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125句陶行知谈教育:以教人者教己(陶行知谈教育:教学合一)

陶行知谈教育

1、陶行知谈教育:1.教学合一

(1)、一个活泼学生的精神,可以传应到许多学生。精神也有死有活的,活的精神就是能使人感受了它,可以得到许多的教训。

(2)、伴读|朱光潜:读书是不是越多越好?读书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怎样的?

(3)、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

(4)、读罢《陶行知教育学》,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5)、语文组 刘丽老师,教育格言:永远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6)、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オ学校有“三不是”:不是培养小专家;不是培养他做人上人;不是丢掉普及教育,而是干这特殊的教育。

(7)、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8)、陶行知认为: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如果教育只是书面上的,那么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意义。将生活作为教育内容,才不会使得教育的内容狭隘,才会广阔丰富,将好的生活改造不良的生活。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

(9)、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是教学合一的三种理由。

(10)、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陶行知教育名言

(1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12)、你心里的理想的社会,不是从天上落下来的,而是人类依着历史发展的趋势努力创造出来的。真正的生活教育,自古以来一直存在到今天,即发展到今天,而且还要一直存在下去,发展下去而达到最高的生活即最高的教育。为着最高的目的而忘了发展的过程和为了发展的过程而忘了最高的目的,都是错误。第你说:“生活教育者企图不经过突变而欲达到质变。”我们没有这样的企图。除非你所遇到的是没有常识的“生活教育者”。水热到摄氏一百度,突变而为水蒸气。我们不能幻想着水蒸气而忽视了砍柴、挑水、烧锅的工作。第你说:生活教育者之努力……即使能完成任务,那也只限于一部分被……提拔的“天才者”,群众是没有份的。这“天才者”大概是指我们所选之具有特殊才能之儿童吧?他们是从难童中选来,不能说他们与民众无关。

(13)、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14)、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注意挖掘学生自身的闪光点。

(15)、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16)、“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为要避去瞎做、瞎学、瞎教,所以提出“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

(17)、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旳人不用手,不教用手旳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旳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旳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18)、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19)、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所以,我们要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你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当你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

(20)、破即补。污即洗。劳即谦。乱即理。债即还。病即医。过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复。帐即记。

2、陶行知谈教育:以教人者教己

(1)、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2)、陶行知认为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一个理由是:“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指导他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这样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这段话读来似曾相识,这不正是新课程倡导的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吗?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要想学生自得自动,必先有教学生学的先生。

(3)、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4)、与之相配套的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也都应向生活教育理论方向靠近。

(5)、在这种环境下,国民普遍思想狭隘僵化,不敢乱说乱动,这种情况下哪来的独立思考?

(6)、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7)、(格言)爱心献给学生,诚心送给家长,信心留给自己。

(8)、要用活的人去教活的人。我们要想草木长得茂盛,就要我们天天去培植他,灌溉他;我们要想交结个很活泼的朋友,就要我们自己也是活泼的。我的影响,要能感到他的身上,他的影响也要在我身上,这才可以的。

(9)、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10)、《陶行知谈教育(名家谈教育)》一书分为两个部分,共收录陶行知关于教育和人生的文章33篇。

(11)、“从做中学”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杜威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杜威把“从做中学”贯穿到教学领域的各个主要方面,诸如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以“从做中学”的要求为基础。形成了“不仅塑造了现代的美国教育,而且影响了全世界”的活动课程和活动教学。

(12)、我们教育儿童,第一步就要承认儿童是活的,要按照儿童的心理进行。普通儿童之特性,大多都富于好奇心。有时我们要是给他一个表,他必定将它翻来覆去的仔细观看他,并且还要探知里面的秘密,就打破砂锅问到底。

(13)、读完了《陶行知教育学》,感觉获益良多。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学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生,也爱学校,他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发人深思,给我很大的启示。

(14)、“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教人从源头上去追求真理。工学团或集体主义之自我教育,是在团体生活里争取自觉之进步。

(15)、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16)、    在此,以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的每天四问,谈谈做教育,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17)、    我觉得每个正直努力的人在社会中都值得尊重,也有很多人说,这个社会最应该尊重的是军人、医生、教师。军人保你安居乐业,医生助你平安健康,教师则是教书育人,助的是思维提升,教的是文化德行,行的是万世功德,但是如果本身做的不到位,那么所谓的尊重自然而然就不成立。

