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104句王守仁的思想主张和影响(王守仁的思想主张)

王守仁的思想主张

1、王守仁的思想主张及当代价值

(1)、特点是他认为“理”全在人“心”,主张知行合一。

(2)、(教招)分清这些“元素”,教招复习省几步!

(3)、(教招)速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4)、〔15〕潘菠主编《教育心理学》156页,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5)、既然“知行工夫本不可离”,所以他主张“知行合一并进”,认为学、问、思、辨、行五者,“合其事而言一而已”。

(6)、”(《明儒学案》)“始得其门”即所谓“龙场悟道”,此为王守仁心学诞生之时。

(7)、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

(8)、关于儿童教育,王守仁的基本思想是:教育儿童应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导儿童性情,促其自然发展。他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意思是说儿童性情好动,喜欢嬉戏玩耍,而害怕受拘束和禁锢,就像草木刚刚萌芽,顺其自然就会使它长得枝叶茂盛,摧挠它则很快会使它衰败枯萎。因此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注意顺导儿童性情,不宜加以束缚和限制。

(9)、所谓“格物”,非格心外之物,“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传习录》),即格其心之物,格其意之物,格其知之物。

(10)、    当然与阳明先生的百战百胜的赫赫战功相比,令他名垂青史的是他创立的心学体系,我们会员都听说过“致良知”、“知行合一”,但这些概念究竟讲得是什么,它们跟以前的儒学、甚至佛老有什么关联,恐怕是众说纷纭,乃至越说越糊涂。

(11)、〔14〕《主文成公全书》卷之二十六续编一。

(12)、(1)王守仁从心即理、心外无物观出发,在继承陆九渊发明本心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致良知的教育目的。他认为良知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良知与生俱来,不虑而知,不学而能;人所具有,不分贤愚;一手昏蔽,不会泯灭。另一方面,良知即是天理,是天地万物相通的本体,既是天理也是人性;良知即是情感。良知发出即是意念,良知处于未发状态或未被邪欲遮蔽即是善的,反之便是不善的。

(13)、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14)、王守仁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传习录》)。

(15)、〔6〕《列宁全集》第“卷Q3页,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6)、   王守仁虽然为效忠明王朝,一生从事政治军争生活。但他自三十四岁起,讲学二十三年。他在长日时间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符台儿童心理学和教护才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17)、(教招)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道德发展理论

(18)、地址:百色市龙翔路龙景名都商铺131号(百色新图书馆南门正对面)

(19)、“拔本塞源论”虽然只是答顾东桥书的最后一部分,但与答顾东桥书的前面部分主要针对顾东桥的具体疑问相比,这最后的部分具有总论根本的意义,直指“什么是圣人之学”这一根本问题。从而也具有了相对独立的意义。正惟如此,王阳明死后其弟子后学把这段文字独立出来命名为《拔本塞源论》,这使得此篇在理学史和思想史上享有了特殊地位。明末大儒孙奇逢说:“拔本塞源之论,以宇宙为一家,天地为一身,真令人恻然悲,戚然痛,愤然起,是集中篇大文字,亦是世间一篇有数文字。”本文即专就拔本塞源论这段文字的思想加以讨论,不涉及答顾东桥书最后这段文字之前的内容。

(20)、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王阳明:《答聂文蔚二》,《全集》卷第95页)

2、王守仁的思想主张和影响

(1)、〔2〕《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下,《国学草本丛书》商务印书馆出版。

(2)、王守仁认为,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注意“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在他看来,任何人的认识水平都有一个由婴儿到成人的发展过程,譬如“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面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教育者必须根据儿童这种“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的成长过程,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不可躐等。

