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135句托尔斯泰经历梳理表(托尔斯泰的一生经历)

托尔斯泰的主要经历

1、托尔斯泰主要经历和作者评论

(1)、《战争与和平》中,高大肥胖的私生子皮埃尔幸运地继承了伯爵的遗产,一步步地找到了他生活的信仰,也收获了真正的爱情;英俊潇洒、渴望建功立业的安德烈在战场上受伤,临死前获得解脱,也得到了爱;天真烂漫、美丽聪慧的娜塔莎历经四段爱情才走进婚姻。书中所有的人物呈现出的价值,都在诠释生活真理,那就是保家卫国、心中有爱,认真生活,真诚善良,这是生活的准则。

(2)、托翁是贵族出身,一生衣食无忧,所以他笔下的人物也是以贵族青年为主,大都善良美丽。据说这有别于另一个俄罗斯文学泰斗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罪与罚》的作者。

(3)、死亡意识是托尔斯泰生命活动的重要内驱力。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他的兄长们也都先他而去,他本人在年轻时期经常生病,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托尔斯泰的心灵;而且他是一个极具宗教天分和思辨能力极强的人,从他40年代写的日记中我们可以初窥端倪:他在经常思考宗教和上帝的问题,而且一直孜孜以求自己生命的意义,并得出结论,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使人类得到全面发展。随着年岁的渐长,死亡日益临近的感觉令他不安和恐惧,因此他要极力寻求内心的救赎。

(4)、她想倒在开到她身边的第一节车厢的中心。可是她从臂上取下红色手提包时耽搁了一下,来不及了,车厢中心过去了。只好等下一节车厢。一种仿佛投身河里游泳

(5)、托尔斯泰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6)、最后在70至80年代之交新的革命形势和全国性大饥荒的强烈影响下,弃绝本阶级,完成了60年代开始酝酿的世界观的转变,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在《忏悔录》(1879~1880)等论文里,他广泛阐述自己思想转变的过程。然而,他却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从此托尔斯泰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不时从事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为农民盖房子,摒绝奢侈,持斋吃素。

(7)、自己钉鞋底,穿粗糙的农夫大褂,在田野里劳动。尤其是,他甚至想把属于自己的土地转交给农民。这一切在他后期的一系列著作中均有充分的体现,如《忏悔录》《我们究竟应当怎么办?》《我们时代的奴隶制》《谁向谁学习写作,是农家子弟向我们,还是我们向农家子弟》《伊凡·伊利奇的死》《复活》《谢尔基神父》《我们心中的天国》,等等。

(8)、像《战争与和平》这样卷轶浩繁的长篇小说,读者往往会随着情节起伏和人物命运转变而情绪波动。

(9)、托尔斯泰在世界观激变后,于1882年和1884年曾一再想离家出走。这种意图在他80至90年代的创作中颇多反映。在他生前的最后几年,他意识到农民的觉醒,因为自己和他们的思想情绪有距离而不免悲观失望;对自己的地主庄园生活方式不符合信念又很感不安。他的信徒托尔斯泰主义者和他的夫人之间的纠纷更使他深以为苦

(10)、教师归纳:洞察一切   平民意识  天才灵魂  良知作家

(11)、历史已跨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的后期。今天,我们何以还要阅读托尔斯泰?这是因为他思考的问题仍然存在,他追求的答案似乎仍然没有标准答案,而他由语言的火炬所点燃的真理之光还在闪烁。托尔斯泰早年曾创作了一个中篇小说《三死》,前文提到的三篇小说仿佛是它的一个回响。在死亡这面镜子的映照下,人的尘世生命暴露了它的各种缺陷,琐碎、平庸、重复、虚幻、脆弱、易朽,等等。我们面前似乎重新出现了一位贵妇死后建造的教堂、一个农民没有墓碑的孤坟和一株无辜被砍伐的死树。太阳照常升起,新绿在枯枝上绽放。与此相对应的是,死亡再次分别举行了三种仪式,从而接纳了故事里的主人公,在时间的轮回中,血肉之躯如同抖落一片片秋天的树叶,告别浮华、喧嚣的俗世,以便让灵魂平静、自然地找到自己的归宿。沿循托尔斯泰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死亡作为一种否定的存在,携带着自己的使命。它是恶的中断,也是堕落的抹除,实际是为精神的复活作出的一个准备。在这个意义上,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为人们打开了另一个窗口。一个人经历了尘世的种种苦难,那属灵的生命最终将脱离肉体的羁绊,获得了精神的解放,藉此进入一个至善而自由的王国。

(12)、 教师结束语:阅读名人传记,会让我们收获很多,但仅是这一篇文章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课下让我们去阅读《巨人传》中的托尔斯泰,去阅读里程碑式的《安娜·卡列尼娜》等优秀的作品,希望我们能获得生命的启示,推开通往无限宇宙的大门。

(13)、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托尔斯泰被调到多瑙河战线,1854年底到达战事中心塞瓦斯托波尔。1854年11月至1855年8月,这位未来的大文豪作为著名的4号棱堡的一名战士参加了被土耳其军队和英法联军围攻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由于在战斗中表现英勇,托尔斯泰被授予四级安娜勋章和“保卫塞瓦斯托波尔”及“纪念1853-1856年战争”奖章。托尔斯泰曾多次获得乔治十字奖章提名,但从来没有获得过这一奖励。

(14)、(托尔斯泰《伊凡·伊里奇之死》新版推荐序)

(15)、《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16)、可以说,托尔斯泰的一生都贯穿着这种对生命意义和死亡救赎的不懈探寻。正如伊利亚所说:“父亲的精神转折不能被认为是他生命中某种新的出乎意料的事情,这些怀疑和探寻在本质上仅仅是那种不懈探索的继续,这种探索从他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并持续了他整个一生,只不过暂时或局部被他的艺术活动和对他而言全新的家庭生活压下去了”。

