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106句关于龙的歇后语和俗语有哪些(有关龙字的歇后语)

关于龙的歇后语和俗语

1、关于龙的歇后语大全

(1)、二龙相斗——鱼虾蟹鳖受伤与龙有关的歇后语6独眼龙相亲——一眼看中

(2)、有关农时的谚语,有时只适合崇明及附近的地域使用,例:“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白菜”;“白露种草,寒露种麦种蚕豆”(草即苜蓿);“黄梅端午前,无车好种田”(车即水车);“芒种芒种,棉花黄豆乱种”;“莳稻勿离端阳,种草勿离重阳”;“若要芋艿大,勿放谷雨过”;“五月廿分龙廿一晴,拔起黄秧就种豆”;“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小满小满,小麦蚕豆饱满”;“芒种种薯是个宝,小满芝麻棵棵好”。

(3)、国际上认为虎有六个亚种:即苏门答腊虎、孟加拉虎、高加索虎、东北虎、印支虎、华南虎。虎是亚洲的特产,如我国东北及西南、华南诸省,印度、韩国、爪哇、伊朗、巴基斯坦等地。而欧洲、美洲、澳洲都不产虎。我国台湾也不产老虎,但却有和虎同科同属的“石虎”,由于石虎只有猫般大小,因此又有“山猫”的称呼。

(4)、蒙马一何威,浮江一以仁。彩章耀朝日,爪牙雄武臣。

(5)、龙王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在水里统领水族的王,掌管兴云降雨。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民间各地的一种习俗。

(6)、可惜我不能走到这座深山,去和猛虎为友。只有偶尔在梦里,我才见到这样可爱的动物。在动物园里看见的则是被囚在“狭的笼”中摇尾乞怜的驯兽了。

(7)、(狗彘不食) 比喻人的品行卑劣无耻,连猪狗都嫌弃。

(8)、(一龙一猪)喻二人相去悬殊。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文章,意思是说人在幼时大致没有什么区别,而学问的深浅由年长而不同,于是有一龙一猪的差别。 

(9)、画龙点睛,叶公好龙,龙飞凤舞,龙马精神,虎距龙蟠,龙凤呈祥,藏龙卧虎。

(10)、龙游浅水遭虾戏是一句民间俗语,与其类似的还有虎落平阳被犬欺,落坡凤凰不如鸡等,比喻一个人在失势后被弱小的人所欺压。

(11)、庙里的猪头——各有主(比喻都已为人所有,没有多余)。

(12)、鲁鱼跳龙门:身价百倍(比喻名声、地位大大提高了)

(13)、(释义):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14)、谚语是我们语言中很有民族特色的形象生动的语汇成分,色彩浓厚,地方特色鲜明。崇明岛地处长江口,三面环江,一面临海,交通不便,对外交流较少,所以崇明的民间谚语和歇后语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15)、(辽东之猪) 表示少见多怪,或因见识浅薄而羞惭。

(16)、蛟龙困在沙滩上——翻不了身;难翻身;威风扫地;抖不起威风

(17)、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译文: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

(18)、济济一堂、热火朝天、门庭若市、万人空巷、座无虚席、高朋满座、如火如荼、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川流不息

(19)、同学们别看土地公的庙宇小,可土地公也是位神通广大的神仙呢。人们认为土地公能够保佑地里庄稼的收成,也可以保佑商人经商顺利,甚至可以保护坟墓不受邪魔侵扰,所以,土地公受到人们的广泛供奉。每到农历二月初二土地公诞辰日,或每个月的初土地公庙前的香火就格外鼎盛。

(20)、(行同狗彘) 形容人的行为卑劣。亦作行同狗豨。 

2、关于龙的歇后语和俗语有哪些

(1)、关注“上海崇明”——交一个工作生活的帮手,开一扇了解崇明的窗口,多一条喜欢小岛的理由

(2)、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3)、龙王爷放火——改行与龙有关的歇后语7八月十五看龙灯——迟了大半年