(3)、〔11〕均《毛泽东选集》第一卷284页,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4)、第阳明学提倡“亲民”、重视民生的思想主张,在当下尤其显得重要。我曾经策划了“黄宗羲民本思想国际研讨会”,将会议论文集题目定为《从民本走向民主》。我们应当承认,儒学的传统历来强调以民为本,从民本走向民主是很自然的,也是必然的。王阳明“心外无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论高扬主体性,启发了明清之际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民主启蒙思潮。黄宗羲的“君为民害”论和“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命题既批判了两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危害性,同时确立了“民为主宰(主体),君为客卿(客体)”的民主启蒙思想。我们这个时代实际上还处在后启蒙时代,需要强调人性解放与思想解放,需要高扬人民的主体作用,中国特色的民主道路就是从民本走向民主的道路。毫无疑问,王阳明、黄宗羲的“亲民”、“民主”思想对于现代中国走向仁政爱民、发展民主的政治改革也是有借鉴作用的。我在当代儒学创新问题上提出了“民主仁学”论,主张建立“以民主仁爱为体,礼法科技为用”的新体用论,其思想的源头之一就是从孔孟的仁学仁政、王阳明的“致良知”、黄宗羲的“行良知”和“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继承而来的。

(5)、    要理解这两个思想,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古人的学习和今人的求知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研究生物、物理、化学,是要探索其间未知的东西,叫闻见之知,而古人的学习则很简单,就是要探索一个东西——道,可以理解为万物之至理,即德性之知。有了德性之知就可以内圣外王,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圣人,而这个道又没有标准,众说纷纭。到了宋代,朱熹的意见成为了主流:道存在于自然界中,格尽万物才能领会道的真谛,所以废话少说,都去格物吧!”另一派则是影响力相对较弱的陆派陆九渊,他主张向内求,心(我)即理,并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6)、王守仁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儿童教育思想,首先是主张,分为五点,总结如下:

(7)、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的直接源头是陈献章与湛若水的“陈湛心学”,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阳明集大成。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8)、第阳明学知行合力行实践的精神为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既定国策,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提供了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动力。现在我们有些官员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知”与“行”完全脱节,其结果是失去民众信任,怨声载道。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有必要提倡“行良知”、提倡“知行合一”,以提升干部队伍的道德人文素质。

(9)、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

(10)、书院蒙学一日课程安排:第一堂课:考德课,分为蒙师教诲、蒙童反省第二堂课:读经背书第三堂课:习礼课或作课第四堂课;复诵或讲书最后一堂课:歌诗

(11)、王阳明广收门徒,宣传他的思想主张,史称“阳明学派”(又称“姚江学派”)。他的著作有《王成文公全书》三十八卷行世,被学术界评价为中国封建中世纪社会后期出现的最早的启蒙哲学。

(12)、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13)、地址:贺州市八步区灵峰街32号(维也纳酒店旁)

(14)、王阳明的《拔本塞源论》,原为其《答顾东桥书》的最后一节,该书载于《传习录》中卷,而为之首。《年譜》嘉靖四年九月下“答顾东桥璘书有曰”,可见年谱是将此一答书系于嘉靖四年,王阳明是年五十四岁。《答顾东桥书》是王阳明晚年的重要作品,其论学术思想的分量已相当于一部著书。而“拔本塞源论”虽然本是答顾东桥书的结尾部分,但阳明自己已经指出,结尾之前的部分多是就分散的问题答问,还没有谈到根本性的问题。

(15)、要学圣人之学,必须要了解“圣人之心”、“圣人之教”。王阳明认为,“圣人之心”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什么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照王阳明的说法,圣人看待天下的人,无论与他有没有亲属关系、有没有社会关系,也无论与他的距离远或是近,只要是有血气、活生生的人,圣人之心都会看做是他的兄弟或亲属的婴儿,都希望使他们安全,要养育他们、教育他们,以实现和满足他的万物一体的心念。王阳明认为,天下所有的人,他们的本心(也就是本来的心),在开始的时候与圣人并没有分别,都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只是后来由于被个体的私心和物欲的蒙蔽,才把自己与天地万物间隔开来,也就不再能有万物一体的意识。本来的心是广大的,现在变得狭小;本来的心是通彻的状态,现在变为阻塞的状态。于是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私心,而私心作怪的结果,甚至使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如仇人相对,完全失去了他们本来的一体之心。圣人忧虑于此,因而立下了圣人的教法以教化天下的人,“圣人之教”的内容就是指推广“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来克除人的私心,去掉其蒙蔽,恢复人们的本心心体。

