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
1、文学的话语蕴藉举例
(1)、以上是根据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编第二编第三编课后基本概念
(2)、①文学的普遍属性:文学是一般意识形态,是人的一种活动。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克思、恩格斯清楚地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不同,就在于“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
(3)、曹禺《雷雨》、赵树理《小二黑结婚》、阿诚《棋王》选简述人物形象塑造的特色。
(4)、强调“深文隐蔚,余味曲包” ,“使酝藉者蓄隐而意愉”
(5)、(6)文学是人学,请通过具体的文学现象分析这一观点
(6)、临川四梦、八股文、海派小说、象征诗派、寻根文学
(7)、材料:王夫之对孔子兴观群怨的一段论述,节选自《姜斋诗话》
(8)、叙事的构成:所讲述的故事内容,讲述故事的语言组织,叙述行为。
(9)、语音物理属性的四要素中,由发音体振动频率决定的是(),由声波振动形式决定
(10)、人类为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11)、文学意象,实际上都是观念意象,也可以说是“象征意象”。它在文学作品中实际上也可分为两种状态,一种是表现审美理想不够充分的意象;一种是表现审美理想充分的意象,即审美意象。
(12)、2)含混: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藉多重不确定的意义→一中生多
(13)、艺术生产:马克思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把艺术活动称作“艺术生产”,将其与科学、哲学、***、法律、道德、宗教等活动一起列入“精神生产”的范畴。
(14)、创作动机: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文学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15)、现在相同的语音条件下,能够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是()
(16)、再现(representation),指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或模拟。
(17)、文学具有全人类性、社会性、民族性、人民性、阶级性和真实性等。
(18)、参赛的人员是语言文化学院公共外语教研室教师
(19)、张炎《词源·杂论》评元好问词“深于用事,精于炼句,有风流蕴藉处,不减周、秦。”
(20)、老师们用自己生动的语言及表达方式对自己的课程进行演绎
2、文学话语蕴藉特点常常
(1)、②文学的特殊属性: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具体地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缠绕在一起。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2)、由于创造象征意象时,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意象鉴赏思维的特点变成了审美“求解”的过程。
(3)、《文心雕龙·隐秀》:“文外之重旨”、“以复意为工”,提出“重旨”和“复意” ,指文章蕴含其他重要意义。
(4)、回复“测试2”,可获取现当代文学基础测试题;
(5)、***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6)、请根据下列例句分析“常常”和“往往”意义和用法的异同(20分)
(7)、《汉书·艺文志》中《数术》略中包括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
(8)、审美意思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渗透,侵染的状况。
(9)、种的尺度(客体的尺度):即主体从选择具体客体开始到对具体客体的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也就是说,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
(10)、话语蕴藉:话语蕴藉概念,是将现代“话语”概念与我国古典文论述语“蕴藉”相融合的结果。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有两层意思:第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第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11)、身体写作、作者之死、三一律、语流音变、语言融合、期待视野、性灵说、神思、毛诗序、艺概、屈折语、聚合规则、语法意义、形态
(12)、元皇中兴,披文建学,刘刁礼吏而宠荣,景纯文敏而优擢。逮明帝秉哲,雅好文会,升储御极,孳孳讲艺,练情于诰策,振采于辞赋,庾以笔才愈亲,温以文思益厚,揄扬风流,亦彼时之汉武也。及成康促龄,穆哀短祚,简文勃兴,渊乎清峻,微言精理,函满玄席;澹思浓采,时洒文囿。至孝武不嗣,安恭已矣。其文史则有袁殷之曹,孙干之辈,虽才或浅深,珪璋足用。
(13)、716文学综合(含***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文艺理论)816语言综合(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14)、汉魏风骨、缘情说、作者已死、***新诗派、十八世纪“***风"
(15)、分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的首联,颈联的平仄,指出其中的拗救。
(16)、***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将文学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现代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体裁。在各种体裁中又有多种样式。
(17)、整体性的社会生活;具有审美价值或经过审美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18)、南京大学2023年语言及论文写作935真题
