无所知”。苏格拉底说他自己对知识一无所知,自然他就不可能向学习者传授知识,于是就出现了“产婆术”,为知识接生。

(13)、没有听说苏格拉底读过什么经典名著,但学生一旦沾上了他,就不得不在他的不断追问下开始思考,不得不开动脑筋共同追索问题的根源,环环相扣,永无终止。这种对话方式也促使后人对前人思索的问题跃跃欲试,对前人未尽的思索代代相传,不断深入、递进、超越。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经验和智慧都得到创造性的激发,每个人也都获得思考和言说的权利。而在《论语》中,更多的是孔子以布道的形式宣告某种规则,以终审法官的口吻来公布某个结论,而没有呈现思辨的过程,也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更没有留给后人可以继续探索的问题,只是留下了可供后人反复背诵的格言警句。

(14)、我觉得题主所说的,各个古国在几乎没有任何联系的情况下,却能在同一时代同时爆发出来孔子、苏格拉底、释迦牟尼等人与这个例子相仿。

(15)、西方一直不承认***有哲学,也不承认***有哲学家。五四以后的那些新晋学术超人如胡适等,也是为这种观点摇旗呐喊的。但实际上,西方有此观点并不奇怪,那是因为西方人对***文化缺少了解。***人自己持有这种观点,就奇怪了。

(16)、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美德即知识”的命题。美德是指理性知识,苏格拉底那里知性与德性是统一的,但更重视知性;孔子更重视***道德,知识是次要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17)、至今我们仍然未能超越孔子留下的教育方式,从崇拜孔孟、背诵经句、复兴国学,再到崇拜现实中的各种各色的所谓的“教育名人”,把学习当成背诵与记忆,把探索当成简单模仿,把反思与批判看成是“***人”“吵架”的不和谐之音,把想象看成胡思乱想,把创造看成是捣蛋破坏。

(18)、孔子的言说中也有很多都是对话,但究其实质而言,只有苏格拉底的对话才是真正有对话性质的对话。

(19)、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20)、但是,现在仍有人哄抬诵经、国学,背诵、记忆这一套,他们似乎抱定了这样的宗旨:尽快用垃圾将孩子的大脑填满,决不给孩子的生命有片刻喘息的机会。

(1)、显然,大家今天去看由柏拉图记录的苏格拉底的哲学体系,一是觉得似乎不成体系,二是显得有些零散,三是相互矛盾。说到底,是因为苏格拉底没有像孔子一样,找出一个仁字,全面地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但另一方面,在分支方面,他的表达,又要比孔子精准得多。

(2)、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习者熟悉的事物提出问题,按照自己的预设目的不断追问,达到让学生自我矛盾、困惑不解的境地,然后再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得出教师希望看到的结论。

(3)、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美德即知识”的命题。美德是指理性知识,苏格拉底那里知性与德性是统一的,但更重视知性;孔子更重视***道德,知识是次要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4)、天才人物的被扼杀,虽然不是今天才有的,但是,尤其以今天感觉令人痛心疾首。因为,今天我们已经能够看清问题的症结,也看到了后果的严重性,但依然无法突出重围。我们读书似乎纯粹只是为考试,为了表演,为了在人前展示,为了得到可供呈现的即时效应。而真正的教育是一个过程,你的生命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感悟与升华才是最重要的。同样经典与知识只有在有利于促进你去发现问题,促进你的思考的时候,这些经典与知识对你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5)、第苏格拉底生活的时间大约要比孔子早两百年左右。他们一个是亚洲思想理念的创始人,他的影响范围很大,一个又是西方哲学思想和教育的奠基者和推动者。

(6)、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

(7)、坚持“有教无类”思想。作为***教师始祖的孔子,首开私学,广收弟子,打破了春秋之前的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苏格拉底学生也是来源于各个阶层与领域。

(8)、《美诺篇》中,美诺是一个奴隶,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他学会了某种数学的知识。柏拉图认为,人在出生以前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降生后,这些已有的知识被遗忘了,但遗忘是短暂的,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接触感性的事物,才重新“回忆”起已被遗忘的知识,所以教育即回忆。苏格拉底相信话语有其自身的标准,这个自身标准不是独有的,而是人固有的理性。