(17)、《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

(18)、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

(19)、托尔斯泰早年曾创作了一个中篇小说《三死》,本书选译的这三篇小说仿佛是它的一个回响。在死亡这面镜子的映照下,人的尘世生命暴露了它的各种缺陷,琐碎、平庸、重复、虚幻、脆弱、易朽等等。我们面前似乎重新出现了一位贵妇死后建造的教堂、一个农民没有墓碑的孤坟和一株无辜被砍伐的死树。太阳照常升起,新绿在枯枝上绽放。

(20)、晚期(1881~1910)这时期总的倾向是:一方面揭露当代社会的各种罪恶现象,另一方面是表达自己的新认识,宣传自己的宗教思想。创作是多方面的,有戏剧、中短篇和长篇小说、民间故事,而占重要位置的则是政论和论文。

2、托尔斯泰经历梳理表

(1)、1855年11月托尔斯泰离开军队回到圣彼得堡,重新投入娱乐圈,酗酒好赌。偏激的个性导致他与屠格涅夫长达17年的决裂。

(2)、茨威格说:“他以残忍的狂热和无情的冷峻,对自己的灵魂进行发掘,他一辈子都在努力通过自我写照达到自我完善,从不停歇,从不满足”。

(3)、托尔斯泰做事非常强健。从小他就教孩子们做体操、游泳、滑冰和骑马,希望孩子接受真正的“贵族教育”:掌握数门外语,具有良好的言行举止,并尽可能保护他们免受外界干扰。他一度曾反对自己的孩子与农民的孩子交往,要求与后者保持距离,以培养孩子们“保持贵族风范和毫无根据的自我崇拜”。

(4)、1857年,游历西欧,写短篇小说《琉森》。1863年,托尔斯泰发表中篇小说《哥萨克》,这是他早期创作的总结提出自己贵族平民化的观点。

(5)、1862年托尔斯泰与17岁的索菲亚·安德列耶芙娜·托尔斯塔娅(СофьяАндреевнаТолстая)结婚,索妮娅是沙皇御医的女儿,他们前后育有13个孩子。他和妻子的关系至今仍有争论,可以确认的是大部分时光他们过得不错,他妻子帮助他管理庄园,这使得托尔斯泰可以将全部时间用于文学作品的精雕细刻,在这里,托尔斯泰给人类留下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传世之作。他每一部作品都要修改很多次,他妻子也进行誊清和保存文稿的工作。

(6)、然而,托尔斯泰的最终结果却完全没有小说中的列文那么幸运。列文为生命、信仰等问题苦闷的时候,还有一个尊重——尽管并不完全理解——他的妻子,吉娣;而且,他最后在对他人、对生命的关爱中获得了内心的宁静。但是托尔斯泰的周围却没有人相信他过的是一种真正的基督徒的生活。最后,存在于他自己的信念和他对周围的反感之间的强烈对比,让他再也无法忍受。在1910年一个暗沉沉的秋夜,八十二岁高龄的他毅然离开自己的家,不久即病倒在一个名叫阿斯塔波瓦的小火车站,并在一张陌生的床上与病魔争斗了七天后,辞别世人。

(7)、参加克里米亚战争是托尔斯泰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在战场上近距离了解了俄国普通士兵、水手、塞瓦斯托波尔的居民,试图了解城市保卫者的英雄气概来自哪里、祖国保卫者的性格特征有哪些。托尔斯泰在战争中心创作了短篇小说《十二月的塞瓦斯托波尔》。小说同样发表在《现代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托尔斯泰不同寻常地直白地描写了战争场面,描绘了塞瓦斯托波尔保卫者们经历的恐怖战争。

(8)、当然,“贵族”是就这一词语的正面意义而言的,托尔斯泰骨子里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贵族”的高傲,托尔斯泰的哥哥谢尔盖如是评价:他一直教人宽容谦虚和勿以暴力抗恶,而他自己却是个高傲的人;塔尼娅认为,他是高傲的,一生都在同这种感情做斗争;伊利亚在提到父亲这一点时,用的词语是“老爷派头和自尊心”。

(9)、经过长时间创作的《光在黑暗中发亮》(1911)反映作者在世界观转变后同家庭和社会的冲突,宣扬不抗恶,而剧情的发展又反驳了这种说教的无力,是他最矛盾的作品之一。

(10)、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不过都没成功。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

(11)、这位文学巨匠以自身的睿智赋予死亡以积极的含义,提请人们热爱生命,自觉地生活在至善至性中,才能最终带着一颗纯洁的灵魂去面对上帝。因为,“只要真切地想象到你正处在死亡的前夜,你就肯定不会狡诈,不会欺骗,不会撒谎,不会指责、谩骂、仇视他人,不会抢夺他人的东西。在死亡的前夜所能做的只不过是最简单的善事:帮助和安慰别人,对别人待之以爱。而这些事永远都是最需要而最快乐的事。”这段话令人想起中国的一句俗语——“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虽说后者出现在《论语》中的原意是为了消解曾子与孟敬子相互的龃龉,但也揭示了死亡对人的警示,释放了包孕在生命内核中的仁善,所以得到了广泛的流传。

(12)、《两个骠骑兵》(1856)写父子两代人,作者欣赏父辈的热情豪迈的骑士风度,而鄙弃子辈的猥琐自私的实利观点。

(13)、《琉森》以作家旅游瑞士时的见闻为基础,揭露资产阶级的自私本性和资本主义同艺术相敌对的实质。但这里已出现否定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进步意义的倾向,他的批判又是从抽象的宗教、道德的真理出发,是托尔斯泰主义的最初表现。

(14)、晚年时代托尔斯泰在世界观激变后,于1882年和1884年曾一再想离家出走。这种意图在他80至90年代的创作中颇多反映。在他生前的最后几年,他意识到农民的觉醒,因为自己和他们的思想情绪有距离而不免悲观失望;对自己的地主庄园生活方式不符合信念又很感不安。他的信徒托尔斯泰主义者和他的夫人之间的纠纷更使他深以为苦。