(4)、杯弓蛇影、狗急跳墙、瓮中捉鳖、兵荒马乱、顺手牵羊、蝇头微利、噤若寒蝉、悬崖勒马、混水摸鱼、龙盘虎踞、包罗万象、车水马龙、老态龙钟、虎虎生威、虎头蛇尾、虎口拔牙、生龙活虎、龙马精神、龙飞凤舞、龙争虎斗、马到功成、鸡犬不宁、胆小如鼠、对牛弹琴、杀鸡儆猴、如狼似虎、守株待兔、狗急跳墙、叶公好龙、画蛇添足、鸡犬升天、人仰马翻

(5)、龙头不拉拉马尾:用力不对路(比喻力气或功夫没用在,点子上)

(6)、在中国,龙经历了四个较大的发展阶段:图腾崇拜阶段、神灵崇拜阶段、龙神崇拜与帝王崇拜相结合的阶段、佛教娜迦龙崇拜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的阶段。

(7)、我不曾走入深山,见到活泼跳跃的猛虎。但是我听见过不少关于虎的故事。  在兽类中我最爱虎;在虎的故事中我最爱下面的一个:

(8)、猛虎凭其威,往往遭急缚,雷吼徒咆哮,支撑已在脚,忽看皮寝处,无复睛闪烁,人有甚于斯,足以欢元恶。

(9)、天昏地暗、前因后果、生离死别、一无所有、远近闻名、黑白相间、黑白分明、轻重倒置、舍近求远、头重脚轻、积少成多、异口同声、左邻右舍、里应外合、改邪归正、轻重缓急、博古通今、铺天盖地、东倒西歪、南辕北辙、前赴后继、左推右挡、承前启后、舍近求远、扬长避短、弃旧图新、优胜劣汰

(10)、谚语中一些字词,不懂崇明方言的人较难理解,例:“做一趟乌子,学一趟乖”(乌子即傻子);“漏气镬帽破烧箕,若是勿修败家底”(镬帽即锅盖,烧箕即淘米箩);“三日勿吃盐齑汤,脚股浪里酥汪汪”(盐齑即咸菜,脚股浪即腿,酥汪汪即没有力气);“爷娘喜欢奶末头,公婆值恋头孙子”(奶末头指最小的儿子或女儿,值恋即疼爱)。

(11)、龙头怎样摆,龙尾怎样甩;关于龙的谚语10龙逢浅水遭虾戏,凤入深林被雀欺。

(12)、(狗彘不食) 比喻人的品行卑劣无耻,连猪狗都嫌弃。

(13)、阴沟里的蚯蚓作龙 ———— 翻不起多大浪 

(14)、龙多不治水,鸡多不下蛋,媳妇多了婆婆做饭。

(15)、一群龙没有领头的内。比喻没容有领头的,无法统一行动。

(16)、(人怕出名猪怕壮) 人出了名,往往招来各种麻烦;猪长肥了,将很快被屠宰。 

(17)、月光如水、玉兔东升、月明星稀、明月高悬、群星闪烁、众星拱月

(18)、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19)、(鲁鱼亥豕) 因文字形似而致传写或刊刻错误。亦作亥豕鲁鱼。 

(20)、一龙一猪、登龙门。关于龙的谚语上山谈虎,下海说龙;

3、有关龙字的歇后语

(1)、长在乡间也倾城——记画坛新秀钟巧艺(客都原创)

(2)、(扮猪吃老虎)比喻用心机耍诈。(一龙一猪)比喻人的贤与不肖,相去悬殊。

(3)、(鲁鱼亥豕) 因文字形似而致传写或刊刻错误。亦作亥豕鲁鱼。 

(4)、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5)、心花怒放、惊喜万分、兴高采烈、心旷神怡、喜出望外、欢天喜地、火冒三丈、怒气冲天、垂头丧气、无精打采、闷闷不乐、欢天喜地、活蹦乱跳

(6)、千万不要去招惹龙,无论你是什么关于龙的谚语一笔画不成龙,一锹挖不出井。

(7)、繁花似锦、绿草如茵、郁郁葱葱、古树参天、万木争荣、百花齐放、花团锦簇、万紫千红、桃红柳绿、绿树成荫

(8)、正昼当谷眠,眼有百步威。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

(9)、(猪八戒上阵)倒打一钯。比喻不承认自己的过失,反而倒咬别人一口。

(10)、(三豕渡河) 比喻文字讹误或传闻失实。亦作三豕涉河。 

(11)、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择肉于熊豹,肯视兔与狸。

(12)、(猪朋狗友)比喻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坏朋友。也形容只能玩乐、不能共患难的朋友。与“狐朋狗友”同义。