(18)、陶行知所说的生活是包含生活实践的意义。有怎样的生活就有怎样的教育,生活决定教育,而教育可以改造生活。他所说的生活即教育是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创造的教育。

(19)、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在创办江西幼师时形成“活教育”的思想。关于“活教育”,陈鹤琴说得很明白:“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种教育应该遵守一个原则,那就是,“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等等。现在的中小学都普遍使用传统教育,一些学校宣称自己的学校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统一”。但是看看现在满是灌输方式的儿童教育就知道,陈鹤琴的话距离我们已经十分遥远了。我们更有必要重新审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今日的现实意义。

(20)、本来事业并无大小;大事小做,大事变成小事;小事大做,则小事变成大事。

3、陶行知谈教育:教学合一

(1)、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便他可以贡献社会。换言之,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

(2)、陶行知又是伟大的人民诗人,其诗的大众化“独开风气之先”。《全集》中收入他的诗800余首,仍未搜齐。当然最突出的仍是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和他倡导的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创造教育、民主教育以及他的崇高师德在今天仍深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现在重读陶行知,更有反思教育现状、研讨未来方法与道路的重大现实意义。

(3)、生活即教育的意思是说生活其实就是教育。一个人他拥有什么样的的生活,他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生活和教育其实是分不开的。当你想拥有一个好的生活,你就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就要受到好的教育。同时,生活中也蕴含这各种各样的教育,教育和生活是贯穿的。个人认为,这些教育可以是学校老师的教育、家里人的教育或者是某个人、某件事的教育。除此之外,教育是离不开生活的,教育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把教育带到生活中去,让教育影响生活。

(4)、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陶行知

(5)、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6)、案例中陶行知回到校长办公室时,学生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将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7)、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8)、这也就是精神上还没有死,他的精神可以一代一代的向下传,可以传许多人,不止传一人。一个活泼学生的精神,可以传应到许多学生。

(9)、学习外国文好比是配一副万里眼镜。这种眼镜,每一位追求真理的青年都应该戴,而且应该自己磨。怎样磨呢?要风雨无阻,行住不停,天天磨,月月磨。磨它五年十载,总会成功。倘一曝十寒,时学时辍,到老无成。

(10)、曾祖父认为,这世界上有四种人:一种是劳心的人;一种是劳力的人;一种是劳心兼劳力的人;一种是在劳力上劳心的人。

(1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12)、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13)、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14)、陶行知先生号召师范学生变成孙悟空,并不是让学生学孙悟空的大闹天宫,而是要学习孙悟空学习之前先有明确的目标,学习而有目的是师范生的第一课。

(15)、陶行知(1891~1946)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社会改革家、诗人、坚强的民主战士,是中国20世纪推动现代化的先驱。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以及倡导的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创造教育、民主教育在今天仍深具现实意义。重新解读《陶行知全集》,对当下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启迪和重大指导作用。

(16)、教育是立国之本。中小学教育为国家根本大计,必须运用科学方法分析研究,实地实验,方能免入歧路。

(17)、社会即学校,由于当时我们国家经济落后,资源短缺,所以陶行知认为社会本身就可以当做一所大学校,教育是要满足社会需要并且要依靠社会力量发展,所以这也可以叫做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

(18)、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

(19)、新教育的方法:符合目的;依据经验;共同生活;积极设施;注重启发;鼓励自治;全部发育;唤起兴味;责成效率。

(20)、你旳教鞭下有瓦特,你旳冷眼里有牛顿,你旳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旳小学生。

4、陶行知论教育

(1)、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

(2)、陶行知的这些看法,明显基于“行——知——行”的认识论,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颇有见地的。

(3)、我们做事不能一天做到晚,一晚做到天亮,中间必定有空闲的时候。人当忙时不会走歧路,一遇空闲,危险就来了。所以古时教育,注重闲时的修养,现今的教育,也注重空闲时的消遣方法。在学校里培养学生种种正当娱乐的良好习惯,使他习与性成,将来离校之后,继续将他空闲时的精神,归纳在这种正当娱乐当中,这是很重要的教。

(4)、“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这句话正是他为人类、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宣言。夏丏尊先生在《爱的教育》译者序里有这样的阐述:“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地,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陶先生有四个字———“爱满天下”,对学生的爱,对学校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劳动人民的爱,对中华民族的爱,充分体现在他一生的身体力行之中。