(15)、 教师导语:这样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许多作家为他写传记,课文节选自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作者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6)、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不愿克制和压抑自己身上过剩的青春激情,对自由生命和感性生活充满渴望,把与伏伦斯基的爱情当作自己的最高追求和生命价值的唯一依托。爱情作为一种情感关系,需要双方共同的投入和专注;发展到一定程度,它会在给出的同时,演变成为一种占有式的、对回应的索取;对于那种发生婚外情的情侣来说,尤其如此。在小说中,安娜和伏伦斯基摆脱彼得堡周围环境的困扰、出国旅行后,享受过一段爱情的自由;但是,安娜对爱情回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苛刻,以至她对伏伦斯基的爱恋以不可逆转的情势演化成了不顾死活的狂热和偏执,最后只能以死来结束一切。

(17)、有很多作家曾经津津乐道地谈论过《安娜·卡列尼娜》的叙事结构。比如米兰·昆德拉,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安娜出场和最后卧轨自尽两个部分的细节呼应处理,曾使昆德拉多次作为个案加以探讨。安娜初到莫斯科时,一个看路工被火车轧死了。当她和伏伦斯基的关系让她感到绝望,最后精神恍惚地来到火车站时,她的初始目的并不是为了自杀,而是准备去找伏伦斯基;但是在站台上,当火车驶来时,她一瞬间又突然想起跟伏伦斯基第一次相遇时那个被轧死的人,并且一下子得到启示,做出了决定命运的抉择。昆德拉认为,安娜因为那一瞬间的偶然联想而选择自杀,其中的原因完全超出了理性可把握的因果关系,但正是通过这种难以言说的心理轨迹和叙述结构上的圆形呼应,托尔斯泰让我们看到了安娜从灵魂深处走向毁灭的过程。

(18)、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889)、《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19)、这段时间他继续分析自己的成长历程,写成《少年》和《青年》成为研究他思想成长的重要资料。并将自己的战争经历写成《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发表之后很受欢迎,他开始在文学界小有名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都对他抱有很高希望。

(20)、1869年9月因事途经阿尔扎马斯,深夜在旅馆中突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忧愁和恐怖。这就是所谓“阿尔扎马斯的恐怖”。1868年秋至1869年夏,他对叔本华哲学发生兴趣,一度受到影响。从70年代初起,他开始新的思想危机和新的探索时期。他研读各种哲学和宗教书籍,不能找到答案。这些思想情绪在当时创作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得到鲜明的反映。他访晤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隐修士,并结识农民、独立教徒康·修塔耶夫。他终于完全否定了官办教会,接受了宗法制农民的信仰。

3、托尔斯泰的一生经历

(1)、1869年9月因事途经阿尔扎马斯,深夜在旅馆中突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忧愁和恐怖。这就是所谓“阿尔扎马斯的恐怖”。1868年秋至1869年夏,他对叔本华哲学发生兴趣,一度受到影响。

(2)、1855年11月托尔斯泰离开军队回到圣彼得堡,重新投入娱乐圈,酗酒好赌。偏激的个性导致他与屠格涅夫长达17年的决裂。

(3)、作者:  (俄)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许海燕 

(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5)、1860至1861年还到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和比利时等国考察各国学校。后又创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等教育杂志。1862年7月他外出时,家中遭到宪兵连续两天的搜查。不久他关闭了学校。

(6)、意识到农民的觉醒,因自己同他们的思想有距离而悲观失望,对自己的地主庄园生活方式不符合信念深感不安。

(7)、1855年11月托尔斯泰离开军队回到圣彼得堡,重新投入娱乐圈,酗酒好赌。偏激的个性导致他与屠格涅夫长达17年的决裂。

(8)、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段话:英国人的自信,来自于他们是最有组织的国家和人民;法国人的自信来自于他们深知不管男人女人,都会被他们的身体和智慧所吸引;德国人的自信来源于他们相信能用绝对的真理和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俄国人的自信,来源于他们知道自己的一无所知。

(9)、列夫·托尔斯泰出身贵族,1岁半丧母,10岁丧父,他由家里的亲戚抚养成人。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言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期中考试不及格,第二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痴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对道德哲学发生浓厚的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1847年4月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1851年托尔斯泰和他的兄长前往高加索当兵。1852年他参加了一场战斗,表现勇敢,且发表了小说《童年》。

(10)、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是令人惊叹和感动的,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阅读这部小说,你也不得不佩服这位文学巨人在钻探人的灵魂、揭示人性的奥秘、呈现人物的心理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非凡功力。准确地讲,他在小说中所细致入微地呈现出来的人物心理活动,让人感到比现实生活还要逼真。令人感佩,甚至五体投地的是,《安娜·卡列尼娜》对人物栩栩如生的心理世界的逼真刻画是贯穿始终,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的。

(11)、同时文中较多的使用议论性、评价性语言来表达对托尔斯泰的看法,如“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学生如果不了解列夫·托尔斯泰这位文学巨匠的作品及伟大人格,很难体会到评价性语言所表达的深层含义,仅仅就是一种粗浅的认识。

(12)、在托尔斯泰离家之前,他与妻子的决裂程度人人皆知。一天晚上,夫妻二人又闹不和。之后,托尔斯泰的妻子曾跪下恳求托尔斯泰为她再读一遍早年时代丈夫为自己创作的诗歌和散文,以找回当初的甜蜜,但是托尔斯泰当时已死了心。最后,他于1910年10月28日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秘密出走。在途中患肺炎,11月7日(阳历11月20日)在阿斯塔波沃车站逝世。遵照他的遗言,遗体安葬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森林中,坟上没有树立墓碑和十字架。