(19)、索绪尔的语言理论:语言区分为语言系统(1angue,或译语言、语言结构)和言语(parole)两种成分,前者指社会普遍性语法系统,后者指个人的实际语言行为。
(20)、“在本次比赛的过程中希望每个老师可以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1)、列举家族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并结合至少三部小说,说明此类小说的特点。
(2)、所谓“隐含的读者”(impliedreader),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对自己的文本感兴趣,并能为之打动的读者。也就是说,是作家预想的他的文本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3)、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4)、文学创造的主体“客体化”:主体从选择客体开始的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作家对客体的选择要受到当时社会情势的规定和制约,甚至在创造过程中客体还会改变主体原先的构思,从这个角度说,客体也是使主体“客体化”了。
(5)、 曰:“君得无有所怨齐士大夫?”孟尝君日:“有。”君满意杀之乎?”孟尝君日:“然。”谭拾子日:“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日:“不知。”潭拾子曰:“事之必至者,死也;理之固然者,富贵则就之,贫***则去之。此事之必至,理之固然者。请以市谕。市,朝则满,夕则虛,非朝爱市而
(6)、***古代文论中强调的“兴味”,实际也已包含着与英加登的“填空”、伊瑟尔“召唤结构”、伽达默尔的“对话”相近的见解。
(7)、“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面对的对象就是学生,在讲课的过程中,做到流利通畅只是对我们教师的最低要求,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帮助学生进步的同时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服务于更多的同学。”
(8)、必须吸收***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9)、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10)、在白宫116教室和104教室分别进行了两场教师说课大赛
(11)、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12)、"古红切"切出的今音是什么?切音的依据是什么?
(13)、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是,真、善、美。艺术真实既非生活真实,也非科学真实,而是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中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真实”是一切优秀文学作品共同的价值追求及审美品格。文学创造要求的“真实”是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的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①艺术真实不是生活真实的自然主义摹本,而是对它的反映。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艺术真实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悟的产物。认识是理智的体察,感悟是直觉的把握。②如果说表现社会生活中某些本质性东西的价值取向,是艺术真实的内在要求,那么,艺术情境的假定性,则是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①文学创造是站在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给予人文关怀的立场上,因而其对客体世界的认识、感悟与表现,带有浓厚的主体性和主观性。②文学按照主观化的方式把握客体世界,以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为目的的价值取向,使它必然要讲究诗艺性。求“真”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之艺术真实的概念可表述为: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标点及字词需推敲所谓艺术概括,简括地说,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的能动介入的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性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艺术概括具体规定:①从个别到一般;②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文学创作过程。
(14)、请简要描述一下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结构特点(每个字的发音在汉语中为一个音节),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与英语对比有什么差异?(10分)
(15)、②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等特性,例如《便条》建构了一个想象的人际关系状况;
(16)、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17)、在诗歌的语言中,用抽象感性反映具象的情感,在具象的想象中理性地反映抽象,让抽象在情感中直接的富于扩散的,积淀发力。
(18)、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
(19)、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可分为三大层次:文学语言层、文学形象层、文学意蕴层。
(20)、尉,羊舌赤佐之。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d。《商书》日:“无偏无d,王道荡荡。”其祁奚之谓矣。