(16)、王阳明认为至善即天理,即中和,即良知。良知不在心外,应向内求,只要去除了私欲,天理自然呈现。

(17)、二是致良知的方法论。他对《大学》的“致知在格物”一语,作了与朱熹很不相同的解释。他说:

(18)、“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是宋代的程颢最先提出来的,用“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来解释“仁”,发展了古典儒学对“仁”的理解。王阳明继承了这一点,并把这一点视为“圣人之心”的基本内涵,并作为“圣人之教”的基本内容和出发点。圣人之教就是以这样的万物一体之仁,教导人们去克服个体私欲的蒙蔽,恢复心的本体,即心的本来状态。那么圣人之教的内容是什么?他又说:

(19)、吴光,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本文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王阳明全集(简体版)》序言节选。

(20)、关于认识方法,王守仁的核心思想为“致良知”或曰“致知格物”。

3、王守仁的思想主张

(1)、   在本书解读之前,为了让大家对王阳明哲学思想有个基本了解,我们首先介绍王学的核心思想:“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2)、在五大主张的基础上,王守仁又详述了儿童教育思想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当时儿童教育的批判,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儿童教育内容以及“随人分限所及”的原则。

(3)、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 致知就是要致良知。

(4)、本来,心理学原属哲学,从哲学中分菜出火也仅仅百多年。哲学家而有心理学思想的人,他的心理学观点往往受其哲学观点的影响。王守仁是我国有名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所以他的心理学思想深受其主观唯心主义,并发展为唯我主义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但必须承认王守仁是一位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的哲学家。外}醉合理学史上,也不少这样的人物。如希腊三哲: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把心理现象理解为灵魂,尚被誉为心理学家。而且他们有些观点比王守住的观点还落后些。例如:王守仁认为能影响客观事物的精灵,在人活着时起作明,人死了,精灵扰游散了。而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作物质的,便可以领悟一个理想世界,在肉体死后还能继续生存”。(7)就从这方面比较,都属干唯心主义范畴内,王守仁的人死精灵散比灵魂永存说略高一筹。柏拉图等能在外}外合理学史上被列为古代心理学恩想家,中国的王守仁为什么只能称哲学家而不能称为古代心理学巴想家呢?总的说来,王守仁谈到了心和身、心和物的关系,但是他又混淆了颠倒了身和心,心和物的关系。从他的理沦分析,他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唯心主义心理学思想家。

(5)、关于知行关系,王守仁抛弃了宋儒“知先行后”的传统看法,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

(6)、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站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上,传承发扬阳明心学,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7)、其教之大端,则尧、舜、禹之相授受,所谓“道心惟微,惟精惟允执厥中”。而其节目则舜之命契,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上五者而已。唐、虞、三代之世,教者惟以此为教,而学者惟以此为学。当是之时,人无异见,家无异习,安此者谓之圣,勉此者谓之贤,而背此者虽其启明如朱亦谓之不肖。下至闾井、田野、农、工、商、贾之贱,莫不皆有是学,而惟以成其德行为务。何者?无有闻见之杂,记诵之烦,辞章之靡滥,功利之驰逐,而但使之孝其亲,弟其长,信其朋友,以复其心体之同然。是盖性分之所固有,而非有假于外者,则人亦孰不能之乎?

(8)、〔17〕〔18〕〔20〕〔22〕《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中,〔19〕〔21〕《传习录》下,

(9)、他称“知行合一”不是凿空杜撰,说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人只是由于被私欲隔断而不知而已。

(10)、第阳明学折衷朱陆、会通佛老的和而不同精神,体现了一种多元和谐的文化取向,为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交流、沟通提供了历史的借鉴。现在我们学术界比较活跃,有主张全盘西化,引进自由主义的学说;也有主张全盘东化的,认为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我既反对“全盘西化”论的自由主义主张,也反对“中国世纪”论的民粹主义主张。我们不要人家压倒我们,为什么我们要压倒人家呢?我们求得一个多元和谐就可以了。西方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东方文化和它交流,沟通互补,共存并进,不是很好吗?我提出“多元和谐”文化观,也是从孔子的“和而不同”、王阳明的“折衷朱陆、会通佛老”的思想方法受到启示的。