(13)、《教育的果实》(1891)以贵族和农民的不同生活方式为冲突的基础,讽刺前者的游手好闲和精神空虚,表达后者因缺乏土地而产生的强烈愤慨。

(14)、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5)、很多人也说,这个忏悔的过程也是托尔斯泰自己忏悔的过程,如果这样的话,就会有第三个层面,也就是说,这也是托尔斯泰本人的复活。最重要的一点是,这部小说所暗示的也是整个社会的复活,这也是托尔斯泰最想做的一个事情。在阅读这部小说时大家能感觉到,托尔斯泰有意让聂赫留朵夫一会儿找这个人、一会儿找那个人,一会儿在莫斯科、一会儿在彼得堡,他认识律师,又认识检察官,他的姨妈是将军夫人,托尔斯泰就是想通过他的上下奔走,把俄国社会的上层都展示给大家,让你感觉到这些人是多么冷漠,这个社会是多么腐朽。法官断案时想的是怎么跟他的情人马上约会,检察官是多么的虚荣自负,托尔斯泰等于在告诉我们,其实让玛丝洛娃被误审的并不完全是那两个栽赃的小人,也不完全是由于聂赫留朵夫当年的诱惑,她的悲剧的主要原因,还是这个不负责任、缺乏正义和公正的社会,这个僵死的社会是要面临一场真正的复活的。我们在结尾看到,托尔斯泰说聂赫留朵夫的复活尚未完成,还有待之后的发展,也就是说,托尔斯泰也在暗示,小说中所有人的复活都还是一个未完成体,至于整个人心的复活和所有人的人性的复活,更是未有穷期的。在这一点上,托尔斯泰的悲观是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性的。

(16)、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17)、《黑暗的势力》(1886)揭露金钱的罪恶,同时宣扬拯救灵魂的说教。

(18)、当然,如果我们用托尔斯泰晚期的道德准则来衡量的话,那么,其早期的这种做法显得过犹不及,但我们仍然倾向于认可伊利亚的观点,“这种崇高的精神上的自尊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他变成这样的人,就是他后半生那样”,精神上的高贵和生命的尊严感,正是开启托尔斯泰心灵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钥匙,是托尔斯泰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

(19)、托尔斯泰在50至60年代就曾写戏剧,其中《一个受传染的家庭》(1862~1864)是反对“虚无主义者”即革命民主派的。80年代起又对剧作发生兴趣。

(20)、文中充满了对心理世界寻幽探秘的热情,心理分析深刻逼真,笔调充满激情。

4、托尔斯泰的主要经历概括

(1)、谈到《复活》,首先就需要谈谈这个题目。看过《复活》小说的人都知道,这部小说写的是女主角玛丝洛娃的复活过程,她从小是一个半养女半丫鬟的人物,聂赫留朵夫的两个姨妈没有孩子,她是一个私生女,她们把她当女儿一样养大,但她没有贵族血统,她又只是家里的使女。聂赫留朵夫是大学生,一个暑假来到这个庄园,引诱了玛丝洛娃,她被引诱以后就自暴自弃,对生活没有任何追求,最后做了妓女。她遭人陷害,受到审判,在监狱里她起初依然是自暴自弃的,但是聂赫留朵夫三次去探监,她终于有所感动,在监狱中、在流放的过程中跟很多革命者相处,这些革命者都是对生活抱有理想态度的人,跟他们一接触以后,她发现真的有人为别人活着。这个时候聂赫留朵夫也在追求她,聂赫留朵夫的追求当然是一种忏悔的举动,从小说中感觉到她也是很爱聂赫留朵夫的,但是她觉得要嫁给他的话也许会拖累他,后来她就嫁给了一个革命者。这整个过程构成一个复活的过程,她从一个纯净的少女变成一个妓女,变成一个对生活完全失望的人,最后通过监狱和流放,别人对她的态度使她又改变了生活态度,这是一个复活的过程。这是“复活”这个题目的第一层含义。

(2)、茨威格的人物传记既遵循了历史事实的真实性,又有文学性,前文逐层渲染列夫·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展示其“粗劣”“丑陋”“平凡”的长相,后文转而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突出其灵魂的深邃、伟大。

(3)、关于死亡的沉思是俄罗斯文学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托尔斯泰在一部哲理性随笔集《生活之路》中如是宣称:“铭记死亡将有助于灵魂的生活。”在他看来,人如果忘却了死亡便等同于动物,而只要时刻意识到死的存在,也就接近于神圣。这位文学巨匠以自身的睿智赋予死亡以积极的含义,提请人们热爱生命,自觉地生活在至善至性中,才能最终带着一颗纯洁的灵魂去面对上帝。因为,“只有真切地想象到你正处在死亡的前夜,你就肯定不会狡诈,不会欺骗,不会撒谎,不会指责、谩骂、仇视他人,不会抢夺他人的东西。在死亡的前夜所能做的只不过是最简单的善事:帮助和安慰别人,对别人待之以爱。而这些事永远都是最需要而最快乐的事”。这段话令人想起中国的一句俗语,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虽说后者在《论语》中的原意在释缓曾子与孟敬子相互的龃龉,但也揭示了死亡对人的警示。

(4)、1844年,他进入喀山大学学习法律与东方语言,但是未取得学位。1847年,他回到亚斯纳亚-博利尔纳“晴园”,希望经营“晴园”同时自行安排学业。他给贫苦农民送茅草,但随后就将大量时间花费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的社交场所中,终于欠下了一大笔赌债。

(5)、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6)、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

(7)、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和不抗恶思想也常常感到怀疑。这在《哈泽—穆拉特》等作品中有所反映。

(8)、托尔斯泰的风格主要特点是朴素。力求最充分最确切地反映生活的真实或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虽然在艺术上要求严格,却不单纯以技巧取胜,不追求形式上的精致,也不回避冗长的复合句,而只寻求最大的表现力。