(5)、陶行知认为,教育孩子应平心静气,换位思考,旁敲侧击,对比设喻,导化对方心理。很多时候,微笑比严酷更有力量,赏识比批评更具激励。滴水穿石,胜过暴雨,和言良意,默化潜移。

(6)、第“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7)、衡量教育体制质量优劣的标准,就在于其能够激发国民独立思考和自由创新意识的程度。

(8)、《陶行知全集》共12卷。第1至4卷为(论著);第5卷为(教材);第6卷为(英文著译);第7卷为(诗歌);第8卷为(书信);第9卷为(书信人名索引);第10卷分上下为(衙备忘);第11至12卷为(补遗二)。

(9)、原名陶文浚。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毕业于金陵大学文学系,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学合一思想的升华)”三大主张。

(10)、陶行知先生认为:作为师范学生,必须先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如此师生才能成为朋友,学校才能成为乐园。

(11)、符合中国实际情况。对于坏的环境也应该学会辨识,将好的环境改造不好的环境。学校不可以与社会脱离。

(12)、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13)、20导学班|311信息汇总|333信息汇总|初试产品发布|考研经验谈|凯程集训 | 学硕网课 | 专硕网课  |

(14)、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15)、什么是创造的教育?先说明“创造”两个字的意义。我举两个例子来的吧。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上去,口渴了,白天他走到海边用手去捧水喝,到黑夜里就没有办法了。他偶尔在灶的旁边,看见经火烧过的泥土,硬得如石子一样。他想到软的土经火烧了,就成坚固且硬的东西,于是他把土做成三个瓶子,放入火中去烧,烧碎了一个,其余的两个可以满满的盛着水。于是他口渴的问题完全解决了。我们把这件事分析起来,可以发现三点:他把手捧水喝,到黑夜发生了困难,是他的行动;发现泥土经过火烧变成坚固且硬的东西,也是他的行动;把泥土塑成了瓶,希望同烧过的土一样的坚固,是他的思想。结果,他瓶子盛水的计划成功了,是新价值的产生。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这就是创造的过程。这个例子是“物质的创造”……

(16)、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我们需要智仁勇兼修的个人,不智而仁是懦夫之仁,不智而勇是匹夫之勇;不仁而智是狡黠之智;不仁而勇是小器之勇;不勇而智是清淡之智;不勇而仁是口头之仁。

(17)、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18)、“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19)、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20)、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5、陶行知谈教育出版信息

(1)、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注:《陶行知全集》第4卷,

(2)、他发表了许多著名论文和讲话,比如《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行是知之始》等。他否认了王阳明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言论,并在其基础上认为应该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将自己的思想注入中国教育事业中,为中国现代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哪来的自由创新?所以教育的首要问题其实就是如何保证独立思考、自由创新的问题。

(4)、例如,孔子是死了,他的精神还没有死,其影响存在我们大家身上。我们大家的脑袋中都还印象了有个孔子。这也就是精神上还没有死,他的精神可以一代一代的向下传,可以传许多人,不止传一人。

(5)、让我们先从《四颗糖》的故事走近陶行知先生及他的教育理念。

(6)、破即补。污即洗。劳即谦。乱即理。债即还。病即医。过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复。帐即记。

(7)、生活教育第一个特点是生活的,传统的学校要收学费,要有闲空功夫去学,要有名人阔老介绍才进去。有钱,有闲,有面子,才有书念,那末无钱,无闲,无面子的人又怎么办呢?听天由命吗?等待黄金时代从天空落下来吗?不!我们要从生活的斗争里钻出真理来。我们钻进去愈深,愈觉得生活的变化便是教育的变化。生活与生活一磨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磨擦者与被磨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

(8)、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远处着手,改造社会环境要从改造学校环境做起。

(9)、文化钥匙要使学生得到最重要的四把:一是国文;二是外国语;三是数学;四是科学方法治学治事之科学方法。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10)、活的教育,有属于抽象的,叫做精神上活的教育。比方一个人死了,他的机能死了,他的躯干倒了,他的精神是没有死,还存在空中,能使我们还受到他的影响。

(11)、针对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造成的问题,逐渐把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推行生活教育。要为学生提供动手,多动脑的活动,要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鼓励学生实践、开拓、创新,使学生得到真正的解放。

