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115句曾国藩名言名句(曾国藩名言集锦大全)

曾国藩名言集

1、曾国藩经典名言100句:值得收藏

(1)、◎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2)、尔惮于作文,正可借此逼出几篇。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第80页

(3)、(7)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4)、处天下事,前面常长出一分,此之谓豫;后面常余出一分,此之谓裕。如此则事无不济,而心有余乐。若尽煞分数做去,必有后悔。处人亦然,施在我有余之恩,则可以广听。留在人不尽之情,则可以全好。——曾国藩

(5)、3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6)、1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7)、◎务名者害其身,多财者祸其后。善恶报缓者非天纲束,是欲成君子而灭小人也。祸福者天地所以爱人也。如雷雨雪霜,皆欲生成万物。故君子恐惧而畏,小人侥幸而忽。畏其祸则福生,忽其福则祸至。传所谓祸福无门,惟人所召也。

(8)、3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9)、◎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10)、“天道忌巧”。天道是厌恶投机取巧行为的。“以天下之至拙,应天下之至巧;以天下之至诚,应天下之至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一分辛苦一分收获。“天道忌巧”,投机取巧的路是不会长的。鲁迅先生说过“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走了捷径可能有效,但是有限制的,是行而不远的,人生一定要下笨拙的功夫。凡是成就事业都是这样,都是非常辛苦的,都是长期劳心、劳力的结果。天上不会掉馅饼,人间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相信什么策划,有一个主意就能上了天,就能一夜暴富,世界上没有那样的捷径可走。人生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什么叫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就叫路,要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路。孟子讲“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泉水滚滚涌出,日夜不停,注满洼坑后继续前进,最后流入大海。古人讲的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的最高的人生哲理,我们要当老实人,一步一步向前走,要下苦功夫、笨功夫,千万不要思巧,巧害人。孔夫子在《论语》中讲“巧言令色,鲜矣仁”,投机取巧、当面阿谀奉承的人很少有“仁”,一般都是小人。圣贤千言万语就是叫人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情中明白大的道理,小中见大。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把脚踩在大地上,不能踩在云端中,那样是会掉下来的,那不是我们踩的地方。“地势坤,厚德载物”,立足大地上才能干出一番事业。

(11)、◎居心不净,动辄疑人。人自无心,我徒烦扰。

(12)、丈夫当死中图生,祸中求福;古人有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13)、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14)、◎称人之善或过其实,不失为君子。扬人之恶或损其真,宁免为小人。

(15)、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16)、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17)、◎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18)、2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19)、清末及民初严复、林纾,以至谭嗣同、梁启超等均受其文风影响。著作收于《曾文正公全集》中。

(20)、185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2、曾国藩名言名句

(1)、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误乃事。

(2)、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3)、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4)、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    ——《战天京》

(5)、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

(6)、133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7)、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8)、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9)、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写过很多家书,曾国藩家书也非常有名,历久不衰。后来经取舍整理,形成了多种版本。总的说来,他的家书现存1400多篇,从道光二十年到同治十年,历时30年,其内容包括了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理财、治学、治军、为政等方面。

(10)、于是,有了傍山而筑,有了华堂琼楼,有了绿茵如画的百亩荷塘,有了世人景仰的乡间侯第。

(11)、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12)、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13)、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诫子书》

(14)、(学习贵在坚持,贵在每天都有收获、进步。进步与坚持好象有点区别,但只有坚持才有进步,坚持才是根本。)

(15)、小人如虎狼蛇蝎,殆又甚焉。虎狼之威,蛇蝎之状,皆知其足以害己,深避而预防之。小人则心如虎狼,其貌驺虞,念如蛇蝎,其言鸾和,人不知其将害己而狎之,鲜弗及矣。

(16)、没有望江楼的雄伟秀美,供万千骚人临江兴叹,只容你在学海的彼岸,看烟波浩渺,水天异景。

(17)、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曾国藩

(18)、1人有毁我诮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

(19)、◎罪莫大于好进,祸莫大于多言,痛莫大于不闻,过莫大于不知耻。

(20)、10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3、曾国藩名言集锦大全

(1)、2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2)、161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3)、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4)、115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著。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5)、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6)、◎伤化毁俗者,虽亲虽贵,必疏而远之。清公贞修者,虽微虽践,必亲而近之。