(9)、俄罗斯文学传统里,向来不缺回忆录,而19世纪的文学巨擘托尔斯泰,也从来都言说不尽。今年同时出版的《托尔斯泰次子回忆录》和《托尔斯泰妻妹回忆录》,尤为清晰地为我们展现了在俄罗斯文学“黄金时代”的19世纪里俄国贵族阶层的生活状态。

(10)、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聂赫留朵夫公爵一次偶然的机会作为陪审员参加审理一个毒死人的命案。不料,从妓女马洛斯娃具有特色的眼神中认出原来她是他青年时代热恋过的卡秋莎。于是往象一幕幕展现在聂赫留朵夫眼前:当时他还是一个大学生,暑期住在姑妈的庄园里写论文。他善良,热情,充满理想,热衷于西方进步思想,并爱上了姑妈家的养女兼婢女卡秋莎。他们一起玩耍谈天,感情纯洁无瑕。三年后,聂赫留朵夫大学毕业,进了近卫军团,路过姑妈庄园,再次见到了卡秋莎。在复活节的庄严气氛中,他看着身穿雪白连衣裙的卡秋莎的苗条身材,她那泛起红晕的脸蛋和那双略带斜眼的乌黑发亮的眼睛,再次体验了纯洁的爱情之乐。但是,这以后,世俗观念和情欲占了上风,在临行前他占有了卡秋莎,并抛弃了她。后来听说她堕落了,也就彻底把她忘却。他意识到自己的罪过,良心受到谴责,但又怕被马洛斯娃认出当场出丑,内心非常紧张,思绪纷乱。其他法官、陪审员也都心不在焉,空发议论,结果错判马洛斯娃流放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等聂赫留朵夫搞清楚他们失职造成的后果,看到马洛斯娃被宣判后失声痛哭、大呼冤枉的惨状,他决心找庭长、律师设法补救。律师告诉他应该上诉。

(11)、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和不抗恶思想也常常感到怀疑。这在《哈泽—穆拉特》等作品中有所反映。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论饥荒》一文而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至此又因《复活》的发表,指责他反对上帝,不信来世,于1901年以俄国东正教至圣宗教院的名义革除他的教籍。

(12)、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毕业于喀山联邦大学,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 、哲学家。

(13)、战争的主角,俄国将军图库佐夫是鲜活真切的一个人物,他不像纵横驰骋将军,更像一个谦卑随和的父亲,他爱兵如子,绝不会干那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赔本买卖。他像一个精明的商人,不断地算计着自己的军队同敌人军队的实力,懂得把最重要的将领、最精锐的部队放在最关键的地方。他不战而放弃莫斯科,不惜背负骂名,都是为了保全将士、保存实力,为最后的胜利做准备。战争的结局是拿破仑仓皇出逃,损失惨重,俄国不战而胜。

(14)、步,一边试图从陌生而神秘的空气中嗅到安娜·卡列尼娜和伏伦斯基曾经呼吸过的气息,试图从月台和月台下面的铁路上的某个陈旧的缝隙里感受到他们在此相遇时的踪迹。然而,不仅季节与这对情侣相遇时的季节对不上号,就是时代也已经远不是小说所描写的19世纪70年代。车站大厅里散发着浓烈的汗味,月台上吹拂着9月舒适的暖风,丝毫没有安娜·卡列尼娜初到莫斯科时那种寒冷的雾气,也没有安娜离开莫斯科时那种漫天飞舞的大风雪。但是,尽管岁月走过了一个多世纪,这座现实中的火车站可能经历过多次修建,小说中写的决定安娜·卡列尼娜命运的那条铁路线,肯定没有改变;她初到莫斯科时呼吸寒冷空气、与伏伦斯基发生那冥冥中决定他们后来命运的互相一瞥的地方,也肯定就是这里。

(15)、1855年11月托尔斯泰离开军队回到圣彼得堡,重新投入娱乐圈,酗酒好赌。偏激的个性导致他与屠格涅夫长达17年的决裂。

(16)、1853年托尔斯泰读到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非常钦佩。1854年托尔斯泰被调往多瑙河战线,并参与了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写成《少年》、《青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

(17)、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

(18)、出身贵族,1岁半丧母,10岁丧父,由家里的亲戚抚养成人。

(19)、在某种程度上,《安娜·卡列尼娜》堪称是托尔斯泰一生中的一座宏伟的中转站。在筑造了这座大型车站之后,他的精神困惑可以说是越来越严重,而回答那六个“不明白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他之后三十年生活的意义和任务。据说,在他的写字桌上一度除了《圣经》和神学论文之外,竟别无他物。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只是为了从内心的虚无主义手中“挽救”自己,为无意义的生存找到一种有价值的意义。如同小说中的列文,托尔斯泰最终走向了“福音书”;他感到必须按其本义来诠释“福音书”,向所有人传播这个依据“福音书”的基督教。于是,原来属于个人的忧虑不安的问题:“我为什么生活,我该怎么生活”,在他那里逐渐变成了向全人类提出的一项要求:“你们该这样生活!”

(20)、 整体概括:文章写的是托尔斯泰的          。(肖像)

5、托尔斯泰主要人生经历

(1)、1853年托尔斯泰读到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非常钦佩。1854年托尔斯泰被调往多瑙河战线,并参与了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写成《少年》、《青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

(2)、 教师导语:如果我们将文章分为两个部分,该怎样划分?为什么这样划分?