(9)、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深信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深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重大作用。 

(10)、 德性为首与知性为先,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美德即知识”的命题。美德是指理性知识,苏格拉底那里知性与德性是统一的,但更重视知性;孔子更重视***道德,知识是次要的,“学而优则仕”反映了孔子教育服务于***的思想。两种文化价值取向不同,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同。

(11)、孔子和苏格拉底,几乎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历史总是很奇妙,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是***文化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产生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等一大批闪耀古今的大思想家。而同样在古希腊,则产生了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伟大的思想家。在孔子去世十年后,苏格拉底诞生。他们虽然没有见面,但是他们的思想,分别影响了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可以这么说,孔子是东方文明的代表,苏格拉底是西方文明的代表,二而要比较二人的区别,无异于比较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12)、这种对话方式也促使后人对前人思索的问题跃跃欲试,对前人未尽的思索代代相传,不断深入、递进、超越。

(13)、通读全文,许锡良教授的论据论证令人信服,所以这篇文章转发到朋友圈后受到强烈关注。我很赞成许教授的观点,但感觉文章还有一些东西没有说出来。如果说苏格拉底代表的西方教育是重视问的教育,那么孔子代表的***教育就是重视答的教育。一个是始终围绕问题进行探讨,一个是开始即提出标准答案。我认为,这是苏格拉底和孔子各自代表的两种教育的显著差异。这个差异很容易被我们看出来,因为这两者是教育方式的差异。

(14)、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意思是说,人们的性情本是相近的,只因为习染的不同,便渐渐相差很远了,从而肯定了人受教育的可能性与教育改变人的作用。孔子的整个教育思想都放在这种天赋平等的人性论的基础之上,极力把教育向平民推广。同时,他也意识到人的个别差异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环境习染各不相同之故,从而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

(15)、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16)、孔子的时代,也是战火纷飞。鲁国是周天子的祭祀之地。孔子在鲁国一路做官,直至宰相而***,就开始了列国之游,先后去过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当时的诸候国,基本上以拳头大、胳膊粗论英雄,先朝的伦理道德与文明体系,被杀戮和征战取代。在各国漂流14年以后,孔子回到鲁国,一边收徒讲学,一边继续向当权者宣讲自己的仁义道德。

(17)、第两者都主张修身,孔子主张修身,君子与普通人不同之处就在于可以通过修身克制自己内心私欲。苏格拉底则主张听从善的教诲,心中有了美德,有了善的概念就要听从自己内心善的教诲。

(18)、孔子:孔子的***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19)、苏格拉底非常注重言说本身的逻辑层次,在言说中所使用的任何概念都必须建立在这个概念明确严格定义的基础上,否则一切描述都无以生根。苏格拉底把“是”本身置于言说的首要地位,言说的原则就是存在的原则,什么东西是最基本的存在,什么东西就是最根本的言说。

(20)、 偏感悟与重逻辑,孔子注重于感悟与经验,结论不需要详细的论证过程。而苏格拉底注重逻辑与思辨,要求概念反映本质特征并具有普遍意义,结论依赖于推理与论证过程。

(1)、社会阶层不同所代表利益也不同。孔子是为古时奴隶制度服务为了恢复周礼仪,苏格拉底是为了挽救雅典世风日下的雅典民主制。

(2)、第要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气度。孔子力争多培养这类高级人才,就是要改善春秋以来“天下无道”的局面,以建立他理想中的社会制度。“学而优则仕”恰当的反映了孔子教育服务于***的思想。

(3)、追求知识的传统与***的批判精神的结合,应该是知识分子的特质,西方的知识分子的这种特质有利于科学的进步。***读书人缺乏西方知识分子那样追求知识的传统,更多地流入或依附于***领域。

(4)、天才人物的被扼杀,虽然不是今天才有的,但是,尤其以今天感觉令人痛心疾首。

(5)、对比着两位智者,思绪万千。东西文化的差异,似乎可以从两个时空中个体延伸出来。

(6)、说起西腊,我们总是感叹它的理性精神,说它孕育了西方现代文明,特别是科技文明,老实讲,两者之间的关联微乎其微。整个中世纪漫长的时光古西腊的影响早已经荡然无存,欧洲人长期被压抑的天性告诉他们是时候为自己而战了,古希腊!你给我扯这些干啥?我还忙着出海发财呢,闪一边去!欧洲近代科学技术无底限的爆发绝对不是谁的思想赐予的,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或者在***发生,或者在印度发生,或者在欧洲发生,只是看谁具备的次要条件比较多罢了,主要的条件只能由历史决定。你去看近现代欧洲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交通与通信的发展史,所有的科技所有的理论都滋生其上,概莫能外!