(11)、“心即理”为王氏心学之理论基础,也是其宇宙观。

(12)、其学深受南宋陆学和禅学的影响,但比陆学精致完整和广泛得多。

(13)、王守仁也很丘视培养道德行为习惯,这体现在他的“考德”方面。他每天早晨进行训蒙考德。每日四问:一问“爱亲敬一长之心,得尤懈忽,未能真切否?”二问:“温清定省之仪,得无亏缺,未能实践否?”三问:“往来街衡,步趋礼节,得无放荡,未能谨伤否?”四问:“一应言行心术,得无欺忘非僻,未能忠信笃敬否?诸童子务要各以实对,有叫改之,无则加勉。”(16)侮日四间,即可巩固加深道德观念,久之即能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由道德认知,变为道德行为。经反复实践养成道德习惯,这种教育方法,是符合德育心理学原理。

(1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

(15)、(2)从这种良知观出发,王守仁推出了“致良知”的教育命题。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自家良知的培养和达到,并不是向外追求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而致良知更多的是表现为后天的功夫。致良知的致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至”即到达,但他并不意味着经验知识尤其是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增加,而是为学应以培养和增强“良知”的自觉意识为目标;另一方面是做或推行,强调教育要成于内而形于外,特别是道德教育及修养的最终目的是要见诸行动。这样,以“致”为纽带,“良知”与“致良知”的关系,在教育实践上便自然展开为本体与功夫、目的与方法的统一。

(16)、三是教育内容多样;王守仁提出,当是针对儿童的教育内容过于单不符合儿童自身的特点,更不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在传统的“读书”之外,增加“歌诗”、“习礼”。以丰富儿童对学习的兴趣,真正宣泄自身的情感。起到调节儿童情感的作用。

(17)、 因为他受时代的局限和封建地主阶级道德观念的影响,他本身又是主观唯心主义者。他主张“万事万物不外于我心”,进行封建道德教育,也只能求于我心。所以“致良知”是王守仁的唯心主义德育心理学思想。在理论上他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但在教育措施上也有不少具有实践意义的言论。如他对于顽劣学生,主张:“顺导其意志,调理其性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趋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德育心理学忍想。

(18)、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扩展资料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19)、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20)、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4、王守仁的思想主张意义

(1)、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2)、为此王守仁对当时流行的无视儿童兴趣,摧残儿童天性的传统教育方法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指出:“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其结果不仅使学生厌恶学习,憎恨教师与学校,“视学舍如囹狱”、“视师长如寇仇”,而且会使学生想尽办法蒙骗老师,品德日趋败坏。他认为这种教育不是教人为善,乃是驱人为恶。可见,王守仁提倡顺导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的教育方法,是与传统教育方法根本对立的,在当时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3)、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

(4)、    作者蔡仁厚为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之师承当代儒学大师牟宗三先生之门逾四十年。历任台湾各大学教授,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蔡仁厚先生对先秦儒学、宋明理学、中国哲学史有极深厚地研究,著有《孔孟荀哲学》、《孔门弟子志行考述》、《墨家哲学》、《中国哲学史大纲》、《宋明理学》(北宋篇、南宋篇)、《王阳明哲学》、《新儒家的精神方向》等书。

(5)、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6)、最后是减轻学生的负担;王守仁提出“学有余力”的教育观点,主张量力而行,少而精。在他看来,要求过高,内容过多,则会超出儿童的接受能力,增加儿童的负担,还会影响儿童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上就是王守仁对儿童教育思想的主张。

(7)、王阳明主张“致良知”,他认为只有疗救人心,才可以拯救社会,只有每一个人去掉内心世界的“恶欲”和“私欲”,才能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8)、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仇者。圣人有忧之,是以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蔽,以复其心体之同然。

(9)、地址:河池市金城江金城中路369号(三医院门诊斜对面移动大厅三楼) 