(7)、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片刻,来复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  读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谨言(刻刻留心。)  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保身(节欲、节劳、节饮食。)  写日记(须端楷,凡日间身过、心过、口过,皆一一记出,终身不间断。)  日知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作字(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  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8)、◎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9)、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曾文正公家训》

(10)、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

(11)、9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12)、◎或曰:交处乎世,如何可以免乎谤。曰:“去六邪,用四尊,则可矣。”曰:“谏未深而谤君,交未至而则友,居未安而罪国家,家不俭而罪岁,道不高而凌贵,志不定而羡富,此之谓六邪也。自尊其道,尧舜不得而卑也。自尊其亲,天下不得而绌也。自尊其己,孩孺不得而娱也。自尊其志,刀锯不得而威也,此之谓四尊也。”

(13)、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则。

(14)、3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不静则燕居闲暇,亦憧憧亦靡宁。静在心,不在境。

(15)、李鸿章: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16)、1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17)、先哲称利不什不变法,吾谓人不什不易旧。第36页

(18)、30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19)、世不若不求利,即无害。若不求福,即无祸。——曾国藩

(20)、3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4、曾国藩名言录

(1)、◎闻人之善而疑,闻人之恶而信,其人生平必有恶而无善。故不知世间复有作善之人也,若夫造作全傅会以诬善良,鬼神必殛(jí)之。

(2)、◎君子称人之善而非誉也,折人之过而非毁也,毁其劝善而改过也。小人不然,善则忌之,过则扬之。

(3)、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4)、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5)、(译)看到别人穿的衣裤鞋帽是所谓的名牌,就显示出对他很敬重的人,其实就是个势利眼、很虚伪。

(6)、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曾国藩

(7)、164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8)、◎大概君子方严处多,至园融变化,是德之成也。起处便学园融不得。

(9)、97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10)、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

(11)、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12)、175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13)、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14)、做一些有远见、益众人的事情,可以不听一小部分人的看法,然而也不能不考虑到因此出现的一些负累(负面影响)。

(15)、2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6)、1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17)、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18)、112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19)、1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20)、具体可以参考唐浩明的长篇小说《曾国藩》。这里很全:

5、曾国藩名言十句(精读)

(1)、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2)、1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3)、沉默是一种态度 ,拖也是一种工作 方法 。

(4)、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5)、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6)、◎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7)、译文:我们读书人处事一般都太笨拙,既然如此,就要承认笨拙,然后通过勤奋来弥补,小心谨慎地做事,不要刻意投机取巧,自作聪明,这样更加误事。

(8)、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9)、 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0)、157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祸。

(11)、声闻之美,可恃而不可恃。喜始者不必善终,行百里者半九十。

(12)、能一直获利的事不要做,人人都想得到的地方不要前去。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做人做事应留有余地。

(13)、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14)、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曾国藩

(15)、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6)、◎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17)、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18)、◎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皆自己真实受用处。忌成乐败,何预人事,自坏心术耳。

(19)、◎盛怒极喜时,性情改常。遇有所行,须一商之有识者。不然,悔随之矣。

(20)、◎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多一分享用,减一分志气。

(1)、1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2)、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曾国藩

(3)、◎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4)、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5)、10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6)、154气为心害,养心当先制气。诸葛长青:制怒,制怒,怒火烧心,后果严重!

(7)、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8)、30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9)、见面前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此举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独觉也。——曾国藩

(10)、这句话意思是天下最正义的人士就能打败或者是征服天下最邪恶的人,脚踏实地,勤奋的人最终要比那些利用自己的小聪明投机取巧的人更有成就。

(11)、◎凡有横逆来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思所以处之之法,不可便动气,两个人动气,就成了一对小人,一般受祸。

(12)、65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13)、20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14)、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15)、倚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    ——曾国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巧心情网 » 精选115句曾国藩名言名句(曾国藩名言集锦大全)

赞 (0)