(3)、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4)、《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该作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贵族的经历为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

(5)、《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这一形象即是以塔尼娅为原型塑造的。图/施马里诺夫

(6)、托尔斯泰的艺术魅力,不只在于再现宏观世界,而且还在于刻画微观世界。在世界文学中空前地把握心灵的辩证发展,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并且深入人的下意识,把它表现在同意识相互和谐的联系之中。托尔斯泰的艺术力量是真实的,它突出表现在性格塑造上。如实地描写人物内心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不只写其突出的一面或占优势的一种精神状态。

(7)、instagram  owmagazine 

(8)、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世袭伯爵。不满10岁父母均已病故。大学退学后,对俄国现实社会不满,在自己的领地上尝试改革,失败。两度到欧洲考察,继续改革俄国社会,创办学校,对农民子弟普及教育,维护农民的利益。

(9)、1869年9月因事途经阿尔扎马斯,深夜在旅馆中突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忧愁和恐怖。这就是所谓“阿尔扎马斯的恐怖”。1868年秋至1869年夏,他对叔本华哲学发生兴趣,一度受到影响。

(10)、 年轻时他不好好读书,考试不及格,被降了班之后仍不思悔改,整天与社会上一些小混混赌博,输了借,借了输,整整一年的光阴给糟蹋了。

(11)、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他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等。

(12)、《列夫·托尔斯泰》是茨威格“作家传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因为作者渴望进入大师们的精神世界,探索大师们引起人们心灵共鸣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所以作品呈现了以下特点:

(13)、1853年托尔斯泰读到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非常钦佩。1854年托尔斯泰被调往多瑙河战线,并参与了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写成《少年》、《青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

(14)、1865年到1869年,托尔斯泰完成划时代的巨著《战争与和平》。1873年到1877年,托尔斯泰完成另一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15)、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闫吉青;编辑:柏琳、小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6)、塔尼娅在情感和思想上对托尔斯泰十分依恋和信赖,塔尼娅在回忆录中深情写道:“我是这个伟大人物心路历程各个阶段的见证人,他既是我们这些年轻人狂妄行为的法官和领导者,后来也是我们的朋友和谋士。我盲目地相信他一个人,从少女时代我就听他一个人的话。对于我来说,他是保持心理纯洁和治疗创伤的一股纯净的泉水”,因此,她视托尔斯泰为“第二父亲”,托尔斯泰对塔尼娅的生命轨迹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17)、青春版《红楼梦》| 美国大选 | 中年人丑态 | 人生无意义 | 小津安二郎 | 《你的名字。》| 疯狂学而思 | 作家的脸 | 语文教育 | 二十四节气 | 博物君 | 朋友圈 |《西部世界》| 黄永玉 | 高房价 | 追风筝的人 | 胡适 | 钱理群 | 南锣鼓巷 | 篡改历史 | 抑郁症 | 荒木经惟 | 沈石溪 | 少年读经 | 洗稿 | 加缪 | 心灵鸡汤 | 帕慕克 | 龙榆生 | 奥兹 | 奥威尔 | 阿列克谢耶维奇 | 国学 | 民国试卷 | 弟子规 | 小王子

(18)、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言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期中考试不及格,第二年转到法律系。1847年4月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

(19)、譬如,在小说第一部写到的那场舞会上,吉娣原本心情激动地等着风流倜傥的伏伦斯基请她跳玛祖卡舞,甚至拒绝了几个约舞的男人,后来伏伦斯基竟然邀请安娜跳了玛祖卡,她彻底陷入了绝望;整个过程中,吉娣作为一个入世颇浅、不乏虚荣的贵族小姐的心理变化被刻画得活灵活现,如在眼前。又譬如,安娜离开莫斯科时,在火车上的兴奋恍惚心理,在站台上再次与伏伦斯基相遇后的复杂心理波动,也都被刻画得深入细致到了内心世界的每一个细胞和神经。特别是当安娜与丈夫卡

(20)、从莫斯科到彼得堡的火车路程约七个半小时。一路上,我辗转反侧,时而回想从小说里读过的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爱情,时而思索列夫·托尔斯泰登峰造极的小说艺术,和他从《安娜·卡列尼娜》开始、作为一个伟大的宗教与社会思想家所做的苦苦探求。的确,在世界文学史以至文化史中,托尔斯泰已经被公认为无法逾越的文学巨匠和文化高峰。他的思考和感受,被认为是代表着19世纪世界的良心;在某种意义上,他在今天依然代表着人类的良心。如果要列举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位最伟大的作家,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托尔斯泰。法国作家普鲁斯特曾经对比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认为巴尔扎克的文学成就根本没法与托尔斯泰相提并论。他说:“巴尔扎克给人伟大的印象,托尔斯泰身上的一切自然而然地更加伟大,就像大象的排泄物比山羊的多得多一样。”①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几年做的统计,托尔斯泰的小说是除了《圣经》之外,最受读者欢迎的世界经典名著。要是向文学爱好者做一个“你心目中的世界十大文学名著”问卷调查,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读者会把《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列入。即便你尚未阅读过这些作品,你也一定耳闻过它们如雷贯耳的名声,或是从影视作品中看过安娜的爱情故事、聂赫留朵夫的灵魂忏悔;因为只要谈到世界文学,你根本没法越过它们。

(1)、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马洛斯娃,向她问起他们的孩子,她开始很惊奇,但又不愿触动创伤,只简单对答几句,把他当作可利用的男人,向他要十卢布烟酒钱以麻醉自己,第二次聂赫留朵夫又去探监并表示要赎罪,甚至要和她结婚。这时卡秋莎发出了悲愤的指责:“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后来聂赫留朵夫帮助她的狱友,改善她的处境,她也戒烟戒酒,努力学好。

(2)、1891年给《俄国新闻》和《新时代》编辑部写信,声明放弃1881年后自己写的作品的版权;1891至1893年和1898年,先后组织赈济梁赞省和图拉省受灾农民的活动;他还努力维护受官方教会迫害的莫洛康教徒和杜霍包尔教徒,并在1898年决定将《复活》的全部稿费资助杜霍包尔教徒移居加拿大。

(3)、这不是遁入历史,而是试图从历史上给贵族阶级寻找存在的价值,用以解答当时解放运动应由哪个阶级领导的问题。但由于长期的亲身体验和同人民的接近,他深深感到人民在民族历史上的作用,从而使小说成为一部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的史诗。