(10)、他认为良知即是天理,“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推而衍之,便为孝、弟、忠、信、五伦百行的道德规范,从而完成了由哲学到伦理学的逻辑论证,树立了封建道德的绝对权威。

(11)、王守仁认为,顺导儿童性情进行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兴趣在提高儿童教育质量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他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意思是说儿童如果对学习兴趣盎然,则学习时必然心情愉快,能生动活泼地学习,这样进步自然不会停止。就像时雨春风滋润草木花卉,没有不生机勃发,自然而然地一天天长大的。反之,如果忽视了儿童兴趣的培养,则会压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使儿童的学习很难进步,如同遭遇冰霜的花木,“生意萧索,日就枯槁。”

(12)、王守仁自称其“致良知”为“孔门正眼法藏”,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13)、《大学》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中庸》讲未发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甚至不必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寻求。

(14)、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是相伴相生的存在。就好比我们知道孝顺父母是正确的事情,是我们的良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就是常回家看看,帮妈妈洗洗碗,,帮爸爸捶捶背,让他们幸福安享晚年,这就是“孝”的知行合一。

(15)、地址:钦州市燕舞路2-1号(东泉大厦侧门)

(16)、“格物”的目的在于“致良知”,他将孟子“良知”的观点大加发挥,认为“良知”是“造化的精灵”,它“生天生地”,是“与物无对”的宇宙根源,“人若复得它完完全全,无少亏欠”,便完成了对宇宙的认识。

(17)、(教招)这个知识点,77%的同学都会混淆哦

(18)、王守仁循沿陆九渊的心学思路,明确提出知行合一的教育过程观。王守仁反复强调,知与行是教育认识过程的两个方面。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目标;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过程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认识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总之,在王守仁看来,如何把握好知行的转化和互动是能否成就道德理想人格的重要因素。王守仁极力提倡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意在教导学生要懂得真正的知-致良知并不是纯粹观念上的,而必须落实在行为实际当中。

(19)、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主张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和量力施教,促使儿童在德、智、体、美育诸方面都能够得到发展等思想主张,至今仍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20)、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比较集中地阐发了他的儿童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王守仁认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一般说来,儿童的性情总是爱好嬉游,而厌恶拘束,就像草木开始萌芽,顺应它就发展,摧残它就衰萎。因而,他主张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身心特点,使他们"趋向鼓舞","中心喜悦"。这样,儿童自然就能不断地长进,好比时雨春风滋润草木一样,日长月化,生意盎然,而不是如冰霜剥落,生意萧索。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王守仁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发展到何种程度,便就这个程度进行教学,不可躐等。他把这种量力施教的思想,概括为"随人分限所及"。比如树刚萌芽,只能用少量的水去浇灌;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同样,如果不顾及儿童的实际能力,把大量高深的知识灌输给他们,就像用一桶水倾注在幼芽上把它浸坏一样,对儿童毫无益处。王守仁还认为,儿童教学"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因此,教学应该留有余地,"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使儿童"精神力量有余",这样他们就"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不会因学习艰苦而厌学,而乐于接受教育。

5、王守仁的思想主张知行合一

(1)、陆九渊、王阳明基于发明本心的心学立场,认为儒家经典本身不能构成人生价值的终极根源,不过是我心的注脚罢了。认为学问的根本在于发明本心,不能拘泥于书本章句之学。六经的作用无非是帮助人明白和发展心中的理。所以王守仁认为读书不能迷信书中的东西,六经皆史而已。要想获得其中的真谛就只有发明本心,遵从先天德性,弘扬个体自由意志,并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2)、概括地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有三个要点:第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第知行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第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只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就本质而言,王阳明所说的“知”只是“吾心之良知”,或曰“吾心良知之天理”,其所谓“行”只是“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的道德实践。最后一个是关于阳明“四句教”的问题。这引起了弟子后学的许多纷争。刘宗周和黄宗羲对四句教提出了一些批评。也有不少人认为,四句教反映了王阳明思想的成熟。我觉得四句教应该说是王阳明的精神所在,是王阳明对致知与格物、本体与工夫关系的疏解。