(7)、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8)、“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孔子虽然不认为自己“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但是在对话中,孔子是以学成者的身份,高居于他人之上的,即我虽然是学而知之者,但我学成了,掌握的东西就是真理。

(9)、苏格拉底问答式的教学方法以及开创的伦理哲学思想,与古希腊追问世界本源的自然哲学相结合,经其弟子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的传承、拓展之后,形成了一整套的古希腊哲学体系。

(10)、《雍也》中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有人认为这是对孔子所言说的“仁”的定义。《学而》中有总结:“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有人称之这是仁的基础和标准。前者,是以己所欲而立人达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相反说法,是一种爱人。然而这种爱人有差等,差等在于这个孝和悌。孝是对长辈,悌是对兄弟。爱人是有等级的,以孝悌为标准,前一句话是大背景,后一句话,孝才是真正的为仁之本。孔子主张“亲亲相隐”,即使父亲偷了别人羊,也得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但实际上如果相互隐瞒,就可能会产生纠纷。儿子偷了东西,父亲不但不让他赶紧认错还回去,反而向失主隐瞒,不引起纠纷才怪。这样如何谈得上爱人呢?其实“孝悌”本是针对犯上作乱的人而言的,并不是作为一个普遍适用的爱人原则。孔子和儒家强调家国同构,家国同构这个概念就是以国为家,皇帝就是封建大家长。在家庭中用孝悌,在***治理中也要用孝悌。对于这个***之外的蛮夷,就不能用孝悌了。孔子所理解的“仁”,从根本上就不是普遍的人性标准。

(11)、孔子是位博学多识、思想深邃的学者。他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渗透在我们的教育理论中,并指导着我们的教育实践。我们的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然而,说到当代西方欧美人的文化祖先,那首当其冲一定要说一个叫苏格拉底的人。

(12)、苏格拉底在对话中,虽然执着于一个明确的目的,这就是要找到一个事物的“定义”,但他也知道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他自己心中预先并无定数(所以才“自知其无知”),唯有依靠自己的理性和“辩证法”去不断地有所发现。例如在《大希庇阿斯篇》中讨论“美是什么”的问题,最后的结论竟然是“美是难的”。不过讨论并没有白费,虽然还不知道美是什么,但毕竟知道了美“不是什么”,思维层次有了很大的提高,而这正是苏格拉底真正想要达到的。又如在《普罗塔哥拉篇》中关于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双方在讨论中都从自己本来所持的立场不知不觉地转向了持对方的立场,颇具喜剧性,最后也没有结论,苏格拉底说对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讨(注:见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74页。)。但毫无疑问,在这种开放式的讨论中,不但讨论双方的思维水平已不是讨论前的水平了,而且所讨论的问题的内在复杂性、微妙性也暴露出来了,这就给后人沿着思维已指出的方向继续深入提供了极宝贵的启发。

(13)、孔子的对话类似教义问答。问:什么之为仁?答:克己复礼之为仁。

(14)、苏格拉底的思想是针对当时雅典的道德堕落提出的,德育自然也就成为其教育的主要内容。其道德思想的主要观点是,“道德是一种善”,“知识即道德”,“守法即正义”和“自制是道德的基础”。这与孔子德育思想惊人地相似。

(15)、(用我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话语叙述,原文与我的话并不一致。)

(16)、 类比归纳,孔子是善用类比法的人:“举一反三”、“一以贯之”、“触类而长之”、“闻一知十”;苏格拉底在这方面也很厉害,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将归纳法归功于苏格拉底。

(17)、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习者熟悉的事物提出问题,按照自己的预设目的不断追问,达到让学生自我矛盾、困惑不解的境地,然后再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得出教师希望看到的结论。

(18)、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巧心情网 » 精选138句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区别(苏格拉底和孔子教育思想对比)

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