(13)、走马观花、欢呼雀跃、扶老携幼、手舞足蹈、促膝谈心、前俯后仰、奔走相告、跋山涉水、前赴后继、张牙舞爪、指手划脚、手忙脚乱、手舞足蹈、七手八脚、摇头晃脑

(14)、乌鸦嫌猪黑——自己不觉得。(比喻只看见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毛病)

(15)、月亮地摆龙门阵 ———— 明说明讲;明说 

(16)、(钱到公事办,火到猪头烂) 比喻条件成熟了,才好办事。

(17)、(狼奔豕突) 形容人仓皇失措的逃跑,或坏人恣意摧残破坏。

(18)、(打不死野猪树上躲)猪发起怒来可不得了,会凶悍得横冲直撞,所以人们说"打不死野猪树上躲"。

(19)、(三豕渡河)比喻文字讹误或传闻失实。亦作三豕涉河。

(20)、三次高潮,三次闪光,给读者三次惊悟,而让读者思考的空间却更大。此诗以物写心,以对话、叙述和想象相结合的方式,以自然的诗形排列、亲切自然的语言表达,将经历了艰苦磨难的一代知识分子那种不羁的灵魂写得活灵活现,波澜起伏。

4、关于龙的歇后语和俗语大全

(1)、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关于龙的谚语3上山不怕虎伤人,下海不怕龙卷身;

(2)、母猪的耳朵——软的(比喻容易被感动或动摇)。

(3)、龟毛兔角兔起鹘落动如脱兔美若玉兔兔急子会咬人

(4)、关于龙的成语有:卧虎藏龙、龙生九子、叶公好龙、龙马精神、龙争虎斗、龙凤呈祥、飞龙在天、龙飞凤舞、亢龙有悔、龙虎风云、画龙点睛、龙潭虎穴等等

(5)、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可见于中国经典中的生物,在现实中无法找到实体,但其形象的组成物源于现实,起到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

(6)、母猪的耳朵——软的(比喻容易被感动或动摇)。

(7)、庙里的猪头——各有主(比喻都已为人所有,没有多余)。

(8)、虎,俗称老虎,而在古书籍上的称呼,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别,大约有20多种称谓:“猛獸”(广东野语)、“李耳”(俗说虎本李氏所化,人呼李耳即喜)、“李父”(陈魏间谓虎为李父)、“大虫”、“大灵”(清朝扶南王称道)。还有称呼老虎为“於菟”、“於择”、“戾虫”、“掩于”、“黄班”、“虞吏”、“獸君”、“山君”、“寅獸”、“寅客”、“伯都”、“班子”、“黄猛”、“罗罗”、“封使君”、“毛虫祖”、“啸风子”、“白额将军”、“巴而思”、“班寅将军”等。

(9)、依葫芦画瓢、换汤不换药、久旱逢甘露、空口说白话、

(10)、(豚蹄穰田)比喻以小牺牲而希望得到大报酬。

(11)、内容来源网络,本平台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告知。

(12)、羊毛出在羊身上、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识庐山真面目、

(13)、——唐·李白《闻谢杨儿吟猛虎词,因此有赠》

(14)、要是说起在民间哪一位神仙的庙宇最多,那一定是我们熟悉的土地公庙了。从大城市到田间地里,几乎有人的地方就有土地庙。在民间,土地神算是和我们人类最“亲近”的神仙了。就连《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被妖魔鬼怪算计的时候,很多次也是第一个喊土地公出来帮忙,那土地神为什么和大家这么亲近呢?这呀,和我们中华文化的起源有关。

(15)、兴国安邦、翻山越岭、百依百顺、背井离乡、长吁短叹、天寒地冷、天长地久、自言自语、花言巧语、道听途说、丢盔弃甲、调兵遣将、甜言蜜语、眼疾手快

(16)、庙里的猪头——各有主(比喻都已为人所有,没有多余)。

(17)、大水冲了龙王庙:家人不认识一家人(比喻自己人由于互不了解发生了冲突、误会)