(3)、〔4〕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三册301页,人民出版社出版。

(4)、我们知道王阳明在晚年以致良知为宗旨,时时处处宣传致良知学说。而在这里,他强调,如果不明白他的“拔本塞源”论,他的良知学说虽能暂时为大家接受,但最终恐怕错误思想此起而彼伏,“按下葫芦又起瓢”,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对于救治天下不能起分毫的作用。这样看来,他的拔本塞源论在实践的意义上已成为王阳明良知思想能够传播、流行于天下的关键。从全篇来看,他是认为,如果人不能除去所怀功利之心,致良知的学说将无法流行于天下,也不可能在改变社会上发挥出作用。这样看来,去除私欲功利之心和致极良知二者是阳明晚年思想的两个关键点,而这里去除私欲功利之心的理论依据是万物一体的思想。如果按本文所说万物一体的思想是要落实到去除私欲恢复本心,那么也可以说,万物一体说和致良知说,共同构成了王阳明晚年道德哲学的主体。王阳明的论述意在指出历史上学术的混乱对学习者的影响和所造成的结果,论述了功利主义的起源、演变。王阳明在这里特别指出了以私欲为中心的“功利之见”是圣人之学的根本阻碍,认为功利之习已经成了毒害社会文化的罪魁祸首。这在今天仍是有现实意义的。在他看来,士大夫风气充满了私智和功利,已经成了败坏社会的主要痼症。这些仍值得我们今天深加反省。

(5)、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6)、通过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站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上,传承发扬阳明心学,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7)、 王守仁的德育心理学思想,首先体现在他的“致良知”的恩思中,“良知”一词,是孟柯的用语。他说:“人之听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12)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是天赋给人的,并非从外面学来的。王守仁即根据孟柯的思想加以发挥。他认为良知是人先天就有的。因之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致此良知”,“致良知之外无学矣”,(13)他说:“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又说:“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谓是作之心,人皆有之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_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一合心之本体,白然灵昭明觉一者也。几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吾有不自知者。其善欤?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其不善欤?亦吾心之良知自知之”。(14)这段话很浅显,读者都能理解。他所谓“良知”就是封建道德的先验观念,“致良知”就是求理于吾心巾的封建道德。良知就是言行的准则,能致良知便是善,否则便是恶。良知即听谓天理,人人有一此心,{丽合即是理,所以封建道德是永恒的。他反对后儒致知是为充广知识,他卫视求理于昔心的良知,即先验的道德观念。致良知就能成为有道德的人。显然,这些言论,含有德育心理学忍想,但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心理学思思。因为“人的道德观念不是天赋灼,主要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下和家庭学校道德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它是社会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15)当然这样灼唯物主义德育心理学思想,王守仁是不理解的。

(8)、  他说:“大抵儿童之情,乐嬉游而惮拘俭,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疡。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不能已”。(17)他非常重视儿童爱游戏的年龄特征,主张善于诱导。他反对死背章句,重智育轻德育和各种体罚。他说:“若近一也之训蒙稚者。日惟籽以句读课做,责其检束,而不知道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靴互、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图狱而不肯入,视师民如寇仇而不愿见,窥避掩复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论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普也”。(18)这样就压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在厌恶学习和俱怕教师责罚内情况下,逼使逃学撒谎,进而导致品德败坏。

(9)、王阳明的思想很丰富,其中如“知行合一”等主张,被研究和宣讲得很多,大家都已耳熟能详。而他在晚年提出的拔本塞源论,虽然在当时的王门中颇受重视,但在当代受到的关注较少。所以,我们在这里对其拔本塞源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作一些梳理,以促进对这一思想的研究。