(12)、世界上无论什么事,都好像是有两个包龙图。就拿教育来说罢,你立刻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教育:一种叫做传统教育;另一种叫做生活教育。又拿生活教育来说吧,你又可以发现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主张“教育即生活”;另一种是主张“生活即教育”。

(13)、后来,他又先后发表了《创造宣言》、《创造的儿童教育》、《创造的社会教育论纲》、《民主教育》、《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等文章,进一步从理论上对创造教育进行了论述。

(14)、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15)、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16)、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17)、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18)、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19)、陶行知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20)、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等。

(1)、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是指社会含有学校。由于生活无处不在,教育无时不在,整个社会就成了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陶老行知老先生把没有生活的教育、学校和书本说成是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他认为如果是“学校即教育”,因为学校里面的东西仍旧太少,学校就会如同鸟笼,学生如同笼中之鸟。因此他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把“鸟儿”从鸟笼中解放出来任其自由翱翔,成为适应生活、融于民众的有用的人。另一方面,考虑到人民群众缺少教育的实际处境,陶行知老先生又说:“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马路、弄堂、乡村、工厂、店铺、监牢、战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自己的场所。他鼓励劳动群众在社会中学习、向社会学习,而他本人也在是社会上先后办过各种方便劳动群众及其弟子的社会大学校,使之受到教育。“学校即社会”是一种“半开门”的改良教育主张,是把社会里的东西“拣选几样,缩小一下搬进学校里去”;“社会即学校”是拆除学校围墙,依据社会的需要、利用社会的力量创建把工厂、农村与学校、社会打成一片的学校。这样的学校,能成为民主的温床,培养出人才的幼苗,也能产生改造社会的功用。

(2)、学校是小的社会,社会是大的学校;不要使学生在校内是一个人,在校外又是一个人。

(3)、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4)、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5)、作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诸君,要作一个八十岁的青年,可以担负很重的责任,别作一个十八岁的老翁。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要有独立的职业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

(6)、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7)、近两年这类教育类畅销书籍,里面的功利热点是导引你如何教育一个走向成功的孩子。此书问世于1818年,它的神奇和伟大之处是:把一个低智儿培养成了闻名全世界的奇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家长教育,关于孩子早期的教育探讨,如果你是即将为人父母的人,你可以求教老卡尔·威特。

(8)、 他认为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这样的话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

(9)、    四问第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10)、他说:“教育可以是书本的,是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至于偏狭。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是一个大概念,所谓“生活”,先生说生活就是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活动。因此可以说一切活动都是生活,教育也是生活。

(11)、毛泽东评价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的评价是“无保留追随d的d外布尔什维克”;“万世师表”是宋庆龄的寄语;“当今一圣人”言出董必武;郭沫若的盛赞是“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泰戈尔赞誉“陶行知不仅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教育家,也是一个勇敢的出色的反法西斯斗士”。这些评价几乎就可以勾勒出陶行知的形象。

(12)、“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启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是陶先生最彻底的终身教育观。陶行知在《创造宣言》谈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需要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我们的石像、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值得自己学习的学生。先生创造自己,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自己彼此崇拜的活人。我恰想以陶行知先生为镜,再解《陶行知全集》真意,再思为师为教甚或生活之正道。

(13)、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所谓的生活即教育就是把生活本身当做一种教育来进行,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对象,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教给我们知识。

(14)、在学校里的学习内容太少了,应该把教育放到社会中去,使更多人能接受到教育。

(15)、“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用陶行知的话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

(16)、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容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之可言。

(17)、我们要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银钱,去教一殷人民读好书,做好人。我们深信读书的能力是各种教育的基础。

(18)、每天要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19)、“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20)、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1)、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头去找机会;会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

(2)、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3)、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陶行知

(4)、布点法关于人类教育成长的演进历程观点更验证的陶行知的教育观点正确。布点法认为:婴幼儿与儿童世界认识世界,必须依赖养育者的教育,学习的最基本目标应当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受教者向养育者学习语言与认识周围世界是交织在一起的。布点法的这种对人类教育的演进历程分析和陶行知的观点尤其是“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想和。

(5)、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巧心情网 » 精选125句陶行知谈教育:以教人者教己(陶行知谈教育:教学合一)

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