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名句
1、佛经名句及解析
(1)、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2)、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佛说阿弥陀经》
(3)、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4)、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优亦无怖。
(5)、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6)、 归元性无方便有多门。——《楞严经》卷6
(7)、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8)、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9)、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10)、世间众生,不知恩报,更相仇对,邪见执著,迷惑颠倒,愚痴无知,无有信心,随逐恶友,起诸恶慧,贪爱无明,种种烦恼、悉皆充满,是我所修菩萨行处。--《大方广佛华严经》
(11)、1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罪。(第十谤三宝戒)--《梵网经》
(12)、我用所有的喜悦,为你祈祷,愿你在这一年里平安、快乐。
(13)、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14)、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大宝积经第91卷
(15)、五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16)、二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17)、1汝应持戒。汝若不持,汝若不持,汝口虽说,自耳不闻,如是种种被他讥毁,何能劝人守护净戒。以是当知,先自检身,离诸放逸,坚持净戒,然后为人说正法要,有情闻已,便能信受。--《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
(18)、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19)、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20)、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2、佛经名句出处及解释
(1)、1若佛子,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赞已德,隐他人好事,令他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第七自赞毁他戒)--《梵网经》
(2)、五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4)、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
(5)、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西归直指》
(6)、三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7)、1菩萨尔时,复作是念,我从无始劫,住于生死,受诸苦恼。如是思维,重自劝励,令心清净,而得欢喜,善自调摄,自能安住于佛法中,亦令众生同得此法。--《大方广佛华严经》
(8)、200.菩萨摩诃萨知苦苦、坏苦、行苦,专求佛法,不生懈怠。行菩萨行,无有疲厌。不惊、不畏、不恐、不怖,不舍大愿,求一切智,坚固不退。--《大方广佛华严经》
(9)、佛语有云: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10)、10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造者是。
(11)、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2)、五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13)、佛说: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14)、八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15)、1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大方广佛华严经》
(16)、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17)、愿你今生今世,三生三世,生生世世,平平安安,甜甜蜜蜜,吉吉祥祥,乐乐呵呵,幸幸福福,团团圆圆,美美满满。
(18)、1于父母所,少作供养,获福无量;少作不顺,获罪无量。--《杂宝藏经》
(19)、1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语言证。……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大佛顶首楞严经》
(20)、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千分不及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大方广佛华严经》
3、一禅小和尚经典语录
(1)、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2)、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3)、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4)、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5)、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6)、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执。我执的因在于:我们沉溺在贪、嗔、痴、慢、疑的泥沼里不能自拔,有时明明知道自己这样去想、这样去做不对,但仍然让自己的心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横冲直撞,纵容自己为所欲为,造身业、造口业、造意业,让自己痛苦不堪,扰乱自心、扰乱众生心。谨记: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人活一世,其实,有些东西,要学会思而勿乱;有些情感,要懂得痛而莫恨;有些追逐,要舍得持中有弃;有些浮相,要甘于尘而不染。有时,参禅,只在一瞬间,一杯茶,一叶草,一尾鱼,一粒沙,一株桃花,看一个繁杂的世界。世有千态,心有万言,便可从中拾得一颗澄明无物的禅心。
(7)、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着,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8)、 不是兄弟你不好, 是这世道不干净容不得你这样做人。
(9)、九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10)、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11)、1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大方广佛华严经》
(12)、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3)、二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4)、九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15)、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16)、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17)、1在家菩萨如法集聚钱财,非不如法,平直正求,给事父母、妻子,给施亲友、眷属、知识,然后施法。复次,长者:在家菩萨负荷重担,发大精进,教化众生而无疲厌;自舍已乐,为众生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而不倾动。(郁伽长者会)--《大宝积经》
(18)、四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9)、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20)、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大乘起信论》
4、经典的佛经名句
(1)、1已生恶法,为欲坏之。未生恶法,为遮不起。未生善法,为令速生。已生善法,为令增广。勤修精进,是名精进。--《优婆塞戒经》
(2)、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3)、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4)、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巧心情网 » 精选64句佛经名句出处及解释(一禅小和尚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