(10)、〔16)《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中《教约》。

(11)、 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学说,是哲学间题,也是心理学问题:“知`’,属于认识过程;“行”是因为需要、劝饥而产生的随意活动,这都属于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关于知行关系的学说,在我国哲学史_L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心理学家都放弃了这个阵地,偶而引用两句,便认为是越俎代庖了,或称牵强附会。现在应当明确知行相知行关系也属于心理学研究的问题。在中国心理学思想史上,也延有它的地位,并有特殊的目的和内容。关于知行问题,古代忍想家颇多论述:最早的见于《尚书·说命中》的“知之匪(非)艰,行之惟艰”即知易行难说。孔子主张“生而知之”;老子主张不行而知;荀子主张知之不若行之;朱熹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主张“知行合一”;王夫之提出“行先知后;”魏源又提出“及之雨后知,履之而后艰,之有不行而能知者乎。”孙中山叫提出“行易知难”。二千多年来知行学说,有唯心主义,有旧唯物主义,直到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问世,才给中国几千年来的知行学说作了科学的总结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这就是知行心理学思想的论据。本文是研究王守仁的心理学.以想,这里重点研究“知行合一”的心理学思想。

(12)、我们可以从阳明学的根本精神体会其当代意义:

(13)、他服膺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以为简易直接,有以接孟子之传。

(14)、但他认为“格”不应以“至”字训,而当作“正”字解。

(15)、如果你志在国学启蒙教育,有必要了解下王阳明先生的教育思想。据说他是继孔子后,最懂教育的圣贤。阳明先生一生创办或参与书院10余所,讲学足迹遍布各地,据说学生数量超过了孔子。末学愿追随先生,立志弘扬传统文化,近来读先生著作,整理如下。以供从事国学经典教育的老师们学习和参考。

(16)、“吾心”不仅化生天地万物,即便六经学术,亦在“吾心”之中,“六经非他,吾心之常道也”,“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同上)。

(17)、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尝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王阳明:《语录三》,《全集》卷第109-110页)

(18)、〔1〕《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下,《国学基本丛书》商务印书馆出版。

(19)、圣人之心以天下万物为一体,一心仁则天下万物一体皆仁。世人学习圣道的根本还是回到良知上。良知之明,万古如一。心圣,则圣人自可学而达之。

(20)、    《王阳明哲学》对王学的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对王阳明思想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细致的论证考察,以翔实的资料为世人呈现真实的王阳明哲学思想和整体风貌。

(1)、他举例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2)、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3)、“心即理”的意思就是“吾性自足”,“吾心自足”,“吾理自足”,理在心上,“心外无理”。心与理合不再是心与理为二。

(4)、王阳明的高弟钱德洪谈到阳明晚年万物一体思想时指出:“平生冒天下之非低推陷,万死一生,遑遑然不忘讲学,惟恐吾人不闻斯道,流于功利机智,以日堕于夷狄禽兽而不觉;其一体同物之心,譊譊终身,至于毙而后己。此孔、孟已来贤圣苦心,虽门人子弟未足以慰其情也。”(《传习录》卷二小序)这一论断完全合乎《拔本塞源论》的思想,可见“流于功利机智”和“堕于夷狄禽兽”是王阳明对当时学术功利化和官德堕落的最突出的诊断,他所宣讲的万物一体说正是为了对治当时社会现实流弊的病症,认为当时社会文化“圣人之学日远日晦,功利之习愈趣趋下”。王阳明此文的核心思想就是反对功利主义。  梁啟超对拔本塞源此文曾有按語云:“王子此言,何其淋漓沉痛,一至于是!读之而不羞恶、怵惕、创艾、奋发者,必其已即于禽兽者也!其所谓称名借号曰吾欲以共成天下之务,而诚心实意乃以济其私而满其欲,吾辈不可不当下返观,严自鞫训曰:若某者,其能免于王子之所訶乎?若有一毫未能自信也,则吾之堕落,可计日而待也。”梁启超的按语写在1905年,他指的是那些嘴上高喊为国家为人民,实际上自私自利,假公济私,奉行功利思想的人:他提倡以王阳明拔本塞源论为镜,反省自我,以避免道德的堕落,而走向有健全道德的人生。事实上,“流于功利机智”也是我们当代社会人所共见的普遍病象。这说明,王阳明的这篇文字,对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建国实践,对当代干部官员的道德修身,以及对广大社会的人生提升,仍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文章为陈来教授在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上的主旨演讲内容,经速记整理校对,未经本人审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巧心情网 » 精选104句王守仁的思想主张和影响(王守仁的思想主张)

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