(4)、如上所述,性爱的引诱与克制是托尔斯泰终生关注的一个问题。作为曾经放浪不羁的青年,作家在晚年仍然处在性欲亢奋的折磨中,但另一方面却有着强烈的负罪感,因此表现出了异常的禁欲主义倾向,意图在各个层面上杀死这个“魔鬼”。

(5)、聂赫留朵夫分散土地,奔走于彼得堡上层,结果上诉仍被驳回,他只好向皇帝请愿,立即回莫斯科准备随卡秋莎去西伯利亚。途中卡秋莎深受政治犯高尚情操的感染,原谅了聂赫留朵夫,为了他的幸福,同意与尊重她体贴她的西蒙松结合。聂赫留朵夫也从《圣经》中得到“人不但不可恨仇敌,而要爱仇敌。”的启示。

(6)、一百年前,俄罗斯一位伟人为我们这一代点燃了一支最纯真的火炬,照亮了我们的青春。在即将结束的十九世纪阴霾蔽日的黄昏,他像一颗能抚慰人的星星,以他的目光吸引并安慰我们年少的心。——《巨人传》(罗曼·罗兰)

(7)、作为思想家,托尔斯泰无疑有其独到的深刻之处,尽管他也曾被称为“天才的小说家,糟糕的思想家”。他对人类的现实处境和未来前途的思考,生死问题的纠缠,伦理与道德的困境,这些都是通过高超的语言艺术和卓越的叙事能力体现出来的。托尔斯泰以长篇小说闻名于世,他的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无疑为其伟大的声誉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但是,他在艺术和思想上的探索并不限于这几部作品,而是渗透于所有的创作,在他众多的中短篇小说、戏剧、政论和随笔中。仅就这三部小说而言,我们便能管窥一位叙事文学大师出色的结构能力和对词语的熟稔运用。《伊凡·伊里奇之死》以检察院的庭审为楔子,继以葬礼为引子,在娓娓的倒叙中回顾主人公的一生;《克洛采奏鸣曲》的叙事入口是火车的车厢,作者以故事套故事的程式模拟对事件的回忆,在叙述中插入数次列车的停靠,既增强了叙述的逼真感,又使对话不至于因冗长而令人产生倦意;《魔鬼》则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段,以“锦绣前程正在等着叶甫根尼·伊尔捷涅夫”一句引发读者的阅读期待,继而在琐事的铺展中描摹暗流般湍急的人生。有意思的是,在这部小说的结尾,作者给出了两个结局,一个是主人公伊尔捷涅夫的自杀,另一个则是他枪杀了自己的情妇斯捷潘妮达。托尔斯泰仿佛在书稿上分别给出了一个句号和一个逗号,从而把男女主人公生死的审判权留给了读者。这种笔墨是如此不动声色,却在冷静的字里行间透显着诗性的智慧和对世事的洞明。

(8)、这个决定引起举世的抗议,托尔斯泰却处之泰然。同年他因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而写《致沙皇及其助手们一文》;次年致函尼古拉二世要求给人民自由并废除土地私有制;1904年撰文反对日俄战争。他同情革命者,也曾对革命的到来表示欢迎,但却不了解并回避1905年革命。而在革命失败后,他又反对沙皇政府残酷杀害革命者,写出《我不能沉默》一文。

(9)、伊利亚在回忆录中写道:“论出身、论教养、论举止,父亲是一位真正的贵族。别看他穿着一成不变的工作服,别看他完全蔑视所有贵族老爷式的偏见,他曾经是一位贵族,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是贵族”。

(10)、高尔基曾经盛赞托尔斯泰创造的人物形象真实和生动,说自己简直想用手指去“触碰”他们。我想,托尔斯泰的小说人物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魅力,之所以令人难忘,与其高度真实而具体的心理刻画艺术是分不开的。翻开《安娜·卡列尼娜》,这种准确、真实、有力的,令人由衷感佩的描写俯拾即是,而且描写的细微与控制均达到了恰到好处的境界。比如安娜在奥比拉洛夫卡火车站卧轨自杀的那一刻,特别是火车撞到安娜身上的那一刹那,托尔斯泰所用笔墨非常节制,却胜似万言地把安娜的动作、意识、感觉、本能和灵魂的火花全部刻画了出来:

(11)、        ——基于文本特质的阅读教学

(12)、《活尸》(1911)写一个觉醒的贵族因社会制度不合理而离家出走,同时揭露贵族的自私冷酷和他们的合法婚姻的虚伪性。

(13)、1852年,他参加了一场战斗,表现勇敢,且发表了小说《童年》,透过小主人翁单纯的内心世界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一位聪颖、敏感儿童的精神成长过程。

(14)、关于死亡的沉思是俄罗斯经典文学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列夫·托尔斯泰在一部哲理性随笔集《生活之路》中宣称:“铭记死亡将有助于灵魂的生活。”在他看来,人如果忘却了死亡便等同于动物,而只要时刻意识到死的存在,也就接近于神圣。

(15)、正如许多研究者已经指出的,列文这个人物具有很强的托尔斯泰自传色彩,托尔斯泰把自己对生命、社会、信仰等问题的困惑和探索统统赋予了列文。不只是列文的结婚过程、家庭幸福具有作家本人经历的影子,而且在日常生活和精神探求的很多细节上,他们也是具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托尔斯泰也一样曾在对生活感到厌恶的时候,把猎枪锁在柜子里,以防在绝望时开枪自杀;他也跟列文一样,曾经穿着粗糙的农夫大褂,躬耕于田野。托尔斯泰曾经在一张纸上记录了他要探索的六个“不明白的问题”:

(16)、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战争与和平》的基本主题是肯定这次战争中俄国人民正义的抵抗行动,赞扬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但作品的基调是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作家反对战争,对战争各方的受难并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17)、托尔斯泰的这个观点就体现在《战争与和平》中,体现在图库佐夫将军的战略方式上,只有承认自己一无所知,才有敬畏,才知道人本身是多么渺小和无能,才能对人、对生命,怀有最深的敬意和爱。