4、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常常体现为两种修辞形态
(1)、说一说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综合语的特点,并列举至少一个代表语言
(2)、意留言外的蕴藉方法从文学作品的整体来看,主要有两种:纯形象描绘和形象描绘加思想情感。
(3)、《说文解字》作者是()《十驾斋养心录》作者是()
(4)、(3)如何看待文学既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
(5)、 创造是造成一个美的境界,欣赏是领略这种美的境界,批评则是领略之后加以反省。领略时美而不觉其美,批评时则觉美之所以为美。不能领略美的人谈不到批评,不能创造美的人也谈不到领略。批评有创造欣赏做基础,才不悬空;创造欣赏有批评做终结,才底于完成。
(6)、1)是丰富多彩的,即使以某一方面的生活为中心,也一定是辐射其他的;
(7)、审美批评,着眼于作品中美的构成及其审美价值,强调作品的美感享受效果和娱乐、愉悦作用,把文学作品看作是在真善的基础上又超越了真善,因而是“超功力”的一种审美对象。往往联系作品对读者产生的美感程度的强弱和久暂来品评其高下得失,具有赏析式评价的性质。
(8)、变形:是指作家在构思中极大的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实力创造形象的方式。
(9)、b.以后,每逢节假日,只要你有空,请往往带孩子去玄武湖划船。
(10)、文学界定的广义、狭义和折中义及相应的三大途径文化、审美和惯例彼此不同,给把握文学概念带来困难。广义文学和文化的文学观念,虽然有助于阐明文学的文化含义,但在今天已很少通行。因为人们更多地倾向于把狭义文学即诗、小说、散文等称为文学,以使它同哲学、历史、伦理学等其他文化形态区别开来。狭义文学和审美的文学观念,又易于因过分强调“纯文学”或文学的“文学性”而忽视文学的文化含义。而折中义文学和惯例的文学观念,诚然在处理一些边缘的、模糊的或先锋的文学现象时有其优势,但又容易出现相对主义弊端。但是,上述三条途径毕竟已昭示出某种解决办法来,这就是:以狭义文学和审美的文学观念为中心去综合广义文学和文化的文学观念以及折中义文学和惯例的文学观念,从而建立明确的文学观念。
(11)、①人是文学的主要对象。审美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就是从人的社会生活和劳动创造中去寻找和发现人的价值及人生的意义。所以,当文学从审美关系上来把握社会生活时,人也就必然成了文学的主要对象。人们从文学作品中,尤其是从那些优秀之作中,常常会看到文学对人的关注,看到文学对人性的揭示和思考。这说明,人始终居于文学所表现的一切生活现象的中心。无论是叙事性作品还是抒情性作品,从这些文学作品所呈现的世界里,最终获得的还是对人的生活与命运、思想与感情的表现,还是有关人和人生意义的感悟与启迪。
(12)、给出材料:香菱学诗中黛玉对香菱的学诗建议,让结合材料论述其中的诗学观念,要求600字以上。
(13)、《三言二拍》有“无奇之所以为奇”的特点,如何理解?
(14)、作为叙事性作品的戏剧和小说不同,戏剧主要以人物对话推进戏剧动作和剧情发展。
(15)、第产生爱情的沃土。在日常的生活中,由于互相了解,产生了恋爱之心,最后又逐渐的升华为忠贞不渝的爱情。比如说歌颂爱情的梁祝,就是两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祝英台对梁山泊产生了恋爱之情,而梁又全然不知,才有了"十八相送"那样感人心肺的描写,最后二人化蝶,虽然说有些伤感,但是也带着凄凉之美流传千古。
(16)、新写实派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重要流派,结合作品分析其特点和局限(15分)
(17)、文学的含义经常发生复杂的演变,正是在这种演变中,通常意义上的非文学有可能会变成文学,这正显示了文学含义的不确定性与不断变化的特点。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并不简单地在于审美属性及语言形式,而主要在于:
(18)、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19)、王国维《人间词话》被誉为近现代以西方思想批评传统文学的代表作。
(20)、她没有很死板地去讲课而是不停地向“同学们”提问带动气氛
5、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包括
(1)、结合谢灵运和苏轼的诗,给北大学子送祝福(给了十个小篆字“各勉日新志,能为岁寒姿”,要求辨认出来,分析典故及意蕴)。
(2)、①现实型文学: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3)、②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
(4)、以《繁星》、《春水》为例,简述小诗的艺术特色
(5)、文学创造,是一种旨在创造新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的艺术生产活动,起过程十分复杂和细微。它不但包括每一件作品的具体创造过程(即特殊性),也包括文学创造的一般过程(即一般性)。文学创造一般过程: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①材料(信息)储备;②艺术发现;③创作动机。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①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a.回忆与沉思,b.想象与联想,c.灵感与直觉,d.理智与感情,e.意识与无意识;②构思方式——a.综合,b.突出和简化,c.变形与陌生化。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①“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②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③即兴与推敲
(6)、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是创造过程中最实际、最紧张、最重要的阶段。
(7)、语言与言语:这是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的一种区分,这里的语言与我们常用的语言概念是不同的,有时也翻译为语言系统、语言结构。指使用语言的总体规则,社会普遍性语法系统,而言语则指个人的实际语言行为。