(18)、千年的野猪——老虎的食(比喻早晚是人家的货)。

(19)、古代的春秋时期,陈国有个叶公,他非常喜爱龙,他家里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龙,连衣服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的墙壁上也画着龙,叶公的家简直成了龙的世界。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口伸进来,尾巴拖到客堂里。谁知叶公一见到真龙,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原来,叶公爱的不是真龙,而是似龙非龙的假龙。“叶公好龙”现在也是一句成语,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

(20)、(狼奔豕突) 形容人仓皇失措的逃跑,或坏人恣意摧残破坏。

5、关于龙的歇后语

(1)、锦绣河山、高耸入云、水天一色、波光粼粼、湖光山色、重峦叠嶂、山青水秀、青山绿水、白练腾空、烟波浩渺

(2)、牛老怕惊蛰,人老怕大寒。 鲜花插在牛粪上。

(3)、(豕突狼奔)比喻急遽奔跑的景象。通常用以形容两军对阵,败军奔逃流窜的情状。

(4)、八月十五看龙灯:迟了大半年(比喻太晚来不及了)

(5)、虎跃龙腾华夏人民多俊杰,莺歌燕舞阳春山水尽朝晖

(6)、“牛市”——牛,是金钱财富的象征。因为牛的形象展示生产和增值,所以股票持续上升称作“牛市”。

(7)、(人怕出名猪怕壮) 人出了名,往往招来各种麻烦;猪长肥了,将很快被屠宰。 

(8)、还有一些反映崇明特产的谚语,例“松江四鳃鲈味鲜,崇明老白酒酸甜”;“龙华桃子甜如蜜,崇明螃蟹味美鲜”;“竹器要用罗家埭,芦穄要吃七家村,小布要用油车桥,菜瓜要尝谢家镇”。

(9)、虎年喜虎劲攻关夺隘皆如虎,春节焕春光绣水描山总是春

(10)、(狗彘不若) 彘(zhì):猪。连猪狗都不如。形容品行极其卑劣或行为极端无耻。(语出)《荀子·荣辱》:“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也作“狗彘不如”。

(11)、(一龙一猪)喻二人相去悬殊。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文章,意思是说人在幼时大致没有什么区别,而学问的深浅由年长而不同,于是有一龙一猪的差别。 

(12)、鲁鱼跳龙门:身价百倍(比喻名声、地位大大提高了)

(13)、死了以后,还能够使人害怕,使人尊敬,像虎这样的猛兽,的确是值得我们热爱的。

(14)、大水冲了龙王庙:家人不认识一家人(比喻自己人由于互不了解发生了冲突、误会)

(15)、守株待兔狡兔三窟兔死狐悲兔不吃窝边草兔死狗烹

(16)、欢迎原创投稿,邮箱2234919855@qq.com。

(17)、活龙活现、降龙伏虎、乘龙快婿、龙蛇混杂、鱼龙混杂、群龙无首、

(18)、提起城隍庙,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我们现在许多城市里都有城隍庙,比如宁波城隍庙、郑州城隍庙、合肥城隍庙、西安城隍庙、兰州城隍庙……大家所熟知的上海城隍庙还是鼎鼎有名的热闹商业区。那么你知道,城隍庙是为了什么而设立的吗?里面供奉的“城隍”又是哪一路神仙呢?哈哈,就让八斗来告诉你吧!

(19)、虎跃龙腾一代英雄造时势,山明水秀万里春色泛桃花

(20)、(狼奔豕突)形容人仓皇失措的逃跑,或坏人恣意摧残破坏。

(1)、八月十五看龙灯:迟了大半年(比喻太晚来不及了)

(2)、龙多不治水,鸡多不下蛋,媳妇多了婆婆做饭。

(3)、大雨如注、滂沱大雨、银装素裹、皓月千里、晨光熹微、云雾迷蒙、风清月朗、春风化雨、暴风骤雨、风驰电掣

(4)、赵匡胤穿龙袍——改朝换代与龙有关的歇后语5青龙杠打人——笨杀

(5)、猛虎不怯敌,烈士无虚言。怯敌辱其班,虚言负其恩。

(6)、(狗彘不若)彘(zhì):猪。连猪狗都不如。形容品行极其卑劣或行为极端无耻。(语出)《荀子·荣辱》:"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也作"狗彘不如"。(近)禽兽不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巧心情网 » 精选106句关于龙的歇后语和俗语有哪些(有关龙字的歇后语)

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