(18)、积极参加救济灾民的活动,促成自己的世界观的转变。辞去县贵族长的职务,从事体力劳动,力图按照农民的方式生活。

(19)、历史已跨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的后期。今天,我们何以还要阅读托尔斯泰?这是因为他思考的问题仍然存在,他追求的答案似乎仍然没有标准答案,而他由语言的火炬所点燃的真理之光还在闪烁。

(20)、罗曼罗兰说:“托尔斯泰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他的目光足以吸引并抚慰我们的灵魂。”

(1)、托尔斯泰的话不是说给那些思想上的特权者听的,而是说给普通人听的——他是我们的良知。他说出我们这些普通人的想法和我们所不敢正视的内心的声音。对我们来说,他不是一位骄傲的大师,不是髙踞艺术和智慧宝座之上傲视一切的天才。正如他在信中喜欢自称的那样,他有一个最美、最温馨的名字,就是“我们的兄弟”。——《巨人传》(罗曼·罗兰)

(2)、1851年托尔斯泰和他的兄长前往高加索当兵。1852年他参加了一场战斗,表现勇敢,且发表了小说《童年》。

(3)、1828年8月28日,托尔斯泰诞生于距离莫斯科以南约200公里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距离图拉仅10公里。托尔斯泰家族是古老非常知名的俄罗斯贵族。

(4)、在很小的时候孩子们就知道,爸爸工作的时候,不应该吵闹,他们全都习惯尊重他,怕他。有趣的是,伊利亚以稚气的口吻叙述道:“妈妈就不一样了,她是我们自己人,她也怕爸爸,她要为我们做所有事情”。

(5)、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9岁丧父。1841年他的监护人姑母阿·伊·奥斯坚—萨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监护。于是他全家迁到喀山。1847年4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是他母亲的陪嫁产业,在兄弟析产时归他所有,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

(6)、托尔斯泰曾在1890年的一则日记中认为,“理想的女人”就是“生儿育女和按照基督教义来培养他们,也就是说,使他们成为上帝和人们的仆人,而不是生活中的寄生虫。”应该说,晚年的托尔斯泰以道德自我完善的追求为起点,愈发倾向于一种保守的妇女观。

(7)、在一系列往事的回忆中,他又想到了那件事:他怎样生病和病情怎样恶化。他想到年纪越小,越是充满生气。生命里善的因素越多,生命力也就越充沛。两者互为因果。“病痛越来越厉害,整个生命也就越来越糟,”他想。“生命开始还有一点光明,后来却越来越暗淡、消逝得越来越快,离死越来越近。”他忽然想到,一块石子落下总是不断增加速度,生命也是这样,带着不断增加的痛苦,越来越快地掉落下去,掉进痛苦的深渊。“我在飞逝……”他浑身打了个哆嗦,试图抗拒,但知道这是无法抗拒的。他的眼睛虽已疲劳,却依旧瞪着前面,瞪着沙发背。他等待着,等待着那可怕的坠落、震动和灭亡。“无法抗拒,”他自言自语。“真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可是无法知道。要是说我生活得不对头,那还有理由解释,可是不能这么说,”他对自己说,想到自己一辈子奉公守法,过着正派而体面的生活。“不能这么说,”他嘴上露出冷笑,仿佛人家会看到他这个样子,并且会因此受骗似的。“可是找不到解释!折磨,死亡……为了什么呀?” 

(8)、与此相对应的是,死亡再次分别举行了三种仪式,从而接纳了故事里的主人公,在时间的轮回中,血肉之躯抖落如一片片秋天的树叶,告别浮华、喧嚣的俗世,以便让灵魂平静、自然地找到自己的归宿。沿循托尔斯泰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死亡作为一种否定的存在,携带着自己的使命。它是恶的中断,也是堕落的抹除,实际是为复活作出的一个准备。在这个意义上,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为人们打开了另一个窗口。一个人经历了尘世的种种苦难,那属灵的生命最终将脱离肉体的羁绊,获得精神的解放,借此进入一个至善而自由的王国。

(9)、新婚之后,革命形势逐渐转入低潮,他也逐渐克服了思想上的危机。他脱离社交,安居庄园,购置产业,过着俭朴、宁静、和睦而幸福的生活。从1863年起他以6年时间写成巨著《战争与和平》。

(10)、《托尔斯泰妻妹回忆录》作者:(俄)塔吉雅娜·安德烈耶夫娜·库兹明斯卡娅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

(11)、《列夫·托尔斯泰》是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作者为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从体裁上看,这是一篇传记,茨威格的传记与传统的传记作品不同,不在于重现历史事实,忠实记录传记人物(传主)的生平事迹,而是重在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精神历程。

(12)、《复活》这部作品无论在俄国还是在整个世界,它被接受的历史都有过一个起伏。

(13)、在现实生活中,托尔斯泰也是处处致力于使自己的私人生活符合他的理论:为了不杀害动物,他放弃了钟爱的狩猎活动,拒绝食用一切肉类食物,因为肉类食物的前提是虐杀生物;他把他写作的稿费收入汇给他的家属或捐作慈善用途;他亲手给

(14)、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

(15)、在小说里,托尔斯泰通过列文表达了他被这些问题困扰的精神状态和苦苦求索。列文经常思考自己是什么人,活着为了什么。别人告诉他“活着不是为了欲望,而是为了上帝”,他就会思考:“为了什么样的上帝?”特别是面对死亡,他发现:“在人人面前,在他面前,除了痛苦、死亡和永远被忘却以外,别无他物。”于是,“他决定再不能这样活下去,要么把生命解释清楚,使它不致成为魔鬼的恶毒嘲笑,要么开枪自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巧心情网 » 精选135句托尔斯泰经历梳理表(托尔斯泰的一生经历)

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