(8)、第歌颂爱情的美丽。爱情是人们都追求的一个梦想,能否成功?能否"让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成为一个个文人墨客笔走龙蛇的故事。
(9)、 ——《左传·昭公二年》
(10)、在文学本体的研究范围内,对文学理论、()、文学史三者加以区别显然是最重要的
(11)、(古代文学)考研必备资料《通关秘籍》(现代文学)考研必备资料《通关秘籍》(当代文学)考研必备资料《通关秘籍》(外国文学)考研必备资料《通关秘籍》(文学理论)考研必备资料《通关秘籍》(古代汉语)考研必备资料《通关秘籍》(现代汉语)考研必备资料《通关秘籍》(语言学纲要)考研必备资料《通关秘籍》(比较文学)考研必备资料《通关秘籍》(***古典文献学)考研必备资料《通关秘籍》(***文学批评史)考研必备资料《通关秘籍》(西方文论史)考研必备资料《通关秘籍》(民间文学)考研必备资料《通关秘籍》
(12)、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13)、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14)、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是含蓄和含混。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蓄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含蓄突出的是表达上的“小”中蓄“大”,含混偏重的是阐释上的“一”中生“多”。不过,两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共同揭示出文学文本的话语系统具有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即话语蕴藉特性。
(15)、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对文学活动的影响作用。
(16)、楚辞、笙诗、新写实小说、元嘉三大家、朦胧诗派、竟陵派、象征主义、黄衫客传奇
(17)、风***、乐府、山水田园诗派、太学体、花间词派、狭邪小说、神韵说、传奇
(18)、纯形象描绘纯形象描绘,是指文学作品中只对实际或想象中的事物及其发展变化进行描绘,而对其引发的情感和蕴含的意义则不进行直接表述。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描绘,可以是对现实生活中事物原型的复制、加工和改造。
(19)、我们现在经常用到的是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是艺术门类之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虽然文学的通行含义已经固定,但并不存在一个明确、清晰的界限,可以截然分辨文学与非文学。文学的含义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尽管现行用法已经确定,但事实上,文学的含义常常发生复杂的演变。正是在这种演变中,通常意义上的非文学可能会变成文学。这正显示了文学含义的不确定性与不确定不断变化的特点。
(20)、语法范畴、声训、翻刻本、宫体诗、九叶诗派、哥特式小说
(1)、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2)、总之,文学的无功利性是直接的,功利性是间接的,直接的无功利性是实现间接的功利性的手段。所以说文学既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
(3)、"是汉末人独知反语"中"反语"的意思是什么?
(4)、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报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微。
(5)、永贞革新,贬谪第一次是司马,第二次是连州刺史的是__
(6)、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文学所运用的语言并不是语法意义上的“语言”,而是一种实际交往的特殊“语言”--话语。(强调语言的社会关联性、活的语言)
(7)、“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抒情与言志相统一的艺术本质。
(8)、默写并分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思想意蕴
(9)、她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
(10)、试结合学术界对《西游记》主题的意见,谈谈你的理解。
(11)、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等,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蓄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
(12)、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从目的看,它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
(13)、领悟,是文学接受活动的最高境界,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和净化之后,进入的一个更高阶段,具体包括潜思默想、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与过程。与共鸣与净化相比,领悟有两大特征,①基于理解的体味,②基于体味获取人生教益。
(14)、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三大表现:无功利与功利(目的)、形象与理性(手段)、情感与认识(态度)。
(15)、第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等特性;
(16)、关于精神,可以有诸多不同的定义。我们一般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界定精神这一概念的:它是人内在的一种意向性存在,是人的理性与感性诸多心理因素的有机统是人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巧心情网 » 精选116句文学话语蕴藉特点常常(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